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原版总统府、中国第一官署大院:山西督军府最新照片曝光

近日,封闭修缮近2年的山西督军府大院露出了真容,名字也改成了山西府衙博物馆。山西府衙位于太原市府东街与解放路口东北角,是中国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官府大院。这座大院始建年代不详,最晚在唐朝已有,当时为晋文公重耳庙,979年宋朝元帅潘美将大元帅府设于此院,从此开启了其1000多年的官署驻地生涯。此后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七个时期,直到2017年9月,山西省的省级行政部门迁出,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院才结束了其作为官署衙门的生涯。

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改扩建,这座大院已经成为占地面积数万平米的庞大建筑群。同时其建筑风格也变的混搭。现在的府衙内有民国时期的建筑、唐宋风格的建筑、明清风格的建筑,此外还有欧洲哥特式钟楼等西方风格的建筑,可以说是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

整个建筑群大致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主要是办公和会议场所,有大门楼、前院楼房、廊楼、渊谊堂、自省堂、梅山等。东路有东花园、内北厅等,民国时为阎锡山的私人住所。西路有晋文公重耳庙、西花园等。

渊谊堂位于督军府前院正中北侧,原为清代巡抚衙门的大堂,民国时期改建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房屋建在石砌台基上,主体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前设卷棚式抱厦三间。主体建筑外观为二层,内部中间为大厅,两侧为承重砖墙筑成的二层楼房,顶部为大木结构组合成的屋顶。大堂正立面为石质,由半圆形壁柱、圆拱门构成。中门上方镌有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石匾。门前辟面阔三间的卷棚歇山式抱厦,檐周设有龙形雕花,柱头为五踩斗,绿琉璃瓦饰。后檐中三间辟圆拱形门窗,石质门窗框。二层上建有虚廊。

自省堂,又称梅山会议厅,位于后院北侧,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自省堂”三字由康有为题写,建筑风格为西式结构、中式装饰,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特色的建筑物。该楼建于石质基础上,面宽9间,进深8间,平面呈“工”字形,前后檐7间均为上下两层檐廊,侧面人口布置有西洋式倚门、尖拱窗。两山墙上下设有对称的狭长的窗户。屋顶为传统的卷棚歇山式,四角各建一座单层四角攒尖式角楼,琉璃瓦顶。厅内部四周建有二层木构围廊,厅堂内具有宽阔的空间。

梅山原为煤山,是明代巡抚衙门堆煤的地方,清朝沿用之。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为使衙门形成北高南低有靠山的风水格局,使之官运旺盛长久,特差派劳役,堆土造山。1919年,阎锡山在山顶修建了一座钟楼,楼为哥特式建筑,取名进山楼,同时将山名改为“进山”。进山之名,取自论语“进,吾往也”,同时也有“改进” 山西之意。

目前山西府衙仍处在布展阶段,尚未正式开放。据此前主管部门介绍,府衙博物馆预计今年年内对外开放。

图源:dingdangmaook、湖蓝海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手
好消息!太原将再添一网红景区!这一“千年府衙”预计明年开放
都督府沿伸为博物院
世界级古建雪藏太原闹市,他的风骨必将傲视天下
山西督军府旧址
1晋商 山西督军府 国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