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茅盾的《腐蚀》 黑婴(张又君)遗作

关于茅盾的《腐蚀》

黑婴(张又君)遗作

原载 - 印尼《生活周报》1951年5月19日

(一)

记不起是多少年前了,总之是抗战期间,太平洋战事还没有起来的那个时候,我在韬奋先生主编的“大众生活”上开始读茅盾先生的连载小说《腐蚀》。当时邮递断断续续,没有一口气把它读完,因而印象也并不怎么深刻,只知道这是以日记体裁,写一个女特务的故事。

太平洋战争爆发,自己进了集中营,胜利后出狱,在书店里买到《腐蚀》的单行本。生活经验多了些,对国民党的罪恶特务制度从报章杂志的报道和抨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腐蚀》里,我理解得更多,我被感动了。

最近,在椰城新创办的南星书业部的书架上,看到摆着一批新到的《腐蚀》,是东北书店的版本,而且是第三版,印刷的时间是一九四九年五月,那时,东北刚获解放不久哩。我想,茅盾先生这部小说,关里关外该印了十万八万本了吧!而且去年又被上海文华公司改编成电影(改编柯灵),导演佐临。石挥·丹尼主演)收到舆论的赞誉。一位由椰城回国的朋友,刚好在广州看到这影片,还特地写信来向我们推荐;是的,我很想看到它,看到银幕上的赵慧明和小昭,看这里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有在海外看到《腐蚀》这部电影的幸福,恐怕很难说吧。

(二)

由于电影《腐蚀》制成,原著者茅盾先生会有一篇短文“由衷的感谢”,抄录于此,可以增加我们对《腐蚀》的了解,特别是《腐蚀》是如何写成的?文中有明白的解答。茅盾先生说:“不少朋友会问我为什么要写一本以暴露特务为题材的小说,写作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现在趁小说搬上银幕的机会,就简单地说几句话罢。一九四一年春,邹韬奋先生在香港办大众生活,组织编委会,我算是编委会之一。创刊号出版前十天的首次编委会议上,出版该杂志的书店希望有一篇小说可以连载多期,据说这是吸引南洋读者之一法。当时大家就派定我来写这连载。既然无可推卸,只得硬起头皮答应下来,心里可一点也没有把握,而这所谓连载,又必须顾到当时一般南洋读者的好尚,这就是,刺激性要强,故事要离奇曲折。刊物在十天后就得出版,连载的第一次稿约三四千字在七天内非交卷不可。仔细思索的时间显然没有,忽忽忙忙就决定了题材,并且用了日记体,因为边写边登,这一个体材恐怕是最容易藏拙的。

关于国名党特务的内幕及其罪行,我毫无直接经验,只不过道听途说。有些材料,如求深入,在当时一无办法。为了“完成任务”,也就顾不到那么多,只好大胆写了再说。”

“这一切,实在不足为法。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其不足观,自无待言。登了几段以后,意外地颇有读者喜爱,受了这样的鼓励,就自忘其拙陋,一直写了十多万文字。我不能不感谢读者对我的鼓励。而读者之可以如此偏爱,我想,一半是因为他们拥护大众生活,不免爱屋及乌;又一半恐怕是因为暴露特务的小说这是第一次看到。”

“现在时代不同了,这本书内的事物都嫌陈旧了,单搬上银幕,如果还有喜爱者,那就是应该归功于改编为电影脚本的柯灵先生,导演佐临先生,以及各位男女演员。让我乘这机会对于各位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九四一年,那抗战中的最黑暗的年代,是茅盾先生所谓“尘海茫茫,孤鬼满路”的年代”;是周恩来先生悲愤写“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年代!茅盾先生,带着何等沉重的心情,逃亡到香港来写《腐蚀》的啊!也正因为是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产生出来的东西,《腐蚀》一书,从头到尾,有点恍惚迷离,更不容易找到作者透过《腐蚀》传达出来的“政治性”。这几天,我第三次读了它,我觉得:茅盾先生早期写过有名的《幻灭》,《动摇》,《迫求》三部曲,写过《虹》;也写过一部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下宣告破产的《子夜》,但是,我却偏爱他的《腐蚀》。我向爱好文艺的青年朋友,推荐《腐蚀》。

(三)

《腐蚀》的故事是一个聪明,伶俐,然而却带点小资产阶级女性的虚荣心,怕吃苦的赵慧明,她曾与她的爱人小昭同居在上海。抗战爆发后,小昭决心到解放区去,她不肯跟小昭走,于是分开了。

赵慧明去了南京,跟一个叫希强的男子结了婚,在汉口,她发现希强行踪可疑,结果发现他原来是国民党的特务。希强的可恶还不止此,后来当她怀孕临盆时,竟扔下她独自走了。慧明一个人挑起苦难,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孩子,她想起小昭,把孩子取名“小昭”。他没有办法带着“小昭”生活,痛苦地遗弃了这初生的婴儿,到重庆。她的灵魂在腐蚀着,良心麻木了。在R处长主宰之下,做着“侦察”进步人士的工作。

一天,R处长给她看一眼照片,问她:“认识吗?”怎么会不认识啊,那是分别多年的小昭。小昭被诬告为共产党,关在狱里。R处长要赵慧明凭过去一点爱情关系,去看他,收买他。慧明的良心痛苦地交战着:她爱他,实实在在是爱他,可是现在他身陷缧绁,他想要救他。怎样救他呢?叫他自首,供出“同党”?小昭不是这样的人,他宁死也不会做这种不要人格的事。起初,看见慧明,他怀恨。

“你来干什么?滚开!”

“我有什么需要?我要自由,我要公道,自由!”

“好把戏,别丢你妈的脸了!”

“你居然还有眼泪!”

由于小昭的坚强不屈,她的“任务”没有完成,而在某一天,小昭忽然不见了!残酷的国民党特务杀害了小昭,同时还发觉了赵慧明的“心事”,把她降了“级”,调到沙坪坝做邮政检查工作去了。

在这里,在乌烟瘴气,牛鬼蛇神活跃的地方,赵慧明带着被小昭的惨死刺伤了的心,遇见了一个刚刚失足的少女N。她想想自己的不幸,又仿佛看见N正步着后尘走来,她不能不救人了。“我也就是你。你现在走的路,我六七年前已经走过了。”她比N懂得更多。N终于听慧明的话,下决心跳出这吃人的深坑。

《腐蚀》这小说,也就在这里完结。

(四)

《腐蚀》是以日记体裁写的,茅盾先生当时“边写边登”,所以用了这样的体裁,同时也是就以赵慧明第一人称的“我”来叙述她的堕落,受压迫,挣扎,苦闷,良心谴责,帮助N跳出火坑。茅盾先生在他过去的作品中,本来就以善写女性心理著称,在《腐蚀》中亦不例外。例如他写慧明决心抛弃她的孩子时——

这是我最后一次给孩子喂奶。似乎这小东西也没有预感,发狠地吮着;我几次想够了,要放开他,刚一松手,他就哭,于是再喂他。我的心里像倒翻了的五味瓶,可是我的决定依然不动摇。忽然从久远的尘封中跳出一句话:“纵使我有千日的不是,也该有一日的好处。这次我们分手,便是永诀,我希望将来你在幸福的生活中,有时记起曾经有我这么一个人在你身上有过一日的味见。”我凝神静思,这才记起这是小昭说的。然而我那时听了却大生反感,鄙薄他太没有丈夫气呢!我惘然看着怀中的小脸儿,我最后一次轻轻将他放在床上,我低下头去,轻轻吻着他的脸儿,我慢慢伸直了腰,我的手按住了心口,突然,我想起,我还没有给这孩子取个名儿呢!“小昭,小昭,我就叫他小昭!”我喃喃自语,不自禁地一声长吁。

为什么不呢?我将以这孩子来纪念我生活中的一页,正如小昭说的,我们结合的一年多中间,纵有千般苦味,也该有一日的甜蜜。而且也正像这一口的甜蜜之不可复得,我也将永久不能再见这孩子。

全书像这样描写的地方很多,吸引着读者看下去。“腐蚀”改编成电影放映以后,影响尤大,引起很多人的批评。在全面获得了解放的中国,像“腐蚀”所写的事,已经过去了。我们假定赵惠明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她将看这一段生活如同午夜的恶梦。 “腐蚀”的电影观众中,大家却在讨论:赵惠明是应该被同情的么?如果说是环境迫使她做了万恶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并非出于她的自愿,那么,在那所谓“尘海茫茫,狐鬼满路”的年代,为什么能有那么多坚贞的革命者,不屈不挠地斗争,甚至在死亡的威胁之下还保留着革命的气慨?茅盾先生以温情的态度写了赵惠明,影片的编剧者柯灵更原谅了赵惠明,是不正确的。这一点,有许多观众提出了意见。

而小昭,是一个坚贞不屈的性格。他出现在书中,占的篇幅不多,但占的是极重要的一部份。至于其他魅魑鬼蜮的特务群,茅盾先生一个个都写得活神活现,绘出了他(她)们的丑恶相。这些灵魂都变成了黑色的反动份子,如今正在人民之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今天如果还有谁要可怜他(她)们,以为人民政府过于严厉,那么,我要问:当小昭无辜下狱,最后竟无辜被杀,是谁的罪恶?不正是这班狐群狗党杀害了小昭,杀害了千千万万优秀的中国青年吗?这些刽子手满手血腥,是不是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特别是今天还勾结美蒋,荼毒人民的首恶份子!

读“腐蚀”,联系到反革命惩治条例上来,加以思索,我们不难对这一问题获得进一步的了解。“腐蚀”这本书,写的虽然是过去题材,可是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这本书,仍然值得一读。

(一九五一年五月十一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是一个女人似的女人-茅盾《腐蚀》
范曾“遗作”《鲁迅小说插图集》
静夜闻一多
1947年,特务头子丁默邨被判死刑,枪决前两股战战屎尿横流
华威先生到底是不是特务? | 杨早·早茶夜读443
赵慧秋先生反串演唱河北梆子《大登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