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归侨的故事(九十)用生命诠释侨友的情深似海
 

 李捷生先生的归侨证

    
老归侨的故事(九十)


用生命诠释侨友的情深似海



文 - 邓勤凡        图 - 网络

    
2003年4月,首都北京爆发非典型性肺炎严重疫情,中国外文出版事业局所属人民画报社退休干部、印尼归侨李捷生同志,为救助同学会的侨友,不不幸感染“非典”而病逝。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同志、好党员、好侨友,感到无比惋惜和悲痛。

2003年4月15日,李捷生接到雅加达华中校友会第二组组长巫敏龄打来电话,告知华中校友会侨友廖炳昌夫妇在人民医院看病,询问李捷生能否抽时间给予帮助。他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事情,坐出租车第一个就赶到了人民医院。

费了好大的劲,才在急诊室找到瘫坐在轮椅上的廖炳昌和目光呆滞地倚靠在急诊室椅子上的张玉娴。李捷生先是安慰了他们几句,然后仔细询问了他们就诊的情况,向医生寻求在此种恶劣条件下最得当的治疗方案……

他不辞辛劳,跑上跑下地帮助二老划价、交费、取药,多次穿梭于人民医院的急诊室、抢救室、药房等地。而当时人民医院急诊室正是北京市SARS病毒交叉感染的重地,有100多发烧病人在医院的“天井”里输液,急诊室的医生们极力劝阻不发烧的病人尽快离开医院。李捷生办妥了所有手续后,坚持乘出租车陪伴二老回到家中,并把家里生活上的事情安顿好,才放心地离去。
    
李捷生所救助的华中校友张玉娴、廖炳昌夫妇是印尼归侨,两人都已年过古稀,独子廖辉东系加拿大籍华人,现是美国硅谷的一名软件工程师,长期不在身边,平时无人照顾,是典型的“空巢”家庭。
    
廖炳昌夫妇在家养病期间,李捷生与华中校友会副会长黄惠玲、第二组组长巫敏龄三人每天都到廖炳昌家探望,并请厂桥医院的大夫帮助安排在家里输液,为他们请来了小保姆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更要提到的是,李捷生不怕脏、不怕累,不嫌弃病人,亲自动手为大小便失禁的廖炳昌收拾粪便,更换衣服,整理床铺。

大家知道,在“非典”病人的粪便里,SARS病毒存活时间是最长的,这样近距离的接触病人,是非常危险的。小保姆因害怕感染“非典”和工作太辛苦而提出辞工,李捷生他们三人耐心地去做她的思想工作,李捷生还承诺由他本人每月给小保姆补贴工资300元,才使小保姆安下心来。李捷生无微不至地关怀两位老人的行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志。
    
因多次到人民医院(后证其是发生了大面积SARS病毒交叉感染的医院)就诊,张玉娴、廖炳昌二位老人先后因感染SARS病毒,于4月21日、27日不幸相继病逝。

4月19日,刚刚与家人一起欢度了69岁生日的李捷生同志,之后又参加了印尼苏哈托艺术团来京访问的接待任务。21日,当他到国旅办事时,得到了张玉娴、廖炳昌二位老人先后因SARS去世的消息。

回想起与张、廖二人接触的各个环节,他马上提高了警惕,果断地与两个女儿的家庭进行了严格的隔离,连给他送食品的女婿也不让进家门。

23日,李捷生同志发起低烧,由于对SARS病毒的认知不足,没有及时就诊。25日他急性发作转为高烧,被海淀医院留院观察。26日的下午,李捷生与巫敏龄校友通电话时,还说:“医生说我不是'非典’,你们要保重身体,不要感染上'非典’啊!”。

当晚,他被隔离并转到“非典”定点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他及时地打电话给黄惠玲副会长,告诉她:“我已被隔离,住在永定路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我现在感到很累!你们都没有被感染上吧!要加强防范,多多保重啊!”

在他只身去海淀医院就诊时,毫无思想准备,随身只带了手机和一块电池,晚上二女婿到永定路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给他送电池和充电器,因时间较晚没能进入医院,他还对女婿说:“我自己住单间,条件很好,不要让家里人担心。为省点儿电,我先把手机关上了。时间太晚了,你先回去,明天再来吧。”
    
“疾风知劲草,危难识英雄!”在这种危急的关头,他强忍着病痛,依然关心着是曾去探望过、接触过廖炳昌二位病人的侨友,他心中装着的是侨友们的安危、是他人的安全!但是谁又能想到,那充好了电的电池竟永远送不到他的手中了?谁又能想到,这竟是李捷生同志与家人、与侨友们最后告别的声音呢!谁又能想到,他还没来得及给亲人和朋友留下片言支语,让人来不及挽留、来不及哭诉,他就匆忙地走了,匆忙地离开了他热爱的亲人、他留恋的生活和他不能忘怀的侨务事业!
    
李捷生同志,1934年4月19日生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父亲在著名爱国侨领张国基老先生担任校长的雅加达中华中学当教师,是一位爱国的进步人士。

1952年6月1日,年仅18岁的李捷生,在新中国的感召下,在父母爱国思想的熏陶下,离开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只身回国求学,在北京华侨补校补习后,195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1957年8月,他响应国家“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到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任教,担任俄语教师,因工作表现突出,多次获得学校奖励。1964年4月调到外文出版局,曾先后在北京周报社、外文出版社工作,1979年7月调人民画报社印尼文版编译室从事文字翻译工作。后因中印关系恶化,印尼文版《人民画报》停刊,李捷生调到《人民画报》社的通讯联络组继续从事对外联络工作。

他努力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年逾花甲的他,还主动参加了外文局举办的英语学习班并担任班长。直到1994年11月60岁退休时,他已经掌握了印尼语、俄语及英语三种语言,在中外交流翻译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

退休之后的近10年时间,他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旅行社等多家旅行社的接待翻译工作,多次接待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来访团组、旅游团体和军政要人,以民间的身份为促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事业和中印关系正常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因而受到旅行社及海外华侨华人、外国友人的一致好评。

李捷生同志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精通业务,工作敬业,他长期在印尼文翻译领域的第一线勤奋工作,为党的外宣事业、为画报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为人忠厚,待人诚恳,不求名利,乐于助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着良好的群众关系。
    
李捷生同志一贯积极参加各级侨联组织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具有印尼归侨特色的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校友会(下简称华中校友会)。该校友会的总部设在印尼雅加达,张国基老先生生前一直担任华中校友会的名誉会长。

该校友会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香港、澳门等地都设有分会,国内外校友约4000多人。北京华中校友会是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17个分会之一,是创立时间较早,归侨参加人数较多,活动频繁的重要侨团之一。李捷生是北京华中校友会的第三小组组长,他深知很多的老归侨是少年离家毅然投奔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许多人在京、甚至在国内没有亲属,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生活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他总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他多次慷慨解囊帮助校友会和生活困难的侨友,帮助侨友看病、搬家,探望年老体弱的侨友,解决侨友的实际困难。侨友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

2002年12月,北京印尼归侨联谊会为表彰印尼归侨回国为社会主义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特向全市330位由印尼回国的老归侨颁发了由中国侨联林兆枢主席提写的“回国五十年,奉献半世纪”奖牌,李捷生同志就是受表彰的老归侨当中的一位。
    
当廖炳昌夫妇、李捷生夫妇因感染“非典”而去世的噩耗迅速地传开之后,各地侨友都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事实。尤其是当大家得知,李捷生侨友是为了帮助廖炳昌夫妇而感染上“非典”辞世的,无不为之惋惜,为之动容,对他肃然起敬,大家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待人宽容、充满爱心的侨友不幸离世而感到无比悲痛。

5月5日,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旅港校友会致函北京华中校友会,“惊悉廖炳昌校友夫妇和李捷生校友夫妇,在近期爆发非典型肺炎病疫中,不幸染病逝世。这消息使我们深表同情和惋惜,并致悲痛的哀悼。值此非典型肺炎泛滥之际,校友间的支持、理解和团结显得更加重要。北京非典型肺炎疫情依然持续蔓延,希望您们保持高度警觉,加强预防措施,做好自我保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5月11日,廖炳昌的儿子、远在大洋彼岸的廖辉东先生给其父母居住地的西城侨联发来一份感谢信,文中写到:“上个月,父亲血压不稳,导致脑梗塞复发,躺在床上不能动,母亲一人无法送我父亲去医院,打电话请华侨小组长李叔叔、巫叔叔、和黄阿姨来帮忙,送我父亲去医院。”他所指的叔叔、阿姨就是华中校友会的李捷生同志、巫敏龄同志、黄惠玲同志。

廖先生还在传真中提到了厂桥医院、西城侨联对他家的关心和帮助,他衷心地感谢为救治他父母而奉献爱心的医生、护士及街道社区、各级侨联组织的关怀。

可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廖辉东先生当时可能还不知道,他传真中所提到的李捷生叔叔夫妇为了救助他的父母,因交叉感染已经远离了人世。
    
自李捷生夫妇、廖炳昌夫妇去世后,印尼雅加达华中校友会总会会长田锦堂先生、印尼雅加达华中校友会福利部理事长林炳辉先生、香港华中校友会副会长李其健先生、谢宜云先生及澳门、广州、福州等地校友会纷纷来电来函表示深切的哀悼,特别是对李捷生临危冒险救助侨友的高尚的互助、互爱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对祖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必将取得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爱国归侨李捷生同志用他的一生,向党、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3年6月12日   邓勤凡/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 印尼华人崛起是被排挤的结果 请看智库学者Ade如是说
归侨故事 | 怎么为你流泪
华校故事:勿里洞岛丹绒班兰市的前中华学校 张柳昆:传奇之人
1960年2月29日 中国首次派船接运受迫害的印尼归侨
印尼雅加达的神秘光线
印尼风情录-雅加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