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第一烂尾楼”在荒废了25年后 如今奇迹复活

这栋大楼,不少深圳人一直以来只知道叫做——“东门那个烂尾楼”,也有些人知道,那就是前身同为烂尾楼的“港澳8号”的另一个难兄难弟。

但是,已经少有人还记得,这栋烂尾楼,叫做“东门大厦”。

听名字也不难猜测,这栋位于深圳罗湖东门的大楼,在建造设计之初也曾经是野心勃勃。

只可惜1995年开工,1997年便停了工,25年来,东门大厦因产权纠纷,几度烂尾,荒草丛生无人问津,像城市发展的一道伤疤,也成了繁华都市里的一座奇葩。

并且,烂尾楼往往就是这样,时不时地就会传出复活的消息,甚至会看到复工的痕迹,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时至今日,我们仍不敢说东门大厦已经是涅槃重生,只能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推进下,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栋大楼的全新真容了。

本周,记者来到东门大厦现场,楼体的绿网已经全部成功拆除,外观为白色铝板搭配玻璃幕墙也已全部完工,

目测底下5层楼为商业业态,商业往上共有28层,并设有阳台位置分布于楼体四角,烂尾时建筑的老式圆顶设计也已去掉改为如今的流线造型。

整体上看,虽然依旧是单体楼的塔楼建筑,但不可否认,如今的东门大厦已经是焕然一新,几乎看不出曾经“烂尾”的影子。

同时,现场尽管还没有节后的工人复工施工,也无法从现场看到任何“项目案名”、“产品属性”或者是“开发单位信息”的输出,但从现场停放的车辆以及内部人员进出的情况来看,

2022年的东门大厦,这一次或许真的离重新拥抱市场不远了。

早在2021年1月29日,罗湖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罗湖区政府做工作报告时便有提到——

“2020年,罗湖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包括了有停滞10年的木头龙旧改开工建设,以及烂尾23年的东门大厦启动复建。”

要知道,一个烂尾项目要终于等来“彻底解决”这四个字,实属不易。

90年代初,深圳由国营企业用政府划拨用地动工兴建,其中位于罗湖东门商业中心的,便有“首都大厦”和“东门大厦”。

首都大厦,由深圳市政府1992年批地给深圳市公交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建设发展公司合作兴建,后来1995年兴建至5层裙房主体后,因缺乏建设资金而烂尾停工。

2002年港丰集团收购其75%的权益,成为开发商,2012年终于改名“港澳8号”开盘入市。

然而,2014年,广东巡查组在深圳巡视了三个月后,深圳反腐风暴率先在地产圈刮起。

2015年1月,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原港丰集团实际控制人何建华涉嫌单位行贿罪被逮捕。7月,何建华被福田区人民法院判处单位行贿罪罪名成立。

另一边,东门大厦则是1993年由深圳市南方通发实业公司与深圳市物资集团公司合作开发,项目于1994年设计,地下2层、地上33层,主体结构高121.66米,总建筑面积为3万余平方米。

1995年,东门大厦开工建设。

1996年,同在罗湖、383.95米高的地王大厦一举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但没过多久的1997年,东门大厦却在大厦主体封顶后,项目停止建设。

自此开始,东门大厦停工烂尾20余年,大体可以归结为开发商资金链、债务债权归属、产权不清等问题,导致了相关利益者之间发生难以解决的冲突,最终造成了大厦实际管理上的真空。

2010年,在深圳市政协的一次会议上,一份《关于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彻底解决深圳市剩余的烂尾楼盘的提案》,将楼龄普遍超过10年的“老大难烂尾楼”问题摆上桌面,也曾引起了各方热议和关注。

然而,地处繁华商圈的东门大厦问题复杂,且随着利益相关方的不断申诉,东门大厦问题的解决似乎依然遥遥无期,烂尾工程依旧。

2013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港丰公司转让协议无效,也相应明确了深圳市南方通发实业公司拥有东门大厦56%权益的相关部分。

2013年,据报道,有建设单位在未取得市住房建设局复工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复工建设。后经市住建局查处下发《停工整改通知书》及《责令整改通知书》,该项目再次停工。

而仅建设至主体封顶、无外墙的东门大厦,无人管理年久失修,不仅地下室常年被积水浸泡,而且外墙脚手架存在严重锈蚀、超载及结构安全、塔楼构件偶有坠落等一系列安全隐患。

2016年1月,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再次组织执法人员对东门大厦现场进行安全督查,发现东门大厦外脚手架存在锈蚀等安全隐患,责令自行拆除。

2016年7月,东门大厦经过多方努力协调,东门大厦建设单位主动配合相关单位进行脚手架的拆除。

此后项目一直停滞。

2020年4月,罗湖区政府经过多次前期评估、调研、协调、统筹后,统筹组织区政法委、区司法局、区住建和建设局、东门街道办、东门派出所、区信访局等单位,协调深圳市国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多方联动,针对大楼重大安全隐患积极开展“东门大厦综合整治项目”,并提出了“项目安全整治建设与项目法律诉讼纠纷相分离”的处理原则。

即:东门大厦项目安全整治与项目原有权利义务和法律诉讼无必然联系的要求,开始对东门大厦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彻底消除公共安全隐患,盘活“烂尾楼”改善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甚至可以说是每一栋因历史纠纷不断的烂尾楼得以走向新生的关键一步。

彼时,由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牵头,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负责完善了东门大厦用地手续、规划设计变更、建设工程用地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以及规划验收等相关工作。

东门大厦后续的安全整治建设单位,据报道称是深圳市国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两者共同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准备、资金筹集、进场施工、主体加固、报批报建等工作。

当然,尽管已有区政府牵头统筹,但从1997年停工一直到2020年重启,23年光阴已过去、已荒废,没有人敢对东门大厦这新一轮的“复活”抱有绝对的信心。

(图源:网络;拍摄时间:2021年11月)

好在,一年半时间过后的2022年,东门大厦以全新面貌重见天日。

东门大厦所位于的深圳罗湖东门,是深圳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区,曾有报道显示,2005年元旦,东门日均客流量近百万人次,即使是到了2020年,东门在国庆期间的日均客流量仍有48万人次,

深圳东门也是“中国18条重要商街”之一,既传承了“深圳旧墟”的人文经济,又见证、创造着深圳新时期商业的进化与发展。

也是因此,原本计划的“东门改造”局限在步行街约20万平方米的范围,后来,罗湖区从改造可行性、关联度及辖区的产业布局等方面考虑,最终将改造范围拓展到周边130万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形成“东大门片区”的规划改造概念。

在罗湖区政府关于东门片区的新规划当中,整个东门片区或将迎来蝶变,也提到了曾经的“顽疾”——东门大厦也将迎来“华丽变身”。

有周边商户称,东门大厦的复工建设其实已经陆续进行了一年,“但具体是什么企业(开发商)就不知道了,这烂尾了这么多年,应该是政府部门在弄吧。现在行情不好,东门现在人也不多。”

记者在现场看到,就在东门中路沿街、东门大厦旁边的一些底商地铺,目前竟全都处于“招租”状态。

【相关新闻阅读:罗湖一手新房的尴尬: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寂23年,深圳“第一烂尾楼”有望破局重生
罗湖区最新通告!
深圳市罗湖区东门步行街2021.9.2
曼谷著名的烂尾楼Sathorn Unique Tower
禹州“地标”文峰大厦是否烂尾?官方回复来了
青岛存留时间最久的烂尾楼,沧口商业大厦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