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两万多个进士中,此三人的经历很有意思,被称为“奇进士”

近来在翻阅《庸闲斋笔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三进士出身之奇”的短文。这三个进士的经历很有意思,确实符合“奇”这一定义。这里权且当个故事,与各位读者分享。

两中进士的任暄猷

任暄猷,河南杞县人(也有说是淮滨人的),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祖上十八代都是种地的。如果是在太平时期,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人,是不会被历史铭记的。

然而,任暄猷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时,内有农民军作乱,山海关外又有后金八旗虎视眈眈。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任暄猷在明末乱局中,以团练乡勇的身份,加入了抗击农民军起义的大潮中。

经过数年的征战,任暄猷积累了不少军功,从普通的士兵做起一步步爬到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尽管任暄猷个人的仕途十分顺利,但无奈国家千疮百孔,随着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不断壮大,朝廷已无计可施,崇祯十七年,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带着无尽的遗憾,在煤山上吊自缢。

作为农民军的死敌,任暄猷在大明王朝灭亡后,与残部南下继续效忠南明弘光政权。期间,任暄猷屡立战功,官至后军都督。

顺治二年五月,多铎率军攻下南京,任暄猷归降清廷,隶汉军八旗。史料记载,任暄猷早年也读过一些书,也有科举入仕的梦想,归降清廷后,他开始刻苦读书,准备正式走科举之路。

顺治九年,任暄猷顺利通过殿试,考中进士。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任暄猷是旗人,由于录取比例高,所以他在乡试、会试的过程中十分顺利。然而殿试之后却出现了意外,礼部在磨勘(二次审核)的时候,把任暄猷给刷了下去,眼看到手的进士就这样丢了。

任暄猷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三年后他再次参加会试,以二甲六十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有清一代,两次考中进士的,仅有任暄猷一人。此为奇也!

不做“嗟来之官”的吴芳

吴芳,湖南邵阳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是崇祯时期的举人,由于史料的缺乏,御史并没有查到他在崇祯朝有中进士的记录。不过,他还是以举人的身份入仕,当过基层的州县官。

明朝灭亡后,吴芳南下继续效忠南明政权,且仕途也是水涨船高,做到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南明政权灭亡后,吴芳不得已投降清廷。当时多尔衮对前明降官降将还是很优待的,只要真心来投,一般都会授予原职。

吴芳投降清廷后,和众多前明官员一起到了北京,见到了多尔衮。吏部便按程序铨选授官,仍授吴芳左都御史一职。但吴芳认为,自己虽然归降,但读书人的骨气不能丢,他上奏力辞左都御史,希望朝廷将他免官,好回家读书应考。

吴芳本来就是前明举人,或许他心中也有一个未圆的进士梦。但如今学业生疏,要想考中进士绝非易事,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康熙二年,吴芳终于如愿以偿,中甲辰科二甲进士,并通过朝考进入翰林院。

吴芳的后半生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文献中对他的记载也不多,只知道最后官至太常寺卿,没有跻身朝廷大员的行列。

“和尚进士”钱世熹

钱世熹,安徽五河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尽管祖上没有出过什么高官,但获得进士、举人功名的也不少。早年的钱世熹走得也是科举入仕之路,天启初年考中举人,后几经周折被任命为知县。

明灭亡后,钱世熹不愿剃发易服,而是选择了遁入空门,以逃避改朝换代带来的伤痛。作为一个读书人,钱世熹算是一个腰杆比较硬的人,顺治一朝,虽有地方官举荐,但他依然独守空门,不愿出仕。

到了顺治晚年,随着中原的统一,反清复明的舆论也在国家一统的大势下渐渐式微。而且清王朝的统治者实行的一系列笼络汉人的措施,确实也让钱世熹看到了诚意。直到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又燃起了入仕的念头。

不过钱世熹是有底线的,即便是要出仕,那也要走科举这道正道。康熙九年,时已70多岁高龄的钱世熹中庚戌科进士。

钱世熹中进士后,由于年老,没有实际入仕,但他才华出众,留下的诗词文章不少。据说,他死后,家无长物,惟仅存卷帖而已。所刻稿本流传艺苑,选家奉为圭臬。兼工古诗文词,可惜多已散佚,所存无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即墨蓝氏家族研究王洪涛
明』对于科举考场上考生“夹带”作弊,明朝是如何防范的?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人嘲笑至今,却不知道他后来做了多大的官
清末归国留学生之考试
“最后的进士”张履谦
滑稽中的典雅——趣话科举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