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按身体部位及症状选秘方手册7
166.四肢强直

四肢强直系指两种情况:一为四肢筋肉强硬,肢体伸直而不能屈曲;二为四肢关节由于某种原因而致僵硬,不能屈伸的症状。
早在<内经)一书即有“强直”的记载,其后历代文献每于热病及风病中常描述此症状,多属四肢强硬而伸直者。另有痹痛日久,筋脉失养,使关节固定,不能屈伸,常称之为四肢关节强直。本条目所讨论者,包括以上两种情况。
角弓反张系指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后屈而成弓形者,与四肢强直不同。
拘急指四肢拘挛、收缩,手足肌肉挛缩,难以伸屈,故与上述之强直亦不相同。
四肢抽搐,抽,收引也;搐,牵动抽缩也,故四肢抽搐系指四肢抽动,与四肢强直、肢体固定不能活动迥异。
风痰上壅一证(如痫证),在全身阵挛抽搐前,常先呈四肢强直;肝郁血虚病人(如脏躁),于激怒后,常因肝气上壅心胸而四肢强直、抽搐,此二者之鉴别分析,将在四肢抽搐条目内叙述。温热病邪常可致热动肝风,四肢抽搐、强直、角弓反张,如风温、暑温、湿温等,亦将在四肢抽搐中予以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湿阻四肢强直:多表现为痹痛日久,四肢关节强直,不能屈伸,关节固定,关节、肌肉疼痛,时有肿胀,日久可见肌肉瘦削。风气胜者,四肢走窜疼痛;寒气胜者,四肢冷痛不移;湿气胜者,重着、酸楚疼痛。舌淡白,苔白或腻,脉沉弦紧,或弦滑。
风邪入侵四肢强直:发热恶寒,头项强硬,四肢强直,骨节疼痛,甚则角弓反张、口噤不开,舌苔白腻,脉弦紧。若为风热或风邪化热,则有高热、舌红、苔黄、脉数。
湿热阻络四肢强直:多伴有湿热痹痛症状,迁延日久则四肢强直,四肢关节不得屈伸,关节红肿疼痛,足踝部肌肤可见多数结节性红斑,病人身热,肢体困重,日久可见四肢肌肉瘦削,关节掀红肿大,舌边红体胖,苔黄腻,脉弦滑数。
痰热动风四肢强直:多突然发病,四肢过度伸直,强硬而不能屈曲,颈项强直,并可有阵阵抽搐,面红气粗或有发热,神识不清,喉有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肝阳化风四肢强直:乎素即有肝阳偏亢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等。偶有激发则突然舌强语蹇,神识不清,呼吸气粗,继之迅速发展为半身不遂或双侧上下肢皆过度伸直而强直,然手腕常屈曲,手指并拢,亦可有阵阵抽搐,舌红脉弦数。
肝肾亏虚四肢强直:病人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失眠健忘,心烦易怒,哭笑不能自制,神情呆滞,智能低下,如癫如痴,甚至神识不清,四肢渐次强直,吞咽打呛,下肢伸直强硬而两手屈曲,神昏而目不瞑,舌淡红,脉弦细无力,尺脉尤弱。
血瘀气滞四肢强直:多先有外伤、中毒,后遗四肢伸直强直,不能屈曲,眼开而神昏不识人,不能语言,二便失禁,日久肌肤甲错,舌淡红,可有瘀血斑点,苔薄白,脉沉细涩。日久可见面白、自汗、舌淡白等症状。
阳气虚衰四肢强直:四肢强直,面色咣白,乎足厥冷,神识不清,默默不语,目开而不识人,四肢可偶有困动,二便失禁,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涩结。


1.风寒湿阻与湿热阻络四肢强直:此二者均多由外邪侵入经络致病,迁延日久肢体痹痛,经络之气血阻滞运行不畅,加之因疼痛,肢体不能活动,气血瘀滞更甚,关节周围之筋脉失养,使关节强直,不能屈伸。
风寒湿邪致病者,四肢疼痛,痛势走窜或重着不移,局部虽肿胀而不红赤;前者舌淡白、胖大、苔白腻,后者脉多滑数。前者二便正常,
湿热病邪所致者,灼热胀痛,且局部红肿或关节周围出现痛性结节性红斑。后者多尿黄便秘。
风寒湿阻风气胜者,用疏风通经活络法,以防风汤加减;

防风汤
处方秦艽(去苗土)、独活(去芦)、麻黄(去节)、半夏(汤洗七次.切片)、防风(去芦),各二两。升麻、防己、白术、石膏(煅)、芍药(白)、黄芩、甘草、当归(去芦)、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
炮制上粗末,入半夏片令匀。
功能主治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急,肢节不遂,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
亦治脚气缓弱甚效。此药温和,不虚人。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中盏,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盏,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许,食后、临卧带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寒气胜者,用温经散寒活络法,乌头汤加减;湿气胜者,用健脾利湿通络法,

乌头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三两(各9g)
川乌五枚(15g)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功用:温经祛湿,散寒止
痛。主治:寒湿历节。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或痛痹,
脚气,雷头风。
本方川乌与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芍药、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
营缓急,并能制约乌、麻之峻烈。其止痛益气优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但走表散寒之力较弱。
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汤
方剂来源清.《类证治裁}。
组成与用法薏苡仁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
防风白术草乌川乌麻黄
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根据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与主治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
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又
有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例如:
腰椎问盘突出症本方加细辛、狗脊、牛膝等为基础方,加减治
疗59例属慢性期者,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优良率(症状、体征完
全或基本消失,可恢复原来工作)88.1%(《中医杂志》1981年第12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方用白术、苡仁除湿利
痹,合以羌活、独活、防风祛除风湿,川乌、草乌温燥寒湿,全方以除湿为
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白腻,为其辨证要点。
方中可加用防己、萆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
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则发热者,忌服。
薏苡仁散(《本事方》),即本方去生姜、桂枝、草乌,加干姜、甘草、
官桂、茵芋、人参组成;功能法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周身
酸痛,四肢不利,或指趾肿痛,屈伸不利。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张氏医通》薏苡仁汤,即本方去川
芎、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草乌,白术改用苍术,加甘草组成;功能除湿利痹,主治湿痹关节烦痛。

湿热阻络者,则用清热利湿通络法,方选加味二妙散。

二妙散
炒黄柏15克苍术15克(米泔浸,炒)
1.如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
2.如热重于湿,则黄柏为君药,用量可大于苍术;
3.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
4.若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浊;
5.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
6.若下部湿疮、湿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二妙散
(《丹溪心法》卷4)
[异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7)、苍柏散(《疡科选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录自《医学纲目》卷20)、苍柏二妙丸(《症因脉治》卷3)。
[组成]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上二味,沸汤,人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
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湿热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湿热下注,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
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以湿热下注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而见小便短赤、足膝
肿痛、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如热重于湿,则以黄柏为
君,用量可大于苍术;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若湿热痿证,可加猪莶草、木瓜、怀牛
膝、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骨;若湿热脚气,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
浊;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若下部湿疮、湿
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3.本方现常用治关节炎、腰膝关节骨质增生、痛风、腓肠肌痉挛、阴囊炎、阴道炎等病机属湿热者。
[使用注意]本方主治湿热下注病证,若属寒湿为患者不宜使用。

2.气血两虚关节痛与风寒湿阻四肢强直:

气血两虚关节痛化热不仅限于经络,还可侵入脏腑;
风寒湿阻四肢强直多限于肌表经络。

气血两虚关节痛除四肢强直外,常兼风发热恶风寒,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噤不开,时时抽搐,甚则神昏;
风寒湿阻四肢强直仅有四肢关节疼痛。

气血两虚关节痛用清热熄风法,以羚羊钩藤汤或增液承气汤合玉真散加减;

羚羊钩藤汤
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霜桑叶6克川贝12克(去心)鲜生地15克双钩藤9克(后下)滁菊花9克(后下)茯神木9克生白芍9克生甘草2.4克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沦》)
[组成]羚角片钱半(4.5g)先煎霜桑叶二钱(6g)京川贝四钱(12g)去心鲜生
地五钱(15g)双钩藤三钱(9g)后人滁菊花三钱(9g)茯神木三钱(9g)生白芍三钱
(9g)生甘草八分(2。4g)淡竹茹五钱(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临床以高热、抽搐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绛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兼腑实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
凉开止痉;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喉间痰壅者,加鲜竹
沥、生姜汁、天竺黄等以清热涤痰;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
滋补津液。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
外、妊娠子痫等属肝热生风或肝阳化风者;对风湿性脑膜脑炎、急性菌痢合并脑病、重
症肺炎伴中毒性脑病、面肌痉挛、癔病等引起的抽搐或痉厥辨证为热盛或阳亢风动者,
亦有良好疗效。
[使用注意]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者,不宜使用本方。

增液承气汤
玄参30克麦冬24克细生地24克大黄9克芒硝4.5克(包)
增液承气汤
(《温病条辨》卷2)
[组成]玄参一两(30g)麦冬连心八钱(24g)细生地八钱(24g)大黄三钱(9g)芒硝一钱五分(4.5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芒硝溶服)。.
[功用]滋阴增液,泻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苔薄黄或焦黄而干,脉细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专为温热病热结阴亏的便秘而设,临床运用时应以大便秘结,
口干唇燥,舌苔黄,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高热便秘,津液耗伤较重,以及痔疮日久,大
便干燥不通,证属热结阴亏者。
[使用注意]本方较寒下之剂药力缓和,但也不能孟浪使用。吴瑭指出:“阳明温
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
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又说:“阳明温病,
下之不通,……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温
病条辨》卷2)。可见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之证,应用下剂亦当审慎,以免燥屎未下,
而阴液更伤,致停药后便结更甚。

玉真散
南星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天麻10克羌活10克白附子10克
玉真散,
(《外科正宗》卷4)
[异名]玉真丹(《证治汇补》卷3)、玉正散(《录验良方汇编》卷2)、玉贞散(《梅
氏验方新编》卷6)、白附散(《经验奇方》卷上)。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6g),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若牙关紧急,腰背
反张者,每服三钱(9g),用热童便调,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
服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更用漱口水洗净,搽伤处。
[功用]祛风止痉。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破伤风的常用方。临床上,凡有创伤病史,出现牙关紧
急,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即可诊为破伤风而投本方。
2。加减法本方祛风除痰之功较强,而止痉之力稍逊,使用时可酌加全蝎、蜈蚣、
僵蚕之类以加强解痉作用。
3.本方除治疗破伤风外,《外科正宗》卷4记载尚能治疗疯犬咬伤。疯犬咬伤须预
防狂犬病,应及时清创并注射抗毒血清。若暂无条件作上述处理时,可先用本方防治。
[使用注意]本方药物温燥,易于耗气伤津,对于破伤风后期气津两伤者,不宜使
用。白附子和天南星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孕妇忌用。
有报道内服玉真散过量中毒致死l例。患者右脚跌伤,自服黄酒调玉真散约三钱
(9g),所服玉真散为药店所制。10分钟后出现乌头碱中毒样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
报道者认为,本方各药用量诸书所载不一,本例患者所用者,生白附用量较其他诸药用
量大3倍。民间治跌打损伤每服0.9—1.5g,本例一次服用9g,内含生白附3g多,且系空腹黄酒冲服,因而中毒川。

风寒湿阻四肢强直则可用疏风、散寒、祛湿、通经活络法。(方药见上)风气胜者,用疏风通经活络法,以防风汤加减;寒气胜者,用温经散寒活络法,乌头汤加减;湿气胜者,用健脾利湿通络法,薏苡仁汤加减。

防风汤
处方秦艽(去苗土)、独活(去芦)、麻黄(去节)、半夏(汤洗七次.切片)、防风(去芦),各二两。升麻、防己、白术、石膏(煅)、芍药(白)、黄芩、甘草、当归(去芦)、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
炮制上粗末,入半夏片令匀。
功能主治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急,肢节不遂,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
亦治脚气缓弱甚效。此药温和,不虚人。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中盏,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盏,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许,食后、临卧带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乌头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三两(各9g)
川乌五枚(15g)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功用:温经祛湿,散寒止
痛。主治:寒湿历节。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或痛痹,
脚气,雷头风。
本方川乌与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芍药、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
营缓急,并能制约乌、麻之峻烈。其止痛益气优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但走表散寒之力较弱。
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汤
方剂来源清.《类证治裁}。
组成与用法薏苡仁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
防风白术草乌川乌麻黄
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根据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与主治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
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又
有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例如:
腰椎问盘突出症本方加细辛、狗脊、牛膝等为基础方,加减治
疗59例属慢性期者,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优良率(症状、体征完
全或基本消失,可恢复原来工作)88.1%(《中医杂志》1981年第12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方用白术、苡仁除湿利
痹,合以羌活、独活、防风祛除风湿,川乌、草乌温燥寒湿,全方以除湿为
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白腻,为其辨证要点。
方中可加用防己、萆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
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则发热者,忌服。
薏苡仁散(《本事方》),即本方去生姜、桂枝、草乌,加干姜、甘草、
官桂、茵芋、人参组成;功能法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周身
酸痛,四肢不利,或指趾肿痛,屈伸不利。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张氏医通》薏苡仁汤,即本方去川
芎、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草乌,白术改用苍术,加甘草组成;功能除湿利痹,主治湿痹关节烦痛。

3.痰热动风与肝阳化风四肢强直:
痰热动风者,多由素体湿盛,病人形肥气虚,遇有五志过极,化火动风,痰火相并上冲巅顶;
肝阳化风则多素有肝阳偏亢症状,亦可由五志过极,强力举重而诱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此类与一般中风偏枯者不同,多罹及双侧肢体,来势凶猛,病人常头痛较重、呕吐,迅速昏迷。
二者虽均可致四肢强直不能屈,
然前者喉有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后者面红气粗,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痰热动风者,治宜涤痰泻火,凉营开窍,先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继用清气化痰丸改汤剂加减;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卷1)
[异名]牛黄丸(《温病条辨》卷1)、新订牛黄清心丸(《重订通俗伤寒论》)、安宫
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组成]牛黄一两(30g)郁金一两(30g)犀角一两(30g)黄连一两(30g)
朱砂一两(30g)梅片二钱五分(7.5g)麝香二钱五分(7.5g)真珠五钱(15g)山
栀一两(30g)雄黄一两(30g)黄芩一两(30g)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蜡护。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现代用法:口
服,一次1丸,小儿3岁以内一次1/4丸,4—6岁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饲给药)。
[功用]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口干舌燥,喉中痰
鸣,舌红或绛,脉数,以及中风神昏,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清热开窍的常用代表方剂,以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或
绛,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温病条辨》原方后云:“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
下。”前者取人参补气扶正,以助其清热开窍,但脉虚为正不胜邪之兆,故应严密观察
病情变化,慎防由闭转脱;后者用银花、薄荷,以助其清热解毒。《温病条辨》卷2又
云:“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用
“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此即牛黄承气汤,
功兼清热通腑,芳香开窍。若喉中痰鸣,痰涎壅盛者,可用竹沥水、姜汁送服,以增强
豁痰开窍之功;若高热、痉厥较重者,可配紫雪等同用,以增强其清热解毒、熄风止痉
之功。
3.本方现代常用于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血管意外、颅
脑损伤意识障碍、精神分裂症、癫痫、肺性脑病、肝性脑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
炎、肺炎、哮喘、急性黄疸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癌、急性胰腺炎、中毒性痢疾、急性
肾炎、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败血症、癌性高热、新生儿缺血缺氧
性脑病、小儿夏季热、川崎病、副鼻窦炎以及中耳炎等疾病,属于痰热内闭者。
[使用注意]
1.本方为热闭证而设,寒闭证及脱证禁用。
2.本方含香窜、寒凉及有毒之品,当中病即止,不宜过服、久服。
3.孕妇慎用。

至宝丹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卷5)
[组成]生乌犀生玳瑁琥珀朱砂雄黄各一两(各30g)牛黄1分(0.3g)
龙脑1分(0.3g)麝香1分(0.3g)安息香一两半(45g)酒浸,重汤煮令化,滤去滓,约取一两净(30g)金、银箔各五十片
[用法]上药丸如皂子大,人参汤下一丸,小儿量减(现代用法:研末为丸,每丸重3g。每服1丸,一日1次,小儿减量)。
[功用]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热痰内闭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适用于痰热内闭心包证,常作为急救药使用,以神昏谵语,身
热烦躁,痰盛气粗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原用人参汤送服,对于病情较重,正气虚弱者,可借助人参之力
扶正祛邪,启复神明,并可防其外脱,但以脉弱体虚者为宜;又有生姜、小便化下一
法,取童便滋阴降火,姜汁辛散开痰,故以痰热尤盛者为宜。为加强清热解毒,化浊开
窍作用,也可用菖蒲、金银花煎汤送服。临床常根据不同病证,配合汤剂使用。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血管意外、肝昏迷、
癫痫、中毒性痢疾,以及中暑、小儿惊风等,证属热痰内闭心包者。
[使用注意]
1.本方中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液劫阴之弊,故阳盛阴虚之神昏谵语者不宜。
2.孕妇慎服。

清气化痰丸
陈皮3克杏仁3克枳实3克酒黄芩3克胆南星4.5克瓜蒌仁3克茯苓3克制半夏4.5克
1.若肺热较盛,见有身热口渴者,可加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2.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等以清泻肺热;
3.若热结便秘,可加大黄、芒硝等以泻热通便。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卷2)
[组成]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一两
(各30g)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
[用法]姜汁为丸。每服6g,温开水送下(现代用法:为末,姜汁为丸,每服6g,
温开水送下,亦可做汤剂,加生姜,水煎服)。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证。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热痰的常用方剂。以咳嗽痰稠色黄,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肺热较盛,见有身热口渴者,可加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痰多气
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等以清泻肺热;若热结便秘,可加大黄、.芒硝等以泻热通便。:
3..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以本方加减治之。
[使用注意]证属脾虚寒痰者,不宜应用本方。

肝阳化风者,用平肝潜阳,凉营开窍法,亦可先用安宫牛黄丸,再用羚羊钩藤汤加减。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沦》)
[组成]羚角片钱半(4.5g)先煎霜桑叶二钱(6g)京川贝四钱(12g)去心鲜生
地五钱(15g)双钩藤三钱(9g)后人滁菊花三钱(9g)茯神木三钱(9g)生白芍三钱
(9g)生甘草八分(2。4g)淡竹茹五钱(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临床以高热、抽搐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绛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兼腑实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
凉开止痉;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喉间痰壅者,加鲜竹
沥、生姜汁、天竺黄等以清热涤痰;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
滋补津液。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
外、妊娠子痫等属肝热生风或肝阳化风者;对风湿性脑膜脑炎、急性菌痢合并脑病、重
症肺炎伴中毒性脑病、面肌痉挛、癔病等引起的抽搐或痉厥辨证为热盛或阳亢风动者,
亦有良好疗效。
[使用注意]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者,不宜使用本方。

4.肝肾亏虚与血瘀气滞四肢强直:
前者可为年老体衰,将息失宜,阴阳失调,或肝肾之精不足,肾元不固,虚风内动所致;
后者则多由头部外伤,胎产受伤,瘀血停滞,气机逆乱而成。
二者四肢强直症状相似,
然前者有肝肾亏虚之象;
后者则有损伤、瘀血、中毒之症。
肝肾亏虚四肢强直者用滋补肝肾之法,方用加味六味地黄丸合三甲复脉汤加减。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补肾地黄丸(《集验方》,录自《幼幼新书》卷6)、补肝肾地黄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妇人良方》卷24)、地黄丸(《明医杂著》卷6)。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各12g)泽泻牡丹皮白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温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
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临床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
,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阴虚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纳差
腹胀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滞气碍脾。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
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属肾阴不足为主者。
[使用注意]本方虽有山药、茯苓之补脾助运,但毕竟熟地味厚滋腻,有碍运化,故脾虚食少以及便溏者当慎用。

三甲复脉汤
(《温病条辨》卷3)炙甘草六钱(18g)干地黄六钱(18g)生白芍
六钱(18g)麦冬不去,tl,五钱(15g)阿胶三钱(9g)麻仁三钱(9g)生牡蛎五钱(15g)
生鳖甲八钱(24g)生龟甲一两(30g)水煎服。功用:滋阴复脉熄风。主治:下焦温
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儋儋大动,甚则心中痛者。
本方所治,乃热邪深入下焦,肾阴亏虚,不能涵木,肝风内动,且水不济火,心失
滋养之证。此处所谓“热深厥甚”,系与二甲复脉汤之“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相
对而言,意在说明本方证肢体抽搐厥冷较二甲复脉汤证为甚。儋,动也;儋儋,剧烈跳
动貌。吴氏曾就上述有关症状的病机加以解释,云:“心中动者,火以水为体,肝风鸱
张,立刻有吸尽西江之势,肾水本虚,不能济肝而后发痉,既痉而水难猝补,心之本体
欲失,故儋儋然而大动也。甚则痛者,‘阴维为病主心痛’,此证热久伤阴,八脉丽于肝
肾,肝肾虚而累及阴维故心痛。”方中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即
加减复脉汤)滋阴养液以复脉,牡蛎、鳖甲、龟甲潜阳育阴以熄风。其中龟甲之配伍,
于吴氏还有一层含义;即利用其“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功以“止心痛”(《温病条
辨》卷3)。诸药配合,共奏滋阴复脉,潜阳熄风之效。

血瘀气滞四肢强直者用益气化瘀佐以通络解毒,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4.5g)地龙去土一
钱(3g)川芎一钱(3g)桃仁一钱(3g)红花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尿遗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虚血瘀之证的常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
身不遂,口眼喁斜,苔白脉缓或细弱无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治疗中风偏瘫,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脾虚者,可
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黄以化痰;语言不利者,加菖蒲、
远志以开窍化痰;口眼喁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以祛风化痰通络;偏瘫日久,疗
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下肢痿软者,加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头昏头
痛者,加菊花、蔓荆子、石决明、代赭石以镇肝熄风。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及其后遗症,脑动脉硬化,小儿麻痹后
遗症,以及其他原因所致之偏瘫、截瘫、单瘫、面神经麻痹辨证属气虚血瘀者。也用于
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的各种神经痛、神经衰弱、癫痫等;心血管系统的冠心病、高血压、
肺心病、闭塞陆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以及慢性肾炎、糖尿
病、前列腺增生等属气虚血瘀者。
[使用注意]
1.本方用于治疗中风,应以病人清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而脉缓弱者为宜。
2.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3.高血压者用之无妨,但阴虚血热者忌服。

5.阳气虚衰与血瘀气滞四肢强直:
前者多由久病耗伤,阳气外泄,致筋脉失于温煦;
而后者则多有外伤、中毒而致血瘀气滞,或日久气虚,筋脉失养。
二者虽均有四肢强直症状,
然前者具有阳虚之寒象(手足厥冷,面白舌淡。脉沉涩结);除有血瘀见症外。
后者可见气虚(面白、自汗、舌淡白)之象。
阳气虚衰四肢强直者用温阳活血化瘀法,可用桂枝加附子汤加活血化瘀药物,

桂枝加附子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
姜9g大枣7枚制附子9g
上6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
注:本方证仅是阳虚而未至亡阳,伤津而未亡血阶段,故方
申之附子宜炮用、轻用,不宜生用、重用。
(功效)扶阳固本,调和营卫。
(主治)
主证:恶风,汗出不止,四肢微急,屈伸不利,小溲难。
副证:发热,脉浮或浮大而虚。
(临证加减)
1。心腹疼痛:手足逆冷,身体拘急者,本方加当归、通草、
细辛效佳。
2.风寒痹痛:用方中桂枝汤温经散寒,调和营卫;附子祛
寒止痛.并可加麻黄以散寒通阳,黄精益气升阳,当归补血活
血,并防桂附之燥。若寒甚痛剧者,可加制川乌、草乌;下肢痛
者加鸡血藤、千年健、怀牛膝;腰背痛重者加川断、狗脊、桑
枝、桑寄生;夹湿者加苍术、薏苡仁.
3.妇人阳虚崩漏带下:本方加阿胶、车前子、怀山药、艾叶,或合四物汤。
4。阳虚泄泻:本方加健脾之味,如白扁豆、党参、焦白术、陈皮、怀山药等。
5.痈疽:痈疽虚冷,瘀逐难尽,新肉不长,酌加忍冬藤、
皂角刺、当归、川芎、桔梗、没药、乳香、黄芪等。
6.疮疡:寒化内陷,心痞便溏,呕呃昏愦者,酌加丁香、
川连、白术、枳壳、柿蒂等。
7.本方治疗鼻衄症:凡遇鼻衄服寒凉止血药不效者,多以
本方收效。其应用标准是:脉微细软芤迟,苔白,溲清为主,若
已投寒凉止血剂未效,或反而出血更多者,更为对证;若初起脉
数身热,口燥唇焦,并非所宜。
8.治疗表虚出汗症:其中阳虚者重用附子,津伤甚者重用芍药,兼发热则减附子用量。
9。本方加白术。治发汗恶风,小便不利或尿意频,四肢关节肿痛,运动不灵活者,名桂枝加术附汤。[经验方]

血瘀气滞四肢强直者则须用益气活血化瘀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四肢强直一症,在鉴别上须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是风寒湿或湿热阻络之痹痛,日久则关节不能屈伸而固定;另一种情况是痰火或肝阳化风等可致四肢肌肉之强直。二者病因病机不同,治法亦异。至于风邪入侵,化热而犯脏腑,则病情危笃,故须仔细辨别。

[文献别录]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景岳全书.痉证>:“盖误汗者必伤血液,误下者必伤真阴,阴血受伤则血燥,血燥则筋失所滋,筋失所滋则为拘为挛,反张强直之病势所必至。”

167.四肢拘急

四肢拘急是指手足拘紧挛急,屈伸不利的症状。
本症在<内经)中已有较多论述。如“拘急”((六元正纪大论>)、“筋挛”(<示从容论))、“桁急挛”((厥论))、“挛节”(<逆调论))。《伤寒论》中亦有“四肢拘急”、“两胫拘挛”、“脚挛急”等记载。
拘急与强直、抽搐、振颤不同。强直为肌肉坚硬,伸直而不能屈曲。抽搐为四肢伸缩相引。振颤为四肢振颤抖动,临床应加以区别。手指挛急另立专条讨论。

常见证候
风寒束表四肢拘急:四肢拘急,发热恶风寒,项背强几几,有汗或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寒湿蕴结四肢拘急:四肢拘急,首如裹,四肢困重,脘闷纳呆,面虚浮而晦滞,手足逆冷,或伴骨节、肌肉重着酸痛,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迟。
湿热浸淫四肢拘急:四肢拘急挛紧,身热肢困,头重如裹,脘闷纳呆,泛恶欲呕,手足心热,小溲色黄,舌质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
热盛伤津四肢拘急:四肢拘急,甚则抽搐,发热壮盛,颈项牵强,尿短赤,便燥结,或昏狂、谵语,目上视,头动摇,唇红咽干,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亡阳液脱四肢拘急:四肢厥冷而拘急,呕吐,泻利,漏汗不止,恶寒,舌淡白,薄白苔,脉沉或微细。
肝血亏虚四肢拘急:四肢拘急,目视昏花,头晕耳鸣,肌肤麻木,.筋惕肉困,指甲淡白,舌质淡,脉弦细。

1.风寒束表与热盛伤津四肢拘急:
前者多因风寒之邪入侵太阳经脉,经气失宣。寒性收引故发为四肢拘急,项背强几几,头疼而关节酸痛;
后者多因外感温热病邪;或五志过极,劳倦内伤,脏气不乎,阳胜火旺,灼伤阴液,筋脉挛缩,甚则引动肝风抽搐不已。
风寒束表四肢拘急的辨证以恶风寒、苔白润、脉浮紧为要点,治宜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寒甚无汗,方用葛根汤,

葛根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葛根12g麻黄9g桂枝6g生
姜9g炙甘草6g芍药6g大枣4枚
上7味,以水1000ml,先煮麻黄、葛根,减200ml,去白
沫,再下诸药,煮取300ml,去滓,温服lOOml。覆被似汗。
注:临证本方用量宜尊张仲景师之原意,即葛根之用量大于
麻黄,麻黄略大于桂枝。
(功效]解表发汗,生津舒筋。
(主治)
主证:发热无汗,恶风,身痛,项背强几几,口噤不得语,
小便少,苔薄白,脉浮紧。
副证:或喘,或下利,或呕吐。
(临证加减}
1.葛根汤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采用平肝熄风、清热开窍之剂。根据当时临床症状,病属于风寒
束表,卫阳被遏,兼之季节虽在三春,而阴雨连绵,气候寒冷似
冬,辨证求因与《金匮要略》之刚痉相似,故采用辛温之葛根汤
治疗,每昼夜服药2剂,昏迷口噤用鼻饲。一般在服药10小时
后神昏转为烦躁,再转为清醒,面色由苍白转红润,阴证转阳,
营卫得和,若药后有汗其效更速。治疗中症状消失最慢者为项
强。如有动风之象,因邪化热窜人经络所致,需加入平肝熄风之
药。[江苏中医,1964,cn,:17-193
2.葛根汤治疗胃肠型感冒:本方近代多用于胃肠型感冒,
以太阳伤寒证之下利(腹泻)或呕吐作为用药指征。其胃肠型感
冒主要继发于流感,其次继发于麻疹,很少继发于普通感冒。葛
根汤对此病实为特效,张仲景《伤寒论》第32条和第33条就是
为此病而设。胃肠型感冒,全部继发于流感,其证的特点完全符
合《伤寒论》第32条和第33条。[经方的临床应用。广州:广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5:14]

有汗则方用瓜萎桂枝汤。

栝蒌桂枝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栝蒌根15g桂枝9g白芍9g
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
上6味,以水900ml,煮取300ml,分温三服,微取汗。不
汗者,食热粥。.
(功效}解肌祛邪,舒缓筋脉。
(主治}柔痉。症见项背强直,肢体拘急,发热不恶寒,头
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或兼弦。
(临证加减)
1.痉病:发热汗出,恶风身痛,身体强,背反张,脉象涩
或沉迟等;若兼血虚加当归;若身痛较重加秦艽、防风;若渴
重,加重栝蒌根之量至30g。
2.小儿慢惊风:气虚加党参;脾虚加白术;血虚加当归;
阴虚加石斛。
3。本方加秦艽、当归、川贝母、葛根、忍冬藤治柔痉。
4。本方加白术、当归、党参治小儿急惊风。
5。本方加葛根、当归,治席汉氏综合征感受风寒.
6.天花粉(栝蒌根)、麦门冬、知母、石膏、甘草。水煎
服。治燥火灼肺,口渴身热,二便赤涩,喘咳气逆,面赤唇焦,
咳痰难出,名栝蒌根汤。[脉因证治]
7.栝蒌根、胡黄连、黄芩各七钱半,炒僵蚕、白藓皮、炒
大黄各五钱,牛黄、滑石各二钱半。共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
时竹叶煎汤调下。治风热口中干燥,舌烈生疮,名括蒌根散。


热盛伤津四肢拘急的辨证以高热抽搐,神昏谵语,尿黄便干,舌红苔黄燥,脉数实为要点。治宜清温泄热,平肝熄风,方用清宫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

清宫汤
元参1克莲子心2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6克犀角尖2克(磨汁冲服)连心麦冬9克
1.热痰甚,加竹沥、犁汁各五匙。
2.咯痰不清,加栝蒌皮4.5克。
3.热盛,加金汁、人中黄。
4.渐欲神昏,加银花9克、荷叶6克。
清宫汤(《温病条辨》卷1)元参心三钱(1g)莲子心五分(2g)
竹叶卷心二钱(6g)连翘心二钱(6g)犀角尖二钱(2g)磨冲连心麦冬三钱
(9g)原书加减法:热痰甚,加竹沥、梨汁各五匙;咯痰不清,加栝蒌皮一钱五分;热
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三钱、荷叶二钱、石菖蒲一钱。功用:清心
热,养阴液。主治外感温病,发汗而汗出过多,耗伤心液,以致邪陷心包,出现神昏谵
语等症。本方据《温病条辨》之方解大意是:犀角味咸,辟秽解毒,元参味苦屑水,二
物为君;莲心甘苦咸为使;连翘象心,能退心热,竹叶心能通窍清火为佐;麦冬心散心
中秽浊结气,故以之为臣。吴氏解释方中药物皆用心,是因心能人“心”,以清秽浊。
本方与清营汤的主要区别是:温热病营分有热,常易内陷心包,故吴瑭在《温病条
辨》中,提出先用清营汤,后用清宫汤。其原因是在于营分有热与邪陷心包两者传变紧
密。两方功用主要区别是:清营汤侧重于清营透热,养阴活血;清宫汤则以清心辟秽为
主。若温病邪热传营,兼内陷心包,清营汤和清宫汤亦可合用。.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沦》)
[组成]羚角片钱半(4.5g)先煎霜桑叶二钱(6g)京川贝四钱(12g)去心鲜生
地五钱(15g)双钩藤三钱(9g)后人滁菊花三钱(9g)茯神木三钱(9g)生白芍三钱
(9g)生甘草八分(2。4g)淡竹茹五钱(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临床以高热、抽搐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绛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兼腑实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
凉开止痉;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喉间痰壅者,加鲜竹
沥、生姜汁、天竺黄等以清热涤痰;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
滋补津液。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
外、妊娠子痫等属肝热生风或肝阳化风者;对风湿性脑膜脑炎、急性菌痢合并脑病、重
症肺炎伴中毒性脑病、面肌痉挛、癔病等引起的抽搐或痉厥辨证为热盛或阳亢风动者,
亦有良好疗效。
[使用注意]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者,不宜使用本方。

2.寒湿蕴结四肢拘急与湿热浸淫四肢拘急:
前者多因寒湿乘袭,或素体阳虚湿盛,寒性收引,湿性粘滞,筋脉为寒湿所侵,气血不和,故四肢拘急收引;
后者多由感受湿热病毒,或脾虚湿盛,湿郁化热,湿热蕴结,筋膜干则筋急而挛。<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临床虽皆有湿象
寒湿蕴结四肢拘急偏于寒,故见面虚浮而晦滞,手足逆冷,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迟,治宜温阳利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胃苓汤
猪苓2.3克泽泻3.8克白术2.3克桂枝1.5克茯苓2.3克苍术(泔浸)3克姜厚朴1.5克陈皮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6克(包)
红枣3枚(包)
(《世医得效方》卷5)五苓散平胃散(各3g)上合方,姜、枣煎
汤,空心服。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胃苓汤为五苓散与平胃散合方,取五苓散利水渗湿,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共奏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
以上三方均为五苓散加减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健脾利湿,主治脾虚
湿胜,泄泻,小便不利诸证。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二倍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作
用,适用于黄疸病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胃苓汤即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
胃,行气利水作用,适用于水湿内盛的泄泻,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


湿热浸淫四肢拘急偏苎热,故见手足心热,小溲色黄,舌红胖大,苔黄腻,治宜清热燥湿,方用二妙散加味。

二妙散
(《丹溪心法》卷4)
[异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7)、苍柏散(《疡科选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录自《医学纲目》卷20)、苍柏二妙丸(《症因脉治》卷3)。
[组成]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上二味,沸汤,人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湿热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湿热下注,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
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以湿热下注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而见小便短赤、足膝肿痛、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如热重于湿,则以黄柏为
君,用量可大于苍术;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若湿热痿证,可加猪莶草、木瓜、怀牛
膝、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骨;若湿热脚气,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
浊;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若下部湿疮、湿
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3.本方现常用治关节炎、腰膝关节骨质增生、痛风、腓肠肌痉挛、阴囊炎、阴道炎等病机属湿热者。
[使用注意]本方主治湿热下注病证,若属寒湿为患者不宜使用。
3.亡阳液脱四肢拘急与肝血亏虚四肢拘急:
前者多因呕吐、泻利、漏汗不止导致亡阳液脱,亡阳则筋失温煦,液脱则脉失濡养,故筋脉收引,四肢拘急;
后者多因失血过甚,或脾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生化无源,筋脉失充,故四肢拘急挛曲。
鉴别要点,
亡阳液脱为阳气衰微,其病也危,治宜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加人参;

四逆加人参汤
炙甘草6克生附子5克干姜4.5克人参3克
(《伤寒论》)即四逆汤加人参一两(6g)用法同四逆汤。功用:
回阳益气,救逆固脱。主治:真阳衰微,元气亦虚之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脉微而
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

肝血亏虚为营血不足,其来也渐,治宜补血养肝,方用四物汤加味。

四物汤
酒当归9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6.方中诸药剂原为等,《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熟地为当归的二倍”,以乃《谦斋医学讲稿》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卷164)、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16)。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形瘦乏力,妇人月经不
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证以血虚为主要病理变化,故临床运用时应以头晕心悸,面
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
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
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
艾叶等以止血安胎。方中诸药剂量原为等分,临床运用时须因证而制,《蒲辅周医疗经
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以及《谦斋医学讲稿》
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
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妇科月经不调、胎产疾病,以及荨麻疹、扁平疣等慢性皮
肤病,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辨证属营血虚滞者。若大失血者,重在
补气以固脱,故本方不宜与之。
[使用注意]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4.拘急一症的鉴别,首先在于区分外感或内伤。外感风寒、温热、寒湿、湿热皆可致病。而内伤则多因阴血不足,或阳气衰微,应从病因及临床证候详加辨别。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春遇痹为筋痹.则筋屈。邪客关机,则使筋挛;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诸筋,王在春,其经络虚,遇风邪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
<中医临证备要,四肢拘挛):“四肢拘急挛曲,不能伸直,系筋脉为病……以肝主筋,筋膜干则收缩。但心主血脉,亦有关系。心脏虚弱者往往先觉心慌气短,胸闷窒塞,即而两臂挛急。”

168.四肢抽搐

四肢抽搐系指各种原因引起之四肢不随意抽动。抽即收也,引也;搐者牵动,抽缩也。故一切四肢不能自主控制的抽搐、牵动,或屈伸不已,均属于抽搐的范畴。
早在(内经>一书中即有“瘛疭”的记载。瘛者,筋脉拘急,屈也;疢者,筋脉弛纵,伸也。故瘛疯乃手足一屈一伸的抽动,与一般不规则抽搐不同,但亦属抽搐之一种。(内经)尚有“痉强拘瘛”、“痫瘛筋挛”、“痫眩”、“肉瞤瘛”等有关抽搐的记载。(伤寒论>中亦有“惊痫”、“瘛疯”的记载。后世文献中,多种病证如“痫证”、“痉证”等均以抽搐为主症。
振颤为手足振动、颤抖,以肢端为明显;强直为四肢强硬,伸直不能屈曲;拘挛与拘急指四肢拘紧挛曲,不能伸直;三者均无抽动,故不属抽搐范畴。至于手舞足蹈一症,虽属抽搐之一种,但手足抽搐之形式似舞蹈,故另立条目讨论。

常见证候
风邪闭阻四肢抽搐:四肢抽搐,发热恶寒,项背强急,筋脉拘挛,肢体酸重或疼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弦紧或数。
风痰挟瘀四肢抽搐:发作性抽搐,或口作六畜叫声,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先强直痉挛,继之屈伸阵挛,二便失禁,神识不清,发作后一如常人。舌苔白腻,脉弦滑。亦可先有外伤,以后抽搐,病人可兼见头部外伤斑痕,舌具瘀血斑。
阴虚阳亢生风四肢抽搐:激怒后四肢抽搐,视物不清,腰酸腿软,麻木拘急,耳鸣眩晕,五心烦热,颧红唇赤,肌肤热夜甚,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热极或湿热生风四肢抽搐:四肢抽搐或瘛疚不已,壮热口渴,面红气粗,颈项强急,角弓反张,两目上视,常伴有神昏谵语,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实。如为湿热动风,则兼见热势缠绵,首重如裹,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
脾肾阳虚四肢抽搐:四肢抽动不已,形寒肢冷,面白目清,水肿,纳呆,便溏,腰酸腿软,口淡不渴,尿清长或尿少,舌质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迟或沉缓。
肝郁血虚四肢抽搐:四肢抽搐,伴有手足舞动,多愁善感,多梦不寐,胸闷不舒,喜长太息,遇精神刺激则捶胸顿足,哭笑间作,或卒然仆倒,舌淡,脉弦细。
血虚生风四肢抽搐:手足徐徐抽动,体质素虚,面色苍白或萎黄,肢体麻木,筋惕肉困,口唇指甲淡白,舌淡苔白,脉弦细,其手抽搐似鸡爪状,俗呼“鸡爪风”者亦属之。
中毒所致四肢抽搐:误服毒性药物,如马钱子过量,或接触化学毒品中毒,致四肢抽搐,因毒邪性质不同,抽搐及其兼证之表现亦各有异。


1.风邪阻络与风痰挟瘀四肢抽搐:
就其病因来看,
风邪阻络多由外感风邪,邪闭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于创伤之际,风毒之邪入侵,营卫不得宣通,则筋脉失养而四肢抽搐;
风痰挟瘀则多由大惊卒恐,伤及肝肾,或饮食失节,脾胃受伤,脾失健运,聚湿成痰,一旦肝失调达,阳升风动,触及积痰,肝风挟痰上壅,或有外伤瘀血,气血逆乱,精血失于敷布,则有发作性抽搐。
二者临床表现不同:
前者兼见风邪外感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痛,或见六经形证。如为创口感受风邪,则除四肢抽搐外,可有口噤,角弓反张。
后者为发作性四肢抽搐,无外感症状,发作后一如常人,二者不难区别。
风邪阻络者宜祛风通络、养血和营法,方用大秦艽汤加减。

大秦艽汤
秦艽9克甘草6克川芎6克白芍6克细辛1.5克川羌活3克防风3克黄芩3克石膏6克吴白芷3克白术3克生地3克熟地3克白茯苓3克川独活6克
1.如遇天阴,加生姜以祛风温阳散寒;
2.心下痞,加枳实以行气消痞。
3.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
4.若表证不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异名]秦艽汤(《校注妇人良方》卷3)。
[组成]秦艽三两(90g)甘草二两(60g)川芎二两(60g)当归二两(60g)白芍
药二两(60g)细辛半两(15g)川羌活防风黄芩各一两(各30g)石膏二两(60g)
吴白芷一两(30g)白术一两(30g)生地黄一两(30g)熟地黄一两(30g)白茯苓一两(30g)川独活二两(60g)
[用法]上锉。每服一两(30g),水煎,去滓温服。
[功用]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喁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所治中风,乃外风人中经络之证。以口眼喁斜,舌强不语,手
足不能运动,神志清醒,病程较短,并兼有外风证者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原书谓如遇天阴,加生姜;心下痞,加枳实。天阴加生姜,可祛风温
阳散寒;心下痞加枳实,可行气消痞。此外,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若表
证不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3.本方现代可用于颜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等属于风邪人中经络者。对于部
分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亦可使用本方,有祛风除湿,养血清热,通络止痛之效。
[使用注意]凡中风属于内风引起者,不宜使用本方。

如为风毒之邪,可用玉真散、五虎追风散加减。

玉真散
南星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天麻10克羌活10克白附子10克
(《外科正宗》卷4)
[异名]玉真丹(《证治汇补》卷3)、玉正散(《录验良方汇编》卷2)、玉贞散(《梅
氏验方新编》卷6)、白附散(《经验奇方》卷上)。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6g),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若牙关紧急,腰背
反张者,每服三钱(9g),用热童便调,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
服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更用漱口水洗净,搽伤处。
[功用]祛风止痉。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破伤风的常用方。临床上,凡有创伤病史,出现牙关紧
急,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即可诊为破伤风而投本方。
2。加减法本方祛风除痰之功较强,而止痉之力稍逊,使用时可酌加全蝎、蜈蚣、
僵蚕之类以加强解痉作用。
3.本方除治疗破伤风外,《外科正宗》卷4记载尚能治疗疯犬咬伤。疯犬咬伤须预
防狂犬病,应及时清创并注射抗毒血清。若暂无条件作上述处理时,可先用本方防治。
[使用注意]本方药物温燥,易于耗气伤津,对于破伤风后期气津两伤者,不宜使
用。白附子和天南星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孕妇忌用。
有报道内服玉真散过量中毒致死l例。患者右脚跌伤,自服黄酒调玉真散约三钱
(9g),所服玉真散为药店所制。10分钟后出现乌头碱中毒样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
报道者认为,本方各药用量诸书所载不一,本例患者所用者,生白附用量较其他诸药用
量大3倍。民间治跌打损伤每服0.9—1.5g,本例一次服用9g,内含生白附3g多,且
系空腹黄酒冲服,因而中毒川。

五虎追风散
蝉蜕30克天南星6克明天麻6克全虫七个(带尾)僵蚕七条(炒)朱砂1.5克(冲服)黄酒60克
(史传恩家传方,中医杂志,1955,10:21)蝉蜕一两(30g)
天南星二钱(6g)明天麻二钱(6g)全虫带尾七个僵蚕炒七条水煎服。用黄酒二两
(60g)为引。服前先将朱砂面五分(1。5g)冲下,每服后五心出汗即有效。但不论出汗
与否,应于第二日再服,每日一付,服完三付后,每二日用艾灸伤口。功用:祛风解痉
.止痛。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
本方是一首治疗破伤风的验方。方中重用蝉蜕祛风解痉为主;再益以天南星祛风除
痰,天麻平肝熄风,全蝎、僵蚕祛风止痉定痛;用法中以黄酒为引,意在借酒性行气血
而通经络,朱砂冲服可镇惊解毒。合而成方,共奏祛风止痉,解毒定痛之效。
本方与玉真散均为治破伤风的常用方,均有祛风解痉之效。但玉真散祛风化痰之力
较强,而解痉之力不足;本方则长于祛风解痉。

肝风挟瘀者,用祛瘀、熄风法,用镇肝熄风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30克生代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龟甲15克(捣碎)生杭芍15克生玄参15克天冬5克川楝子6克生麦牙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1.心中热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
2.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24克、净萸肉15克;
3.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
4.风阳亢盛者,可加钩藤、天麻、羚羊角;
5.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
6.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
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
8.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怀牛膝一两(30g)生赭石一两(30g)轧细生龙骨五钱(15g)捣碎生牡蛎
五钱(15g)g~生龟甲五钱(15g)捣碎生杭芍五钱(15g)生参五钱(15g)天冬五钱
(15g)川楝子二钱(6g)捣碎生麦芽二钱(6g)茵陈二钱(6g)甘草一钱半(4。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
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喁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
不能复原,精神短少,脉弦长有力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中风的常用方。无论中风前、中风时或中风后,只要辨证属
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均可使用。临床以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心中烦
热,脉弦长有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原书云:心中热甚者,加石膏一两;痰多者,加胆星二钱;尺脉重按
虚者,加熟地八钱、净萸肉五钱;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喻昌谓石
脂可代赭石)一两。此外,风阳亢盛者,可加钩藤、天麻、羚羊角;肝火较盛,血压过
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
即止;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
3.本方现代常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血管性头痛、癫痫,并可用于脑动脉
硬化、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呃逆、冠心病心绞痛、脑震荡综合征、癔病性晕
厥、神经官能症、倒经、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肾病、急性肾炎以及皮肤病等辨证属阴
虚阳亢、肝风内动者。

血府逐瘀汤
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当归三钱(9g)生地三钱(9g)桃仁四钱(12g)红花三钱(9g)枳
壳二钱(6g)赤芍二钱(6g)柴胡一钱(3g)甘草二钱(6g)桔梗一钱半(4.5g)
川芎一钱半(4.5g)牛膝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Et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热,唇黯或两目黯黑,舌黯红或有瘀
斑,脉涩或弦紧。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疗瘀阻胸部之证为主,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
脉涩或弦紧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瘀在脘腹部,重
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
茴香等;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广虫、九香虫;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
棱、莪术、制大黄或水蛭、广虫等;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
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3.本方是王清任所创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首,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证”。
从所治症目来看,计有19种,这些病证虽各不相同,但只要有瘀血证据,就可用本方
治疗。结合现代医学,这些病证基本属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两方面疾病。现代常加
减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之胸痛,
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溃疡病、神经官能症,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昏头痛、精神抑
郁,属于瘀阻气滞者,均取得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因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故孕妇忌服。

2.阴虚阳亢生风与热极或湿热生风四肢抽搐:
前者多由积劳久病,耗伤阴精。肝肾阴虚,筋脉失养,阴虚而不能制阳,肝阳偏亢,而肝风内动,四肢抽搐;
后者多由于湿热病邪,或阳气偏亢,灼伤阴液,筋脉失养,或由于湿热入侵,多于湿温病后期,湿热挟风,风为木之气,风动而四肢抽搐。
二者除均有抽搐症状外,
前者具有肝肾阴虚(腰酸腿软,视物不清,眩晕耳鸣,五心烦热,麻木拘急,舌红,脉弦细数等)症状;
后者则具有热象(高热,口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或湿热之特点(如身热不扬,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等)。
阴虚阳亢生风四肢抽搐者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汤,用镇肝熄风法或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9g)黄芩(9g)川牛膝
(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的常用效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
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原书云:“重症可易决明为羚羊角,则药力益著;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
之症,可酌人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阳亢化风,
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尚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
镇肝潜阳熄风;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
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
归龙荟丸以泻肝通腑;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
以滋养肝肾。
3.本方现代主要用于高血压病之眩晕、头痛属肝阳上亢证者,此外亦可用于其他
原因所致眩晕、中风后遗症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热极或湿热生风四肢抽搐者属热极生风,用清热熄风法,用羚羊钩藤汤加减,属湿热者宜清热利湿,正如<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云:“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羚角钩藤汤
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霜桑叶6克川贝12克(去心)鲜生地15克双钩藤9克(后下)滁菊花9克(后下)茯神木9克生白芍9克生甘草2.4克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通俗伤寒沦》)
[组成]羚角片钱半(4.5g)先煎霜桑叶二钱(6g)京川贝四钱(12g)去心鲜生
地五钱(15g)双钩藤三钱(9g)后人滁菊花三钱(9g)茯神木三钱(9g)生白芍三钱
(9g)生甘草八分(2。4g)淡竹茹五钱(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
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临床以高热、抽搐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绛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兼腑实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
凉开止痉;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喉间痰壅者,加鲜竹
沥、生姜汁、天竺黄等以清热涤痰;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
滋补津液。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
外、妊娠子痫等属肝热生风或肝阳化风者;对风湿性脑膜脑炎、急性菌痢合并脑病、重
症肺炎伴中毒性脑病、面肌痉挛、癔病等引起的抽搐或痉厥辨证为热盛或阳亢风动者,
亦有良好疗效。[使用注意]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者,不宜使用本方。


3.血虚生风与肝郁血虚四肢抽搐:
血虚生风之病因主要由于各种失血如崩漏、便血、或营养失调、血之生化之源不足,筋脉失养四肢抽搐;
而后者则素有多愁善感,心神不宁,逢暴怒则肝气上壅,气机逆乱,四肢气血不能敷布,筋脉失养所致。
从临床表现来区别二者,
血虚者抽搐多逐渐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且有血虚(面色苍白,眩晕、口唇指甲淡白,脉细)之象;
而后者则具有肝郁及心血虚之症状,如胸闷不舒,精神抑郁,善长太息,心悸健忘,不寐多梦等。
血虚生风四肢抽搐者宜养血熄风,四物汤加味;

四物汤
酒当归9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6.方中诸药剂原为等,《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熟地为当归的二倍”,以乃《谦斋医学讲稿》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卷164)、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16)。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形瘦乏力,妇人月经不
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证以血虚为主要病理变化,故临床运用时应以头晕心悸,面
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
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
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
艾叶等以止血安胎。方中诸药剂量原为等分,临床运用时须因证而制,《蒲辅周医疗经
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以及《谦斋医学讲稿》
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
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妇科月经不调、胎产疾病,以及荨麻疹、扁平疣等慢性皮
肤病,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辨证属营血虚滞者。若大失血者,重在
补气以固脱,故本方不宜与之。
[使用注意]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肝郁血虚四肢抽搐者宜养血舒肝,补肝汤合四逆散加减。

补肝汤
【方剂名】补肝汤,清·《医宗金鉴》。
【组成】当归、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川芎、木瓜、酸枣仁。
【用法】原方未注明用量,各药剂量可按汤剂常用量,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补肝养筋明目。
【主治】肝血不足,筋缓手足不能收持,目暗视物不清,舌质淡,脉弦细。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性膝关节炎等病症

四逆散
柴胡3克枳实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
1.咳嗽者,加五味子1.5克,干姜1.5克;
2.兼下利,心悸者加桂枝1.5克;
3.小便不利者,加茯苓1.5克;
4.腹中痛者加炮附子1枚
;5.下利重者,用7两水煎薤白9克,取4.2两,去滓。把3克的药粉放入药汤中,再煎取2.1两,分二次服。
6.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7.有热者,加栀子、川楝子。
(《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十分(各6g)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由于临床表现非虚非寒,故被后世视之为治
疗热厥或气厥的代表方。亦用作疏肝理脾之通剂,常用于肝胆气郁而致的四逆,或肝脾
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以手足不温,或胁肋疼痛,脉弦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
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川楝子以清内热。
3。本方现代常用治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
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
.(或胆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阴虚气郁而致的脘腹、胁肋疼痛,忌用本方。

4.脾肾阳虚四肢抽搐:其病因多由呕吐、下利,脾胃虚寒,阳气虚衰,经脉失于温煦而四肢抽搐,故与热极,湿热生风,肝阳化风者均不同,且其症状兼见明显之寒象(形寒肢冷、面白目清,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等)。而与热象或湿热之象明显有别。此证治宜温阳固本,固真汤加减。

固真汤
别名正元汤
处方升麻1钱,羌活1钱,柴胡1钱,炙甘草1钱5分,草龙胆1钱5分,泽泻1钱5分,黄柏2钱,知母2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作2服。
功能主治两丸冷,前阴痿弱,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喜热,膝下亦冷。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苍术;《证治宝鉴》有汉防已。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中毒所致之四肢抽搐与上述各证候不同,因中毒药品之不一,其抽搐形式及兼症亦异,且有明显药物或化学工业品接触中毒史,可资鉴别
四肢抽搐一症,病因繁多,表现复杂,然首要辨别外感、内伤或中毒。外感者注意其病邪特点;内伤者则须注意其兼见之症状,气血阴阳偏盛或偏衰之表现;中毒者注意病史,则不难鉴别。

[文献别录]
<儒门事亲。风形。风搐反张二):“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曲直动摇,风之用也,阳主动,阴主静,由火盛制金,金衰不能平木,肝木茂而自病。”
<张氏医通.瘛疯>:“瘛疭之证,多属心脾肝三经,若自汗少气脉急,按之则减小者,此心气之虚也,神砂妙香散。若气盛神昏,筋挛,脉满大,此心火之旺也,导赤散加芩连山栀茯神犀角。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归脾汤加钩藤羌活。若寒热往来,目上视摇头,脉弦急者,肝热生风也,加味逍遥散加桂枝。”

169.手舞足蹈

手舞足蹈系指手足抽搐、动作增多,变化多端,不能自制,状似舞蹈而言。也可由于抽动迅速而似线引傀儡,重则面部也伴随有撅嘴、眨眼、伸舌等动作,或表现为半身舞动。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故本症在古典医籍中多隶属于肝风之中。但肝风之抽搐(或瘛疚),手足抽动呈一屈一伸,动作刻板,与手舞足蹈显然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
痫证发作时亦有手足抽搐,然多先有四肢强直,以后一屈一伸,神昏僵仆,口吐白沫,可迅速清醒,并呈反复发作,发作止后则一如常人。奉症则均于清醒时舞动不休,入睡后广切动作皆止。

常见证候
外感风邪手舞足蹈:发热恶风寒,手足舞动多突然发生,四肢及躯干扭动,辗转反侧,抽动不宁,片刻不停。手足舞动急促,不能自制,常抓伤自己,或碰伤手足。由于手足舞动,手不能握,足不能立,步履艰难。伴见头面部,眼、鼻、口角扭动,如作“鬼脸”,进食困难,语言謇涩,入睡方止,苏醒如故。舌质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或数实。,
肝肾阴虚手舞足蹈:手足舞动,头颈扭转,挤眉弄眼,且筋脉多拘急,面颧红赤,眩晕耳鸣,目视不明,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虚烦不寐,尿短赤,便燥结,舌红苔少,脉沉细数或弦细。.
气血亏虚手舞足蹈: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声低语怯,面色苍白,口唇及爪甲淡白,畏风自汗,渐有手舞足蹈,且逐渐加重,四肢筋脉弛缓,麻木无力,终致生活不能启理,舌淡白,脉虚,或细弱无力。,
肝郁血虚手舞足蹈:多见于妇女,素有心烦易怒,精神抑郁,胸闷不舒,善长太息,多愁善感,易于激动而流泪等症状。遇有忧思恚怒则喜笑不休,或痛哭不止,手舞足蹈,感情浓郁,状如演员,乍作乍休,不寐,多梦,易惊。舌淡白,脉弦细。
肾精亏虚手舞足蹈:多见于成人,开始先有局部抽动,以后逐渐发展,终致手舞足蹈,多伴有健忘,日久则神情呆滞,沉默寡言,如癫如痴,兼见耳鸣眩晕,腰酸腿软,足胫无力,步履艰难,舌淡白,尺脉沉弱。
妇女妊娠手舞足蹈:手足舞动,头面皆可扭动,其表现与上述之各种手舞足蹈症状相同,舌淡白,脉滑或弦滑。

1.外感风邪与肝肾阴虚手舞足蹈:
从病因病机上看,
外感风邪多由儿童生后失于调养,正气不足,或成人素体亏虚,加之风寒或风热从口鼻或经络入侵,日久化热,引动肝风,而引起手舞足蹈发作;
肝肾阴虚者,则多由积劳久病,肝肾之阴血不足,亦可为外感热邪耗伤阴液,由于阴虚内热,或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而致筋脉拘急,继而引动肝风,头颈扭动,手舞足蹈。
外感风邪者,多先有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等表证,而后发生手足舞动;
肝肾阴虚则由于内伤病日久,或外感热邪耗伤阴液后发生,兼有阴虚内热症状(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虚烦不寐、口干、两颧红赤、尿短赤、舌鲜红而少苔、脉沉细数)及肝肾亏虚症状(眩晕耳鸣、目视昏花、筋脉拘急麻木、腰酸腿软、遗精早泄等),
肝肾阴虚所致之手舞足蹈与外感风邪所致者均极典型。
其治疗:
外感风邪手舞足蹈用疏解风邪,养血熄风法,可用四物汤加味,此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风寒加桂枝、防风、荆芥等;风热可加菊花、黄芩、黄连等;抽动重可酌加钩藤、生龙骨、生牡蛎、地龙、全蝎、僵蚕、蜈蚣等。

四物汤
酒当归9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6.方中诸药剂原为等,《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熟地为当归的二倍”,以乃《谦斋医学讲稿》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卷164)、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16)。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形瘦乏力,妇人月经不
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证以血虚为主要病理变化,故临床运用时应以头晕心悸,面
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
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
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
艾叶等以止血安胎。方中诸药剂量原为等分,临床运用时须因证而制,《蒲辅周医疗经
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以及《谦斋医学讲稿》
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
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妇科月经不调、胎产疾病,以及荨麻疹、扁平疣等慢性皮
肤病,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辨证属营血虚滞者。若大失血者,重在
补气以固脱,故本方不宜与之。
[使用注意]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肝肾阴虚手舞足蹈,则须用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法,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味,如蝉蜕、地龙、全蝎等。

杞菊地黄丸
山萸肉6克山药6克熟地12克丹皮4.5克泽泻4.5克茯苓4.5克枸杞子5克菊花5克(后下)
(《麻疹全书》,原名杞菊六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各
三钱(各9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g),空腹服。功用:
滋肾养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
等。
3.都气丸(《症因脉治》卷3)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二钱(6g)用法同上。功用:
滋肾纳气。主治: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
4.麦味地黄丸(《体仁汇编》,录自《医部全录》卷331,原名八味地黄丸)熟地黄
酒蒸山茱萸酒浸,去核,取净肉各八钱(各24g)丹皮泽泻各二钱(各6g)白茯神去
皮、木山药蒸各四钱(各12g)五味去梗麦冬去心各五钱(各15g)上为细末,炼蜜
为丸。每日70丸,空心白汤送下;冬天酒下亦宜。功用:滋补肺肾。主治:肺肾阴虚,
或喘或咳者。
以上四方均由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用治多种肾阴不足证候。其中知柏地黄丸因
加知母、黄柏清热泻火,故有滋阴泻火之功,适宜于肾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
汗之证;杞菊地黄丸因加枸杞子滋阴养肝,菊花清肝明目,故有滋阴明目之功,适用
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视物模糊之证,现代亦常用于高血压病属肝肾阴虚证者;都
气丸因加五味子敛肺止咳,故有补肾纳气之功,适用于肾阴亏损,肾不纳气之喘咳气
逆;麦味地黄丸原名八味地黄丸,后世医著引用时又有多种名称,如加味地黄丸、八
仙长寿丸(《痘疹传心录》卷15)、冬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上)、八仙长寿丹(《医
钞类编》卷13)、麦味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等,本方因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
又加麦冬润肺养阴,五味子敛肺止咳,故有滋补肺肾,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肺肾阴
虚之喘嗽。



2.气血亏虚与肾精亏虚手舞足蹈:
从病因上看,气血亏虚者多见于年老力衰,阴阳失调,四肢筋脉失养而肝风内动,手舞足蹈;而肾精不足多见禀赋薄弱,先天不足,或母体妊娠期失于调摄,胎儿营养不良,生后未予及时调补而肾精不足,肝精亏乏,筋失所养,致四肢舞动。
气血亏虚所致者,多见于老年发病,手足逐渐发生抽搐,徐徐而动,终致四肢舞动,伴见气血亏虚之症状(面色苍白、畏风自汗、语声低微、眩晕、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淡白、脉沉弦细);
肾精不足之手舞足蹈,起病较早,多见于30一40岁,病人除手舞足蹈外,伴见肾精不足症状(健忘、呆痴、如癫、、腰酸腿软、耳鸣眩晕等)。
气血亏虚者,宜补益气血、平肝熄风,以八珍汤加平肝熄风药;

八珍汤(八珍散).
(《瑞竹堂经验方》卷4)
[异名]八物汤(《医学正传》卷3)。‘。
[组成]当归去芦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哎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枣1枚,
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
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气短乏力,心悸
失眠,头目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养心安神;胃弱纳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迁延性肝炎、神经衰弱等各种慢性病,
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胎萎不长、习惯性流产,外证出血过多,溃疡久不愈合等辨证属气
血不足者。.

肾精不足,则用滋补肾精法,河车大造丸加味。

河车大造丸
方剂来源明。《本草纲目》引《诸证辨疑》。原名大造丸。
组成与用法紫河车工具龟板60克黄柏45克杜仲45克
牛膝36克麦冬36克天冬36克生地(入砂仁末18克,茯苓60
克,同酒煮7次,去茯苓不用)75克人参36克
将地黄杵为膏,余药为末,和膏加酒为丸,如小豆大;每服6—9
克,曰服2次,开水或淡盐汤送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阴填精,补肺益肾。主治肺痨虚损,咳嗽潮
热,形体消瘦,神疲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现代临床常闲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肺结核;又用
于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男子不育等病症。例如;
(1)哮喘用于小儿哮喘缓解期。一般服药2—3个月后,健康
状况有显著改善,偶有感冒或气候变化时,哮喘亦不再复发,或发作时
症状显著减轻(《江苏中医}1963年第工期)。
(2)眩晕本方加减,治疗数十例。疗效较为满意。其中眩晕甚,
加钩藤;呕吐,加半夏、竹茹,心神不安,加枣仁;口不渴,去麦冬。无紫河
车,用胎盘组织液肌内注射以代之(《湖南医药杂志》1984年第4期)。
(3)男子不育本方加减,治疗106例。1个月为1个疗程。结
果。经4个疗程后,无精子者5例,治疗后,妻子受孕2例,精子活动率
低者24例,治疗后活动率增加的有2土例,妻子受孕16例,精于活动
力差者31例,经治好转24例,妻子受孕20例;精于少者5例,治疗后,
精子增多的有2例;精液少者10例,治疗后增加者6例,妻子受孕2
例,前列腺炎18例,治疗后炎症消失者10例,妻子受孕7例,精液不液
化4例,转正常2例,妻子受孕2例;不射精者4例,药后均射精,妻子
受孕;外阴发育不良3例及精子畸形4例,均无效(《辽宁中医杂志》
1990年第10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肺肾阴虚,虚损劳伤。方用血肉有情之
品紫河车、龟板滋阴填精,黄柏、茯苓、麦冬泻火除蒸,为其配伍特点。临
床应用以久病虚损、形体消瘦、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食少便溏或中焦有湿浊、痰阻者慎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杂病源流犀烛}大造丸,由紫河车、生地、龟板、天冬、麦冬、黄
柏、牛膝、当归、人参、五味子组成;功能滋阴泻火,固肾益气,主治阴虚
遗精。
(2)《症因脉治》大造丸,方由熟地、枸杞、菟丝子、杜仲、山药、茯
苓、紫河车组成,功能补益肝肾,主治肝肾虚损.腰酸腰痛。

3.肝郁血虚与肝肾亏虚手舞足蹈:
肝郁血虚者,从病因上看,主要为情志所伤,忧思恚怒而致肝气郁结,木不条达,肝失疏泄,兼见血虚(心及肝血虚),血虚则筋失所养,肝郁气滞,一遇激怒,则肝气上涌心胸,气血不能敷布,而引起手舞足蹈’;
肝肾阴虚则由外感热邪,耗伤阴精,或久病劳伤,肝肾之阴不足,乃致筋脉失养,手舞足蹈。肝郁血虚者,平日可有脏躁之病证,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故病人多愁善感,易于激动,或悲伤易哭,或喜笑不休不能自制,其手足之抽动,易受他人影响,极似所模仿之各种舞动,变幻多端;
肝肾阴虚者,除手足舞动外,兼见阴虚内热及肝肾亏虚之症状。
肝郁血虚治疗以舒肝养血,平肝熄风之法,可用逍遥散加熄风药。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9)
[异名]逍遥汤(《圣济总录》卷163)。
[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15g)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
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许
共煎汤温服,日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亦有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
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质淡红,脉弦而虚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调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时应
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3.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均可加减应用。
[使用注意]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所致,治疗时须嘱患者心情达观,方能获效。否
则,药“逍遥”而人不逍遥,终无济也。
肝肾亏虚则用滋补肝肾之法。古人云:“情志所伤者,非药石所能及”,故前者尚须注意调情志。

4.妊娠之手舞足蹈与其他各型之区别:
妊娠期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均易加重而致筋脉失养,肝风内动,手舞足蹈,其主要鉴别点在于此型仅于妊娠期发病。多见于青年初孕妇及妊娠前三个月,终止妊娠则不再发作。
在对手舞足蹈这一症状进行鉴别时,须注意病因、兼见症状及发病年龄,抓住以上三点则不难辨别。
[文献别录]。
<儒门事亲。风形):“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口目张睑,唇舌嚼烂,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每发市人皆聚观,夜卧发热,衣被尽去,遍身燥痒,中热而反外寒,久欲自尽,手不能绳,倾产求医,至破其家而病宜坚,叟之子邑中旧小吏也,以父母病讯戴人,戴人曰:此病甚易治,若隆暑时,不过一涌再涌,夺则愈矣,今已秋寒可三之,如未,更刺腧穴必愈。先以通圣散汗之,继服涌剂,则痰一二升,至晚又下五七行,其疾小愈,待五日再一涌,出痰三四升,如鸡黄成块状,如汤热,叟以手颤不能自探,妻与代探,咽嗌肿伤,昏愦如醉,约一二时许稍稍省。又下数行,立觉足轻颤减,热亦不作,是亦能步,手能巾栉,自持匙筋,未至三涌,病去如濯,病后但觉极寒,戴人曰:当以食补之,久则自退。盖大疾之去,卫气未复,故宜以散风导气之药,切不可以热剂温之,恐反成他病也。”。

170.手足厥冷

手足厥冷,又称厥逆,是指四肢由手足冷至肘、膝的症状。一般冷至腕、踝的称手足厥冷;冷至肘、膝的称手足厥逆。手足厥冷轻者称手足清冷、手足不温。
手足厥冷,在<内经)中称“寒厥”、“四逆”。厥逆与厥则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手足厥冷:二是指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厥证:三是指六经不和的证候。至<伤寒论>问世,始有手足厥冷症名。与手足厥冷同义的还有手足逆冷、手足厥逆、手足厥寒、四逆厥、厥冷、手足寒等。“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这是张仲景对于手足厥冷发生机理的概括。后世医家对于手足厥冷的认识都是根据<伤寒论>的论述而对手足厥冷进行辨证的。

常见证候
阳虚肾寒手足厥冷:简称“寒厥”。手足厥冷,甚则厥逆,形寒蜷卧,腰膝冷痛,或下利清谷,或骨节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迟
热极肢厥手足厥冷:简称“热厥”。手足厥冷,无汗高热,面赤心烦,口渴引饮,胸腹灼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厚干燥,脉沉数或滑数。
阳气郁阻手足厥冷:手足厥冷,兼见胸胁苦满,嗳气不舒,呕吐下利,或腹痛、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苔薄白,脉弦。
血寒凝滞手足厥冷:屑“寒厥”中的一种。手足厥冷,四肢发凉,形寒身痛,得热痛减,舌质淡红,苔薄白滑润,脉沉细。
痰浊内阻手足厥冷:简称“痰厥”。手足厥冷,胸脘满闷,喉间痰声漉漉,或呕吐痰涎,饥不欲食,舌苔白腻,脉沉滑有力或乍有紧时。
虫扰胆府手足厥冷:简称“蛔厥”。手足厥冷,上腹阵痛,呕吐清水或吐蛔,或有烦渴,舌质淡或黯,舌苔薄润,脉沉细或沉弦。

阳虚肾寒手足厥冷:又称“阴厥”。临床有三种容易混淆的证候当分别。一为脾肾阳衰,阴寒内盛所出现的手足厥冷:一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出现的手足厥冷;还有一种是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所出现的手足厥冷。虽然三者的手足厥冷都是由于阳气衰微,不能温运四末所致,但由于阳衰的程度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亦有所异。症见手足厥冷,恶寒蜷卧,下利清谷,脉迟,为脾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治宜回阳救逆,方选四逆汤;

四逆汤
干姜4.5克(大的人可用9克)炙甘草6克附子5克
1.寒气盛者,重用附子、干姜;
2.体虚脉弱者,加红参(党参)、黄芪;
3.脾气不足者,加焦白术、炒山药;
4.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
5.下肢浮肿、小便少者,加连皮茯苓、泽泻。
(《伤寒论》)
[组成]甘草二两炙(6g)干姜一两半(9g)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
滑,脉微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见四肢厥逆,面色苍白,脉微细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除四肢厥冷外,并伴神疲欲寐,下利
清谷,舌淡苔白,脉微等全身虚寒证表现。
2.加减法寒气盛者,重用附子、干姜;体虚脉弱者,加红参(党参)、黄芪;脾
气不足者,加焦白术、炒山药;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下肢浮肿、小便少者,加连
皮茯苓、泽泻。
3.本方现代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衰,休克,急慢性胃肠炎,水肿,胃下垂,亦用
于麻疹逆证,阳虚发热,喘证,食管痉挛,白细胞减少症,毒血症,或急性病大汗出而
见虚脱等辨证属于阳衰阴盛的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
1.本方乃治阳衰阴盛之厥逆,如属真热假寒者,当禁用。
2.凡因寒盛格阳于外而见面红、烦躁等真寒假热者,为防热汤格拒,可将汤冷服。

若兼见身反不恶寒,面色赤,或干呕,或咽痛者,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格阳证,即里真寒外假热,较之四逆汤证危笃,治宜逐阴回阳通脉,方选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炙甘草6克生附子8克干姜9克(强人12克)
1.面色赤者加葱九根
2.腹中痛者,去葱,加白芍6克;
3.呕吐者,加生姜6克;
4.咽痛者,去白芍,加桔梗3克如果利止而脉不出者,去桔梗,虽人参9克
(《伤寒论》)甘草二两炙(6g)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20g)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12g)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
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功能:回阳通脉。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下利清谷,里
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利止,脉不出等。若“吐
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5m1),名“通脉四
逆加猪胆汁汤”。‘

若“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服白通汤后,利下不止,肢冷更甚,脉象隐伏不见,并见干呕心烦的,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戴阳证,方选白通加猪胆汁汤治之,即在白通汤中加苦寒反佐的猪胆汁、人尿,引阳药入于阴中,使之迅速发挥回阳救逆的作用。这个治疗方法即<内经)“热因寒用”、“甚者从之”之意。

白通汤
葱白4根干姜3克生附子5克
(《伤寒论》)葱白四茎干姜一两(5g)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15g)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功用:通阳破阴。主治:少
阴病,下利脉微者。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合(5m1),人尿五
合(25m1),名“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均为《伤寒论》中少阴病的主要方剂,是在四
逆汤的基础上,加减衍化而成,各有深意,应用时须加以区别。通脉四逆汤除“少阴四
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
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所以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重姜、附用量,冀能阳回
脉复,故方后注云“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
解,脉微欲绝者,是真阴真阳大虚欲脱之危象,故加苦寒之猪胆汁,以防寒邪拒药,又
引虚阳复归于阴中,亦是反佐之妙用。是以方后注云“无猪胆,以羊胆代之”。四逆汤
证原有下利,若利止而四逆证仍在,是气血大伤之故。所以于四逆汤中加大补元气之人
参,益气固脱,使阳气回复,阴血自生。临床凡是四逆汤证而见气短、气促者,均可用
四逆汤加人参汤急救。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
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
复脉。因下利甚者,阴液必伤,所以减干姜之燥热,寓有护阴之意。若利不止,厥逆无
脉,干呕烦者,是阴寒盛于里,阳气欲上脱危象,所以急当用大辛大热之剂通阳复脉,
并加猪胆汁、人尿滋阴以和阳,是反佐之法。原方有“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之语。方后还有“若无胆,亦可用”,可知其所重在人尿。这些都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治精细之处,与通脉四逆汤之“无猪胆,以羊胆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

还有一种少阴病阳虚里寒证的手足厥冷,由于阳虚不达四末,寒湿凝滞,故见症为手足发凉,身疼,骨节疼痛,脉沉而不浮,治疗可先用灸法,如灸关元、大椎以助阳消阴,然后用附子汤温阳益气,散寒化湿。

附子汤
炮附子18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白芍9克
1.本方酌加羌活、独活、威灵仙、豨莶草等祛风湿的药同用其效更好;
2.若寒湿较甚,加桂枝、制川乌、制草乌以温经散寒;
3.若痹痛日久,血行瘀阻,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
(《伤寒论》)
[组成]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18g)茯苓三两一(9g)人参二两(6g)白术四
两(12g)芍药三两(9g)
[用法]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主治]阳虚寒湿内侵证。背恶寒,手足冷,身体痛,骨节痛,口不渴,舌淡苔白
滑,脉沉无力。或妇人妊娠六七月,‘见腹胀,腹痛恶寒,少腹冷痛如扇,并伴脉弦发热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剂,临床运用以痹痛,兼有畏寒肢冷,苔白脉迟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酌加羌活、独活、威灵仙、豨莶草等祛风湿的药同用其效更好;
若寒湿较甚,加桂枝、制川乌、制草乌以温经散寒;若痹痛日久,血行瘀阻,加乳香、
没药以活血止痛。,
3.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虚寒性痹痛者,以及阳虚寒盛之心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等。
[使用注意]方中附子有毒,其主要毒性成分是双脂型生物碱,3~4mg即可致死,
但经加热煎煮易被水解,变成低毒的乌头次碱,或无毒的乌头原碱。故应用本方时一定
要注意合理的煎煮、炮制和剂量,谨防中毒。


热极肢厥手足厥冷与阳虚肾寒手足厥冷:前者的手足厥冷是由于外邪化热,由表传里,里热过盛,阳气郁闭不能达于四末所形成。<伤寒论)所述的“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即是指此证而言。其辨证要点为手足厥冷与通体热象并见(身反恶热、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大便秘结、脉数有力、苔黄干燥等),与阳虚肾寒手足厥冷的通体一派寒象不同。虽然阳气衰微的格阳证与戴阳证外有热象,但面赤如胭脂,不若热邪内郁的面色赤红,干呕而烦口不渴,不若热邪内郁的口渴引饮;特别是热邪内郁的脉数有力、舌红苔黄燥少津,与格阳证、戴阳证的脉微细、舌白苔薄润迥然有别。因此治疗热极肢厥的手足厥冷,以清热泻火或通府泻下为宜,方选白虎汤或大承气汤。

白虎汤
知母18克石膏48克炙甘草6克粳米12克
1.热甚而津气耗损,背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加人参。
2.温热病气血两燔,见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抽搐等证,加羚羊角、犀角。
3.气分热甚,复有风寒外束者,加葱白、豆豉、细辛。
4.胃火识盛,高热烦躁,大汗出,口渴多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甚则谵语狂躁,或不识人,舌苔老黄起刺,脉弦数有力者,加大黄、玄明粉。
5.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心烦汗出,口渴引饮,脉弦数有力,加柴胡、黄芩、天花粉、鲜荷叶。
6.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燥渴身热,白虎证具,其人胃气上逆,心下满闷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证,不恶寒但恶热,自汗不解,心烦口渴,脉滑数有力,尿短红赤,甚则烦热昏狂,皮肤隐现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叶、益元散、鲜竹叶、桑枝。
8.消渴证而见烦渴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
(《伤寒论》)
[组成]知母六两(18g)石膏一斤(50g)碎甘草二两(6g)炙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有力。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清法的代表方、基础方、常用方。清热力强,应以身大热、
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热甚而津气耗损,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加人参以清热益气生津;
温热病气血两燔,见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抽搐等证,加羚羊角、犀角以清热凉血,熄
风止痉;气分热甚,复有风寒外束者,加葱白、豆豉、细辛,以增发散风寒的作用;胃
火炽盛,高热烦躁,大汗出,口渴多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甚则谵语狂躁,或昏不
识人,舌苔老黄起刺,脉弦数有力者,加生大黄、玄明粉,以泻热攻积,软坚润燥;寒
热往来,寒轻热重,心烦汗出,口渴引饮,脉弦数有力,加柴胡、黄芩、天花粉、鲜荷
叶以和解少阳;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燥渴身热,白虎证具,其人胃气上逆,心下满闷
者,去甘草、粳米,加清半夏、竹茹以和胃止呕;不恶寒但发热,自汗不解,心烦口
渴,脉滑数有力,尿短红赤,甚则烦热昏狂,皮肤隐现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叶、
益元散、鲜竹叶、桑枝;消渴证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
血热、麻疹、牙龈炎等具有气分热盛之证者,以及糖尿病、老年口腔干燥症、急性虹膜
睫状体炎、脑卒中、变应性亚败血症、风湿性心肌炎、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登革热、风
湿性关节炎、不明原因高热等辨证属于里热炽盛的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伤寒论》指出:“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
汤。”当病邪在表,由于风寒所困‘,表证未解,邪未传里,未出现身热、汗出、烦渴、
脉洪大有力等阳明经症状时,不宜应用。《温病条辨》卷工提出白虎汤有四禁:“白虎本
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
出者不可与也。”阳虚发热者,由于脾胃虚弱,阳气外越,表现身热自汗,倦怠懒言,
但恶风,脉浮无力等,忌用本方,以免伤阳气。阴盛格阳,表现为真寒假热者,禁用本方。

大承气汤
大黄12克(包)厚朴24克枳实5克芒硝8克(包)
一般先试用小承气汤无效后,再用本方。
1.若腑实兼见口唇干燥,舌苔焦黄而干,脉细数者,为腑实兼阴津不足之证,可加玄参、麦冬、生地等。
2.若腑实兼见至夜发热,舌质紫,脉沉涩等瘀血证,宜加桃仁、赤芍、当归。
(《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g)'厚朴八两去皮,炙(24g)枳实五枚炙(12g)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功用卜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
热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象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象滑数。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主治证候,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即自
觉胸脘有闷塞重压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燥”,是指肠中燥粪,干结不
下;“实”,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但临床应用,不可拘泥于四
字全俱,应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苔黄,脉实为证治要点。正如《温病条辨》
卷2所言:“承气非可轻尝之品,……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确系燥结
痞满,方可用之”。.
2.加减法腑实兼见口唇干燥,舌苔焦黄而干,脉细数者,为腑实兼阴津不足之
证,可加玄参、麦冬、生地等,以滋阴生津润燥;若腑实兼见至夜发热,舌质紫,脉沉
涩等瘀血证,宜加桃仁、赤芍、当归等,以活血化瘀,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积滞瘀血。
3.本方现代常用于急性单纯型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
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见便秘、苔黄、脉实者,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
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等而见阳明腑实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为泻下峻剂,如气虚阴亏,六脉沉微,或胃肠无热结者,均不宜应用。

阳气郁阻手足厥冷与热极肢厥手足厥冷:两者手足厥冷的发生机理都与气机郁阻有关,但前者为正(阳)气郁阻,后者为邪(热)气郁阻,阳气郁阻者为气机不宣,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肢所致,多见于外感病由表传里的转化阶段。唯手足厥冷而不过肘、膝,由于阳气被郁,疏泄失和,所以会出现胸胁苦满,嗳气不舒,呕吐下利,脉弦等木郁侮土证;热极肢厥者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阶段,热邪越深伏,手足厥冷的程度越甚,具有一派实热症状,故不难与阳气郁阻的手足厥冷区别。对于阳气郁阻手足厥冷的治疗,宜疏郁通阳,宣达气机,方选四逆散治之。

四逆散
柴胡3克枳实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
1.咳嗽者,加五味子1.5克,干姜1.5克;
2.兼下利,心悸者加桂枝1.5克;
3.小便不利者,加茯苓1.5克;
4.腹中痛者加炮附子1枚
;5.下利重者,用7两水煎薤白9克,取4.2两,去滓。把3克的药粉放入药汤中,再煎取2.1两,分二次服。
6.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7.有热者,加栀子、川楝子。
(《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十分(各6g)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
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由于临床表现非虚非寒,故被后世视之为治
疗热厥或气厥的代表方。亦用作疏肝理脾之通剂,常用于肝胆气郁而致的四逆,或肝脾
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以手足不温,或胁肋疼痛,脉弦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
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川楝子以清内热。
3。本方现代常用治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
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
.(或胆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阴虚气郁而致的脘腹、胁肋疼痛,忌用本方。

血寒凝滞手足厥冷:乃由素体血虚,感受寒邪,以致血脉运行不利,寒邪凝于四肢而成。辨证要点为素体血虚(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沉细)与外寒侵淫(多发生于冬春季,或逢阴雨天加重)较突出。此证亦属寒厥范畴,但较阳虚肾寒手足厥冷为轻。彼证多见于疾病的危重期,其病在脏,此证与气温突降有明显关系,病在于经;彼证之厥冷虽得温暖而解,此证则得温而见缓;在治疗上,彼证重在回阳,此证重在温经。所以治疗此证,方选当归四逆汤温养血脉,

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9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红枣12枚
1.若腰、股、腿、足疼痛属血寒凝、脉络不通者,可酌性加牛膝、鸡血藤、木瓜以活血通络;
2.若内有久寒,兼水饮呕逆者,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温胃散寒止呕;
3.若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或男子寒疝者,可加乌药、茴香、高良姜、香附以理气散寒止痛。
(《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去皮(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
(3g)甘草二两炙(6g)通草二两(6g)大枣二十五枚擘(8枚)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局部青紫,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
或麻木,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血虚感寒,寒凝经脉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
沉细或脉细欲绝为证治要点。对血虚寒邪人于经络的腰、股、腿、足疼痛,手足冻疮,
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经前腰腹冷痛,证属血虚有寒者,均可使用。
2.加减法若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脉络不通者,可酌情加牛膝、鸡
血藤、木瓜以活血通络;若内有久寒,兼水饮呕逆者,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温胃散寒止
呕;若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或男子寒疝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以理气散寒止痛。
3.本方现代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下肢麻痹、冻疮、
妇女痛经、产后身痛等属血虚寒凝的多种疾病。
[源流发展]本方是由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但桂枝
汤以桂枝解肌散寒,配芍药敛阴和营,立法重在调和营卫;当归四逆汤以当归、芍药养
血和血,桂枝温经散寒,立法重在温经养血。由此可见,当归四逆汤虽由桂枝汤加减变
化而来,但其立法已与桂枝汤迥异,体现了仲景用方既法度谨严,又灵活多变。本方在
《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伤寒厥阴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后世又将本方用于冻疮、
早期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属寒凝经脉者,亦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逐寒和营。若内有外寒,兼见少腹冷痛,或干呕、吐涎沫,可加吴茱萸、生姜暖肝温胃、散寒降逆,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9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红枣12枚生姜24克吴茱萸48克
(《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去皮(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
(3g)甘草二两炙(6g)通草二两(6g)大枣二十五枚擘(8枚)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局部青紫,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
或麻木,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血虚感寒,寒凝经脉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
沉细或脉细欲绝为证治要点。对血虚寒邪人于经络的腰、股、腿、足疼痛,手足冻疮,
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经前腰腹冷痛,证属血虚有寒者,均可使用。
2.加减法若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脉络不通者,可酌情加牛膝、鸡
血藤、木瓜以活血通络;若内有久寒,兼水饮呕逆者,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温胃散寒止
呕;若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或男子寒疝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以理气散
寒止痛。
3.本方现代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下肢麻痹、冻疮、
妇女痛经、产后身痛等属血虚寒凝的多种疾病。


痰浊内阻手足厥冷:乃系痰湿素盛,胸阳不得宣发所致。辨证要点为素有胸脘满闷,喉有痰声,口粘,或呕痰沫,舌苔必白腻,手足厥冷常因风寒引动或恼怒而出现,若痰浊上蒙,还会伴有头昏神迷,或狂躁不安等症。若无外因扰动,则常见手足不温,而未至厥冷。治疗宜行气解郁豁痰,方选导痰汤;

导痰汤
半夏12克姜天南星3克枳实3克橘红3克赤茯苓3克
1.临证湿痰内阻,气机不畅而兼寒象者,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痰饮;
2.若兼有化热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黄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热;
3.若痰阻风动,眩晕较重,可加天麻、白术等以熄风止眩。
(皇甫坦方,录自《传信适用方》卷1)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四两(12g)天南星细切、姜汁浸枳实去瓤橘红赤茯苓各一两(各3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10g),水两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
后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厥。头目旋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
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腻,脉滑。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湿痰内阻,气机阻滞之常用方,临证以胸膈痞塞,头目旋
晕,呕逆,苔厚,脉滑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临证湿痰内阻,气机不畅而兼寒象者,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痰饮;
若兼有化热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黄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热;若痰阻风动,眩晕较
重,可加天麻、白术等以熄风止眩。
3.慢性支气管炎、内耳眩晕症、胸膜炎等属湿痰内阻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使用注意]本方温燥之性较强,属燥痰者需慎用。

若伴神迷者,可选瓜蒂散催吐,痰去气畅,则神清厥除。

瓜蒂散
瓜蒂3克赤小豆3克
1.痰湿重者,可加白矾以助涌吐痰湿;
2.痰涎壅塞者,酌加石菖蒲、郁金、半夏以开窍化痰;
3.风痰盛者,可加防风、藜芦以涌吐风痰。
(《伤寒论》)
[组成]瓜蒂一分(1g)熬黄赤小豆一分(1g)
[用法]上二味,分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3g),以香豉一合
(9g),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
吐,乃止(现代用法:将瓜蒂、赤小豆研细末和匀,每服l一3g,以淡豆豉9g煎汤送
服。如急救催吐,药后可用洁净羽毛探喉取吐)。
[功用]涌吐痰食。
[主治]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胸中痞硬,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寸脉微浮。.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涌吐的常用方,适用于痰涎、宿食停滞胸脘,以胸脘痞硬,
烦懊不安,欲吐出为快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痰湿重者,可加白矾以助涌吐痰湿;痰涎壅塞者,酌加菖蒲、郁金、
半夏以开窍化痰;风痰盛者,可加防风、藜芦以涌吐风痰。
3.本方现代常用于暴食暴饮导致的急性胃炎、精神错乱、神经宫能症、口服毒
(药)物中毒的早期,以及痰涎壅盛的喘咳、痰食化热的急惊等病证。
[使用注意],
1.本方瓜蒂苦寒有毒,易伤正气,应注意用量不宜过大,中病即止。
2.本方为涌吐峻剂,副作用较大,非形气俱实者勿用。原方后指出:“诸亡血虚家,
不可与瓜蒂散。”故凡年老、体虚、孕妇、产后,以及有吐血史者(如溃疡病出血等)
应慎用。.
3.若宿食或毒物已离胃人肠,痰涎不在胸膈者,均须禁用。
4.恐吐后伤胃,可服稀粥少许以自养。
5.若服后呕吐不止,可取麝香0.1一O.15g或丁香末0.3一O。6Z,用开水冲服解之。
虫扰胆府手足厥冷:本证由蛔虫窜扰,气机逆乱而致。蛔虫内伏,脾胃虚弱,常有腹部隐痛,手足不温等症。若蛔虫上窜,扰动脾胃,气机阻滞,使中阳不能达于四末,遂见手足厥冷,甚而冷过肘、膝。其辨证要点为手足厥冷常随上腹部剧痛而出现,伴有呕吐清水或胆汁,甚而吐蛔,面色发青,身出冷汗,脉沉细或似有似无,其手足厥冷常随腹痛缓解而回温。本证常见于儿童,成人偶或有之。治疗宜温脏安蛔,乌梅丸治之。

乌梅丸
乌梅500克细辛18克干姜30克黄连48克炮附子18克当归12克黄柏18克人参18克蜀椒(出汗)12克桂枝18克
(作汤剂:乌梅30克(醋渍一宿,打烂)细辛4.5克干姜9克黄连6克当归9克熟附子9克川椒6克桂枝9克人参12克黄柏9克水煎服)
1.本方安蛔、驱虫力弱,临证时宜加使君子、苦楝皮、榧子、槟榔等以杀虫,亦可加泻下药大黄、芒硝等;
2.呕吐严重者,可加生姜、半夏、吴茱萸降逆止呕;
3.腹痛甚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
(《伤寒论》)
[异名]乌梅丹(《医方妙用》,录自《普济方》卷399)、乌梅安胃丸(《饲鹤亭集
方》)、杀虫乌梅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安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杭州方)。
[组成]乌梅三百枚(480g)细辛六两(180g)干姜十两(300g)黄连十六两
(480g)当归四两(120g)’附子六两(180g)炮,去皮蜀椒出汗四两(120g)桂枝去皮六
两(180g)人参六两(180g)黄柏六两(180g)
[用法]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
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饮送下,一
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
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主治]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
冷;或久痢久泻。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寒热错杂,蛔虫上扰之蛔厥的常用方、代表方。临床运用
时,以腹痛阵作,烦闷呕吐,时发时止,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重在安蛔,驱虫力弱,临证时宜加使君子、苦栋皮、榧子、槟榔
等以杀虫驱虫;呕吐严重者,可加生姜、半夏、吴茱萸以降逆止呕;腹痛甚者,可加白
芍、甘草以缓急止痛;为了加速驱虫之力,亦可加泻下药大黄、芒硝等。
3.本方现常用于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等属于寒
热错杂,正气虚弱者。
[使用注意]本方性质毕竟偏温,以寒重者为宜。《伤寒论》云:“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手足厥冷为里证之一。一般分热厥与寒厥两大类,两者相比,寒厥的厥冷程度较重,可由手足延伸到肘、膝,而热厥常不超过腕、踝关节。除厥冷的程度有差异外,其胸腹的热与凉,大便的秘结与下利,脉象的数与微,舌苔的黄与白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文献别录]

<卫生宝鉴.厥逆):“阳厥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治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四方,……。阴厥四肢冷,身不热,恶心,蜷足卧,或引衣被自覆,不渴或下利,或大便如常,脉沉微不数,或虽沉实,按之则迟弱,此名冷厥。治用通脉四逆汤,或当归四逆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炙甘草6克生附子8克干姜9克(强人12克)
1.面色赤者加葱九根
2.腹中痛者,去葱,加白芍6克;
3.呕吐者,加生姜6克;
4.咽痛者,去白芍,加桔梗3克如果利止而脉不出者,去桔梗,虽人参9克
(《伤寒论》)甘草二两炙(6g)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20g)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12g)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
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功能:回阳通脉。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下利清谷,里
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利止,脉不出等。若“吐
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5m1),名“通脉四
逆加猪胆汁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9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红枣12枚
1.若腰、股、腿、足疼痛属血寒凝、脉络不通者,可酌性加牛膝、鸡血藤、木瓜以活血通络;
2.若内有久寒,兼水饮呕逆者,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温胃散寒止呕;
3.若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或男子寒疝者,可加乌药、茴香、高良姜、香附以理气散寒止痛。
(《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去皮(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
(3g)甘草二两炙(6g)通草二两(6g)大枣二十五枚擘(8枚)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局部青紫,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
或麻木,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血虚感寒,寒凝经脉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
沉细或脉细欲绝为证治要点。对血虚寒邪人于经络的腰、股、腿、足疼痛,手足冻疮,
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经前腰腹冷痛,证属血虚有寒者,均可使用。
2.加减法若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脉络不通者,可酌情加牛膝、鸡
血藤、木瓜以活血通络;若内有久寒,兼水饮呕逆者,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温胃散寒止
呕;若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或男子寒疝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以理气散
寒止痛。
3.本方现代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下肢麻痹、冻疮、
妇女痛经、产后身痛等属血虚寒凝的多种疾病。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4根干姜3克生附子5克人尿30克猪胆汁6克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葱白4茎生附子9g,干姜3g人尿lOOml猪胆汁20ml
上5味,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兑猪胆汁、人尿合匀,分温再服。
(功效}温中升阳,育阴清热,止呕除烦。
(主治]少阴证下利,服白通汤不效,更见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心烦。
(临证加减)
1.本方加细辛、牛膝,治阴盛格阳。
2.本方炮姜炭易干姜,治虚寒下利。
.3.本方加焦白术,怀山药、陈皮,治泄泻。
4。本方合半夏汤治咽颊炎及皮肤结节性红斑。
5.本方之加味,即四逆汤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再加黄连、知母、生姜、大枣。治阴盛格阳之戴阳证,方中四逆
汤回阳;生脉散益气生脉;加黄连、知母反佐;葱白、童便以制
外越之虚阳;生姜、大枣和胃,名益元汤.[伤寒绪论]
附子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制附子18g茯苓9g人参6g白术12g芍药9g
上5味,以水16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三次。
(功效)温肾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
主证:背恶寒,四肢冷,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舌质淡,苔白滑,脉沉。
副证:或见灰黑滑薄苔,脉微。
(临证加减)
1.附子汤的临床运用:用本方分别治愈恶寒,身痛,腰脊
痛,风湿痹痛,腹痛下利,喘咳,心悸,瘘证,小便数,月经不
调等。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病机一致,皆为少阴阳虚寒化证,
故均用附子汤取效。
2.附子汤探讨:附子汤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
系治阳虚寒湿凝滞之身痛及妇女宫冷之腹痛、胎胀证.临床主要用
于脾肾阳虚,寒湿内阻之证。现代常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
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内耳眩晕症、脏器脱
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c5,:8]
3.附子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药用制附子、
当归、炙甘草各lOg,台党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各30g,
菟丝子、白术各15g,川断12g。随症加减。水煎3次合并药液,
早晚分服。每3—5日工剂,自妊娠第1月开始服至流产月份度
过后停药。[四川中医
4.加减附子汤治验:以附子汤加减治疗眩晕、关格、呕吐,
均取得满意疗效。[湖北中医杂志,
5.附子用量的探讨:北京中医学院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关
节炎,属寒盛阳虚恶冷,一般用附子为9~--12g,最多可至30~--
60g。附子须先煎40分钟,以去其毒性。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脏
传导阻滞及呼吸麻痹,故用大剂量时,应严密观察。[中医研究通讯,1962,(3):421
6.本方加麻黄、炙紫菀治咳喘。
7.本方加桂枝、川芎、当归治痹证。
8.本方加煅龙骨、椿根白皮、生苡仁治带下证。

<类证治裁。厥症)“气自下逆上,手足冷为厥。厥者尽也,危候也,经曰下虚则厥,故阳衰于下,则为寒厥。阴衰于下,则为热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病厥逆。……寒厥者,身寒面青,四肢厥冷,指甲冷,蜷卧不渴,便利,脉微迟,即阴厥也。热厥者,身热面赤,四肢厥逆,指甲暖,烦渴昏冒,便短涩,脉滑数,即阳厥也”。

171.肢体痿废

肢体痿废是指四肢痿软无力。缓纵不收,甚或肌肉萎缩,出现功能障碍或功能丧失而言。<证治准绳>说:“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在古代文献中,<内经)称“痿壁”。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蹙指下肢软弱无力,并提出“皮痿”、“肉痿’、“筋痿”、“脉痿”、“骨痿”和五脏痿等不同名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名曰“枯”。后世医家则均称“痿”。.
痿证与痹证和脚气等均可引起四肢痿废,但临床表现不相同。严重的痹证,由于四肢肿胀、疼痛、变形,久则肌肉瘦削枯萎,肢体活动障碍,症状和痿证相类。但痹是由外因而起,关节疼痛或肿胀,而痿多由内因而成,无关节疼痛或肿胀。脚气虽两下肢亦缓纵痿软,不堪任地;但脚气下肢麻木、肿胀、疼痛,属于邪气实,而痿证则肢体但不任用,并无痛处,多为气血虚。“风痹痿厥四证本自不同。……夫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儒门事亲>)
痿废一症,包括在瘫痪之内,可发于上肢,亦可发于下肢,或上下肢同时发生。若一侧上下肢瘫痪则称偏瘫、或半身不遂,可参见该条。
[鉴别]
常见证候
肺热津伤痿废:四肢痿弱无力,渐致痿废不用,可发于上下肢,尤以下肢多见,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肢体变形。或伴有发热咳嗽,鼻干咽燥,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
湿热侵淫痿废:初为四肢感觉异常,继而手足痿软无力,手足下垂,不堪任用,肢体困重麻木,胸脘痞闷,大便粘浊,小便赤涩热痛,舌苔黄腻,脉滑而数。
脾胃气虚痿废:四肢软弱无力,渐致缓纵不收,肌肉枯萎瘦削。伴见神疲倦怠,食少便溏,或久泻不止。面目虚浮无华,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弱无力。气虚日久不愈,可发展为阳虚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完谷不化,小便清长等症状。
肝肾亏损痿废:双侧或一侧下肢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渐致下肢痿废不用,腰脊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滑泄,或月经不调。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
瘀血阻滞痿废:四肢软弱无力,或麻木不仁,筋脉抽掣,甚者萎枯不用,或四肢脉络青紫,舌紫唇青或舌见瘀斑,脉涩滞。


肺热津伤痿废与湿热侵淫痿废:二者都是热邪为患。肺热伤津痿废多见于急性热病之后,因肺为娇脏,不耐邪侵,尤以温热犯肺,肺热伤津,津液不足以敷布,筋脉失其润养所致。其鉴别要点为:热病后渐见四肢痿废,伴有发热咳呛,咽干口燥等肺热津亏等症。故(素问.痿论}认为:“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蹙也。”湿热侵淫痿废,多因湿热之邪,直接侵淫肌肤筋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说:。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或过食肥甘厚味,久嗜辛辣酒醴,生湿化热,湿郁热蒸,筋脉痹阻所致,伴见手足下垂,身热胸痞。前者治宜养肺生津,清热润燥,方选清燥救肺汤合益胃汤加减。

.清燥救肺汤
经霜桑叶9克煅石膏7.5克甘草3克炒胡麻仁3克(研)人参2.1克杏仁2.1克真阿胶2.4克炙枇杷叶1片麦冬3.6克
1.痰多,加贝母、瓜蒌.
2.血枯加生地.
3.热甚加犀角,羚羊角、牛黄。
5.人参改用西洋参更佳。
(《医门法律》卷4)
[组成]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三钱(9g)石膏煅二钱五分(7.5g)甘草一钱
(3g)人参七分(2g)胡麻仁炒,研一钱(3g)真阿胶八分(2.5g)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
(3.5g)杏仁炮,去皮尖七分(2g)枇杷叶刷去毛,蜜涂炙黄一片(3g)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
[功用]清燥润肺。
[主治]温燥伤肺重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
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系治疗温燥伤肺重证之代表方。以身热不退,干咳少痰,气逆
而喘,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原书云:“痰多加贝母、瓜蒌;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
或加牛黄”。痰多加贝母、瓜蒌可润燥化痰;血枯者,血虚也,加生地能养血滋阴;热
甚者,此热系指已人营血之热,故加犀角、羚羊角或牛黄以凉血止血,镇惊安神。方中
人参,若易之以西洋参,则于病证更为合拍,因西洋参能补元气而益津液故也。
3.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以及皮肤
瘙痒症等,属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
[使用注意]方中石膏,原书用煅者,现代临床一般使用生石膏,煅石膏则以外用
为主。至于石膏的用量,当按病情轻重并参照原方的比例酌定,以避免过重而伤肺气。
益胃汤
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细生地15克炒玉竹4.5克
1.汗多,气短,兼有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或与生脉散合用)以益气敛汗;
2.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以理气消食;
3.呕逆甚者,加枇杷叶、半夏(少量)、杮蒂以降逆和胃。
(《温病条辨》卷2)
[组成]沙参三钱(9g)麦冬五钱(15g)冰糖一钱(3g)细生地五钱(15g)玉竹炒香一钱五分(4.5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滓再煮一杯服。
[功用]养阴益胃。
[主治]胃阴虚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秘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滋养胃阴的代表方剂。临床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汗多,气短,兼有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或与生脉散合用)以益
气敛汗;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以理气消食;呕逆甚者,加枇杷叶、半夏(少量)、柿蒂以降逆和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儿厌食症等辨证属胃阴亏损者,以
及热病后胃阴未复,胃气不和,饮不能食,口燥咽干者。
[使用注意]本方甘凉滋润,若脘痞苔腻者,不宜使用。

后者治当清热利湿,方选加味二妙散化裁。

二妙散
炒黄柏15克苍术15克(米泔浸,炒)
1.如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
2.如热重于湿,则黄柏为君药,用量可大于苍术;
3.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
4.若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浊;
5.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
6.若下部湿疮、湿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丹溪心法》卷4)
[异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7)、苍柏散(《疡科选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录自《医学纲目》卷20)、苍柏二妙丸(《症因脉治》卷3)。
[组成]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上二味,沸汤,人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
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湿热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湿热下注,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
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以湿热下注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而见小便短赤、足膝
肿痛、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如热重于湿,则以黄柏为
君,用量可大于苍术;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若湿热痿证,可加猪莶草、木瓜、怀牛
膝、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骨;若湿热脚气,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
浊;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若下部湿疮、湿
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3.本方现常用治关节炎、腰膝关节骨质增生、痛风、腓肠肌痉挛、阴囊炎、阴道
炎等病机属湿热者。
[使用注意]本方主治湿热下注病证,若属寒湿为患者不宜使用。


脾胃气虚痿废和肝肾亏损痿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痿论)说:“阳明者,五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或久病失养,或久泻久痢,脾胃运化机能衰退,气血生化无源,百骸溪谷皆失所养,宗筋弛缓,及致四肢痿废不用。伴见神疲气怯,面浮肢肿等气虚症状。
(内经)所谓“治痿独取阳明”,正是补益后天脾胃之意。治宜健脾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补中益气汤
黄芪3克炙甘草1.5克人参0.9克升麻0.9克柴胡0.9克橘皮0.9克酒当归身0.9克白术0.9克
1.烦乱,腹中或周身有刺痛,为血涩不足,加当归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参1.5克、五味子2粒。
2.头痛,加蔓荆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头顶痛、脑痛,加蒿本1.5克、细辛0.9克;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臑、肘、臂外后兼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风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经血;加黄芩0.9克、黄连0.9克消其肿;人参1.5克、黄芪2.1克,益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
4.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干咽干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气上行以润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个,麦门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节麻黄1.5克,秋凉也加;春月天温咳嗽,只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陈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黄芩1.5克、黄连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闷者,加白芍3克、黄连3克;如痞腹胀,加枳实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朴2.1克;如天寒,少加干姜、肉桂以温中;心下痞,觉中寒,加附子3克、黄连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陈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1.5克、枳实0.9克;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黄连3克;脉弦,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恶寒觉冷痛,加中桂1.5克;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黄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9.如天寒时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类;胁下痛,或缩急,俱加柴胡0.9克,甚则1.5克,甘草0.9克。
10.脐下痛者,加熟地黄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加柴胡1.5克;如淋,加泽泻1.5克。
12.大便秘涩,加当归3克、酒大黄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药,先用清者一口,调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则止。
13.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痛,乃肾肝伏热,少加黄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汉防已1.5克;脉缓,沉困怠惰无力者,加苍术1.5克、人参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热甚者,少加黄柏以泻下焦之阴火;心烦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异名]医王汤(《方函口诀》,录自《伤寒论今释》卷7)。
[组成]黄芪一钱(18g)甘草炙五分(9g)人参去芦升麻柴胡橘皮当归身酒洗白术各三分(各6g)
[用法]上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早饭后温服。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证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纳差便溏,舌淡脉弱。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3.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凡见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
或中气下陷,或长期发热的任何一个症状或体征,并伴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等脾胃气虚征象者,即可使用本方。此外,有人统计了近30年国内各级中医杂志上报
道的162例用甘温除热法获效的发热病例,将本法的运用指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①病
程较长,但一般在数月之内,年龄以10岁以下或20—50岁者居多。②持续低热,或壮
热不退,饮食失节或过度疲劳时加重。③兼有脾气亏虚或气血两虚的症状。④用甘寒养
阴,苦寒清热之剂,或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此说可供参考。
2.加减法原书云:烦乱,腹中或周身有刺痛,为血涩不足,加当归身五分或一
钱;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分、五味子二个。头痛,加蔓荆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顶痛、脑痛,加藁本五分、细辛三分;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
夏五分、生姜三分。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孺、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脉洪
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藁本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各三分,
消其肿;人参五分、黄芪七分,益元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嗌痛颔肿,脉洪大,
面赤者,加黄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口干咽干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气上行以
润之。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个,麦门冬(去心)五分;冬月咳嗽,加不去根节
麻黄五分,秋凉亦加;春月天温咳嗽,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久病痰嗽,肺中伏
火,去人参,以防痰嗽增益。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木香各三
分,陈皮五分,如冬月,再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一分;如夏月,少加黄芩、黄连各五
分;如秋月,加槟榔、草豆蔻、白豆蔻、缩砂各五分;如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
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心下痞,夯闷者,加芍药、黄连各一
钱;如痞腹胀,加枳实、木香、缩砂各三分,厚朴七分;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桂
心);心下痞,觉中寒,加附子、黄连各一钱;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陈皮各一钱;
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枳实三分;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各一钱;脉弦,
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五
分、甘草三分,如恶寒觉冷痛,加中桂五分;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
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如天寒时腹痛,
去芍药,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类;胁下痛,或缩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甘
草三分。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卧而多惊,小
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加柴胡五分;如淋,加泽泻五分。大便秘涩,加当归一
钱,大黄(酒洗,煨)五分或一钱;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药,先用清者一口,调玄明
粉五分或一钱,大便行则止。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痛,乃肾肝伏热,少加黄柏五
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汉防己五分;脉缓,沉困怠惰无力者,加苍术、人参、泽泻、
臼术、茯苓、五味子各五分。热甚者,少加黄柏以泻下焦之阴火;心烦不止,少加生地
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肌弛缓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胃肝脾肾等内脏下垂、胃粘
膜脱垂、脱肛、疝气、膀胱肌麻痹而致之癃闭、重症肌无力、肠蠕动弛缓引起的虚性便
秘等;以及内伤发热,泄泻,慢性肝炎,原发性低血压,心律不齐,失眠,头痛,健
忘,老年性痴呆,耳鸣,汗证,乳糜尿,崩漏,带下,滑胎,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毒
副反应明显者,麻痹性斜视,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慢性鼻炎,鼓膜内陷,复发性口
疮,慢性咽炎等辨证属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的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实证发热者,禁用本方。下元虚惫者,亦不可服用本方。
如陆丽京说:“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
者,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拔其本也”(录自
《古今名医方论》卷1)。

参苓白术散
莲子内5克薏苡仁5克砂仁5克桔梗5克(炒黄)白扁豆7.5克(姜汁浸,去皮,微炒)白茯苓10克人参10克
炒甘草10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
1.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袪寒止痛;
2.纳差食少者,加炒麦牙、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
3.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等以燥湿化痰。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绍兴
[异名]白术调元散(《痘疹全集》卷13)、参术饮(《张氏医通》卷16)、白术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薏苡仁一斤(500g)缩砂仁一斤(500g)桔梗炒
令深黄色一斤(500g)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g)白茯苓二斤(1kg)人参去
芦二斤(1kg)甘草炒二斤(1kg)白术二斤(1kg)山药二斤(1kg)
[用法]上为细末。每N-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现代用法: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1.脾胃气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或吐或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
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2。肺脾气虚夹痰湿证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神疲乏力,面色咣白,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而滑。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临床运用除脾胃气虚症状外,应以泄泻,
或咳嗽咯痰色白,舌苔白腻,脉虚缓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纳差食少者,加炒
麦芽、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等以燥湿化痰。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贫血、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
妇女带下等属脾虚夹湿证者。

由气虚进而发展为阳虚的,治宜温中益气,用附子汤加味。

附子汤
炮附子18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白芍9克
1.本方酌加羌活、独活、威灵仙、豨莶草等祛风湿的药同用其效更好;
2.若寒湿较甚,加桂枝、制川乌、制草乌以温经散寒;
3.若痹痛日久,血行瘀阻,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
(《伤寒论》)
[组成]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18g)茯苓三两一(9g)人参二两(6g)白术四
两(12g)芍药三两(9g)
[用法]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主治]阳虚寒湿内侵证。背恶寒,手足冷,身体痛,骨节痛,口不渴,舌淡苔白
滑,脉沉无力。或妇人妊娠六七月,‘见腹胀,腹痛恶寒,少腹冷痛如扇,并伴脉弦发热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剂,临床运用以痹痛,兼有畏寒肢冷,苔白脉迟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酌加羌活、独活、威灵仙、豨莶草等祛风湿的药同用其效更好;
若寒湿较甚,加桂枝、制川乌、制草乌以温经散寒;若痹痛日久,血行瘀阻,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
3.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虚寒性痹痛者,以及阳虚寒盛之心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等。
[使用注意]方中附子有毒,其主要毒性成分是双脂型生物碱,3~4mg即可致死,
但经加热煎煮易被水解,变成低毒的乌头次碱,或无毒的乌头原碱。故应用本方时一定
要注意合理的煎煮、炮制和剂量,谨防中毒。

若兼见脾胃阴虚(口干、咽燥、舌红少津)可加沙参、麦冬、玉竹之类。肝肾亏损痿废,多由久病体虚,肝肾之阴血内耗,或纵欲无度,肝阴肾精枯涸,皆可致痿。<素问。痿论)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肝主筋为藏血之脏,肾主骨,乃藏精之所,真阴真阳所居,是以肝肾精血亏损,筋骨经脉失养,可致四肢痿废,且伴见腰脊酸软,头晕耳鸣等症。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方用虎潜丸或鹿角胶丸加味。

虎潜丸
盐知母9克盐黄柏9克酒熟地9克炙龟板12克猪脊髓一条干姜1.5片陈皮4.5克锁阳4.5克虎胫骨4.5克牛膝6克当归6克白芍6克
1.若虚火上炎,扰及心神,烦躁不安者,少加金箔一片以镇心安神;
2.虚火较甚,骨蒸盗汗者,可去温燥之干姜,熟地改作生地以增清热之力;
3.面色萎黄,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等以补养气血;
4.若久病阴损及阳,怕附子、肉桂等补肾助阳。
方中虎骨可以用狗骨或豹骨代替。
(《丹溪心法》卷3)
[异名]健步虎潜丸(《饲鹤亭集方》)。.
[组成]黄柏半斤酒炒(240g)龟甲四两酒炙(120g)知母二两酒炒(60g)熟地黄
陈皮白芍各二两(各60g)锁阳一两半(45g)虎骨一两~(30g)干姜半两(15g)(一
方加金箔一片,一方用生地黄,一方无干姜)
[用法]上为末,酒糊为丸或粥为丸(现代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9g,每次1丸,日服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主治]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之痿证。腰膝酸软,筋骨痿弱,步履乏力,或眩晕,
耳鸣,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弱。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肝肾阴亏,下肢痿弱的常用方剂,临床以筋骨痿软,舌
红少苔,脉细弱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若虚火上炎,扰及心神,烦躁不安者,原方注曰少加金箔一片以镇心
安神;虚火较甚,骨蒸盗汗者,可去温燥之干姜,熟地改作生地以增清热之力;面色萎
黄,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等以补养气血;若久病阴损及阳,怕
冷,阳痿,小便清长,舌淡者,去知母、黄柏,加鹿角片、补骨脂、仙灵脾、巴戟天、
附子、肉桂等补肾助阳。方中虎骨可以狗骨或豹骨代替。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膝关节结核筋骨痿软等辨证属肝肾阴虚
火旺者。
[使用注意]痿证由湿热浸淫筋脉所致者,不宜使用本方。

鹿角胶丸
方剂来源明.<医学正传’。
组成与用法鹿角胶500克鹿角霜250克熟地黄250克牛
膝90克茯苓90克菟丝子90克人参90克当归120克白术
60克杜仲60克虎胫骨(炙)30克龟板(炙)30克
先将鹿角胶用酒炸化,余药共研细末,倾入鹿角胶,为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9克,空腹姜、盐汤送下。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与主治功能补肾填精。主治血气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者。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
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足跟痛等病症。例如:
(1)重症肌无力本方为主,治疗重症肌无力引起的下肢痿蹙不
用。大便溏薄者,加肉桂、淮山药、补骨脂;尿频失禁者,加益智仁,桑螵
蛸;气短肢冷者,加黄芪、附子。
(2)足跟痛本方去鹿角胶、虎胫骨,加黄芪、枸杞子,治疗中老年
足跟疼痛症40例。其中单足跟痛24例,双足跟痛16例,病程分别为
1--18个月。疼痛明显者,加血竭、威灵仙;足跟发冷者,加附子、肉桂。
结果;服药3—21剂后,疼痛消失33例,减轻5例,无效2例(《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第6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久病阴阳两虚而致下肢痿弱不用症。方
用鹿角、菟丝子等温肾壮阳,熟地、龟板等滋阴填精,虎胫骨、牛膝等强
筋壮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阴阳并补,气血双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
应用以痿蹵而四肢清冷、神疲怯寒、舌淡红、脉沉细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遗精早泄者,可加锁阳、苁蓉;耳鸣头晕者,加
枸杞子、潼蒺藜,小溲频数而清长者,加肉桂、益智仁,腰酸腰痛者,加巴
戟天、淫羊藿;痿蹙日久或高年正虚者,加紫河车粉、猪骨髓粉。
凡痿蹵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者,不宜使用本方。虎骨药源较紧张,如改汤剂可略。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太平圣惠方》鹿角胶丸,有二方。
(1)由鹿角胶、肉苁蓉、补骨脂、石斛、熟地黄、山药、人参、附子、菟
丝子、茯苓、杜仲、山茱萸、酸枣仁、虎胫骨、牛膝、五味子、巴戟天组成,
功能益肾补精;主治骨极,肌体赢瘦,肾脏虚弱,腰脚无力,肢节烦疼。
(2)由鹿角胶、附子、桂心、杜仲、山茱萸、菟丝子、熟地黄、肉苁蓉、
五味子、牛膝、巴戟天组成;功效益肾补骨,主治虚劳,腰脚疼痛,不可行走。

瘀血阻滞痿废:跌打损伤或寒凝血脉,或气虚血滞,血液循行迟缓滞塞,留滞经络筋脉,以致四肢枯萎不用。其鉴别要点在于:舌见青紫或蓝色斑点,肌肤枯燥,甚则甲错,脉迟而涩,治宜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黄芪、怀牛膝。

.桃红四物汤
酒当归9克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桃仁9克红花6克
(《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汤”)即四
物汤加桃仁(9g)红花(6g)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汤”,见载于《玉机微义》卷31引《医垒元戎》,《医宗金鉴》
卷44收录此方时改其名为“桃红四物汤”,《方症会要》卷2又称其为“四物加桃仁红
花汤”。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要药,加入四物汤则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书专治
“瘀血腰痛”,后世逐渐将其扩大应用于辨证属于血瘀兼有血虚证候的多种疾病,其中尤
以妇科病证更为常用。

痿废一症,虚证为多,虽有实证,但亦为本虚标实。历代医家论痿,多主阴虚,治重滋阴为主,然据临床所见,阳虚者亦有之,故治痿不能固执一端。
[文献别录]
<景岳全书.痿证):“痿证之义,内经言之详矣。观所列五藏之证,皆言为热。而五藏之证又总于肺热叶焦,以致金燥水亏,乃成痿证。……则又非尽为火证,此其有余不尽之意,犹有可知。故因此而生火者有之,因此而败伤元气者亦有之。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若概从火论,则恐真阳亏败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矣。”

172.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是指周身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疼痛而言。关节痛最早见于(内经>称其为“肢节痛”“骨痛”。(内经)所论述的痹证,如“行痹”、“痛痹”、“着痹”等,均是以关节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此后常根据关节疼痛部位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手指痛”“足跟痛”“肩臂痛”等。
常见证候
风胜行痹关节疼痛:肢体关节疼痛酸楚,呈游走性,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利,伴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
寒胜痛痹关节疼痛: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甚如刀割针刺,遇寒加重,得热则缓,痛处较为固定,日轻夜重,关节不可屈伸,关节局部不红不热,苔薄白,脉浮紧。
湿胜着痹关节疼痛:肢体关节疼痛,痛处较为固定,且有明显重着感,伴肌肤麻木不仁或患处肿胀,行动不便,得热得按则痛可稍缓,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数。
湿热阻痹关节疼痛: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而拒按,日轻夜重伴发热,口渴,心烦,恶热喜冷,舌红苔黄,脉滑数。
瘀血阻络关节疼痛:肢体关节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而拒按,曰轻夜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气血两虚关节疼痛:四肢关节酸痛,劳累后加重,可见肌肉瘦削,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无华,少气懒言,神疲倦怠,脉细弱,舌质淡苔薄。
肝肾亏虚关节疼痛:关节酸痛,不耐久立或筋骨弛缓,头晕眩晕,腰膝酸软,耳鸣,偏阴虚者,关节热痛喜凉,入夜痛甚,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者,肢冷不温,大便溏,小便清长,两足浮肿无力。.


1.风胜行痹、寒胜痛痹与湿胜着痹关节疼痛:<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即风寒湿合邪痹阻关节经络气血,导致痹证疼痛的发生,但有偏于风者、偏于寒者和偏于湿者之不同。
偏于风者为行痹,以关节游走性疼痛为特点,同时伴风邪袭表的症状,如恶风发热,脉浮等,治宜疏风为主,兼以散寒除湿,应用防风汤
防风汤
处方秦艽(去苗土)、独活(去芦)、麻黄(去节)、半夏(汤洗七次.切片)、防风(去芦),各二两。升麻、防己、白术、石膏(煅)、芍药(白)、黄芩、甘草、当归(去芦)、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
炮制上粗末,入半夏片令匀。
功能主治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急,肢节不遂,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
亦治脚气缓弱甚效。此药温和,不虚人。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中盏,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盏,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许,食后、临卧带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偏于寒者为痛痹,以关节固定疼痛而喜温为特点,同时伴有寒滞经络的表现,如肢冷喜温等,治宜散寒通络为主,兼以祛风除湿,方用乌头汤加减。

乌头汤
麻黄9克白芍9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川乌10克(包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三两(各9g)
川乌五枚(15g)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功用:温经祛湿,散寒止
痛。主治:寒湿历节。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或痛痹,
脚气,雷头风。
本方川乌与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芍药、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
营缓急,并能制约乌、麻之峻烈。其止痛益气优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但走表散寒之力较弱。

偏于湿者为着痹,以关节疼痛而重着酸楚为特点,同时伴有湿郁肌表的症状,如肌肤麻木等,治宜除湿通络,兼以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汤
方剂来源清.《类证治裁}。
组成与用法薏苡仁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
防风白术草乌川乌麻黄
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根据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与主治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
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又
有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例如:
腰椎问盘突出症本方加细辛、狗脊、牛膝等为基础方,加减治
疗59例属慢性期者,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优良率(症状、体征完
全或基本消失,可恢复原来工作)88.1%(《中医杂志》1981年第12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方用白术、苡仁除湿利
痹,合以羌活、独活、防风祛除风湿,川乌、草乌温燥寒湿,全方以除湿为
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白腻,为其辨证要点。
方中可加用防己、萆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
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则发热者,忌服。
薏苡仁散(《本事方》),即本方去生姜、桂枝、草乌,加干姜、甘草、
官桂、茵芋、人参组成;功能法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周身
酸痛,四肢不利,或指趾肿痛,屈伸不利。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张氏医通》薏苡仁汤,即本方去川
芎、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草乌,白术改用苍术,加甘草组成;功能除湿利痹,主治湿痹关节烦痛。

2.湿热阻痹关节疼痛:感受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郁久化热,则成为湿热阻痹关节疼痛,其特点为关节红肿疼痛而拒按,并见湿热内郁症状,如发热口渴,口苦,心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除湿,宣痹通络,方用四妙丸加味。

四妙丸
黄柏24克苍术24克牛膝24克薏苡仁24克
(《成方便读》卷3)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各八两水泛为丸。
每服6—9g,温开水送下。功用:清热利湿,舒筋壮骨。主治:湿热下注。两足麻木,
痿软,肿痛。
四妙丸是在三妙丸的基础上又加薏苡仁而成。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清热除痹,尤
其对湿阻肌肉所致麻木、筋脉不利多用。故四妙丸更长于治湿热下注之痿证。

3.瘀血阻络关节疼痛:常因跌仆、扭伤引起久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亦可使瘀血留着关节而发生疼痛。外伤所致者,有外因可查,关节局部青紫和压痛。久病致瘀者,常在原来关节痛基础上发生疼痛性质改变,出现以刺痛为特点的关节痛,且入夜更甚,舌质紫暗。两种瘀血阻络关节疼痛,治疗均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身痛逐瘀汤等加减。

桃红四物汤
酒当归9克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桃仁9克红花6克
《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汤”)即四
物汤加桃仁(9g)红花(6g)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汤”,见载于《玉机微义》卷31引《医垒元戎》,《医宗金鉴》
卷44收录此方时改其名为“桃红四物汤”,《方症会要》卷2又称其为“四物加桃仁红
花汤”。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要药,加入四物汤则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书专治
“瘀血腰痛”,后世逐渐将其扩大应用于辨证属于血瘀兼有血虚证候的多种疾病,其中尤
以妇科病证更为常用。

身痛逐瘀汤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医林改错》卷下)由血府逐瘀汤去柴胡、枳壳、桔梗、生地,加
秦艽、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地龙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风除
湿。主治:痹证而有瘀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王清任善于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血府逐瘀汤、通窍
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常称为五逐瘀汤,各方均以川芎、当
归、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物,俱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其中血府逐瘀汤配有行气
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
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证;通窍活血汤配有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等,故辛香通窍
作用较好,主治瘀阻头面之证;膈下逐瘀汤配有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等疏肝行气
止痛之品,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好,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气滞之两胁及腹中胀痛;少腹逐
瘀汤配有温里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温经止痛作用较优,主治血瘀少腹之月经
不调、痛经等;身痛逐瘀汤配有通络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龙等,故多用于瘀血痹
阻经络所致的肢体痹痛或周身疼痛等。

4.气血两虚关节痛与肝肾亏虚关节痛:两者均以关节酸痛为特点,
气血两虚关节痛为气血虚,经脉失于濡养所致,故劳则关节疼重,同时伴气血虚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无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治宜养血荣经,方用四物汤、八珍汤加减。

四物汤
酒当归9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6.方中诸药剂原为等,《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熟地为当归的二倍”,以乃《谦斋医学讲稿》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卷164)、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16)。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形瘦乏力,妇人月经不
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证以血虚为主要病理变化,故临床运用时应以头晕心悸,面
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
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
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
艾叶等以止血安胎。方中诸药剂量原为等分,临床运用时须因证而制,《蒲辅周医疗经
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以及《谦斋医学讲稿》
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
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妇科月经不调、胎产疾病,以及荨麻疹、扁平疣等慢性皮
肤病,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辨证属营血虚滞者。若大失血者,重在
补气以固脱,故本方不宜与之。
[使用注意]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八珍汤(八珍散)

人参6克(焗服)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酒当归9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生姜5片红枣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养心安神;
2.胃弱纳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瑞竹堂经验方》卷4)
[异名]八物汤(《医学正传》卷3)。‘。
[组成]当归去芦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一
两(各30g)
[用法]上哎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枣1枚,
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
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病机分析]本方治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两虚。是
证之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弱等俱为气虚之象;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心
悸怔忡,舌淡脉细等皆血虚之征。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诸症均由气血两虚而致,故以益气补血立法。方中人参、熟
地甘温益气补血,同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
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药性,俱为
佐使药。煎加生姜、大枣,亦可调脾胃而和诸药。数药合用,共收补益气血之功。本方
乃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的合方,四君子汤为补气诸方之首,四物汤乃补血诸方之冠,本方
合二为一,兼具二者之长,故以“八珍”名之。
本方配伍特点在于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气血同补,为治气血两虚证之良方。
[类方比较]本方与当归补血汤均由益气药与补血药配伍而成,具有补益气血的作
用。但当归补血汤重用补气之品,侧重于大补元气以固浮阳,用治血虚阳浮之发热;本
方则益气养血并重,宜于气血两虚之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气短乏力,心悸
失眠,头目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养心安神;胃弱纳差者,、加砂仁、
神曲以消食和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迁延性肝炎、神经衰弱等各种慢性病,
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胎萎不长、习惯性流产,外证出血过多,溃疡久不愈合等辨证属气
血不足者。.

肝肾亏虚关节痛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所致关节疼痛而不耐久立为特点同时伴头晕、腰酸、耳鸣等肾虚表现,偏阴虚者,颧红,少苔,治宜滋阴补肝肾,方用左归饮加减。

左归丸
熟地9-30克山药6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
(《景岳全书》卷51)
[组成]大怀熟地八两(240g)山药炒四两(120g)枸杞四两(120g)山茱萸肉四
两(120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120g)菟丝子制四两(120g)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120g)龟胶切碎,炒珠四两(120g)
[用法]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
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头目眩晕,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滑精者,去川牛膝;无火象者,去龟甲胶;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
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
润肺止咳;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渗
湿;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
老年性痴呆等)、腰肌劳损、不孕症等辨证属真阴亏损者。
[使用注意]本方组成药物以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故脾虚泄泻者慎用。

偏阳虚者肢冷不温,便溏溺清,两足浮肿,治宜温阳通络,滋补肝肾,方用右归饮加减。

右归丸
熟地9-30克炒山药6克山茱萸3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3-6克姜杜仲6克肉桂3克(粉冲服)炮附子3-9克(先煎)
(《景岳全书》卷51)
[组成]大怀熟地八两(240g)山药炒四两(120g)山茱萸微炒三两(90g)枸杞微
炒四两(120g)鹿角胶炒珠四两(120g)菟丝子制四两(120g)杜仲姜汤炒四两(120g)
当归三两(90g)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60—120g)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60—180g)
[用法]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
汤或淡盐汤送下;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
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常用方。临床以神疲乏力,畏寒肢
冷,腰膝酸软,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原书谓:“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或五六两,随
人虚实以为增减;如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如飧泄肾泄不
止,加北五味子三两、肉豆蔻三两(面炒,去油用);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
吞酸,皆脾胃虚寒之证,加干姜三四两(炒黄用);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二两(汤泡
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如阴虚阳痿,加巴戟肉四两、肉
苁蓉三两,或加黄狗外肾一二付,以酒煮烂捣人之。”(《景岳全书》卷51),此外,便溏者,可去当归。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精少不育症,以及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等辨证属肾阳不足者。
[使用注意]本方纯补无泻,故对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应用。

173.关节变形


关节变形是指病变关节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关节僵硬、强直、畸形,影响功能活动,严重者可致残。(素问.痹论)描述的“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备急千金要方.诸风)记载的“骨节蹉跌”,以及后世论述的“鼓槌风”等,均是指关节变形。
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关节变形:关节变形,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舌质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痰瘀痹阻关节变形:痹证历时长久,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疼痛剧烈,.不可屈伸,或疼痛麻木,或红肿疼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细涩。
肝肾亏虚关节变形: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筋脉拘急牵引,形疲乏力,盗汗,烦躁,头晕耳鸣,日晡潮热,腰膝酸软,关节可见红肿灼热,日轻夜
重,舌红少苔,脉细数。

1.气滞血瘀关节变形:多由风寒湿热之邪久羁关节,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由外力伤害引起关节损害,变形。关节除变形外,常刺痛如刀割,痛有定处,舌质黯,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红四物汤
酒当归9克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桃仁9克红花6克
《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汤”)即四
物汤加桃仁(9g)红花(6g)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汤”,见载于《玉机微义》卷31引《医垒元戎》,《医宗金鉴》
卷44收录此方时改其名为“桃红四物汤”,《方症会要》卷2又称其为“四物加桃仁红
花汤”。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要药,加入四物汤则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书专治
“瘀血腰痛”,后世逐渐将其扩大应用于辨证属于血瘀兼有血虚证候的多种疾病,其中尤
以妇科病证更为常用。

2.痰瘀痹阻关节变形与肝肾亏虚关节变形:皆由痹证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演变而成,但两者病因病机不同,症状及治疗各有其特点。
痰瘀痹阻关节变形主因正虚邪恋,瘀血阻于络脉,津凝为痰,痰瘀互结于关节而引起,故局部瘀滞症状明显,可见关节附近呈黯黑色,疼痛剧烈,停着不移,不可屈伸,舌质紫黯,脉细涩。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方选身痛逐瘀汤,大活络丹加减。

身痛逐瘀汤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医林改错》卷下)由血府逐瘀汤去柴胡、枳壳、桔梗、生地,加
秦艽、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地龙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风除
湿。主治:痹证而有瘀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王清任善于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血府逐瘀汤、通窍
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常称为五逐瘀汤,各方均以川芎、当
归、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物,俱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其中血府逐瘀汤配有行气
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
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证;通窍活血汤配有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等,故辛香通窍
作用较好,主治瘀阻头面之证;膈下逐瘀汤配有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等疏肝行气
止痛之品,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好,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气滞之两胁及腹中胀痛;少腹逐
瘀汤配有温里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温经止痛作用较优,主治血瘀少腹之月经
不调、痛经等;身痛逐瘀汤配有通络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龙等,故多用于瘀血痹
阻经络所致的肢体痹痛或周身疼痛等。

大活络丹
(《圣济总录》,录自《兰台轨范》卷1)白花蛇乌梢蛇威灵
仙两头尖俱酒浸草乌天麻煨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甲炙麻黄贯仲炙
草羌活官桂藿香乌药黄连熟地大黄蒸木香沉香各二两(各60g)细
辛赤芍没药去油,另研丁香乳香去油,另研僵蚕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补
白蔻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参白术各一两(各
30g)防风二两半(75g)葛根虎胫骨炙当归各一两半(各45g)血竭另研七钱
(21g)地龙炙犀角麝香另研松脂各五钱(各15g)牛黄另研片脑另研各一钱五
分(各4.5g)人参三两(90g)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金箔为衣。每服1丸(3g),
陈酒送下。功用:祛风扶正:活络止痛。主治:中风瘫痪,痿痹,阴疽,流注,跌打损伤等。
本方药物组成多达50味,其组方的主要意义在于邪正兼顾,集祛风、散寒、除湿、清
热、行气、活血、通络之品与补气、养血、补肝肾强筋骨药合用,祛风通络除邪而不伤正,益
气血补肝肾而不恋邪,则邪去正复而诸证向愈。方中草乌、附子、天麻、麻黄、羌活、细辛、
肉桂、防风、葛根所以祛风散寒也;白花蛇、乌梢蛇、全蝎、地龙所以搜风通络剔邪也;藿香、
乌药、木香、沉香、丁香、白蔻、青皮、安息香、香附所以行气化湿也;两头尖、赤芍、没药、乳
香、血竭所以活血止痛也;僵蚕、南星所以祛风痰也;麝香、牛黄、冰片所以香窜开泄除浊邪
也;黄连、黄芩、贯仲、犀角、大黄、玄参所以清伏热也,亦有监制它药燥热之意;人参、白术、
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所以补气也;熟地、当归所以补血也;首乌、龟甲、骨碎补、虎骨、威灵
仙、松脂所以补肝肾强筋骨也。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扶正,活络止痛之功。
本方与小活络丹祛风除邪通络之功相仿,然小活络丹专事攻邪,药力峻猛,治疗邪盛
而体壮者,较为适合;本方则邪正兼顾,加之药味众多,故药力稍缓,用于邪实而体虚者,较
为相宜。

肝肾亏虚关节变形乃由久病肝肾亏虚,肝不能主筋,肾不能养骨,关节逐渐发生形态和功能改变,出现变形,故其表现特点为:关节变形逐渐形成,同时伴有肝肾亏虚症状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治宜滋肾养肝为主,方用独活寄生汤。左归丸加减。.

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桑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细辛6克秦艽6克茯苓6克肉桂心6克防风6克川芎6克人参6克甘草6克当归6克白芍6克干地黄6克
1.痹证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何首乌、白花蛇、地龙、红花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较;
2.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祛寒;
3.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已、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仲;
4.正虚不重者,可减地黄、人参。
(《备急千金要方》卷8)
[异名]独活汤《圣济总录》卷162、万金汤(《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1)。
[组成]独活三两(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
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各6g)
[用法]上十五味,哎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喜虚下利
者,除干地黄。服汤,取蒴藿叶火燎,厚安席上,及热眠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
取茎,熬,卧之佳。诸处风湿,亦用此法。患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不得屈
伸,痹弱者,宜服此汤,除风消血也(现代用法:水煎服,日服二次)。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
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夫风湿寒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气袭人经络,人于筋脉、皮
肉、肌肤,久而不已,则人五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3)。本证为感受风寒湿邪
而患痹证,经久不愈,邪气未除,肝肾已损,气血已耗。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主
筋,膝为筋之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故肢节屈伸不利。又风寒湿邪客于
腰膝筋骨,故腰膝疼痛,畏寒喜温,或麻木不仁。《儒门事亲》卷1说:“夫痹之为状,
麻木不仁,以风、湿、寒三气合而成之。”《素问。痹论》谓:“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
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素问.逆调论》言:“营气虚则不仁,
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心悸气短,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由此
可见,风寒湿邪痹着于筋骨,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为本证的基本病机。
[配伍意义]本方为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而设,故以祛风湿,止痹
痛,益肝肾,补气血立法。方中以独活为君药,取其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本
草备要》卷1谓;独活“气缓善搜,人足少阴气分以理伏风”。《药品化义》亦云:“独
活能宣通气道,自顶至膝,以散肾经伏风,凡颈项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动
移,非此莫能效也。”臣以细辛散阴经风寒,搜筋骨风湿,通络止痛,《实用药性字典》
云“细辛为风痛要药,功能深入以散风祛寒”;防风祛风以胜湿,《长沙药解》称其“引
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经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秦艽除风湿舒
筋,《名医别录》卷2言其“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古人称防风、秦艽为“风药中
润剂,散药中补剂”,有祛邪而不伤正之妙;肉桂心温里祛寒,通利血脉。佐以桑寄生、
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养血活血,即所谓“治
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成方便读》卷2);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使气血足而风湿除,肝肾
强,痹痛愈。
本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故取独活和桑寄生二药,命名本方。
本方配伍特点,是以祛风寒湿药为主,辅以补肝肾,养气血之品,邪正兼顾,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之义。
[类方比较]独活寄生汤与蠲痹汤,两方均用防风、当归、芍药、甘草,具有祛风
除湿止痛之功,治疗痹证麻木不仁等。其不同点,独活寄生汤以独活为君,配伍秦艽、
细辛、肉桂、桑寄生、杜仲、牛膝、人参、茯苓、地黄、川芎等祛风散寒,补肝肾,益
血之品,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症见腰膝疼痛,畏寒喜温,心悸气短
等,而以下部痹证为主。蠲痹汤以羌活为君,配黄芪、姜黄以益气和营,主治风痹,营
卫两虚,症见身体烦疼,项背拘急,肩臂肘痛等,以上部痹证为主。
[临床应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证以风寒湿邪痹着筋骨,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要病机,
临床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痹证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首乌、白花蛇、地龙、红花等以助
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湿阳祛寒;湿邪偏盛者,去
地黄,酌加防已,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重者,可减地黄、人参。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腰椎骨质
增生、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小儿麻痹症、慢性布氏杆菌病、颞颌关节功
能紊乱综合征、新产腹痛腰背痛、隐性脊椎裂、湿疹等辨证属风寒湿痹着日久,正气不
足者。
[使用注意]本方由辛散燥湿及扶正之品组成,对于痹证属湿热实证者。非其所宜。

左归丸
熟地9-30克山药6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
(《景岳全书》卷51)
[组成]大怀熟地八两(240g)山药炒四两(120g)枸杞四两(120g)山茱萸肉四
两(120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120g)菟丝子制四两(120g)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120g)龟胶切碎,炒珠四两(120g)
[用法]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
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头目眩晕,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滑精者,去川牛膝;无火象者,去龟甲胶;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
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
润肺止咳;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渗
湿;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
老年性痴呆等)、腰肌劳损、不孕症等辨证属真阴亏损者。
[使用注意]本方组成药物以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故脾虚泄泻者慎用。

需要指出的是,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充,亦可发生关节变形,此为先天畸形。

[文献别录]
<素问.痹论):“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备急千金要方。诸风):“夫厉节风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古今已来,无贵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

174.肩痛

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称肩痛。肩后部疼痛往往连及胛背,称肩背痛;肩痛而影响上臂甚至肘手部位的,称肩臂痛。因其均以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他部位的疼痛是由于肩痛而引起,故可统称为肩痛。
由于肩痛往往导致上肢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障碍,勉强活动上肢则疼痛加剧。在中医古籍中,以肩部疼痛为主而功能活动正常或影响较轻者,称“肩痛”(<针灸甲乙经))、“肩背痛”((内经)、<针灸甲乙经))、“肩臂痛”(<针灸甲乙经))、“肩前臑痛”((内经));若以功能活动障碍而上肢不能抬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则称为肩不举,见肩不举条。肩痛一症自<内经)始均归属于痹证范围,<针灸甲乙经)称“肩背痹痛”、“肩胛周痹”,<针灸资生经>称为“肩痛周痹”、“肩痹痛”、“肩痹”。
常见症候
风寒肩痛:为肩痛比较轻者,病程较短,疼痛程度也轻,疼痛性质为钝痛或隐痛,不影响上肢的功能活动。疼痛的范围或局限于肩部,或影响肩后部而牵掣胛背,或在肩前部而影响上臂,往往项背或上臂有拘急感。肩部感觉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疼痛减轻。舌苔白,脉浮或正常。.
痰湿肩痛:肩部及其周围筋肉疼痛剧烈,病程较长。肩关节功能活动虽然正常,但因疼痛剧烈而不敢活动,动则疼痛更甚,经久不愈可造成肩关节活动障碍。肩部感觉寒凉,畏冷,得暖虽疼痛可暂时减轻,逾时则疼痛、寒凉感觉仍旧。因疼痛剧烈,往往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及正常工作。常因疼痛剧烈而汗出。因病程较长,患者往往兼有气虚症状,如自汗、短气、不耐劳、易感冒等。舌质淡、苔白、脉弦或弦细。
瘀血肩痛:若因闪扭所致,则有明显外伤史。若无闪扭外伤,肩痛剧烈,疼痛性质为刺痛,虽经温经散寒、祛风湿止痛等法治疗,但获效甚微,经久不愈的,亦为瘀血肩痛。闪扭瘀血肩痛可有轻度肿胀或无肿胀,其闪扭损伤局部压痛明显。久病瘀血肩痛则无肿胀,疼痛范围比较广泛,也无明显压痛点。二者均可因疼痛而引起肩关节活动轻度障碍。

风寒肩痛与痰湿肩痛:风寒肩痛为肩痛较轻者,可称为“肩痹痛”,而痰湿肩痛为肩痛较重者,且疼痛范围较风寒肩痛为广泛。可称为“肩痛周痹”。二者的病因均得之感受风寒湿邪,前者以感受风寒为主,而后者以感受寒湿为主。二者之病机各异,风寒肩痛因汗出当风,或夜卧不慎被风寒外袭,邪在肌肤,尚属浅表。但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常自汗出,易感受风寒之邪而患肩痛。<素问。五藏生成篇)云:“卧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所谓“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风寒之邪袭留肌肤,经络气血为之凝涩不通,发为痹痛,其疼痛较轻而兼有麻木感。若体虚卫阳不固之肩痹痛,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姜黄、桑枝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9克白芍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红枣12枚
1.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
2.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以补血和血;
3.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
4.筋挛麻痹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金匮要略》)
[异名]黄芪汤(《圣济总录》卷19)、黄芪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3)、桂
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全集》卷12)、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2)。
[组成]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桂枝三两(9g)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一方有人参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紧。
[病机分析]《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充足,在
内则脏腑气血调和,在外则可抗御外邪的侵袭。若人体正气不足,营卫不和,感受风
邪,邪遂客于血脉,使气血闭阻,不能濡养肌肤,故见肌肤麻木不仁。邪滞血脉,凝涩
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故脉微涩而紧。.。
[配伍意义]本方为血痹而设。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扶助正气,祛邪外出,固护肌
表,为君药。桂枝温经通阳,又可祛散外邪,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
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芍药养血和营通痹,与桂枝相
伍,调和营卫.驱散在表之风邪,共为臣药.病在肌表,以生姜发散风邪,温行血脉,
以助桂枝之力,为佐药。大枣调和诸药,与生姜相配,助桂、芍调和营卫,为使药。诸
药相伍,使风邪除,气血行,则血痹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补气养血与通经散邪同施,使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血痹的常用方,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或疼痛,手足冷,
舌质暗淡或青紫,脉微紧或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血虚者,加当归、鸡血
藤以补血和血;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筋挛麻痹者,加木瓜、乌梢蛇以舒筋
通痹;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散邪;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3.本方现代常用于皮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雷诺病、腓神经麻痹、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腕管综合
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若因气血不足,感受风寒之邪较重而疼痛也较明显者,可用蠲痹汤。

蠲痹汤
酒当归3克羌活3克姜黄3克炙黄芪3克白芍3克防风3克炙甘草1克
2.若肢体沉重疼痛者,加苍术、防已、薏苡仁以除湿;
3.若手臂麻木较重者,可重用黄芪,加桂枝、全蝎等,以增强补气和血,通络止痛之功。
(《杨氏家藏方》卷4)
[组成]当归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芦头姜黄黄芪蜜炙白芍药防风去芦头各
一两半(各45g)甘草半两炙(15g)
[用法]上哎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加生姜五片,枣三枚,同煎至一盏,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祛风除湿,益气和营。.
[主治]风痹。身体烦疼,项背拘急,肩臂肘痛,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
[病机分析]“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
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风多者为风痹,风痹之状,肌肤尽痛”(《诸病源候论》
卷1)。本证病机为营卫两虚,风寒湿之气乘袭,痹着于肌肉、经络。而三气之中,尤
以风气偏盛。由于营卫两虚不能实表御邪,风寒湿邪乘虚侵入机体,滞于肌肉,阻于经
脉,与气血相搏,以致气血运行不肠,肌肉、经脉不荣,故肩臂肘痛,举动艰难,手足
麻痹。《素问.痹论》谓: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一在于肉则不仁。”《素问。逆调论》
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
[配伍意义]本方为营卫两虚,风寒湿三气乘袭的风痹而设,故以祛风除湿,益气
和营立法。方中以羌活、防风为君药,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羌活善祛上半身风湿,《本
草汇言》卷1谓:“羌活功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医学
启源》卷下:“羌活,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经风药也”。防风为风药之润剂,《本经疏证》
卷2认为“防风通阳中之阴,即除湿以绝风之源”。《长沙药解》称其“引经络,逐湿
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经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风痹之所成,缘由营卫两
虚,故以黄芪益气实卫;当归、芍药养血和营,使营卫和而利于祛邪,共为臣药。《本
草汇言》谓黄芪“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本经逢源》卷1谓黄芪“同防已、防
风则除风湿。”姜黄为佐,活血行气,“横行手臂”而长于治肩臂掣痛。《本草纲目》卷
14谓姜黄“治风痹臂痛”。甘草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用法中加生姜、大枣以调和
营卫,增加祛风除湿,益气和营卫之功。综观全方,黄芪配防风,相畏而相使,实卫不
滞邪,散风不伤气,相得益彰;羌活得归、芍,胜湿不燥血,归、芍合姜黄,补血和
营,更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蠲,去之疾速也;痹,湿病也,又言痛也”(《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本方具有
祛风除湿,益气和营之功,能免除病邪,治愈痹证,故名蠲痹汤。
本方配伍特点,是主以祛风除湿药,辅以益气和血之品,邪正兼顾,营卫两调,散
收同用,燥润相合,共成祛风除湿,益气和营之功。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证治以营卫两虚,风寒湿三气乘袭,痹着肌肉、经络为主要病
机,故临床以身体烦疼,项背拘急,肩臂肘痛,手足麻痹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寒邪偏重而剧痛者,加桂枝、细辛等以温经散寒止痛;若肢体沉重
疼痛者,加苍术、防己、薏仁以除湿;若手臂麻木较重者,可重用黄芪,加桂枝、全蝎
等,以增加补气和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辨证属营卫两虚,风寒湿三气
乘袭以风气偏盛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偏于温补,故痹证属于风湿热实证者,非其所宜。本方也可
用药渣熨敷或煎水熏洗患处,但熨洗之后宜避风寒。

痰湿肩痛虽亦得之感受风寒湿邪,但以感受寒湿之邪为主,且寒湿之邪久滞筋肉之间,其疼痛症状明显且病程较长。常因久卧寒湿之处,或大汗之后浸渍冷水所得。<灵枢.周痹)云:“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徐灵胎注云:“<内经)中无痰字,沫即痰也。”沫即水湿,而称之谓痰。迫切而为沫,即迫切而为痰,痰湿聚于分肉之间,“排分肉而分裂”,故疼痛剧烈,称为痰湿肩痛。<内经)称此为“周痹”。(针灸资生篇)名之谓“肩痛周痹”。痰湿久居分肉之间而不出,不但疼痛剧烈,而且气血亦虚,所以治疗应以祛寒湿补气血为主,方用乌头汤加苍术、白术、茯苓、防己等。

乌头汤
麻黄9克白芍9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川乌10克(包)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三两(各9g)
川乌五枚(15g)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功用:温经祛湿,散寒止
痛。主治:寒湿历节。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或痛痹,
脚气,雷头风。
本方川乌与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芍药、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
营缓急,并能制约乌、麻之峻烈。其止痛益气优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但走表散寒之力较弱。

瘀血肩痛与痰湿肩痛:闪扭瘀血肩痛有明显外伤史,起病突然,局部可有肿胀、压痛,疼痛性质也多为刺痛,影响上肢功能活动,治疗以活血祛瘀止痛为主,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姜黄、乳香、没药、土鳖虫等。痰湿肩痛疼痛剧烈,病程较长,而无明显外伤史,局部也没有明显瘀肿。其久治不愈,也多兼有瘀血,表现为刺痛,经筋僵硬,肌肉萎缩等,苔脉无明显变化。治疗除祛寒湿补气血之外,尚需配以祛瘀血之药,如乳香、没药、穿山甲等。

桃红四物汤
酒当归9克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桃仁9克红花6克
(《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汤”)即四
物汤加桃仁(9g)红花(6g)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汤”,见载于《玉机微义》卷31引《医垒元戎》,《医宗金鉴》
卷44收录此方时改其名为“桃红四物汤”,《方症会要》卷2又称其为“四物加桃仁红
花汤”。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要药,加入四物汤则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书专治
“瘀血腰痛”,后世逐渐将其扩大应用于辨证属于血瘀兼有血虚证候的多种疾病,其中尤
以妇科病证更为常用。

肩痛一症,历来医家均归属于痹证范围,或因之风寒,或因之痰湿,或因之闪扭瘀血,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寒证,初得之多为实证,久病则为正虚而邪实,常兼有气血肝肾不足的表现。
[文献别录]
<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
<景岳全书>:“有湿热之为病者,必见内热之证,滑数之脉,方可治以清凉,宜二妙散及加味二妙丸、当归拈痛汤之类主之

二妙散
炒黄柏15克苍术15克(米泔浸,炒)
1.如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
2.如热重于湿,则黄柏为君药,用量可大于苍术;
3.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
4.若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浊;
5.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
6.若下部湿疮、湿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丹溪心法》卷4)
[异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7)、苍柏散(《疡科选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录自《医学纲目》卷20)、苍柏二妙丸(《症因脉治》卷3)。
[组成]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上二味,沸汤,人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
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湿热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湿热下注,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
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病机分析]本方所治诸证,皆为湿热下注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
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湿热相搏,着于下肢而成湿热下注;
阻于经脉、筋骨,则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湿热不攘,筋脉弛缓,则两足痿软无
力,而成痿证。若湿热下注带脉、前阴,则带下浑浊,腥臭,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
舌苔黄腻,皆系湿热下注之象。
[配伍意义]本方以黄柏苦寒清除湿热为君药,因寒能清热,苦以燥湿,且偏走下
焦,尤对骨节走痛,足膝酸痛无力为妙,其散阴分之火,清下部之热,除足膝之湿,为
治下焦湿热要药。苍术苦温,善能燥湿。或问,既为湿热下注之证,何以用苦温之苍术
为臣药?其一,因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邪为患,健脾即所以祛湿,苍术苦温香燥,
燥湿健脾,使脾之健运功能恢复,则湿无由生,湿去则热无所附,热易消除,,此治本之
图。张秉成云:“湿热之邪,虽盛于下,其始未尝不从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
清流者,必洁其源”(《成方便读》卷3》)。正此意也。其二,黄柏、苍术乃治痿要药,
凡去下焦湿热,肿胀作痛,当清热燥湿,不宜应用强筋壮骨之品。用苦寒之黄柏清热燥
湿,以避免过燥损液,使清热而无寒凝之弊;以苦温之苍术燥湿运脾,健运而无克伐肠
胃之害,苦温而无动火之虞。二药配伍,阴阳相济,寒温协调,合成清热燥湿,标本兼
顾,使热祛湿除,诸证自愈。佐以生姜汁辛温,其一制黄柏苦寒之性,其二固护胃气。
全方合用,凡湿热内盛或湿热下注致病均可应用。本方组方严谨,药少力专,君臣药味可颠倒变换,有相辅相成之妙。.
本方以黄柏、苍术二药治湿热下注,功效显著奇妙,故名。此外,本方用法中指
出:“若痰热者,先以舟车丸,或导水丸、神芎丸下伐,后以趁痛散服之。”导水丸(《丹
溪心法》卷2)又名神芎导水丸,药用大黄、黄芩各二两,丑末、滑石各四两,为末,
滴水丸,每服四五十丸,温水下。而“神芎丸,大黄、黄芩、滑石、牵牛,右为末,滴
水为丸。”(《丹溪心法》卷3)。显然,导水丸即神芎丸,功能清热泻下。“趁痛散:乳
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地龙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灵脂酒淘、香附
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右为末,酒调二钱服。”(《丹溪心法》卷4)从舟车丸、
导水丸、趁痛散诸方分析,主要是加强利水除湿清热、活血行气通经作用,这更利于二妙散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以湿热下注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而见小便短赤、足膝
肿痛、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如热重于湿,则以黄柏为
君,用量可大于苍术;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若湿热痿证,可加猪莶草、木瓜、怀牛
膝、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骨;若湿热脚气,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
浊;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若下部湿疮、湿
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3.本方现常用治关节炎、腰膝关节骨质增生、痛风、腓肠肌痉挛、阴囊炎、阴道
炎等病机属湿热者。
[使用注意]本方主治湿热下注病证,若属寒湿为患者不宜使用。

当归拈痛汤
羌活15克防风9克升麻3克葛根6克白术3克苍术9克当归身9克人参6克甘草15克苦参6克炒黄芩3克酒知母9克酒茵陈15克猪苓9克泽泻9克
1.若脚膝肿甚者,加防已、木瓜以祛湿消肿;
2.身痛甚者,加姜黄、海桐皮、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热通络止痛;
3.关节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行气止痛;
4.关节肿胀者,加生地、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热利湿消肿;
5.局部灼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生石膏以清热解毒。、
(《医学启源》卷下)
[异名]拈痛汤(《兰室秘藏》卷中)、当归止痛汤(《仁术便览》卷1)、当归拈痛散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4)。
[组成]羌活半两(15g)防风三钱(9g)升麻一钱(3g)葛根二钱(6g)
白术一钱(3g)苍术三钱(9g)当归身三钱(9g)人参二钱(6g)甘草五钱
(15g)苦参酒浸二钱(6g)黄芩一钱(3g)炒知母三钱(9g)酒洗茵陈五钱
(15g)酒炒猪苓三钱(9g)泽泻三钱(9g)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30g),水二盏半,先以水拌湿,候少时,煎至
一盏,去滓温服,待少时,美膳压之。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
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等。
[病机分析]本方主治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或风湿化热所致之证。风与湿热相
搏,流走经络关节,气血不能流通,故遍身肢节烦痛,痛处有灼热感;湿为阴邪,其性
重浊而粘滞,易阻滞气机,湿热流注肩背肌腠经络,则肩背沉重;湿热下注,阻遏络
脉,故脚气肿痛;湿热毒邪深入血分,血行迟滞,瘀血阻滞,热壅肉腐,瘀热生毒,稽
留经脉,聚于脚膝,故脚膝生疮;湿热内蕴,可见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等征象。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之证。治宜利湿清热,疏风散邪。方中
羌活辛温而气雄,发表力强,以散外受之风邪,尚有胜湿、通利关节而止痛之功,尤其
以上部肩背肢节疼痛者佳。《汤液本草》卷3曰:“羌活气雄,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
肢节痛、一身尽痛者,非此不能除”。茵陈苦泄下降,善于清利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
二药相合,疏风清热利湿,可收湿热去、经络疏、痹痛除之功,共为本方君药。猪苓、
泽泻淡渗利水,且性寒又可泄热,下焦湿热尤为适宜。黄芩、苦参二药既可清热邪,又
可燥湿邪,苦参还可清下焦湿热,通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防风、升麻、葛根三
药解表疏风,配合羌活则疏风解表之力更强。以上诸药合用,外可散风邪,内可除湿
热,共为臣药。脾主运化,湿邪内阻则脾之运化无力,湿邪更加滞而不行,聚而不散。
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标本兼顾,健脾则脾之运化有力,湿邪不再内停,燥湿则可去已
停之水湿。外受风邪,内蕴湿热,邪气壅阻,内外合邪每致气血耗损,加之方中辛香走
窜药、苦燥药、渗利药等皆易耗伤人之气血,为了使邪去而正不伤,故又以人参、当归
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且当归质润,又可制诸药之燥。此外当归还有活血止痛之功,寓
“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妇人良方大全》卷3)之意,知母苦寒而不燥,与上药
相协,清热养阴之力益著,以上共为佐药。甘草为佐使药,既可调和诸药,又可加强人
参、白术等益气健脾之功。共奏利湿清热,疏风散邪之功。
本方为汤剂,止痛效果较好,可以拈除疼痛,故名拈痛汤。正如《增补内经拾遗方
沦》卷4所说:“当归和气血药也,气血各有攸归,则经络流通而痛止,如手拈去也,故云然。”、
本方配伍特点是表里同治,邪正兼顾。外可散风邪,内可降湿热。散风清热利湿,
以去其邪;益气健脾养血,以扶其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初起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时以肢
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脚膝肿甚者,加防己、木瓜以祛湿消肿;身痛甚者,加姜黄、海桐
皮以活血通络止痛;关节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行气止痛;关节肿胀者,加生
地、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热利湿消肿;局部灼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生石膏以清热解毒。
3.现代临床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下肢皮肤病、脚气、疥癣
内攻等属风湿而兼有湿热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使用注意]风寒湿痹证,忌用本方。。其有热甚者,如抽薪饮之类亦可暂用。”
<临证指南医案.肩臂背痛)徐灵胎评:“痛定于肩背,此著痹之类,必用外治之药,以攻之提之,煎药不能取效也。”

175.肩不举

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上肢不能抬举称肩不举。.
<灵枢。经脉)称“肩不举”,(针灸甲乙经)称“肩不举”、“手臂不可上头”,(金匮要略)称为“但臂不遂”。
肩不举与肩痛二症临床上往往同时并见,因肩痛而导致的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甚至上肢不能抬举的,若治愈其肩痛则肩不能抬举一症亦随之而愈,可参见肩痛条。若因肩不能抬举而引起肩痛者,则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愈严重,其疼痛的程度亦愈重,必待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肩痛才能随之消除。临床上二者往往很难区分。故肩不举与肩痛同时存在,可称为“肩痛不可举”、“肩重不举,臂痛”、“肩重肘臂痛,不可举”、“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肩痛不能自举”、“肩痛不可自带衣”、“肩痛欲折,糯如拔,手不能自上下”(<针灸甲乙经))等等。
常见证候
痹痛肩不举:较为严重的肩痹疼痛,经久不愈可导致肩不举。此证肩痛症状先发生,肩痛日久不除遂并发肩不能抬举。肩部常觉寒凉,畏冷,喜暖,得暖虽疼痛可暂时减轻,逾时则疼痛寒凉感觉依旧。因病程较长,往往肌肉萎缩、经筋僵硬。舌质淡、苔白,脉弦或弦细。可参见“肩痛”条。
肩凝肩不举:又称肩凝、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此证发生于老年人,尤以50岁以后多见。多发于一侧,间或有两侧同时发病者。患者常常不能叙述出明显原因,忽然感觉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症状发展较为缓慢,数日或数月时间内,肩关节功能即发生严重障碍,遂致上肢不能抬举,而且疼痛亦随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程度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加重。白天疼痛尚可忍受,入夜疼痛剧烈而影响睡眠,甚至不能入睡。越痛而肩臂越不敢抬举,肩关节越不活动,疼痛也越剧烈,甚至“近之则痛剧”,形成了恶性循环。疼痛多连及上臂以及肘手部位。日久不愈,则肩臂筋肉萎缩、僵硬,以致肩关节完全不能活动,故梳头、穿衣、脱衣均感困难。肩部发凉,手心常自汗出。脉细,舌象无明显改变,若兼有气血不足,则舌质淡白,若兼有瘀血,则舌紫黯或有瘀斑。
胸痹肩不举:此证为肩不举之较重者。患者素有胸痹证,短气、心悸、胸闷、心前区痛、甚至胸痛彻背,且多有瘀血症状表现,胸痛性质为刺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通常发生于老年人。肩痛,同时患侧手指肿胀疼痛,肩不能举,同侧手指因疼痛、肿胀也不能屈伸。疼痛剧烈,入夜尤剧,甚至彻夜难眠。但肘关节常不受影响。患侧上肢多汗,以手部汗出较多。病久不愈,上肢肌肉萎缩,手指及指甲呈蜡黄色,强直变形(多呈屈曲状)而不能届伸。
损伤肩不举:成人因闪扭损伤肩部筋肉,而致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不能抬举的,必有明显损伤史,损伤局部可有肿胀,有的也可没有肿胀形迹,局部压痛明显。发病突然,病程较短,随着闪扭损伤的痊愈,肩部功能活动也就随之而愈了。若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的5—7岁儿童,忽然患上肢不能抬举,勉强被动抬举则痛不可忍,患儿欲使病侧上肢抬举,先向患侧倾斜躯体,接着再向健侧倾斜,借躯体的左右摆动,勉强将患肢“悠起”,但上肢活动范围仍然不能达到与肩平齐。仔细诊视,可见肩部微肿,或有轻度青紫瘀血,肱骨上端有明显压痛,此为儿童肱骨上端无移位骨折的特有表现。

痹痛肩不举与肩凝肩不举:痹痛肩不举虽常见于老年人,但青壮年身体虚弱者也可发生。是因为肩部感受风寒湿邪,尤其是寒湿之邪气客于经脉分肉之中,阳气为之遏阻所造成的。故肩部常觉寒凉,遇湿冷而疼痛越重,日久不愈则发生肩关节活动障碍,甚至上肢不能抬举。此证是先有肩痹疼痛症状,因病程较长,遂逐渐影响上肢使其不能抬举。治疗以温经散寒止痛为主,且病程既久,往往气滞则血瘀,常配以活血祛瘀药物,如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桃仁、红花、土鳖虫等,可用蠲痹汤、五积散加减。

蠲痹汤
酒当归3克羌活3克姜黄3克炙黄芪3克白芍3克防风3克炙甘草1克
2.若肢体沉重疼痛者,加苍术、防已、薏苡仁以除湿;
3.若手臂麻木较重者,可重用黄芪,加桂枝、全蝎等,以增强补气和血,通络止痛之功。
(《杨氏家藏方》卷4)
[组成]当归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芦头姜黄黄芪蜜炙白芍药防风去芦头各一两半(各45g)甘草半两炙(15g)
[用法]上哎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加生姜五片,枣三枚,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祛风除湿,益气和营。.
[主治]风痹。身体烦疼,项背拘急,肩臂肘痛,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证治以营卫两虚,风寒湿三气乘袭,痹着肌肉、经络为主要病
机,故临床以身体烦疼,项背拘急,肩臂肘痛,手足麻痹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寒邪偏重而剧痛者,加桂枝、细辛等以温经散寒止痛;若肢体沉重
疼痛者,加苍术、防己、薏仁以除湿;若手臂麻木较重者,可重用黄芪,加桂枝、全蝎等,以增加补气和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辨证属营卫两虚,风寒湿三气乘袭以风气偏盛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偏于温补,故痹证属于风湿热实证者,非其所宜。本方也可
用药渣熨敷或煎水熏洗患处,但熨洗之后宜避风寒。

五积散
当归3克麻黄3克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干姜2.4克白芍2.4克枳壳2.4克半夏2.1克
白芷2.1克桔梗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肉桂1.5克人参1.5克茯苓1.5克川芎1.2克
葱白3根
1.如表寒重者,以桂枝易肉桂,加强解表之力;
2.表寒证轻者,去麻黄、白芷,以减轻发汗之力;
3.里寒证偏盛,加制附子以温里散寒;
4.胃痛,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散寒,防逆止呕;
5.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扶正;
6.无血瘀者,去川芎、当归;
7.痛经者,加延胡索、炒艾叶、乌药温经止痛。
总之,当审五积之缓急轻重及其兼证,灵活变通出入。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催生汤(《易简方》,录自《医方类聚》卷229)、异功五积散(《管见大全良
方》,录自《医方类聚》卷56)、熟料五积散(《医方集解。表里之剂》)、百病无忧散、调
中健胃汤(《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1)。
[组成]苍术桔梗各二十两(各600g)枳壳陈皮各六两(各180g)芍药
白芷川芎川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汤泡各三两(各90g)厚朴干姜各四两
(各120g)麻黄去根、节六两(180g)
[用法]上除枳壳、肉桂两件外,余锉细,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次人枳壳、桂
令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半盏,热服;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
每服二钱(6g),加生姜、葱白煎,食后热服。
[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
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性者。
[病机分析]外感风寒,邪郁肌表,腠理闭塞,故见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
急等表实证。内伤生冷,或宿有积冷,脾胃阳气受损,运化失常,痰阻气滞,气血不
和,所以又有胸满恶食,呕吐腹痛,或腹胁胀痛等证。寒凝气滞,气血不和,又可见妇
女心腹疼痛,月经不调。寒束肌表,积冷内停,多见苔白腻,脉沉弦或浮迟等征象。由
此可见,本方可用于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故名五积散。
[配伍意义]本方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五积之证而设,而五积中,尤以寒
积为主,故治疗当以发汗解表,温里祛寒为主,以除内外之寒,佐以健脾助运,燥湿化
痰,调气活血之品,以治气血痰湿之积。方中麻黄、白芷辛温发汗,解表散邪,以除外
寒;干姜、肉桂辛热温里祛寒,四药合用,可除内外之寒,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配伍
苍术、厚朴苦温燥湿,健脾助运,以祛湿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相伍,则为二陈
汤,可行气燥湿化痰,以消痰积;当归、川芎、芍药活血止痛,以化血积;桔梗与枳壳
一升一降,以升降气机,宽胸利膈,善行气积,并可加强理气化痰之力;炙甘草兼能和
中健脾,调和诸药,以上均为本方的辅助部分。诸药合用,共收表里同治,气血痰湿并
行之功。使脾运复健,气机通畅,痰消湿化,血脉调和,诸证乃得解除。
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解表温里,祛除寒邪为主,佐以健脾助运,燥湿化痰,调气活
血。全方配伍全面.示人以治疗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之大法,洵为治疗五积证之效方。
方中除枳壳、肉桂、白芷、陈皮外,余药均炒制,摊冷,然后同煎者,称之为“熟
料五积散”(见《医方集解。表里之剂》);若诸药生用,水煎服,则为“生料五积散”
(见《易简方》)。两者应用上略有区别:以温散寒邪为主者,用熟料五积散;以发散风
寒为主者,用生料五积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之五积证的代表方,临床以寒热无
汗,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药味众多,临床应用可根据表里证之轻重,五积之主次而加减变
化。如表寒证重者,以桂枝易肉桂,加强解表之力;表寒证轻者,去麻黄、白芷,以减
轻发汗之力;里寒证偏盛,加制附片以温里散寒;胃痛,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以温中
散寒,降逆止呕;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扶正;无血瘀者,去川芎、当
归;痛经者,加延胡索、炒艾叶、乌药温经止痛。总之,当细审五积之缓急轻重及其兼
证,灵活变通出入。
3.本方主治范围广泛,凡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悉皆能治。现代临床
将之用于坐骨神经痛、腰痛、喘咳、胃痛、痛经等属寒邪为患者。对妇女寒湿带下,以
及风寒湿所致的鹤膝风、流注等,亦有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素体阴虚,或湿热为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若久病兼有血虚者,可用蠲痹四物汤加减。

蠲痹四物汤
处方当归1钱半,赤芍7分,黄耆7分,白姜蚕7分,羌活7分,甘草3分,白芍7分,川芎6分,熟地7分。
功能主治血不荣筋,血虚瘦弱臂痛。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参见肩痛条中风寒肩痛与痰湿肩痛。肩凝肩不举证是50岁之后的老年人常见的肢体疼痛疾病之一,多无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或因偶感风寒湿邪、轻度闪扭伤而诱发。肩痛与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同时发生,随着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日益严重而疼痛程度也逐日加重,甚至影响睡眠,日常生活如梳头、穿衣、脱衣都感到困难。肩部筋肉萎缩、僵硬,肩关节活动范围日见减小,甚至上肢完全不能抬举。其疼痛以夜间为剧,以至难于忍受。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虽可暂时减轻疼痛症状,但上肢功能活动恢复困难。其药物治疗同痹痛肩不举,肢体功能活动的恢复必须依靠患者忍痛作适当的自动功能活动锻炼,或进行按摩,使挛缩僵硬的肩部筋肉恢复正常,功能活动范围也就能够逐渐增加,随着肩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肩痛症状也就逐渐减轻以至完全消除。
肩凝肩不举与胸痹肩不举:二者症状颇为相似,常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而牵掣整个上肢及手部,病久不愈则上肢肌肉萎缩、僵硬,二者均无明显致病原因,或仅因轻度感受风寒湿邪及轻度闪扭等原因而诱发。所不同的是胸痹肩不举伴有胸痹症状,如胸痛或胸痛掣背、心悸,短气、舌色紫黯或有瘀斑。胸痹肩不举一证,肩、手部疼痛均较严重。并且手指肿胀,往往呈蜡黄色,经久不愈则手指呈半屈曲状强直,很难恢复。治疗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主,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丹参、赤芍、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12克厚朴12克薤白24克桂枝3克栝蒌仁15克
1.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
2.若兼血瘀者,可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以活血祛瘀。
(《金匮要略》)
[异名]枳实薤白汤(《医学入门》卷7)、栝楼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心典》卷中)。
[组成]枳实四枚(12g)厚朴四两(12g)薤白半升(9g)桂枝一两(6g)栝蒌实一枚捣(12g)
[用法]上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上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病机分析]本方所治胸痹系胸阳不振,津聚成痰,痰浊中阻,气结在胸所致。痰
阻气滞,结于胸中,故胸满而痛,甚则胸痛彻背;痰浊中阻,肺失宣降,则见咳唾喘
息,短气;胸阳不振,阴寒之气上逆,故有气从胁下上抢心之候。
[配伍意义]本方治证以胸阳不振为本,痰阻气滞而气逆为标。急则治其标,故
以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为法。方中栝蒌实即全瓜蒌,功擅涤痰散结,宽胸利膈;配
伍薤白宣通胸阳,散寒化痰,二药相合,能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化上焦结聚之痰
浊,宜胸中阳气以宽胸,乃治疗胸痹之要药,共为君药。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
满;厚朴下气除满,燥湿化痰,二者同用,长于泻实满,消痰下气,共助君药以增
宽胸散结,下气除满,通阳化痰之效,均为臣药。佐以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
诸药配伍,祛痰下气,散结除满之力相得益彰,正如周岩所说:“栝楼实之长,在导
痰浊下行,故结胸胸痹非此不治。然能导之使行,不能逐之使去,盖以性柔,非济
之以刚,则下行不力,……栝蒌薤白等汤则有薤、酒、桂、朴,皆伍以苦辛迅利之
品,用其所长,又补其所短也”(《本草思辨录》卷2)。俾胸阳振,痰浊降,阴寒
消,气机畅,则胸痹而气逆上冲诸证可除。.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调气机升降之舛;二是寓散寒
化痰于理气之内,以祛阴寒痰浊之邪。
[临床运用]
l。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的常用方剂,使用时应以胸
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若兼血瘀者,
可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以活血祛瘀。
3.本方现代常加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非化脓性肋骨
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胸阳不振,痰浊气滞证候者。

或用抵当汤加减。因二证均发生于老年人,

抵当汤
水蛭9克虻虫8克桃仁4克酒大黄9克
(《伤寒论》)
[组成]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各6g)桃仁去皮尖二十个(9g)大黄酒洗三两(9g)
[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功用]破血逐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发狂或喜忘,或身发黄,或经水不利,脉沉涩。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祛瘀之力为活血剂之冠,临床应用,以体质壮实,少腹硬满疼痛,舌质黯,脉沉涩为证治要点。
2.本方现代用治中风后遗症、脑梗死、精神分裂症、闭经、癃闭等辨证属瘀热互结者。
[使用注意]
1.非属瘀结证实者,本方不可贸然使用。
2.孕妇忌用。
常兼有气虚或血虚,气虚者合正元汤,血虚者合四物汤同用,以补气血之不足。

复元活血汤
柴胡5克瓜蒌根3克当归3克红花2克甘草2克炮穿山甲2克酒大黄10克酒桃仁泥5克
1.若气滞较甚者,酌加木香、香附、青皮、枳壳、郁金以助气止痛之力;
2.血瘀较重者,可加三七粉。或酌加乳香、没药等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
(《医学发明》卷3)
[异名]伤原活血汤(《奇效良方》卷56)、再生活血止痛散(《跌损妙方》)、复元汤
(《寿世保元》卷9)、复元通气汤(《证治宝鉴》卷9)、复元羌活汤(《医方集解.理血之
剂》)、当归复元汤(《医略六书》卷20)。
[组成]柴胡半两(15g)瓜蒌根当归各三钱(各9g)红花甘草穿山甲炮
各二钱(各6g)大黄酒浸一两(30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15g)
[用法]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30g),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
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病机分析]跌打损伤之后,必有经伤络损。血离脉道,流溢脉外,或滞于肌肤,
或郁于营卫,或积于胸胁,或结于脏腑。本方主治瘀血停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盖胁
为肝脏所在部位,又是肝胆经络循行之处.肝为藏血之脏,若有瘀血内阻,必致肝气郁
结;血瘀气滞,故见胁肋疼痛,甚至痛不可忍。
[配伍意义]瘀积胁痛,治当活血祛瘀为主,兼以疏肝理气通络。方中重用酒制大
黄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兼引诸药直达病所。两药
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瘀滞,共为君药。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
痛,共为臣药。穿山甲破瘀通络;瓜蒌根即天花粉,既能人血分消扑损瘀血而续绝伤,
又能合当归清郁热而润血燥,正合血气郁久化热化燥之治,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为使药。方中大黄酒制,且加酒煎药,均为借酒行散之功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大剂量攻逐药配以行气药,治以破血祛瘀为主,疏肝理气
为辅;二是升降并用,大黄与柴胡,同为君药,一升一降,条畅气机,消散积滞。
以酒、水为1:3的比例为溶剂煎药,促进血行,使药力速达病所,增强祛瘀之力。
[类方比较]本方与血府逐瘀汤均为治疗胸胁瘀积疼痛要方,二者共同点:均为气
血同治之方,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气,以祛瘀为主,理气为辅。但本方祛瘀止痛之力较
大,以治跌打损伤,瘀留胁下为主,亦用于各种外伤、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积瘀疼痛;血
府逐瘀汤则以活血化瘀为主,主治血瘀气滞,留结胸中之胸中血瘀证,亦用于其他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瘀血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常用于跌打损伤,以胁肋瘀肿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痛不可忍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气滞较甚者,酌加木香、香附、青皮、枳壳、郁金以助行气止痛之
力;血瘀较重者,可加三七粉,或酌加乳香、没药等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
3.本方现代常用于各种外伤、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属于血瘀气滞者。
[使用注意]
1.服药后以利为度,不必尽剂,因瘀血已下,免伤正气。若下后痛减,但病未痊
愈,需要继续服药者,必须更换方剂或调整原方剂量。
2.孕妇忌服。
3.损伤过重,有筋断骨折、内脏破裂或严重开放性损伤者,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七厘散
(《同寿录》卷尾)上朱砂水飞净一钱二分(3。6g)真麝香一分二
厘(0.36g)梅花冰片一分二厘(0.36g)净乳香一钱五分(4.5g)红花一钱五分
(4.5g)明没药一钱五分(4.5g)瓜儿血竭一两(30g)粉口儿茶二钱四分(7.2g)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VI,贮久更妙。治外伤,先以药七厘(o.5—1g),烧酒
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急用此药干掺。功用:散瘀消肿,定痛止
血。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复元活血汤与七厘散均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之功,俱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之肿
痛。但前者长于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而后者长于活
血散瘀,止血生肌,故善治外伤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为既可外敷,又可内服之剂。

损伤肩不举:成人损伤肩不举有明显外伤史,发病突然,受损伤局部明显压痛,与痹痛肩不举、肩凝肩不举及胸痹肩不举不难进行鉴别。因损伤而瘀血内聚,治疗以活血散瘀止痛为主,方用复元活血汤、七厘散等。若儿童尤其是5—7岁的学龄前儿童。忽患上肢不能抬举,患儿很少叙述肩痛,家长往往在给患儿穿脱衣服时才发现上肢不能抬举,勉强被动抬举患肢则发生疼痛,患儿往往借助于躯体的左右倾斜摆动而将患肢“悠起”,是本证的典型症状表现。局部肿胀也不明显,肱骨上端压痛。此系因跌扑外伤致使肱骨上端发生无移位骨折所引起,切不可用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只需加强保护患肢如用绷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逾月自然痊愈。
[文献别录]
<针灸资生经):肩不举“屡见将中风人,臂骨脱臼,不与肩相连接,多有治不愈者”。
<临证指南医案):“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治当通补脉络,莫进攻风。生黄芪、于术、当归、防风根、姜黄、桑枝。”

176.臂痛

臂痛是指整个上肢,即肩以下,腕以上(不包括掌、指)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
本症早在(灵枢.经脉)中就有“孺臂内前廉痛厥”、“肩前臑痛”、“肩燸肘臂外皆痛”等记载。历代医书多有阐述,但总不离(灵枢.经脉)所论的手三阴、手三阳经脉循行部位所过之处气血运行不畅,经气瘀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的机理。
臂痛亦可出现于某些内脏病变。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两臂内痛”,乃是心脉瘀阻而引起的肩臂部放射性疼痛。可参见肩不举条。
常见证候
风寒湿阻臂痛:臂部肌肤、筋脉、关节疼痛,或酸胀肿麻。风胜者疼痛走窜,时上时下,苔薄白,脉浮;寒胜者疼痛较甚,局部肤冷,筋脉牵强,苔白,脉紧;湿胜者疼痛重着,局部微肿,苔白腻,脉濡;热胜者疼痛掀热,局部红肿,苔黄,脉数。
气血两虚臂痛:臂部酸痛麻木,以酸麻为主,肢体无力,肌肤不泽,并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纳谷少馨,舌淡苔薄,脉细弱。
瘀血阻滞臂痛:臂痛,局部肿胀,苔薄、脉弦。若久病气虚,血行瘀滞,可见局部肌肤不仁,肌肉萎缩,舌苔薄腻,或边有瘀点,脉细弦或细涩。
痰湿流注臂痛:臂痛肢重,肤胀微肿,并见形寒肢冷,眩晕泛恶,胸闷便溏,口不渴,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濡或濡缓。


风寒湿阻臂痛:多因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臂部肌肉、关节、筋脉,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痹证。<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由于三气各有偏胜,故臂痛临床表现形式亦不相同。风气胜者,疼痛走窜,时上时下;寒气胜者,疼痛较重,局部肤冷,寒凝脉涩,且寒性收引,故臂部筋脉牵强;湿气胜者,酸痛重着,局部浮肿,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故酸甚于痛。风为阳邪,易化燥热,寒极湿遏亦可热化,或素体阳盛,均能形成热痹。热痹臂痛,疼痛掀热,局部红肿。临床当从疼痛的性质、程度、表现形式加以鉴别。风胜者,治拟祛风通络,散寒祛湿,方用防风汤加减;

防风汤
处方秦艽(去苗土)、独活(去芦)、麻黄(去节)、半夏(汤洗七次.切片)、防风(去芦),各二两。升麻、防己、白术、石膏(煅)、芍药(白)、黄芩、甘草、当归(去芦)、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
炮制上粗末,入半夏片令匀。
功能主治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急,肢节不遂,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
亦治脚气缓弱甚效。此药温和,不虚人。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中盏,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盏,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许,食后、临卧带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寒胜者,治宜散寒止痛,祛风除湿,方用乌头汤加减;湿胜者,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乌头汤
麻黄9克白芍9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川乌10克(包)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三两(各9g)
川乌五枚(15g)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功用:温经祛湿,散寒止
痛。主治:寒湿历节。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或痛痹,
脚气,雷头风。
本方川乌与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芍药、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
营缓急,并能制约乌、麻之峻烈。其止痛益气优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但走表散寒之力较弱。

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热痹者,治宜清热通络,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6克独活6克藁本3克防风3克炙甘草3克川芎3克蔓荆子2克
1.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已5克,轻者再加附子3克,重者则加川乌3克。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羌活独活各一钱(各6g)藁本防风
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g)蔓荆子三分(2g)上哎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
一盏,空心食前去滓大温服。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己五分,轻者
附子五分,重者川乌五分。功用:祛风胜湿。主治:外伤于湿,郁于太阳,肩背痛,脊
痛项强,或一身尽痛,或身重不能转侧,脉浮;邪在少阳、厥阴,卧而多惊。
方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除下部风湿,二者相合,长于发散周身之风寒湿
邪,舒利关节而止痹痛,共为君药。防风、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助君药祛风湿止
痛之功,同为臣药。川芎活血通络,祛风止痛;蔓荆子祛头面风湿而止痛,用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与九味羌活汤相比,俱用羌活、川芎、防风、甘草,均有祛风湿,止头痛的功
效。但九味羌活汤多苍术、细辛、白芷及生地、黄芩,其解表之力较本方略强,且兼清
内热,主治以恶寒发热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多独活、藁本、蔓荆子,祛风湿之力略
优,而解表之力较弱,主治以头身重痛为主,恶寒发热之表证不著。

方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白虎加桂枝汤
知母18克石膏48克炙甘草6克粳米12克桂枝9克
(又名:桂枝白虎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生石膏50g(先煎)知母20g粳米6g炙甘草6g桂枝9g
上5味,加水1000ml,煎取150~200ml,去滓,分2次温服。(功效]清热生津,解表和营。
(主治)温疟,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骨节疼烦,有时呕恶,舌质红,脉浮洪。
(临证加减)
1.温疟:苔燥渴引,冷饮者,本方加青蒿、苍术、生薏苡仁、藿香、佩兰,以撤热截疟化湿。
2.疟疾:症见本方证,口渴甚者,加天花粉、常山,以生津截疟。
3.瘅疟:内外皆热,热盛津伤,本方去桂枝酌加青蒿、梨汁、
天花粉、竹叶、太子参、沙参、麦冬,以生津滋液,撤热截疟。
4.桂枝白虎汤加减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均有明显
的游走性关节酸痛症状,其中伴有低热,中等度发热,自汗出,
皮肤出现环形红斑,舌质红,或淡红,舌苔黄、黄腻或薄白。脉
象滑数或弦或数。治疗基本方为生石膏60g,桂枝6g,知母
12g,甘草6g,粳米12g,生地30g,防已lOg,蒲公英30g,威
灵仙12g,桑枝30g,蜈蚣2条。若关节红肿,皮肤有红斑,舌
质红,加丹皮12g,赤芍12g,水牛角30g,紫草工5g;若下肢关
节肿痛明显,加黄柏lOg,苍术9g,薏苡仁30g。每日1剂,分
2—3次服。治疗期间给予休息,皆不用任何西药。[福建中医药,1989,(4):18]
5.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风湿热:基本方为桂枝、知母、
苍术各lOg,石膏、粳米各30g,甘草3g,双花、连翘各12g,
桑枝15g。随证加减。结果;全部体温正常,关节红肿消失出
院。[湖北中医杂志,1981,c2,:28]
6。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成人期异位皮炎:治疗用白虎加
桂枝汤合四物汤加荆芥、连翘等。显效者,约经两周治疗,颜面
发红消退。[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1,cl,。64]
7.桂枝、石膏、知母、黄芩。治间日疟,名桂枝互资汤。[脉因证治]
8。知母、炙甘草、石膏、苍术、粳米。治湿过多汗,身重足冷,名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9.石膏、知母、甘草、蝉蜕、麻黄、大黄、黄芩、连翘、玄参、
竹叶。治痘为火郁,不得透发者,名白虎化斑汤。


气血两虚臂痛:多因体虚久病,脾胃亏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无以濡养臂部肌肉、筋脉、关节,故臂部酸痛麻木,而以酸麻为主,关节筋脉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由于气血不足,抗御外邪功能减弱,每易被风寒湿邪侵袭,故臂痛之症多见。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调理脾胃,方用八珍汤加减。

八珍汤(八珍散)
人参6克(焗服)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酒当归9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生姜5片红枣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养心安神;
2.胃弱纳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瑞竹堂经验方》卷4)
[异名]八物汤(《医学正传》卷3)。‘。
[组成]当归去芦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一
两(各30g)
[用法]上哎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枣1枚,
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
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病机分析]本方治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两虚。是
证之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弱等俱为气虚之象;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心
悸怔忡,舌淡脉细等皆血虚之征。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诸症均由气血两虚而致,故以益气补血立法。方中人参、熟
地甘温益气补血,同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
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药性,俱为
佐使药。煎加生姜、大枣,亦可调脾胃而和诸药。数药合用,共收补益气血之功。本方
乃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的合方,四君子汤为补气诸方之首,四物汤乃补血诸方之冠,本方
合二为一,兼具二者之长,故以“八珍”名之。
本方配伍特点在于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气血同补,为治气血两虚证之良方。
[类方比较]本方与当归补血汤均由益气药与补血药配伍而成,具有补益气血的作
用。但当归补血汤重用补气之品,侧重于大补元气以固浮阳,用治血虚阳浮之发热;本
方则益气养血并重,宜于气血两虚之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气短乏力,心悸
失眠,头目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养心安神;胃弱纳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迁延性肝炎、神经衰弱等各种慢性病,
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胎萎不长、习惯性流产,外证出血过多,溃疡久不愈合等辨证属气血不足者。.

还需指出,气血虚亏,则御邪力弱,易被风寒湿三气侵袭而挟外邪。如(济生方)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临床治疗当予兼顾。
气血两虚臂痛与风寒湿阻臂痛的鉴别:前者属虚,必有全身虚证,重在补虚。虽外邪乘虚易入,仍应扶正祛邪。后者属实证,臂痛每单独出现,全身症状少见或不见,则以祛邪为主,故二者不难鉴别。
瘀血阻滞臂痛:多因跌扑外伤而致,臂部疼痛、肿胀,手不可近,或伴肌肉、筋脉、关节损害、撕裂,血不循经而外溢,故瘀血内积,局部肿胀青紫,不通则痛。治宜活血通络,祛瘀生新,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红四物汤
酒当归9克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桃仁9克红花6克
(《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汤”)即四
物汤加桃仁(9g)红花(6g)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
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汤”,见载于《玉机微义》卷31引《医垒元戎》,《医宗金鉴》
卷44收录此方时改其名为“桃红四物汤”,《方症会要》卷2又称其为“四物加桃仁红
花汤”。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要药,加入四物汤则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书专治
“瘀血腰痛”,后世逐渐将其扩大应用于辨证属于血瘀兼有血虚证候的多种疾病,其中尤
以妇科病证更为常用。

另有风寒湿阻臂痛,病累日久,络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致经气痹塞,气滞则血瘀,所谓“久病必瘀”,症见肌肤不仁、不泽,肌肉萎缩,此脉络瘀阻,气血无以濡养之故。治宜行瘀活血,搜剔络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乌梢蛇、全蝎、地鳖虫、地龙等虫类药物。
痰湿流注臂痛:多因脾肾阳虚,痰饮内停,流注经脉,阻遏气血运行而致臂痛。如偏于脾虚,则清阳不升,故眩晕胸闷、泛恶、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健脾化饮,祛痰活络。方用苓桂术甘汤合指迷茯苓丸加减。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
1.如眩晕甚者,加泽泻,利水消饮邪;
2.咳嗽呕吐稀涎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
3.干呕,巅顶疼痛,肝胃阴寒水气上逆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暖肝,开郁止痛;
4.身瞤动而水气上泛,加附子,以温散水气;
5.脾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健脾。
(《伤寒论》)
[异名]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卷中)、甘草汤(《备急千金要方》卷18)、茯苓
白术汤(《伤寒总病论》卷3)、茯苓汤(《圣济总录》卷54)、茯苓散(《普济方》卷43)、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伤寒全生集》卷4)、茯苓桂甘白术汤(《古今医统大全》卷14)、
茯苓桂术甘草汤(《医学入门》卷4)、苓桂汤(《杏苑生春》卷4)、桂苓术甘草汤(《景岳
全书》卷54)、桂苓术甘汤(《医方集解.除痰之剂》)。
[组成]茯苓四两(12g)桂枝三两去皮(9g)白术二两(6g)甘草二两炙(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主治]痰饮病。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痰饮为四饮之一。应用本方,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脉沉紧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如眩晕甚者,加泽泻,利水渗湿以消饮邪;咳嗽呕吐稀涎者,加半夏、
陈皮,以燥湿化痰;干呕,巅顶疼痛,肝胃阴寒水气上逆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暖肝,
开郁止痛;身瞤动而水气上泛,加附子,以温散水气;脾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以益
气健脾。
3.本方现代常用于眩晕(耳源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脑震荡后遗症眩晕,链霉
素中毒引起眩晕),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心,冠心,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包积
液,心脏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弛缓症,舞蹈病,习惯性痉挛,内分
泌失调所致之干渴症(喜热饮),慢性肾炎,乳腺小叶增生(乳癖),慢性轴性视神经
炎,夜盲症,视网膜炎,角膜炎,鼻旁窦炎,中耳炎,迷路神经疾患,颈椎病等引起的
耳鸣,单纯性肥胖症等。以上诸病,辨证属脾阳虚,水饮内停所致者,均可用本方加减
治疗。
[使用注意]
1.本方药性偏于辛温,若属阴虚火旺,湿热阻遏而生的痰饮者,不宜应用。
2.原方有服药后“小便则利”一句,最可玩味。笔者认为:饮与水同类,欲蠲其
饮,宜利其水,此即“当从小便去之”之意。服后小便不利者则利,小便少者当多,此
乃饮邪从小便去之佳兆。

茯苓丸(治痰茯苓九)
半夏9克茯苓6克风化硝3克枳壳3克
1.用于臂痛或肢节肿痛,可加通络活血之品,如桑枝、地龙等;
2.用治咳嗽痰稠时,可酌加海蛤壳、瓜蒌等。
(《全生指迷方》,录自《是斋百一选方》卷5)
[异名]茯苓丸(《妇人大全良方》卷3)、消痰茯苓丸(《仁斋直指方论》卷18)、指
迷茯苓丸(《玉机微义》卷4)、千金指迷丸(《医学入门》卷7)、世传茯苓丸(《证治准
绳.女科》卷2)、茯苓指迷丸(《不居集.上集》卷17)、指迷丸(《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
诀》卷41)。
[组成]茯苓一两(6g)枳壳麸炒,去瓤半两(3g)半夏二两(9g)风化朴硝一分(3g)
[用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6g),以生姜
汤送下(现代用法:为末,姜汁糊丸,每服6g,姜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主治]痰停中脘,流于经络。两臂疼痛,手不能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
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等。
[病机分析]本方所治两臂疼痛,或四肢浮肿之证,乃痰停中脘,“滞于肠胃,流
于经络”(《徐大椿医书全集.杂病证治》卷2)所致。四肢禀气于脾,脾失运化,聚湿
生痰,痰饮流于四肢,则四肢疼痛,甚则浮肿。正如《是斋百一选方》卷5所论:“伏痰
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上与气搏,四肢属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舌
苔白腻、脉沉细,乃湿痰内阻之征。、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痰停中脘,流于四肢之两臂疼痛诸症。治当燥湿行气,软坚
化痰。方以半夏燥湿化痰为君,以茯苓健脾渗湿化痰为臣,两者合用,既消已成之痰,
又杜生痰之源。佐以枳壳理气宽中,俾痰随气行,气顺则痰消;风化朴硝软坚润燥,使
结滞之伏痰消解而下泄。用生姜汁煮糊为丸,非但取其制半夏之毒,且可化痰散饮。诸
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之功,且作用较强,对其痰停中脘之证,用此方消痰润下,确有
“潜消默运”之效。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主治湿痰为病,以两臂疼痛,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用于臂痛或肢节肿痛,可加通络活血之品,如桑枝、地龙等;用治咳嗽痰稠时,可酌加海蛤壳、瓜蒌等。
3.慢性支气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肿等属湿痰者,可加减用之。
[使用注意]本方不仅化痰之力较强,且能攻下痰结,应中病即止,虚人慎用。

若偏于肾虚,则温煦失司.故形寒肢冷,肤胀微肿,舌淡胖,脉沉濡。治宜温肾助阳,蠲饮化痰,方用金匮肾气丸合二陈汤加减。

肾气丸
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熟地24克丹皮9克泽泻9克茯苓9克肉桂3克(焗服)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
2.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
3.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金匮要略》)
[异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地黄丸(《太平圣惠方》卷98)、八仙丸(《养老
奉亲书》)、补肾八味丸(《圣济总录》卷51)、八味丸(《如宜方》,录自《普济方》卷
401)、八味地黄丸(《小儿痘疹方论》)、附子八味丸(《证治要诀类方》卷4)、金匮肾气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简明医彀》卷4)、桂附地黄丸(《简明医彀》卷
8)、附桂八味丸(《医方论》卷工)、桂附八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1)。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薯蓣四两(120g)山茱萸四两(120g)泽泻三两
(90g)茯苓三两(90g)牡丹皮三两(90g)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
渴,脚气,转胞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剂。临床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
阳之力;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痰饮咳喘
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
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属肾阳不足
者:
[使用注意]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二陈汤
半夏6克陈皮3克茯苓9克炙甘草2.4克生姜6克红枣2枚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15.感冒鼻炎,鼻涕多且青浠者,加细辛1.5克(后下)、桂枝4.5克,桔梗6克、辛荑花6克。(小儿更效),也可合小青龙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绍兴续添方)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白茯苓三两(9g)甘草炙一两半
(4。5g)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
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主治湿痰的常用代表方剂。临证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
或白润,脉缓、滑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通过加减亦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痰证。《医方集解.除痰之剂》云:
“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火痰加石膏、
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栝蒌、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
实、海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现
代临床常用加减有: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
化痰;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食痰加莱菔子、神曲等,以消食化痰;气痰
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或痰阻气
机者,均可加减应用本方。

臂痛临床治疗,在上述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配合横行肢臂,活血养血,和营通络之桑枝、桂枝、丝瓜络、姜黄、鸡血藤等药物。若经久不愈,则必有宿瘀留伏经隧,应采用虫类搜剔法,常能取效。
[文献别录]、
(丹溪心法.痛风):“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
<杂病源流犀烛.肩脯肘臂腕手病源流):“至于臂则为六经分布之处,故其为病,须即病处分别之。……其所以痛者,虽不外风寒湿热,而要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固有由来也。……若夫臂连肩背酸痛,两手软痹,由痰饮流入四肢也。”

177.手指挛急

手指挛急,俗称鸡爪风,是指手指挛曲难以伸直,而腕部以上活动自如者。考<内经)中虽无手指挛急之语,但类似本症的论述颇多,如“瘛”(<素问。玉机真
脏论),“挛急”、“筋急”(<灵枢。经脉>),“拘急”、“拘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筋挛”(<灵枢。刺节真邪))等;<诸病源候论)著有“五指筋挛不得屈伸候”专条,(证治准绳)有“挛”的证治专篇,历代著作,本症名称不一。
手指挛急是指手指的筋脉拘挛:若下肢筋脉挛急,不能屈伸者,则称为转筋、吊脚筋;手足四肢筋脉均见挛曲难以屈伸者,则称抽筋、四肢拘挛,可参见该条论述。
常见证候
血不养筋手指挛急:手指挛急兼有麻木感,面色少华,眩晕,皮肤不泽,神疲乏力,唇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血燥筋伤手指挛急:手指挛急兼有灼热感,皮肤干燥,口唇皲裂,口渴欲饮,心烦,便秘,舌红津少,无苔或少苔,脉弦细数。
寒滞经脉濡手指挛急:手指挛急兼酸楚疼痛,畏寒肢冷,遇阴雨天加剧,舌黯红,苔薄白润,脉弦紧,或弦滑。

1.血不养筋手指挛急与血燥筋伤手指挛急:两者均为阴血不足所致,但病因病机有别,症状与治疗各具特点。
血不养筋多见失血之后或体质素亏,如吐血,便血,产后出血过多,生育多,营养不良等情况,由于营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则筋急而拘挛。
血燥筋伤多在热病后期或气郁化燥时出现,因阴血亏耗,筋膜失荣,而气郁化燥易耗阴伤筋,两者均可使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
前者为血虚致挛,后者为血燥致挛,两者病机有所不同。
血不养筋呈缓慢进展过程,多是先麻木后挛急,伴有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面色萎黄等;
血燥筋伤则先有灼热感后出现挛急,伴有皮毛干枯,肌肤瘙痒,口渴,心烦,便秘等。

血不养筋宜养血舒筋,可用朱丹溪治挛急法,方选四物汤;

四物汤
酒当归9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4.5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6.方中诸药剂原为等,《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熟地为当归的二倍”,以乃《谦斋医学讲稿》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卷164)、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16)。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形瘦乏力,妇人月经不
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证以血虚为主要病理变化,故临床运用时应以头晕心悸,面
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
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
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
艾叶等以止血安胎。方中诸药剂量原为等分,临床运用时须因证而制,《蒲辅周医疗经
验》中“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以及《谦斋医学讲稿》
中所云“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时,白芍的用量又
往往重于当归”等经验,可资运用本方之参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妇科月经不调、胎产疾病,以及荨麻疹、扁平疣等慢性皮
肤病,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辨证属营血虚滞者。若大失血者,重在
补气以固脱,故本方不宜与之。
[使用注意]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血燥筋伤宜润燥养血柔筋,方选养血地黄丸,或滋燥养荣汤。

养血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晒,焙干)10分,顽荆1分,山茱萸5分(连核),地肤子3分,黑狗脊(炙,去毛净,焙,锉)3分,白术3分,干漆(炒令烟出)3分,蛴螬(干炒)3分,天雄(炮去皮)3分,车前子3分,萆薢1两,山芋1两,泽泻1两,牛膝(酒浸,水洗,焙干)1两。
主要适用症筋极;颤振处方来源《本事》卷一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养血地黄丸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熟地黄气味甘寒微苦,入足少阴;顽荆气味苦微温,入足太阳;山茱萸气味酸平,入足少阴、厥阴;狗脊气味苦平,入足太阳、少阴,能健筋强骨;地肤子气味苦微寒,入足太阴、阳明;干漆气味辛温,降而行血,入足厥阴;蛴螬气味咸微温,通瘀血,入肝明目;天雄气味辛大热,入下焦命门之品,热药中之峻者也;车前子气味甘寒,入足太阳、阳明,能利小便;萆薢气味苦平,利湿祛风,入足阳明、厥阴;山羊胫骨气味甘温微咸,强筋壮骨,入足厥阴;泽泻气味甘苦微咸,入足太阳、少阴,牛膝气味酸咸平,入足厥阴,此舒筋养血之方也。肝、脾、肾三经既有专补之品,而搜风逐湿诸味各得行其志以驱邪焉,有不获奇效者乎!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夜卧温酒送服。春夏服之。
【附注】方论中“山羊胫骨”,宋本作“山芋”。

滋燥养荣汤
处方当归(酒洗)6克生地黄热地黄白芍药秦艽黄芩各4.5克防风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皮肤皴揭,筋燥爪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

2.寒滞经脉手指挛急: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寒犯经脉,会引起形体拘急,关节挛急,屈伸不利等症,但寒有内寒、外寒之别。凡外寒所致的手指挛急,必有明显的外因,如手指较长时间受寒冷气候的影响,或在水中作业。其特点为手指挛急兼有肿痛,寒盛的以痛为主,湿盛的以肿为主,皮肤呈苍白或乌青色,每遇天寒加剧。内寒则常因气渐虚伤及肾阳,肾阳失却温通经脉的作用,使手指关节拘急疼痛。其特点为多在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症见手指挛急疼痛,夜间加剧,形寒肢冷,得温则减等。
治外寒以散为主,即散寒湿、舒筋脉,寒盛痛重的选用薏苡仁汤;

薏苡仁汤
方剂来源清.《类证治裁}。
组成与用法薏苡仁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
防风白术草乌川乌麻黄
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根据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与主治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
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又
有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例如:
腰椎问盘突出症本方加细辛、狗脊、牛膝等为基础方,加减治
疗59例属慢性期者,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优良率(症状、体征完
全或基本消失,可恢复原来工作)88.1%(《中医杂志》1981年第12
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方用白术、苡仁除湿利
痹,合以羌活、独活、防风祛除风湿,川乌、草乌温燥寒湿,全方以除湿为
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白腻,为其辨证要点。
方中可加用防己、萆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
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则发热者,忌服。
薏苡仁散(《本事方》),即本方去生姜、桂枝、草乌,加干姜、甘草、
官桂、茵芋、人参组成;功能法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周身
酸痛,四肢不利,或指趾肿痛,屈伸不利。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张氏医通》薏苡仁汤,即本方去川
芎、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草乌,白术改用苍术,加甘草组成;功能除湿利痹,主治湿痹关节烦痛。

湿盛肿甚的选用蠲痹汤加白芥子、萆解。

蠲痹汤
方剂来源清。《医学心悟>。
组成与用法羌活3克独活3克桂心1.5克秦艽3克当
归9克川芎2克甘草1.5克桑枝9克海风藤6克乳香2.5
克木香2.5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风寒湿邪所致的痹
证,肢体重着,关节酸痛,活动不利,得热则减,遇阴雨寒冷则加剧,舌苔
自腻,脉象弦紧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臂痛,腰腿痛等病症。例如: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60例。风寒湿痹型用本方,风热湿痹型用加
减木防己汤。结果:基本治愈13例,显著好转25例,好转工4例,无效
8例(《江苏中医杂志)1980年第1期)。以本方加豨莶草、赤芍、地鳖
虫等为基础方,治疗痹证155例.肝肾两虚,加地骨皮、银柴胡、杜仲,
气血不足,加黄芪、党参;形体肿胀麻木,加胆南星、白芥子;瘀血内阻,
加穿山甲、白花蛇等。结果。治愈49例,显效58例,好转23例,无效
25例(《吉林中医药》1990年第1期)。本方加减,治疗上肢风寒湿痹
115例。结果:痊愈46例,显效38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浙江中
医杂志》1984年第3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方用羌活、独活、
桂心、秦艽、海风藤、桑枝祛风除湿散寒,合以当归、川芎、乳香养血活血
止痛,行血以助祛除风寒湿,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肢体酸痛、得
热减轻、遇冷加重、苔白腻、脉弦紧,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风胜者、痛处游走不定,加荆芥、防风,寒胜者、疼痛剧烈、
关节不可届仲,加附子、细辛,或川乌、草乌,湿胜者、关节肢体重着、肌
肤麻木,加防己、苍术、苡仁;邪从热化、关节红肿,去桂心,加知母、石
膏、防己、桂枝;痛在上肢,加姜黄、威灵仙;痛在下肢,加牛膝、川断。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百一选方》蠲痹汤,由本方去独
活、桂心、秦艽、川芎、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加黄芪、赤芍、防风、姜
黄、生姜组成;功能;祛风胜湿,益气和营;主治营卫两虚,风湿痹痛,尤其
是痹痛偏于项、背、肩臂者。

治内寒以温为主,即温肾阳、舒筋脉,方选桂枝附子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红枣12枚炮附子5克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12g生姜9g制附子9g
炙甘草6g大枣lOg
上5味,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胜湿。,
(主治)风湿痹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临证加减)
1.桂枝附子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基本方为熟附子、细
辛、全蝎、片姜黄各6g,桂枝、木防己各9g,大蜈蚣工条,鹿角
霜、淫羊藿各12g,晚蚕砂15g。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加羌活、防
风;下肢关节为主加独活、牛膝;腰背为主加杜仲、桑寄生。每
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山西中医,1993,cs,:21]
2.桂枝附子汤及甘草附子汤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方
分别治疗,共47例,总有效率为47%,其中用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11例,有效率为55%。
3.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擅尿病神经病变:经用桂枝附子汤
加味治疗后,显效工7例,好转30例,改善3例,总有效率
100%。[日本.汉方研究,1981,cs,:212]
4.桂枝附子汤治疗内科急症:用桂枝附子汤加减治疗寒凝
血瘀、砂石瘀阻之石淋;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之真心痛;脾肾阳
虚,水湿浸渍之水肿等,获得满意疗效。[湖南中医杂志,1988,ts,:22~23]
5.桂枝附子汤重用轻投治疗低血压:桂枝附子汤本为张仲
景治疗“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
不渴,脉浮虚而涩者”而设。根据异病同治的原理,取其辛温益
阳通络之功,变煎煮为泡饮,治疗低血压症,屡建奇效。[浙江中医杂志,1991,(5):200]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9克白芍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红枣12枚
1.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
2.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以补血和血;
3.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
4.筋挛麻痹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金匮要略》)
[异名]黄芪汤(《圣济总录》卷19)、黄芪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3)、桂
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全集》卷12)、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2)。
[组成]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桂枝三两(9g)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一方有人参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紧。
[病机分析]《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充足,在
内则脏腑气血调和,在外则可抗御外邪的侵袭。若人体正气不足,营卫不和,感受风
邪,邪遂客于血脉,使气血闭阻,不能濡养肌肤,故见肌肤麻木不仁。邪滞血脉,凝涩
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故脉微涩而紧。.。
[配伍意义]本方为血痹而设。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扶助正气,祛邪外出,固护肌
表,为君药。桂枝温经通阳,又可祛散外邪,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
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芍药养血和营通痹,与桂枝相
伍,调和营卫.驱散在表之风邪,共为臣药.病在肌表,以生姜发散风邪,温行血脉,
以助桂枝之力,为佐药。大枣调和诸药,与生姜相配,助桂、芍调和营卫,为使药。诸
药相伍,使风邪除,气血行,则血痹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补气养血与通经散邪同施,使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血痹的常用方,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或疼痛,手足冷,
舌质暗淡或青紫,脉微紧或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血虚者,加当归、鸡血
藤以补血和血;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筋挛麻痹者,加木瓜、乌梢蛇以舒筋
通痹;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散邪;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3.本方现代常用于皮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雷诺病、腓神经麻痹、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腕管综合
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
者。.


手指挛急一症,还可因暴寒或情志异常而得。前者兼有手指剧痛;后者呈间歇性出现,常随精神状态的改善而缓解。
暴寒而得者宜温经散寒、养血除风,方选乌头汤加减;

乌头汤
麻黄9克白芍9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川乌10克(包)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三两(各9g)
川乌五枚(15g)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功用:温经祛湿,散寒止
痛。主治:寒湿历节。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或痛痹,
脚气,雷头风。
本方川乌与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芍药、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
营缓急,并能制约乌、麻之峻烈。其止痛益气优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但走表散寒之力较
弱。

情志异常而致者宜调达气机、养血柔筋,方选抑肝散治之。

抑肝散
《保婴撮要》,由软柴胡、甘草、川芎、当归、白术(炒)、茯苓、钩藤组成,功能抑肝健脾,清热解痉。适用于肝经虚热发搐,或痰热咬牙,或惊悸寒热,或木乘土而呕吐痰饮,腹胀少食,睡卧不安。考其方为肝脾之药,柴胡疏肝、钩藤平肝,川芎、当归和肝,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共成抑肝健脾之剂。此方与逍遥相类,然逍遥中有白芍、薄荷柔肝散肝,而本方以川芎、钩藤以和肝平肝,盖川芎较之白芍更兼散风之功,而钩藤亦比之薄荷多熄风之效,故本方较逍遥于肝热动风更宜。曾治一港人头痛耳痛、咽痛、身重乏力,眠差,电话询之舌苔不厚,口周起疹,素有脾虚,处抑肝散合升降散1剂而痛止。周前一老叟左侧头痛头麻,且时有头摇,舌胖暗苔腻,形瘦之人,脾虚肝旺明矣,切合抑肝散之方证,乃疏抑肝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治之,两诊而诸症尽除。想来该方认证准确,确可收覆杯之功。

本症虽见于手指,但多累及内赃,有的即是内脏疾病的外候。大凡寒伤筋脉的,可内入脾、肾、心,使阳气曰衰;而营血不足或燥伤筋脉的,则多与心、肝、肾、肺的阴虚有密切关系。因此,手指挛急日久不瘥,标志着阴血耗竭,阳气匮乏,脏腑虚损,多为预后不良。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可配合针灸治疗,以促早愈。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五指筋挛不得屈伸候):“筋挛不得屈伸者,是筋急挛缩,不得伸也。筋得风热则弛纵,得风冷则挛急。”
(景岳全书.非风):“非风瘛疚等证,亦有寒热之辨。观之经曰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此固其常也。然寒热皆能拘急,亦皆能弛纵,此以不可不知。如寒而拘急者,以寒盛则血凝,血凝则滞涩,滞涩则拘急,此寒伤其营也。热而拘急者,以火盛则血燥,血燥则筋枯,筋枯则拘急,此热伤其营也。”

178.手颤

凡手震颤动摇,或一手独发,或两手并发者,即称手颤。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就是震颤,亦谓颤动、振动。(证治准绳)在诸风门内列有颤振专条;但震颤作为一个病门,始见于清代<张氏医通>。震颤包括头摇、手颤、身动摇等。本文只论述手颤,其它部位的震颤不作讨论。
本症与瘛疚同有动摇状,但瘛疯是指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而手颤仅有振动而无抽搐。另外,本症与手指挛急也不同,彼指手指拘急挛曲难以伸直,活动受限,而本症则是动摇不已,难以停止,两者虽然都有手部疾患,但其症状动静迥别。
常见证候
肝风内动手颤:手震颤不已,伴有头晕头痛,烦躁不眠,舌红少苔,脉弦数有力,或沉细数。
风痰入络手颤:手颤兼有麻木,胸胁满闷,干呕恶心,口粘,时有烦怒,舌苔白腻,脉弦滑。
风寒袭络手颤:手颤兼有痛感,恶风寒,颈项不舒,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
脾虚动风手颤:手颤迟缓,握力减弱,四肢困倦,或伴有腹胀泄泻,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搏沉缓无力或弦缓。
血虚风袭手颤:手颤发麻,面白无华,头眩,心悸,失眠,唇舌淡白,苔薄白,脉细无力。
阴虚风内动手颤:手指蠕动,神疲心悸,口咽发干,形体消瘦,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肝风内动手颤与阴虚动风手颤:前者责于肝,后者责于肝肾,肝肾同源,均居下焦。但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临证当细分之。肝风内动手颤多见于肝阳素旺之体,盖肝主筋,肝阳亢盛,阳动生风,随风而动,故见手颤。阴虚动风手颤多见于素体阴虚内热或热邪久羁下焦者,肝肾之阴被灼,阴虚不能潜阳,阳动生风,也可出现手颤。两者的区别点在于实证手颤多骤然发作,且震颤较剧,伴有头晕头痛,脉有力,舌体偏硬,舌质黯红;虚证手颤发生于热病后期者为多,震颤较缓,吴鞠通形容谓“手指但觉蠕动”((温病条辨)),伴有精神不振,心悸,咽干口燥,脉搏细数,舌干绛少苔。实证手颤宜乎肝熄风止颤,方选羚角钩藤汤,或天麻钩藤汤;

羚角钩藤汤
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霜桑叶6克川贝12克(去心)鲜生地15克双钩藤9克(后下)滁菊花9克(后下)茯神木9克生白芍9克生甘草2.4克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通俗伤寒沦》)
[组成]羚角片钱半(4.5g)先煎霜桑叶二钱(6g)京川贝四钱(12g)去心鲜生
地五钱(15g)双钩藤三钱(9g)后人滁菊花三钱(9g)茯神木三钱(9g)生白芍三钱
(9g)生甘草八分(2。4g)淡竹茹五钱(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临床以高热、抽搐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绛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兼腑实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
凉开止痉;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喉间痰壅者,加鲜竹
沥、生姜汁、天竺黄等以清热涤痰;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
滋补津液。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
外、妊娠子痫等属肝热生风或肝阳化风者;对风湿性脑膜脑炎、急性菌痢合并脑病、重
症肺炎伴中毒性脑病、面肌痉挛、癔病等引起的抽搐或痉厥辨证为热盛或阳亢风动者,
亦有良好疗效。
[使用注意]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者,不宜使用本方。

天麻钩藤饮
天麻9克(焗服)钩藤12克(后下)生石决明18克(先煎)山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1.重证,加入羚羊角,则药力益著;
2.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
3.阳亢化风,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镇肝潜阳熄风;
4.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
5.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泻肝通俯;
6.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以滋养肝肾。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9g)黄芩(9g)川牛膝
(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的常用效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
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原书云:“重症可易决明为羚羊角,则药力益著;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
之症,可酌人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阳亢化风,
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尚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
镇肝潜阳熄风;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
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
归龙荟丸以泻肝通腑;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
以滋养肝肾。
3.本方现代主要用于高血压病之眩晕、头痛属肝阳上亢证者,此外亦可用于其他
原因所致眩晕、中风后遗症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虚证手颤宜滋阴熄风止颤,方选二甲复脉汤

二甲复脉汤
处方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麻仁9克生牡蛎15克生鳖甲24克
功能主治育阴潜阴。主温病热邪深入下焦,脉象沉数,舌干齿黑,手指微微蠕动,有发痉厥之势,或痉厥己作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800毫升,煮取640毫升,分三次服。
备注方中炙甘草资助胃气;地黄、白芍、麦冬、阿胶滋养阴液;生牡蛎、生鳖甲介类潜阳。诸药合用,有育阴潜阳之功。对于热伤阴液,阴虚不能潜阳,肝风内动者,用之可以防止痉厥的发生,即使痉厥己作者,亦可应用。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三甲复脉汤
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阿胶9克麻仁9克生牡蛎15克生鳖甲24克生龟甲30克
(《温病条辨》卷3)炙甘草六钱(18g)干地黄六钱(18g)生白芍
六钱(18g)麦冬不去,tl,五钱(15g)阿胶三钱(9g)麻仁三钱(9g)生牡蛎五钱(15g)
生鳖甲八钱(24g)生龟甲一两(30g)水煎服。功用:滋阴复脉熄风。主治:下焦温
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儋儋大动,甚则心中痛者。
本方所治,乃热邪深入下焦,肾阴亏虚,不能涵木,肝风内动,且水不济火,心失
滋养之证。此处所谓“热深厥甚”,系与二甲复脉汤之“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相
对而言,意在说明本方证肢体抽搐厥冷较二甲复脉汤证为甚。儋,动也;儋儋,剧烈跳
动貌。吴氏曾就上述有关症状的病机加以解释,云:“心中动者,火以水为体,肝风鸱
张,立刻有吸尽西江之势,肾水本虚,不能济肝而后发痉,既痉而水难猝补,心之本体
欲失,故儋儋然而大动也。甚则痛者,‘阴维为病主心痛’,此证热久伤阴,八脉丽于肝
肾,肝肾虚而累及阴维故心痛。”方中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即
加减复脉汤)滋阴养液以复脉,牡蛎、鳖甲、龟甲潜阳育阴以熄风。其中龟甲之配伍,
于吴氏还有一层含义;即利用其“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功以“止心痛”(《温病条
辨》卷3)。诸药配合,共奏滋阴复脉,潜阳熄风之效。

风痰入络手颤与风寒袭络手颤:皆由外风侵袭所引起,不同点是风痰入络手颤其经络内有深伏之痰饮,指征为形体肥胖,面部虚浮,时而指端发麻,或四肢郁胀,伸展不舒,或咽喉不爽,如有破絮附着,舌体肥大,苔白腻,发病后,手颤多兼麻木,此证多见于老年人。风寒袭络手颤系营卫不和,风寒直接客于手部所致。一般有明显的外界气候因素,起病后兼有风寒外感症状,手颤且疼,此证多见于青年人。风痰入络手颤治宜除风化痰,可选导痰汤加竹沥;

导痰汤
半夏12克姜天南星3克枳实3克橘红3克赤茯苓3克
1.临证湿痰内阻,气机不畅而兼寒象者,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痰饮;
2.若兼有化热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黄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热;
3.若痰阻风动,眩晕较重,可加天麻、白术等以熄风止眩。
(皇甫坦方,录自《传信适用方》卷1)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四两(12g)天南星细切、姜汁浸枳实去瓤橘红赤茯苓各一两(各3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10g),水两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厥。头目旋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腻,脉滑。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湿痰内阻,气机阻滞之常用方,临证以胸膈痞塞,头目旋
晕,呕逆,苔厚,脉滑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临证湿痰内阻,气机不畅而兼寒象者,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痰饮;
若兼有化热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黄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热;若痰阻风动,眩晕较
重,可加天麻、白术等以熄风止眩。
3.慢性支气管炎、内耳眩晕症、胸膜炎等属湿痰内阻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使用注意]本方温燥之性较强,属燥痰者需慎用。


风寒袭络手颤治宜祛风散寒,可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葛根。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9克白芍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红枣12枚
1.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
2.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以补血和血;
3.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
4.筋挛麻痹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金匮要略》)
[异名]黄芪汤(《圣济总录》卷19)、黄芪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3)、桂
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全集》卷12)、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2)。
[组成]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桂枝三两(9g)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一方有人参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紧。
[病机分析]《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充足,在
内则脏腑气血调和,在外则可抗御外邪的侵袭。若人体正气不足,营卫不和,感受风
邪,邪遂客于血脉,使气血闭阻,不能濡养肌肤,故见肌肤麻木不仁。邪滞血脉,凝涩
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故脉微涩而紧。.。
[配伍意义]本方为血痹而设。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扶助正气,祛邪外出,固护肌
表,为君药。桂枝温经通阳,又可祛散外邪,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
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芍药养血和营通痹,与桂枝相
伍,调和营卫.驱散在表之风邪,共为臣药.病在肌表,以生姜发散风邪,温行血脉,
以助桂枝之力,为佐药。大枣调和诸药,与生姜相配,助桂、芍调和营卫,为使药。诸
药相伍,使风邪除,气血行,则血痹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补气养血与通经散邪同施,使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血痹的常用方,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或疼痛,手足冷,
舌质暗淡或青紫,脉微紧或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血虚者,加当归、鸡血
藤以补血和血;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筋挛麻痹者,加木瓜、乌梢蛇以舒筋
通痹;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散邪;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3.本方现代常用于皮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雷诺病、腓神经麻痹、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腕管综合
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脾虚动风手颤与风痰入络手颤:“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湿聚,则易生痰,痰饮内伏,痰动风生,则现手颤。因此可以说,两者的病机是一致的,即脾气虚馁。但脾虚动风手颤,系土虚风木内动而手颤:风痰手颤是由于风痰互结,搏于经络,经脉失却约束所致。两者症状的区别为:脾虚动风手颤时颤时止,手不能任物,手握无力,有疲劳困乏感,并有纳差、口淡等;风痰入络手颤兼有麻木,如蚁行,手指有郁胀感,并有呕恶胸满,口粘苔腻等。脾虚动风手颤的治疗,宜健脾培土定风,可用六君子汤加钩藤、当归、白芍、防风等

六君子汤
人参3克(焗服)白术4.5克茯苓3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半夏4.5克生姜3片红枣2枚
1.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自《医学正传》卷3)
[组成]陈皮一钱(3g)半夏一钱五分(4。5g)茯苓一钱(3g)甘草一钱(3g)人
参一钱(3g)白术一钱五分(4.5g)
[用法]上切细,作一服。加大枣二个,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面色痿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
多色白,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的常用方剂。临床以食少便溏,胸脘
痞闷,咳嗽痰多色白,舌淡苔白腻,脉虚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畏寒
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慢性肠胃炎、妊娠呕吐等辨
证属脾胃气虚挟痰湿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性较温燥,真阴亏损者忌用。

血虚风袭手颤与阴虚动风手颤:两者都是在阴血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两者相比,前看手颤轻,后者手颤重。前者多发生于慢性亏损疾病,后者多发生于热病后期。前者偏于心肝血虚,特点是手颤发麻,皮肤发痒,兼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血虚证;后者多肝肾阴虚,特点是手颤伴有明显的内热证,如口咽发干,皮肤干燥,脉细数。舌红绛,甚而舌卷。血虚风动手颤宜养血熄风止颤,方选定振丸。

定振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组成】天麻(蒸熟)秦艽(去芦)全蝎(去头、尾)细辛各30克熟地生地川归川芎芍药各60克防风荆芥各21克白术黄耆各45克威灵仙(酒洗)15克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白汤或酒送下。
【主治】老人颤振,由于气血两虚,风气外袭所致者。
【方歌】定镇荆防全天细,秦仙生术四物芪,气血两虚酒送下,祛风定振空腹宜。

手颤多发生于成年人,但小儿有所见,原因是由于惊恐伤肾,肾累及肝,筋脉失却任持,故手颤。临证可见手颤不休,平举更甚,有忧惧状,尺脉虚,舌红无苔。治宜补肾养肝,可选六味地黄丸合青娥丸加枸杞子、菊花、麦冬、五味子等。

六君子汤
人参3克(焗服)白术4.5克茯苓3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半夏4.5克生姜3片红枣2枚
1.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自《医学正传》卷3)
[组成]陈皮一钱(3g)半夏一钱五分(4。5g)茯苓一钱(3g)甘草一钱(3g)人
参一钱(3g)白术一钱五分(4.5g)
[用法]上切细,作一服。加大枣二个,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面色痿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
多色白,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的常用方剂。临床以食少便溏,胸脘
痞闷,咳嗽痰多色白,舌淡苔白腻,脉虚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畏寒
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慢性肠胃炎、妊娠呕吐等辨
证属脾胃气虚挟痰湿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性较温燥,真阴亏损者忌用。

青娥丸
胡桃肉10克蒜8克酒补骨脂16克姜杜仲34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5宝庆新增方)胡桃去皮、膜二十个(150g)蒜
熬膏四两(120g)破故纸酒浸,炒八两(240g)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六两(500g)上为细
末,蒜膏为丸,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妇人淡醋汤送下。功用:温肾壮阳,强腰
固精。主治:肾虚为风寒湿邪所伤,或坠堕伤损所引起的腰痛,头晕耳鸣,溺有余沥,
妇女白带。
方中杜仲性味甘温,人肝肾经,能补益肝肾,强腰膝,壮筋骨,为治肾虚腰痛之要
药,故本方重用以为君药;补骨脂性温助阳,温补命门,能补肾强腰,壮阳固精,擅治
肾虚腰痛,与杜仲同用,温肾阳,强腰膝之效尤佳,为本方臣药;佐以胡桃肉甘温人
肾,通命门,补肾阳,强腰膝,协杜仲、补骨脂则补肾强腰之功相得益彰;大蒜辛温走
窜,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则疼痛可缓,亦为佐药。诸药相伍,共奏温肾壮阳,
强腰固精之功。
本方集诸补肾强腰之品为一方,故补肾强筋壮骨之功较强,为治肾虚腰痛之证的专
方;。肾气丸重在少火生气,温肾壮阳之力逊之,并长于化气行水,故宜于治疗肾气虚
馁,水液内停之证。

常饮酒的人,易患手颤,较难治疗。
手颤虽然局限于手部,但常常是内脏病变的征象,特别是肝风内动与风痰入络相搏的手颤,多为中风的先兆。<医林改错)中列有中风未病前之形状数十条,其中就有手颤症,谓“有一手长战者,有两手长战者,有手无名指每日有一时屈而不伸者,有手大指无故自动者。”因此对手颤一症要积极治疗,防微杜渐,以防中风的发生。
[文献别录]
《治准绳.颤振》:“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肝主风,风为阳气,阳主动,此木气太过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请阳之末,木气鼓之,故动。经谓风淫末疾者,此也。亦有头动而手足不动者,盖头乃诸阳之首,木气上冲故头独动而手足不动;散于四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也,皆木气太过而兼火之化。”.

179.朱砂掌

两手掌大小鱼际处,肤色红赤,压之退色,皮肤变薄者称为“朱砂掌”。<临证会要)名产红斑掌”。

常见证候
肝肾阴虚朱砂掌:手掌大小鱼际肤色鲜红,低热或午后潮热,头晕耳鸣,形体消瘦,面色灰暗,失眠多梦,口干舌燥,齿龈出血,小便黄赤,舌质红而瘦小、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瘀血内阻朱砂掌:手掌大小鱼际肤色暗红,面色黧黑,两胁下症块,质硬、刺痛,腹部青筋外露,颈项和胸部常见蛛纹血丝,齿衄或鼻衄,舌质暗红瘦小而少苔,脉沉弦或弦大。

肝肾阴虚朱砂掌:湿热久羁,久郁化火,肝肾之阴亏耗;或慢性病迁延不愈,久病及肾,肾精受损,肝失濡养,肝肾阴虚而生内热,热伤血络,络损血溢致手掌发红。临床辨证时,除见朱砂掌以外,尚有头晕耳鸣,神疲消瘦,舌红瘦少苔等肝肾阴精匮乏的症状,治宜滋养肝肾阴血为主,佐以化瘀活血,方用杞菊地黄丸加醋鳖甲、生桃仁、生郁金。

杞菊地黄丸
山萸肉6克山药6克熟地12克丹皮4.5克泽泻4.5克茯苓4.5克枸杞子5克菊花5克(后下)
(《麻疹全书》,原名杞菊六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各
三钱(各9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g),空腹服。功用:
滋肾养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瘀血内阻朱砂掌:证由七情失调,肝郁气滞;或湿热久恋肝胆,疏泄失职,日久气滞成瘀,血络凝滞,出现朱砂掌。临床特点是,掌色暗红,兼有胁下症块,腹部青筋,颈项及胸部等处皮肤有蛛纹血丝,舌质紫暗有瘀斑等血瘀见症。而肝肾阴虚的朱砂掌,色泽略呈鲜红,兼有头晕耳鸣,舌红瘦小等肝肾虚损之症。,瘀血内阻者治宜膈下逐瘀汤,大黄廑虫丸化裁。

.膈下逐瘀汤
五灵脂6克川芎6克牡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延胡索3克甘草9克桃仁9克红花9克香附6克枳壳6克当归9克
1.临床见瘀血重痛剧,加乳香、没药、全蝎、蜈蚣等;
2.刺痛,加川芎、三棱、莪术;
3.寒证,加桂枝、干姜等;
4.湿热证,加茵陈、黄芩、泽泻、茯苓、薏苡仁等。
(《医林改错》卷上)由血府逐瘀汤去柴胡、桔梗、牛膝、生地,加
丹皮、乌药、香附、延胡索、五灵脂组成。功用:活血消症,行气止痛。主治:膈下瘀
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痛处不移者。

大黄廑虫丸
大黄7.5克黄芩6克甘草9克桃仁6克(包)白芍12克干地黄30克干漆3克虻虫24克(包)水蛭24克蛴螬24克(包)土鳖虫12克(包)杏仁6克
1.如兼见食少,便溏,乏力等脾虚证,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除湿;
2.兼见面色萎黄,食少,神疲,头晕,心悸等气血两虚证,宜用归脾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之类合服本方。
3.妇女之子宫肌瘤伴见小腹冷痛,手足烦热,经血挟块者,家辅以温经汤、少腹逐瘀汤之类温经逐瘀。
4.治胁下痞块伴见胸胁胀痛,食少神疲者,宜配合逍遥丸调和肝脾。
5.用于肝硬化,若有腹水,可兼服已椒苈黄丸合五皮饮。
(《金匮要略》)
[异名]妇科大黄廑虫丸(《饲鹤亭集方》)。
[组成]大黄蒸十分(75g)黄芩二两(60g)甘草三两(90g)桃仁一升(60g)
杏仁一升(60g)芍药四两(120g)干地黄十两(300g)干漆一两(30g)虻虫一升
(60g)水蛭百枚(60g)蛴螬一升(60g)廑虫半升(30g)
[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现代用法:
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余9味共研为细粉,过罗,与桃仁等同混合均
匀,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粒3g,蜡皮封固。每服一九,温开水或酒送服)。
[功用]祛瘀生新。
[主治]五劳虚极,内有干血证。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
黑,舌紫或有瘀点,脉沉涩。亦治妇女经闭,腹中有块,或胁下症瘕刺痛。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专治虚劳而有瘀血干结之证。临床运用以形体消瘦,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舌质紫暗,脉沉涩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多用丸剂,临证运用,为兼顾病情,可配合汤剂。如兼见食少,
便溏,乏力等脾虚证,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除湿;兼见面色萎黄,食少,神疲,
头晕,心悸等气血两虚证,宜用归脾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之类并服本方。妇女之子
宫肌瘤伴见小腹冷痛,手足烦热,经血挟块者,宜辅以温经汤、少腹逐瘀汤之类温经逐
瘀。治胁下痞块伴见胸胁胀痛,食少神疲者,宜配合逍遥丸以调和肝脾。用于肝硬化,
若有腹水,可兼服己椒苈黄丸合五皮饮。
3.现代本方常用于良性肿瘤、妇女瘀血经闭、腹部手术后之粘连性疼痛、肝脾肿
大、肝硬化、子宫肌瘤、结核性腹膜炎、食管静脉曲张等而见本方证者。治疗上述诸疾,久服方可取效。,一
[使用注意]
1。孕妇忌服。.
2.方中破血祛瘀之品较多,补虚扶正则不足,虽有“去病即所以补虚”之意,但
在干血去后,还应施以补益之剂以收全功。
3.有关用量,取其量小,攻瘀而不伤正。小豆大5丸,约今1g重,若属瘀血而热
盛者,每次可用到3--6g。若属妇女子宫肌瘤,在出血时,暂停使用。
[文献别录]
<杂病源流犀烛。肩腾肘臂腕手病源流):“(灵枢>日: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铜人图>日:胃中寒,则手鱼际之络多青,胃中热,则手鱼际之络赤。”

180.股阴痛

股阴痛系指大腿内侧发生疼痛的症状,可为单侧或为双侧,由于经脉连属关系,常可罹及外阴。
远溯<内经>即有股阴痛之记载,如<灵柩.经筋)曰:“足太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又云:“其病……阴股引髀而痛,阴器扭痛”。历代医案中常论及此症,临床上以股阴痛为主症的病例,并不少见。一旦患病,多极顽固.病程迁延,日久可兼见下肢肌肉痿软无力。双侧股阴痛涉及外阴者,其疼痛部位甚为特殊,形成马鞍型疼痛区。
股阴麻木与股阴疼痛不同,前者肌肤不知痛痒;后者感觉正常。但有时股阴疼痛伴有麻木,则肌肤不知痛痒。麻木甚者,自觉麻木似痛,二者鉴别则遇困难,但确定麻木与疼痛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及二者以何为主,自可区别对待。,
常见证候
湿热浸淫股阴痛:证见股阴部切割样、灼热疼痛,常可痛及外阴,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重,面黄虚浮,妇女可有赤黄带下,亦可兼见痛处红肿或外阴渗出黄水,常伴有肌肤不仁。如为双侧则形成马鞍型疼痛及麻木区,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日久可足下肢痿软,尿涩痛或淋沥。
寒湿浸淫股阴痛:股阴部抽掣或拘急冷痛,兼见首如裹,四肢困重,面色晦滞,颜面虚浮,手足苍白而冷,妇女尚可见带下清稀,可伴见肌肤不仁,少数病人可于股内侧形成阴疽,亦可罹及双侧阴股,麻木疼痛,日久可见足跗肿,两下肢无力,舌体胖大,淡白或晦滞,苔白厚腻,脉沉滑缓。
气虚血瘀股阴痛:平素气虚,面色苍白,口唇指甲淡白,舌淡白,畏风自汗,少气懒言,精神疲惫,股阴刺痛,或可有麻木,肌肤苍白,汗毛脱落,或可见肌肤暗红,粗糙,可伴尿失禁,脉细涩。
肾阳虚衰股阴痛:病人多见于股阴寒痛日久,腰酸,足膝无力,股阴部抽掣冷痛,常可连及阴囊,有时遗尿或脱肛,重则下肢无力或肌肉瘦削,耳鸣失聪,尺脉弱。

湿热浸淫及寒湿浸淫股阴痛:前者多为外感湿热病邪,湿热蕴结于足三阴经,经络闭阻不通而致疼痛;后者则为外感寒湿之邪,或患病日久阳气衰微,寒湿凝滞经脉,不通则痛。由于湿热及寒湿闭阻经络,皆可形成麻木。湿热浸淫者股阴部呈切割样疼痛,得凉稍舒,妇人可有赤黄带下;寒湿浸淫者股阴部呈抽掣样拘急冷痛,得温则舒,妇人带下清稀。湿热者,身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寒湿者,恶寒,舌淡白胖大,苔白厚腻,脉沉缓。湿热浸淫者,用清热、燥湿、活络法,方用二妙散加味,如薏米、黄芩、牛膝、萆薢、鸡血藤、丹参、川芎、地龙、泽泻、云苓等均可选用。

二妙散
炒黄柏15克苍术15克(米泔浸,炒)
1.如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
2.如热重于湿,则黄柏为君药,用量可大于苍术;
3.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
4.若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浊;
5.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
6.若下部湿疮、湿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丹溪心法》卷4)
[异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7)、苍柏散(《疡科选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录自《医学纲目》卷20)、苍柏二妙丸(《症因脉治》卷3)。
[组成]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上二味,沸汤,人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
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湿热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湿热下注,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
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以湿热下注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而见小便短赤、足膝
肿痛、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湿重于热以苍术为君药,用量可大于黄柏;如热重于湿,则以黄柏为
君,用量可大于苍术;湿热并重者,两药等量。若湿热痿证,可加猪莶草、木瓜、怀牛
膝、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骨;若湿热脚气,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渗湿泄
浊;若湿热带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车前子等,以渗湿止带;若下部湿疮、湿
痒可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湿热,解疮毒。
3.本方现常用治关节炎、腰膝关节骨质增生、痛风、腓肠肌痉挛、阴囊炎、阴道
炎等病机属湿热者。
[使用注意]本方主治湿热下注病证,若属寒湿为患者不宜使用。

寒湿浸淫者,用温经、利湿、活络法,方用胃苓汤或除湿汤加味,酌加桂枝、附子、地龙等。

胃苓汤
猪苓2.3克泽泻3.8克白术2.3克桂枝1.5克茯苓2.3克苍术(泔浸)3克姜厚朴1.5克陈皮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6克(包)
红枣3枚(包)
(《世医得效方》卷5)五苓散平胃散(各3g)上合方,姜、枣煎
汤,空心服。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胃苓汤为五苓散与平胃散合方,取五苓散利水渗湿,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共奏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
以上三方均为五苓散加减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健脾利湿,主治脾虚
湿胜,泄泻,小便不利诸证。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二倍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作
用,适用于黄疸病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胃苓汤即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
胃,行气利水作用,适用于水湿内盛的泄泻,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

除湿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汤
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苍术(米泔浸.二钱)藿香(一钱)陈皮(去白.一钱半)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除湿汤
处方茯苓干葛各120克甘草(炙)白术各6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主湿郁经络,血溢作衄或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服。
头痛,加川芎6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
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甘草9克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着;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丹台玉案》卷三:除湿汤
处方茯苓泽泻茵陈猪苓各2.4克黄芩黄连知母天花粉白术各1.8克防己陈皮青皮苍术各0.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黄疸内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
处方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
功能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四

《回春》卷五:除湿汤
处方人言2两。
制法水煮滚热,再用毡片剪如底样5-6片,入内同煮,令汁干为度,取出毡片,晒干或焙干。
功能主治风湿凝住,脚气疼痛。
用法用量裹脚板上,出汗,如毡湿透,再换1片,出令汗尽即已。

摘录《回春》卷五
《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
处方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
功能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纂要》卷上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除湿汤
处方半夏、苍术、厚朴、藿香、陈皮、甘草、白术、茯苓、木瓜、槟榔、白芷、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腿、股、膝、膑、胫、足病之因于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一盘珠》卷一:除湿汤
处方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中湿。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一盘珠》卷一

《玉案》卷三:除湿汤
处方茯苓8分,泽泻8分,茵陈8分,猪苓8分,黄芩6分,黄连6分,知母6分,天花粉6分,白术6分,防己3分,陈皮3分,青皮3分,苍术3分。
功能主治黄疸内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三

《女科万金方》:除湿汤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
功能主治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精液凝滞。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百一》卷三:除湿汤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苍术(米泔浸)1两,藿香叶(去土)1两,甘草1两,橘红1两,厚朴1两,半夏1两,附子6钱(炮),生姜2两。
制法厚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风湿,风温,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腠理开疏,气道壅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胸膈溢满,腰疼体痛,呕吐涎沫。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中湿,伤湿,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大盏,加生姜10片,煎至1盏,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三

《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
处方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
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着,腰脚酸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湿热痞满不食。泄泻溺涩,脉缓者。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着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伤食兼湿。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湿滞伤脾不能健运,而湿流关节,气闭不行,故腰脚肿重,泄泻溺涩焉,苍术燥湿强脾,厚朴散滞消肿,陈皮理气和中,藿香温中快胃,白术燥脾湿以健中,半夏理脾湿以醒胃,茯苓渗脾湿,甘草缓中州,生姜以温散寒湿也,使湿散脾强,则肿退泻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湿健中之剂,为湿滞伤脾肿泻之专方。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八

《医统》卷八十八:除湿汤
处方人参、白术、苍术、茯苓、半夏、厚朴(姜炒)、陈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助脾去湿。主小儿寒湿所伤,手足软弱,不能抬举疼痛,吐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片玉痘疹》卷十:除湿汤
处方羌活、苍术、防风、木通、猪苓、泽泻、白术、赤芍、官桂。
功能主治内渗其湿,外燥其表,令好收靥.主痘疮,如初饮冷水,浸湿脾胃以致收靥不齐者。痘当收敛之时,有因湿盛而不得收敛者,其现证轻则有孔漏浆,重则遍体溃烂,肚腹胀、小便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

《济阳纲目》卷二十八:除湿汤
处方茯苓1钱,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半夏5分,桑白皮5分,杏仁(去皮尖)5分,甘草(炙)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诸咳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
伤风致咳,鼻流清涕,加防风、羌活、薄荷、荆芥、苏叶各1钱;肺受火邪、痰壅口干,加黄芩1钱、黄连7分;肺受湿痰,身重,加苍术、防己、山栀(炒)各5分;寒喘痰嗽,加麻黄7分;恶寒多汗,加桂枝、防风;风寒,加南星、竹沥半盏,姜汁少许;痰气咳嗽,加苏子、贝母各1钱;日晡咳者,火浮于肺,加5味子7粒,知母(炒)1钱,五倍子7分;久嗽,气虚血少,加参、耆、归身、款冬花、紫菀;午后阳虚咳嗽,加知母、川柏(俱蜜水蒸)4分,当归、生地、竹沥、姜汁、天门冬、贝母各等分;嗽若有血,加清血凉血之剂。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气虚血瘀与肾阳虚衰股阴痛:气虚血瘀者,多素有气血亏虚,经脉失养而血行迟滞,造成瘀血阻滞不通;肾阳虚衰者多为久病阳气衰败,经脉失去阳气温煦,寒凝而经络闭阻。气虚血瘀者,痛如锥刺,兼见瘀血之象,股阴部可见皮肤紫暗,粗糙,且兼见气虚之象(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神疲倦怠、畏风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脉虚);而肾阳虚衰者股阴部抽掣冷痛,局部肤色苍白,得温痛减,遇冷加重,兼见肾虚之象(形寒肢冷、腰酸腿软、腰膝冷痛、耳鸣遗精、尺脉弱等症状)。二者日久皆可致肌肉瘦削或痿软。气虚血瘀者,可用补气活血化瘀法,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如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川芎、地龙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9克白芍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红枣12枚
1.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
2.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以补血和血;
3.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
4.筋挛麻痹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金匮要略》)
[异名]黄芪汤(《圣济总录》卷19)、黄芪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3)、桂
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全集》卷12)、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2)。
[组成]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桂枝三两(9g)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一方有人参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紧。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血痹的常用方,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或疼痛,手足冷,
舌质暗淡或青紫,脉微紧或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气虚甚者,倍黄芪,加党参以益气通经固表;血虚者,加当归、鸡血
藤以补血和血;阳虚肢冷者,加附子以温阳散寒;筋挛麻痹者,加木瓜、乌梢蛇以舒筋
通痹;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散邪;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3.本方现代常用于皮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雷诺病、腓神经麻痹、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腕管综合
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而肾阳虚衰者则须用温阳通络法,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味,如鸡血藤、丹参、红花、地龙等。

肾气丸
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熟地24克丹皮9克泽泻9克茯苓9克肉桂3克(焗服)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
2.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
3.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金匮要略》)
[异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地黄丸(《太平圣惠方》卷98)、八仙丸(《养老
奉亲书》)、补肾八味丸(《圣济总录》卷51)、八味丸(《如宜方》,录自《普济方》卷
401)、八味地黄丸(《小儿痘疹方论》)、附子八味丸(《证治要诀类方》卷4)、金匮肾气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简明医彀》卷4)、桂附地黄丸(《简明医彀》卷
8)、附桂八味丸(《医方论》卷工)、桂附八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1)。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薯蓣四两(120g)山茱萸四两(120g)泽泻三两
(90g)茯苓三两(90g)牡丹皮三两(90g)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剂。临床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
阳之力;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痰饮咳喘
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
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属肾阳不足者:
[使用注意]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股阴痛一症,主要在于辨外感或内伤,辨湿热或寒湿,久痛则须注意为气虚血瘀抑或肾阳虚衰,然临床上常有以上各证候相兼而见者,如湿热阻络兼见瘀血;肾阳虚亦可兼见瘀血,应当仔细辨别之。
[文献别录]
<中医临证备要.股阴痛):“股阴痛,很少单独发现,如果一侧出现,痛如锥刺,不能转动,外形一无变化,按之皮肤不热,重压有固定痛点,兼有寒热往来的,须防‘咬骨疽’,用万灵丹内服。日久化脓内蚀,外形仍难观察,可用长针探刺。也有生在大股外侧的,不红不热,名‘附骨疽’,有漫肿现象,比较容易诊断。”

181.腿肿痛

腿肿痛是指下肢肿胀疼痛而言。古代医籍多在痹,痛风等病门中叙述。本症与仅限于膝部之肿痛有别又不同于单纯腿肿。以下所述的是髀关以下的腿肿痛症。
常见证候
寒湿阻滞腿肿痛:两腿肿痛,或一侧肿痛,遇寒加剧,关节不得屈伸,皮色不变。身体沉重,恶风不欲去衣,脉弦紧或弦迟,苔白滑。
湿热阻痹腿肿痛:两腿或单腿肿痛,扪之发热,足心欲踏凉地,小便短赤,大便干,脉弦滑数,苔黄腻。
瘀血阻络腿肿痛:双侧或一侧腿肿胀痛,或肿胀刺痛,按之痛甚,皮肤失柔,或皮色黯紫,脉沉涩,舌紫黯或舌边有瘀斑。

寒湿阻滞腿肿痛与湿热阻痹腿肿痛:此二证皆由外邪所致。或坐卧湿地,或冒受雨露,或水中浸渍,特别是居处潮湿,下肢易受伤害,湿侵皮肉,随机体气质之异同而变寒化热。阳虚之体则常从寒化,阴虚之体则易从热化。不论是湿寒或是湿热,皆可阻遏络脉而发生局部之肿痛。其共同点为:下肢肿痛,关节屈伸不利,舌有苔。辨证要点为寒湿阻痹腿肿痛患肢发凉,遇寒加剧,脉弦紧或弦迟,苔白腻或滑。湿热阻痹腿肿痛患肢发热,尤以足心为甚,疼痛与天气变化关系不大,脉弦滑数,苔黄腻。寒湿腿肿痛治宜除湿散寒,方选乌头汤,或除风湿羌活汤;

乌头汤
麻黄9克白芍9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川乌10克(包)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三两(各9g)
川乌五枚(15g)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功用:温经祛湿,散寒止
痛。主治:寒湿历节。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或痛痹,
脚气,雷头风。
本方川乌与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芍药、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
营缓急,并能制约乌、麻之峻烈。其止痛益气优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但走表散寒之力较弱。

除风湿羌活汤
《内外伤辨》卷中:除风湿羌活汤
别名除湿羌活汤、除湿汤
处方羌活7分,防风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钱,苍术1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作1服。
功能主治湿从外受,或一身尽痛,或头重如蒙,甚而昏冒。风湿相搏,湿因外中,得之于天阴淫雨,晴后湿蒸,早晨雾露,及久卧湿地,远行涉水,瘴气山岚,其证头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薄,皮肤浮肿。湿似疸(熏黄黑晦一症,若兼一身尽痛,乃是湿病,非疸,当从湿治),霍乱因湿,及因干湿四肢重着,骨节烦病,胸膈滞闷。风湿上冲,头重如裹,似有物蒙之,兼有热者。
用法用量除湿羌活汤(《回春》卷二)、除湿汤(《金鉴》卷三十九)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脾胃论》卷中:除风湿羌活汤
处方羌活1两,防风(去芦)1钱,苍术(酒浸,去皮)1钱,黄耆1钱,升麻7分,炙甘草5分,独活5分,柴胡5分,川芎3分,黄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泽泻(去须)3分,猪苓(去黑皮)3分,茯苓3分,黄连(去须)1分。
功能主治风湿热痹,痿证,眩晕麻木。湿气胜,风证不退,眩晕麻木不已者。着痹。热痹,或痛风挟热者,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裂。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羌活汤”。
各家论述《医钞类编》:二活祛风胜湿,兼通关节;防风风药卒徒,善散太阳风湿;藁本专治太阳寒湿;川芎能升厥阴清气,上治头眩;六者辛温升散,又能解表之药,使湿从汗出也;苍术除湿,二苓、泽泻渗湿利水,四者使湿从人小便出也;黄耆固表,陈皮利气,黄柏除下焦之热,黄连除中焦之热,升柴升清障浊也。
摘录《脾胃论》卷中

《保命歌括》卷五:除风湿羌活汤
处方羌活5分,防风1钱,苍术(酒洗)1钱,黄耆1钱,独活5分,柴胡5分,升麻7分,甘草(炙)3分,川芎3分,黄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
功能主治腰痛不可俯仰及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脐下痛,加熟地5分;如不止,大寒也,加肉桂2分;胸中气滞,加枳实3分;胁下气滞,加青皮3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身有疼痛,湿重者,加去桂五苓散1钱。
摘录《保命歌括》卷五

湿热阻痹腿肿痛治宜清热祛湿,方选拈痛汤,或三妙散。

当归拈痛汤
羌活15克防风9克升麻3克葛根6克白术3克苍术9克当归身9克人参6克甘草15克苦参6克炒黄芩3克酒知母9克酒茵陈15克猪苓9克泽泻9克
1.若脚膝肿甚者,加防已、木瓜以祛湿消肿;
2.身痛甚者,加姜黄、海桐皮、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热通络止痛;
3.关节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行气止痛;
4.关节肿胀者,加生地、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热利湿消肿;
5.局部灼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生石膏以清热解毒。
(《医学启源》卷下)
[异名]拈痛汤(《兰室秘藏》卷中)、当归止痛汤(《仁术便览》卷1)、当归拈痛散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4)。
[组成]羌活半两(15g)防风三钱(9g)升麻一钱(3g)葛根二钱(6g)
白术一钱(3g)苍术三钱(9g)当归身三钱(9g)人参二钱(6g)甘草五钱
(15g)苦参酒浸二钱(6g)黄芩一钱(3g)炒知母三钱(9g)酒洗茵陈五钱
(15g)酒炒猪苓三钱(9g)泽泻三钱(9g)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30g),水二盏半,先以水拌湿,候少时,煎至
一盏,去滓温服,待少时,美膳压之。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
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等。
[病机分析]本方主治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或风湿化热所致之证。风与湿热相
搏,流走经络关节,气血不能流通,故遍身肢节烦痛,痛处有灼热感;湿为阴邪,其性
重浊而粘滞,易阻滞气机,湿热流注肩背肌腠经络,则肩背沉重;湿热下注,阻遏络
脉,故脚气肿痛;湿热毒邪深入血分,血行迟滞,瘀血阻滞,热壅肉腐,瘀热生毒,稽
留经脉,聚于脚膝,故脚膝生疮;湿热内蕴,可见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等征象。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之证。治宜利湿清热,疏风散邪。方中
羌活辛温而气雄,发表力强,以散外受之风邪,尚有胜湿、通利关节而止痛之功,尤其
以上部肩背肢节疼痛者佳。《汤液本草》卷3曰:“羌活气雄,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
肢节痛、一身尽痛者,非此不能除”。茵陈苦泄下降,善于清利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
二药相合,疏风清热利湿,可收湿热去、经络疏、痹痛除之功,共为本方君药。猪苓、
泽泻淡渗利水,且性寒又可泄热,下焦湿热尤为适宜。黄芩、苦参二药既可清热邪,又
可燥湿邪,苦参还可清下焦湿热,通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防风、升麻、葛根三
药解表疏风,配合羌活则疏风解表之力更强。以上诸药合用,外可散风邪,内可除湿
热,共为臣药。脾主运化,湿邪内阻则脾之运化无力,湿邪更加滞而不行,聚而不散。
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标本兼顾,健脾则脾之运化有力,湿邪不再内停,燥湿则可去已
停之水湿。外受风邪,内蕴湿热,邪气壅阻,内外合邪每致气血耗损,加之方中辛香走
窜药、苦燥药、渗利药等皆易耗伤人之气血,为了使邪去而正不伤,故又以人参、当归
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且当归质润,又可制诸药之燥。此外当归还有活血止痛之功,寓
“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妇人良方大全》卷3)之意,知母苦寒而不燥,与上药
相协,清热养阴之力益著,以上共为佐药。甘草为佐使药,既可调和诸药,又可加强人
参、白术等益气健脾之功。共奏利湿清热,疏风散邪之功。
本方为汤剂,止痛效果较好,可以拈除疼痛,故名拈痛汤。正如《增补内经拾遗方
沦》卷4所说:“当归和气血药也,气血各有攸归,则经络流通而痛止,如手拈去也,故
云然。”、
本方配伍特点是表里同治,邪正兼顾。外可散风邪,内可降湿热。散风清热利湿,
以去其邪;益气健脾养血,以扶其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初起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时以肢
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脚膝肿甚者,加防己、木瓜以祛湿消肿;身痛甚者,加姜黄、海桐
皮以活血通络止痛;关节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行气止痛;关节肿胀者,加生
地、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热利湿消肿;局部灼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生石膏以清热解毒。
3.现代临床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下肢皮肤病、脚气、疥癣
内攻等属风湿而兼有湿热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使用注意]风寒湿痹证,忌用本方。

三妙丸
炒黄柏12克苍术18克(米泔浸,炒)川牛膝6克
(《医学正传》卷5)黄柏四两酒拌略炒苍术六两米酒浸一二宿,细切焙
干川牛膝去芦二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腹,姜、
盐汤下。忌鱼腥、荞麦、热面、煎炒等物。功用:清热燥湿,补益肝肾。主治:湿热下
注。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痿软无力。
本方是在二妙散基础上加牛膝而成。牛膝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引药、引
热、引血下行,同时又能利湿通淋,活血化瘀,其导湿热下行,消足膝红肿,对于下焦
病证湿热痿痹尤为适宜,前人有“无牛膝不过膝”之说,且与人下焦之黄柏配伍,治下
部湿热更有奇功。.


瘀血阻络腿肿痛:本症病因复杂,或因外邪留而不去,由经入络,络脉瘀滞而作肿痛,或因内伤七情,气机郁滞,血脉不畅而作肿作痛,或因跌仆闪挫亦可引起。辨证要点:为腿肿痛或肿胀刺痛,或夜间增剧,且每伴有脉涩、舌紫,患肢皮肤发紧失柔。洽宜活血化瘀,方选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医林改错》卷下)由血府逐瘀汤去柴胡、枳壳、桔梗、生地,加
秦艽、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地龙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风除
湿。主治:痹证而有瘀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王清任善于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血府逐瘀汤、通窍
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常称为五逐瘀汤,各方均以川芎、当
归、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物,俱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其中血府逐瘀汤配有行气
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
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证;通窍活血汤配有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等,故辛香通窍
作用较好,主治瘀阻头面之证;膈下逐瘀汤配有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等疏肝行气
止痛之品,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好,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气滞之两胁及腹中胀痛;少腹逐
瘀汤配有温里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温经止痛作用较优,主治血瘀少腹之月经
不调、痛经等;身痛逐瘀汤配有通络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龙等,故多用于瘀血痹
阻经络所致的肢体痹痛或周身疼痛等。

还有一种劳伤腿肿痛,是由久行或久立伤筋,血聚下肢所引起。局部青筋突起,形如蚯蚓,颜色青紫是其特点。治宜行气和血、通畅筋脉,用当归、白芍、生地、桂枝、木瓜、黄芪、牛膝、血竭之属,重者可酌加虫类药物。.
其次,腿肿痛的治疗,还可依据疼痛的部位选用引经药物,或补消兼施。对于虚中夹邪的腿肿痛,权衡正邪虚实的轻重,或先补后消,或先消后补,或补消兼施。对于慢性肿痛,正气受损者,切忌消而不补,遗留后患。
[文献别录]
<中国医学大辞典):“腿痛……在前廉者属阳明,宜白芷、升麻、干葛。在后廉者属太阳,宜羌活、防风。在外廉者属少阳,宜柴胡、羌活。在内廉者属厥阴,宜青皮、吴萸。在内前廉者属太阴,宜苍术、白芍。在内后廉者属少阴,宜独活、泽泻。”
《张氏医通》:“大股痛……有湿热者,痛处必肿,而沉重不能转侧,二妙散加羌、防、升、柴、术、草之类。或除湿汤,渗湿汤选用。寒热而肿痛者,须防发痈。”

渗湿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渗湿汤
处方白术(三钱)干姜(炮一钱)白芍药(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白茯苓(去皮.一钱)人参(一钱)桂枝(不见火.半钱)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治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或多汗恶风,或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渗湿汤
处方苍术、白术、甘草(炙),各一两。茯苓(去皮)、干姜,各二两。橘红、丁香,各一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或出,大便溏泄。皆因坐卧湿处,或因雨露所袭,或因汗出衣衾泠湿,久久得之。腰下重疼,两脚疼痛,腿膝或肿或不肿,小便利,反不渴,悉能主之。
用法用量每取四钱,水一盏半,枣一枚,姜三片,煎七分,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渗湿汤
别名七味渗湿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苍术白术甘草(炙)各30克茯苓(去皮)干姜(爁)各60克橘红丁香各7.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或利,大便溏泄,腰下重疼,两脚疼痛,腿膝或肿或不肿,小便利反不渴。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大枣1枚,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古今医统》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渗湿汤
别名参附渗湿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附子(炮)干姜(炮)桂枝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坐卧湿地,或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32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扁鹊心书》卷下:渗湿汤
处方厚朴60克丁香甘草附子各30克砂仁干姜肉果(面裹煨透)高良姜各24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温胃除湿。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扁鹊心书》卷下

《女科百问》卷上:渗湿汤
处方白术45克苍术15克(炒)厚朴肉桂丁香干姜各30克陈皮细辛白茯苓各30克肉豆蔻15克砂仁15克附子24克(先炮,同姜炒令赤,去姜,切片)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湿胜濡泄,经水反断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丹台玉案》卷二:渗湿汤
处方丁香苍术白术姜黄茯苓甘草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湿伤脾胃,下部虚肿,大便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2枚,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二
(丹溪心法):“若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宜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及大黄微利之。”

182.膝肿痛

膝肿痛是指膝部肿大疼痛而言。
“膝肿痛”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在(灵枢。经脉>篇胃足阳明之脉的所生病,就载有“膝膑肿痛”症。其它各篇也有类似的描述。此后的医学著作多列入痹、痛风、鹤膝风、历节风等病门中讨论。<灵枢.杂病)篇中还有“膝中痛”症,虽与本症相似,但痛而不肿,故不予叙述
常见证候、
气血两虚膝肿痛:膝部肿痛,四肢酸软无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肝肾虚损膝肿痛:两膝肿大疼痛,腰酸痛,.下肢肌肉消瘦,步履艰难,头晕神疲,舌体瘦或胖大,舌质淡或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湿热阻滞膝肿痛:两膝肿大疼痛、局部扪之有热感,面色黄并浮有油垢,小便色黄,大便先干后溏,舌质嫩红.苔薄黄,脉滑数或濡数。
寒湿阻滞膝肿痛:两膝肿大,疼痛较剧,难以行走,形寒肢冷,面色白中略带青,舌质紫黯,苔白滑,脉沉紧或沉迟。
热毒蕴结膝肿痛:膝关节红肿灼痛,势如虎咬,屈伸困难,伴有身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使干结,舌质赤,苔黄偏干,脉滑数。.
湿毒蕴结膝肿痛:膝关节漫肿沉痛,兼有头沉身重,肢体困胀,脘腹满闷,时有呕恶,大便不实,舌质淡红或淡黯,苔白腻而润,脉沉缓或弦滑。
气血两虚膝肿痛与肝肾虚损膝肿痛:膝关节为肝脾肾三经所系,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膝为筋、肉、骨之大会。若病后虚羸,三阴俱损,外邪渐侵于内,稽留膝部,则病膝肿痛。两者均为虚证,多发生于它病之后,起病缓慢,并伴有肢体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虚证。但就病程而言,前者为早期,后者为晚期;就病势而言,前者轻,后者重;就症状而言,前者肌肉失丰,但未至削脱,后者肌肉消瘦,渐至但存皮骨;前者尚可行步,后者起步艰难。治法上两者均以补为主,以散为佐。气血两虚的宜补气血、温经脉、散风湿,方选大防风汤;

大防风汤
处方防风(一钱)熟地黄(一钱)白术(一钱)羌活(一钱)人参(一钱)川芎(一钱)黄蓍(一钱)牛膝(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半)当归(酒洗.一钱半)杜仲(姜汁炒.去丝.一钱半)芍药(一钱半)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去风顺气,活血壮筋;又治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痛,脚胫枯细,名曰鹤膝风。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肝肾虚损的宜补肝肾、填精髓、散寒湿,方选三气饮。

三气饮
组成
当归、枸杞、杜仲各二钱,熟地三钱或五钱,牛膝、茯苓、芍药(酒炒)、肉桂各一钱,北细辛(或代以独活)、白芷、炙甘草各一钱,附子随宜一二钱。
用法用量;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服。此饮亦可浸酒,大约每药一斤,可用烧酒六七升,浸十余日,徐徐服之。
主治;血气亏损,风寒湿三气乘虚内侵,筋骨历节痹痛之极,及痢后鹤膝风痛。
加减化裁
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随宜;风寒胜者,加麻黄一二钱。
《陈修园医学全书》:“三气饮,治血气亏损,风、寒、湿三气乘虚内侵,筋骨历节痹痛之极,及痢后鹤膝风痛等证。当归、枸杞、杜仲各二钱,熟地三钱或五钱,牛膝、茯苓、芍药(酒炒)、肉桂各一钱,北细辛(或代以独活)、白芷、炙甘草各一钱,附子随宜一二钱。水二钟,加姜三片煎服。”


湿热阻滞膝肿痛与寒湿阻滞膝肿痛:两者均因风湿侵袭而致,或得之于露卧受凉,或受渍于水湿之中,随其体质强弱而转化,两者各具特点。从热化者为湿热,湿热稽留,蕴结经脉,聚于膝部,发为肿痛;从寒化者为寒湿,寒湿稽留,深伏于膝,气血阻滞,发为肿痛。两者相比,湿热者膝部扪之有热感,寒湿者膝部扪之发凉;每遇阴雨天,寒湿者疼痛加剧,而湿热者变化不显;湿热者舌苔黄腻,面有油垢,寒湿者苔白滑润,面色青白。治疗上,前者以清热渗湿,疏利关节为法,方选加味二妙散;

后者以散寒温经,除湿活血为法,方选五积散,或阳和汤。

五积散
当归3克麻黄3克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干姜2.4克白芍2.4克枳壳2.4克半夏2.1克
白芷2.1克桔梗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肉桂1.5克人参1.5克茯苓1.5克川芎1.2克
葱白3根
1.如表寒重者,以桂枝易肉桂,加强解表之力;
2.表寒证轻者,去麻黄、白芷,以减轻发汗之力;
3.里寒证偏盛,加制附子以温里散寒;
4.胃痛,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散寒,防逆止呕;
5.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扶正;
6.无血瘀者,去川芎、当归;
7.痛经者,加延胡索、炒艾叶、乌药温经止痛。
总之,当审五积之缓急轻重及其兼证,灵活变通出入。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异名]催生汤(《易简方》,录自《医方类聚》卷229)、异功五积散(《管见大全良
方》,录自《医方类聚》卷56)、熟料五积散(《医方集解。表里之剂》)、百病无忧散、调
中健胃汤(《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1)。
[组成]苍术桔梗各二十两(各600g)枳壳陈皮各六两(各180g)芍药
白芷川芎川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汤泡各三两(各90g)厚朴干姜各四两
(各120g)麻黄去根、节六两(180g)
[用法]上除枳壳、肉桂两件外,余锉细,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次人枳壳、桂
令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半盏,热服;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
每服二钱(6g),加生姜、葱白煎,食后热服。
[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
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性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之五积证的代表方,临床以寒热无
汗,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药味众多,临床应用可根据表里证之轻重,五积之主次而加减变
化。如表寒证重者,以桂枝易肉桂,加强解表之力;表寒证轻者,去麻黄、白芷,以减
轻发汗之力;里寒证偏盛,加制附片以温里散寒;胃痛,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以温中
散寒,降逆止呕;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扶正;无血瘀者,去川芎、当
归;痛经者,加延胡索、炒艾叶、乌药温经止痛。总之,当细审五积之缓急轻重及其兼
证,灵活变通出入。
3.本方主治范围广泛,凡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悉皆能治。现代临床
将之用于坐骨神经痛、腰痛、喘咳、胃痛、痛经等属寒邪为患者。对妇女寒湿带下,以
及风寒湿所致的鹤膝风、流注等,亦有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素体阴虚,或湿热为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阳和汤
熟地30克肉桂3克(粉服)麻黄2克鹿角胶9克(焗服)白芥子6克姜炭2克生甘草3克
1.若阳虚寒盛者,可加附子以温阳散寒;
2.寒湿凝滞较甚者,可加细辛以散寒通滞;
3.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以助益气;
4.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
(《外科证治全生集》卷4)
[组成]熟地一两(30g)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
钱(9g)白芥子二钱(6g)姜炭五分(2g)生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
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疗外科阴疽诸证。以患部皮色不变,漫肿无头,酸痛无热,舌淡脉细为应用要点。
2.加减法若阳虚寒盛者,可加入附子以温阳散寒;寒湿凝滞较甚者,可加细辛
以散寒通滞;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以助益气;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
3.本方现代常用于骨结核、淋巴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
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血虚寒
凝者。血虚寒盛所致的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妇女痛经等亦可加减应用。
[使用注意]若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者,或疽已溃破,不宜使用本方。马培
之说:“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
(《马评外科全生集》)。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谓:“半阴半阳之证忌用”



热毒蕴结膝肿痛:本症有两种情况,一为外伤所致,或跌伤,或创伤,或击伤,使局部青紫,血行迟滞,瘀热生毒,发为膝肿痛;一为风毒外侵,与血热相搏,热毒内攻,而发膝肿痛。前者有外伤史,膝关节红肿热痛,扪之灼手,按之皮软,热随痛增,痛随热剧,日久关节内积液增多,溃破后脓出如浆,或流出黄水,起病速,愈合缓;后者以膝之两旁肿痛明显,痛势如锥,手不可近,伴发热心烦,古名“膝眼风”。外伤而致的膝肿痛,治宜清热解毒、括血利关节,方选五味消毒饮合活络效灵丹,

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1.热毒重者,加连翘、黄连、半枝莲。
2.血热毒盛者,加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等。
3.肿甚者,加防风、蝉蜕等。
4.脓成不溃根深或溃而不易出者,加皂角刺。
5.若用于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可加瓜蒌皮、贝母、青皮等。
6.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发热者,可加白茅根、玉米须。
(《医宗金鉴》卷72)
[异名]五味消毒汤(《外科探源》,录自《家庭治病新书》)、消毒饮(《吉人集验方》下集)。
[组成]金银花三钱(2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各15g)
[用法]水煎,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渣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疮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长于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疔疮初起。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热毒重者,加连翘、黄连、半枝莲等清泄热毒;血热毒盛者,加牡丹
皮、生地黄、赤芍等凉血散血;肿甚者,加防风、蝉蜕等散风消肿,透邪外出;脓成不
溃根深或溃而脓不易出者,加皂角刺等排脓;若用于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可加瓜蒌
皮、贝母、青皮等散结消肿;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发热者,可加白茅根、玉米须等清热利尿。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疖肿、乳腺炎、阑尾炎、结膜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以及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等证属热毒者。
[使用注意]阴疽忌用,以免攻伐伤正;脾胃素虚者慎用。

活络效灵丹
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明乳香15克生明没药15克
1.腿疼加牛膝活血通脉,引药下行;
2.臂疼,加连翘理肝气,并引药上行;
3.妇女瘀血胀痛,加生桃仁、生五灵脂以增强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4.疮红属阳者,加金银花、连翘、知母等以解毒消痈;
5.疮白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温通血脉,温补精血;
6.疮破后,生肌不速者,加黄芪、知母、甘草补气托毒,生肌敛疮;
7.脏腑内痈,加三七、牛蒡子活血解毒疗痈。
8.跌打损伤之腿疼痛甚者,加穿山甲、地龙、水蛭活血通络止痛;
9.癥积聚,宜加赤芍、桃仁。三棱、莪术等行气活血之品。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当归五钱(15g)丹参五钱(15g)生明乳香五钱(15g)生明没药五钱(15g)、
[用法]水煎服。若作散,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气血凝滞证。心腹疼痛,脚痛臂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症瘕积聚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活血止痛效果尤著,“凡病之由于气血凝滞者,恒多奇效”(《医
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临床运用以疼痛拒按、固定或呈刺痛,舌质紫暗,脉弦或沉涩
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腿疼加牛膝活血通脉,引药下行;臂疼,加连翘“理肝气”(《医学衷
中参西录》上册),并引药上行;妇女瘀血腹痛,加生桃仁、生五灵脂以增强活血通络
止痛之功;疮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解毒消痈;疮白硬属阴者,加肉桂、
鹿角胶温通血脉,温补精血;疮破后生肌不速者,加黄芪、知母、甘草补气托毒,生肌
敛疮;脏腑内痈,加三七、牛蒡子活血解毒疗痈。跌打损伤之腿疼臂痛甚者,加穿山
甲、地龙、水蛭活血通络止痛。症瘕积聚,宜加赤芍、桃仁、三棱、莪术等行气活血之品。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冠心病、宫外孕、脑血栓形成、坐骨神经痛、脑震荡后遗症
等辨证属气血凝滞者。

溃破后以十全大补汤双补气血;“膝眼风”则宜清热解毒,

十全大补汤(十全散)
人参6克(焗服)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酒当归9克熟地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生姜5片红枣5枚黄芪12克肉桂3克(研粉焗服)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等以敛汗固表。
(《传信适用方》卷2)
[异名]十补汤(《易简方》)、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5续添诸局经验秘
方)、大补十全散(《医垒元戎》)、千金散(《丹溪心法附余》.卷21)、十全大补散(《证治
准绳.类方》卷1)、加味八珍汤(《罗氏会约医镜》卷14)。
[组成]人参去芦(6g)白术白芍药白茯苓(各9g)黄芪(12g)川芎(6g)
干熟地黄(12g)当归去芦(9g)桂去皮甘草炒(各3g)各等分、
[用法]上哎咀。每服三钱(9g),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水一盏半,煎至
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萎黄,倦怠食少,头晕目眩,神疲气短,心悸怔忡,自
汗盗汗,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以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疮疡不敛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神疲气短,头晕目眩,
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自汗不止者,加煅龙
骨、煅牡蛎等以敛汗固表。
3.本方现代常用于各种贫血,痿证,神经衰弱,慢性荨麻疹,妇女月经不调,疮
疡溃后久不愈合等辨证属气血大虚者,以及外科手术后,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见上述证候者。

仙方活命饮(神仙活命饮)
穿山甲6克甘草6克防风6克没药6克赤芍6克白芷3克当归尾6克乳香6克贝母6克天花粉6克皂刺6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
1.临床上应重用金银花,并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连翘、黄连等。
2.疮疡范围不大不深者,去穿山甲、皂角刺。
3.痛不甚者,减乳香或没药。
4.红肿痛甚者,减辛温之白芷、橘皮,加蒲公英、连翘。
5.血热甚者,加牡丹皮。
6.大热大渴伤津者,去辛燥之白芷、橘皮,重用天花粉,并加玄参。
7.加引经药:疮在头部加川芎;在颈项加桔梗;在胸部加瓜蒌皮;在胁部加柴胡;在腰背加秦艽;在上肢加片姜黄;在下肢加牛膝。
(《女科万金方》)
[异名]秘方夺命散(《袖珍方》卷3)、真人活命散(《痈疽神秘验方》)、真人
活命饮(《摄生众妙方》卷8)、神功活命汤(《疮疡经验全书》卷4)、十三味败毒散
(《医方考》卷6)、真人夺命饮(《惠直堂经验方》卷3)、当归消毒饮(《医林纂要探源》卷10)。
[组成]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各一钱(各6g)白芷六分(3g)归
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各6g)金银花陈皮各三钱(各9g)
[用法]用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
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疽疮疡初起。红肿掀痛,或身热凛寒,舌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痈疽疮疡肿毒,以局部红肿掀痛,甚
者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清热解毒之力尚嫌不足,临床上应重用金银花并加用蒲公英、紫
花地丁、野菊花、连翘、黄连之类,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疮疡范围不大不深者,去穿
山甲、皂角刺之攻坚破结。痛不甚,减乳香或没药。红肿痛甚者,减辛温之白芷、橘
皮,加蒲公英、连翘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血热甚者,加牡丹皮以凉血散瘀。大热大渴
伤津者,去辛燥之白芷、橘皮,重用天花粉,并加玄参以清热生津。另外,根据疮疡肿
毒所在部位的不同,可适当加入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如在头部加川芎,颈项加桔
梗,胸部加瓜蒌皮,胁部加柴胡,腰背加秦艽,上肢加片姜黄,下肢加牛膝。本方除煎
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软组织的感染化脓性炎症,如痈、蜂窝组织炎、化脓性扁
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宜于痈疽疮疡未溃之前,若已溃脓者,则不宜使用。阴证疮疡忌用。
消肿止痛,方选仙方活命饮加牛膝。湿毒蕴结膝肿痛与热毒蕴结膝肿痛:两者皆由毒邪内攻所致,所以痛势较剧。但湿为阴,热为阳,湿毒者起病缓,热毒者起病速;湿毒者膝关节漫肿不红,热毒者膝关节红肿,其它脉、舌、证也各具特点。湿毒蕴结所致者,治当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方选薏苡仁汤。.

薏苡仁汤
方剂来源清.《类证治裁}。
组成与用法薏苡仁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
防风白术草乌川乌麻黄
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根据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与主治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
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又
有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例如:
腰椎问盘突出症本方加细辛、狗脊、牛膝等为基础方,加减治
疗59例属慢性期者,并配合手法治疗。结果:优良率(症状、体征完
全或基本消失,可恢复原来工作)88.1%(《中医杂志》1981年第12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方用白术、苡仁除湿利
痹,合以羌活、独活、防风祛除风湿,川乌、草乌温燥寒湿,全方以除湿为
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白
腻,为其辨证要点。
方中可加用防己、萆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
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则发热者,忌服。
薏苡仁散(《本事方》),即本方去生姜、桂枝、草乌,加干姜、甘草、
官桂、茵芋、人参组成;功能法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周身
酸痛,四肢不利,或指趾肿痛,屈伸不利。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张氏医通》薏苡仁汤,即本方去川
芎、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草乌,白术改用苍术,加甘草组成;功能除湿
利痹,主治湿痹关节烦痛。

本症多见与成年人,但小儿亦有此疾,名曰“鹤膝”。盖小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薄弱,阴寒凝聚于膝部不解,发为肿痛。治宜补肾壮火,前人推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治之。此方不治风而壮肾,肾能作强,阴寒之毒自除。另外还有一膝引痛,上下不甚肿而膝微热微肿者,名“膝游风”,治宜顺气搜风、通利经络,绀珠丹主之。
前人认为,膝肿痛以“单膝生者轻,双膝生者重.若左膝方愈,复病右膝,右膝方愈,复病左膝者,名过膝风,属险。”(<中国医学大辞典))
[文献别录].
(医门法律。风门杂法>:“鹤膝风者,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细者,且未可治其膝,先养血气,俾肌肉渐荣,后治其膝可也。”
<张氏医通.鹤膝风>:“妇人鹤膝风证,因胎产经行失调,.或郁怒亏损肝脾,而为外感所伤,或先肢体筋挛,继而膝渐大,腿渐细,如鹤膝之状。若肿高赤痛者易治,漫肿不赤痛者难治。二三月溃而脓稠者易治,半载后溃而脓清者难治。误用攻伐,复伤元气,尤为难治也。大要当固元气为主,若食少体倦者,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人参3克(焗服)白术4.5克茯苓3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半夏4.5克生姜3片红枣2枚
1.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自《医学正传》卷3)
[组成]陈皮一钱(3g)半夏一钱五分(4。5g)茯苓一钱(3g)甘草一钱(3g)人
参一钱(3g)白术一钱五分(4.5g)
[用法]上切细,作一服。加大枣二个,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面色痿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
多色白,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的常用方剂。临床以食少便溏,胸脘
痞闷,咳嗽痰多色白,舌淡苔白腻,脉虚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畏寒
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慢性肠胃炎、妊娠呕吐等辨
证属脾胃气虚挟痰湿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性较温燥,真阴亏损者忌用。

晡热内热,寒热往来者,逍遥散;

逍遥散
柴胡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炙甘草1.5克煨姜1片(包)薄荷1.5克
1.火郁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
3.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9)
[异名]逍遥汤(《圣济总录》卷163)。
[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15g)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
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
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许
共煎汤温服,日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亦有丸剂,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
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质淡红,脉弦而虚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调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时应
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3.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
者,均可加减应用。
[使用注意]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所致,治疗时须嘱患者心情达观,方能获效。否
则,药“逍遥”而人不逍遥,终无济也。

发热恶寒者,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十全散)
人参6克(焗服)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酒当归9克熟地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生姜5片红枣5枚黄芪12克肉桂3克(研粉焗服)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等以敛汗固表。
(《传信适用方》卷2)
[异名]十补汤(《易简方》)、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5续添诸局经验秘
方)、大补十全散(《医垒元戎》)、千金散(《丹溪心法附余》.卷21)、十全大补散(《证治
准绳.类方》卷1)、加味八珍汤(《罗氏会约医镜》卷14)。
[组成]人参去芦(6g)白术白芍药白茯苓(各9g)黄芪(12g)川芎(6g)
干熟地黄(12g)当归去芦(9g)桂去皮甘草炒(各3g)各等分、
[用法]上哎咀。每服三钱(9g),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水一盏半,煎至
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萎黄,倦怠食少,头晕目眩,神疲气短,心悸怔忡,自
汗盗汗,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以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疮疡不敛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神疲气短,头晕目眩,
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自汗不止者,加煅龙
骨、煅牡蛎等以敛汗固表。
3.本方现代常用于各种贫血,痿证,神经衰弱,慢性荨麻疹,妇女月经不调,疮
疡溃后久不愈合等辨证属气血大虚者,以及外科手术后,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见上述证候者。

少寐惊悸者,归脾汤;

归脾汤
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炒酸枣仁3克炙甘草1克炙黄芪3克远志3克木香1.5克当归3克
龙眼肉3克生姜3片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正体类要》卷下).
[异名]归脾散(《古今医鉴》卷8)、加味归脾汤(《古今医鉴》卷u)、归脾饮(《痘
学真传》卷7)、归脾养营汤(《疡科心得集》卷上)。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一钱(各3g)
木香五分(].5g)甘草炙三分(1g)人参一钱(3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
淡,苔薄白,脉细弱0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心悸失眠,体
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
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3.本方现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证者。
月经过期者,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黄芪3克炙甘草1.5克人参0.9克升麻0.9克柴胡0.9克橘皮0.9克酒当归身0.9克白术0.9克
1.烦乱,腹中或周身有刺痛,为血涩不足,加当归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参1.5克、五味子2粒。
2.头痛,加蔓荆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头顶痛、脑痛,加蒿本1.5克、细辛0.9克;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臑、肘、臂外后兼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风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经血;加黄芩0.9克、黄连0.9克消其肿;人参1.5克、黄芪2.1克,益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
4.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干咽干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气上行以润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个,麦门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节麻黄1.5克,秋凉也加;春月天温咳嗽,只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陈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黄芩1.5克、黄连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闷者,加白芍3克、黄连3克;如痞腹胀,加枳实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朴2.1克;如天寒,少加干姜、肉桂以温中;心下痞,觉中寒,加附子3克、黄连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陈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1.5克、枳实0.9克;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黄连3克;脉弦,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恶寒觉冷痛,加中桂1.5克;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黄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9.如天寒时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类;胁下痛,或缩急,俱加柴胡0.9克,甚则1.5克,甘草0.9克。
10.脐下痛者,加熟地黄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加柴胡1.5克;如淋,加泽泻1.5克。
12.大便秘涩,加当归3克、酒大黄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药,先用清者一口,调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则止。
13.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痛,乃肾肝伏热,少加黄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汉防已1.5克;脉缓,沉困怠惰无力者,加苍术1.5克、人参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热甚者,少加黄柏以泻下焦之阴火;心烦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异名]医王汤(《方函口诀》,录自《伤寒论今释》卷7)。
[组成]黄芪一钱(18g)甘草炙五分(9g)人参去芦升麻柴胡橘皮当归
身酒洗白术各三分(各6g)
[用法]上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早饭后温服。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证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纳差便溏,舌淡脉弱。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3.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凡见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
或中气下陷,或长期发热的任何一个症状或体征,并伴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等脾胃气虚征象者,即可使用本方。此外,有人统计了近30年国内各级中医杂志上报
道的162例用甘温除热法获效的发热病例,将本法的运用指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①病
程较长,但一般在数月之内,年龄以10岁以下或20—50岁者居多。②持续低热,或壮
热不退,饮食失节或过度疲劳时加重。③兼有脾气亏虚或气血两虚的症状。④用甘寒养
阴,苦寒清热之剂,或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此说可供参考。
2.加减法原书云:烦乱,腹中或周身有刺痛,为血涩不足,加当归身五分或一
钱;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分、五味子二个。头痛,加蔓荆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顶痛、脑痛,加藁本五分、细辛三分;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
夏五分、生姜三分。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孺、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脉洪
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藁本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各三分,
消其肿;人参五分、黄芪七分,益元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嗌痛颔肿,脉洪大,
面赤者,加黄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口干咽干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气上行以
润之。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个,麦门冬(去心)五分;冬月咳嗽,加不去根节
麻黄五分,秋凉亦加;春月天温咳嗽,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久病痰嗽,肺中伏
火,去人参,以防痰嗽增益。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木香各三
分,陈皮五分,如冬月,再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一分;如夏月,少加黄芩、黄连各五
分;如秋月,加槟榔、草豆蔻、白豆蔻、缩砂各五分;如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
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心下痞,夯闷者,加芍药、黄连各一
钱;如痞腹胀,加枳实、木香、缩砂各三分,厚朴七分;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桂
心);心下痞,觉中寒,加附子、黄连各一钱;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陈皮各一钱;
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枳实三分;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各一钱;脉弦,
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五
分、甘草三分,如恶寒觉冷痛,加中桂五分;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
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如天寒时腹痛,
去芍药,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类;胁下痛,或缩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甘
草三分。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卧而多惊,小
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加柴胡五分;如淋,加泽泻五分。大便秘涩,加当归一
钱,大黄(酒洗,煨)五分或一钱;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药,先用清者一口,调玄明
粉五分或一钱,大便行则止。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痛,乃肾肝伏热,少加黄柏五
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汉防己五分;脉缓,沉困怠惰无力者,加苍术、人参、泽泻、
臼术、茯苓、五味子各五分。热甚者,少加黄柏以泻下焦之阴火;心烦不止,少加生地
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肌弛缓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胃肝脾肾等内脏下垂、胃粘
膜脱垂、脱肛、疝气、膀胱肌麻痹而致之癃闭、重症肌无力、肠蠕动弛缓引起的虚性便
秘等;以及内伤发热,泄泻,慢性肝炎,原发性低血压,心律不齐,失眠,头痛,健
忘,老年性痴呆,耳鸣,汗证,乳糜尿,崩漏,带下,滑胎,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毒
副反应明显者,麻痹性斜视,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慢性鼻炎,鼓膜内陷,复发性口
疮,慢性咽炎等辨证属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的多种疾病。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实证发热者,禁用本方。下元虚惫者,亦不可服用本方。
如陆丽京说:“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
者,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拔其本也”(录自
《古今名医方论》卷1)。

3月经先期者,加味逍遥散;

加味逍遥散
柴胡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炙甘草1.5克薄荷1.5克炒栀子1.5克牡丹皮1.5克姜1片
(《内科摘要》卷下)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炒柴胡各一钱(各
3g)牡丹皮山栀炒甘草炙各五分(各1.5g)水煎服。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
脾,清热凉血。主治:肝脾血虚,内有郁热。潮热晡热,自汗盗汗,腹胁作痛,头昏目
暗,怔忡不宁,颊赤口干;妇人月经不调,发热咳嗽;或阴中作痛,或阴门肿胀;小儿
El舌生疮,胸乳膨胀;外证遍身瘙痒,或虚热生疮。
该方系逍遥散加丹皮、栀子组成,后世又称之为丹栀逍遥散。丹、栀两味皆能清热
凉血,其中栀子尚可泻火除烦,丹皮亦能活血散瘀。主治虽似逍遥散证,但对兼有郁火
者尤为适宜。。


肾水虚弱者,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
山萸肉6克山药6克熟地12克丹皮4.5克泽泻4.5克茯苓4.5克
1.阴虚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
2.兼纳差腹胀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滞气碍脾。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补肾地黄丸(《集验方》,录自《幼幼新书》卷6)、补肝肾地黄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妇人良方》卷24)、地黄丸(《明医杂著》卷6)。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各12g)泽泻牡丹皮白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温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
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临床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
,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阴虚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纳差
腹胀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滞气碍脾。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
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属肾阴不
足为主者。
[使用注意]本方虽有山药、茯苓之补脾助运,但毕竟熟地味厚滋腻,有碍运化,
故脾虚食少以及便溏者当慎用。

肾虚风袭者,安肾丸、

安肾丸
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白术破故纸各1.5千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阳益肾。肾经积冷,下元虚惫,目暗耳鸣,四肢无力,夜梦遗精,小便频数,脐腹撮痛,食少体瘦,惊恐健忘,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小肠气者,用炒茴香盐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肾气丸参用。

肾气丸
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熟地24克丹皮9克泽泻9克茯苓9克肉桂3克(焗服)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
2.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
3.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金匮要略》)
[异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地黄丸(《太平圣惠方》卷98)、八仙丸(《养老
奉亲书》)、补肾八味丸(《圣济总录》卷51)、八味丸(《如宜方》,录自《普济方》卷
401)、八味地黄丸(《小儿痘疹方论》)、附子八味丸(《证治要诀类方》卷4)、金匮肾气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简明医彀》卷4)、桂附地黄丸(《简明医彀》卷
8)、附桂八味丸(《医方论》卷工)、桂附八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1)。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薯蓣四两(120g)山茱萸四两(120g)泽泻三两
(90g)茯苓三两(90g)牡丹皮三两(90g)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剂。临床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
阳之力;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痰饮咳喘
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
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属肾阳不足
者:
[使用注意]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凡溃后当大补脾胃。若脓出反痛,或寒热烦渴等证,皆属气血亏损,一于培补,庶保终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经方50首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47页
古中医十大名方--今临床新用
方剂心得十讲(下)
月经过少1
读书摘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