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委“一干多支”决策部署,对全面提升成都都市圈产业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推动成都都市圈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互利共生、一体共兴的产业生态,已成为成都都市圈建设过程中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产业生态圈理念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先发都市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客观分析成都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和主要问题,提出以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金融链为主攻方向,推动成都都市圈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深刻认识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构建成都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

  一、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生态圈的关系

  都市圈是城市化进程中单极城市向城市群发展跃升的必然过程,已成为世界城市参与全球竞争、提升能级位势的基本单元。构筑都市圈发展合力的关键是强化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通过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锻造产业竞争优势愈加强调产业发展生态的营造,仅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而形成分工协作关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产业和区域发展对基础研发、高端人才、品质服务、专业市场等支撑条件的需求。产业生态圈作为一种围绕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的全新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注重城市功能与生产能力精准对接、要素供给与生产需求高效匹配,能够为构建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新理念、新方向和新机制。

  二、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推动构建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推动构建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强调在推动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和迈向价值高端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部署创新链、优化配置要素资源、畅通供应链流通体系,形成纵横交错、协同交互、叠加增值的网链结构,创造产业迭代升级、要素精准供给、创新活力释放、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新生态。具体来看,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

  一是围绕打造区域产业集群,以引育优质企业、提升产业载体集聚效应、制定精准产业支持政策为主要抓手,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生产性服务—后市场服务”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错位协同发展。如上海大都市圈坚持集群化发展方向,通过勾勒动态可视的“产业地图”统筹产业主体引育和载体布局,形成了高效分工、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上海重点布局支撑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的高端产业,其周边形成以苏州为承载的产业创新中心,以无锡、常州、南通为承载的高端轻工制造业集群,以宁波、嘉兴、湖州为承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是围绕凝聚区域创新合力,以壮大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为主要抓手,建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创新链,协同促进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如北京都市圈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天津研发转化优势和河北产业化优势,通过创新区域产业联盟合作模式整合各类创新主体和平台,以产学研合作为主导贯通区域创新链,推动北京的科技成果在天津、河北进行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有效提升了区域协同创新效率。

  三是围绕释放区域人才潜能,以健全机制政策、建强院校学科、提升服务品质为主要抓手,激活“研发人才—技能人才—专业服务人才”人才链,促进人才共育共享。如旧金山湾区依托众多高校和国家实验室,打造多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其中,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高校为孵化载体,为南部湾区高科技产业培育了以科学家、企业家为主的高端创新人才队伍;以各州立大学为孵化载体,为东部湾区高端制造业培育了以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以各社区大学为孵化载体,为湾区基础生产及公共服务培育了以技术工人为主的基础技能人才队伍。

  四是围绕拓宽区域供销渠道,以搭建信息对接平台、畅通运输通道、开拓交易市场为主要抓手,打通“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零配件)流通—产品(服务)销售”供应链,提高信息流、物流、商流流动效率。如东京都市圈通过织密“放射状+环形状”轨道交通线网,并在中央环线内设置“国际商务交流区”,在外环道和圈央道间设置“创新交流区”,打造了以东京市区为中枢,以多摩、埼玉、筑波等为节点的广域流通网络,促进形成了供需信息高效衔接、要素产品快速畅达的都市圈供应体系。

  五是围绕强化区域产业资金保障,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丰富金融组织机构、营造开放环境为主要抓手,构筑“资金供给—资金应用—价值回报”金融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如旧金山湾区聚焦高科技企业孵化、成长等各阶段的资金需求,面向全球招引了1 000余家风投公司、培育了一批专业银行,通过构建以风投为核心、商业银行信贷为补充的科技金融体系,实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变现”。上海大都市圈依托在沪金融机构的辐射作用,通过试点推行跨区域联合授信、搭建区域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合作机制等方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资本共享增值。

  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构建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路径见图1。

 

图1  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构建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图

 

成都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1

  一、产业错位协同发展有待深化,主导产业集聚效应需进一步凸显

  当前,成都都市圈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发展,聚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已形成从材料加工到智能终端应用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营收规模突破万亿。但相比先发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仍存在产业分工协作不够、主导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其功能分工指数2(4.1)低于广州都市圈(7.8)、上海大都市圈(4.9)、深圳都市圈(4.5)。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少带动产业链整体成势的引领型企业。成都都市圈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与上海大都市圈(60家、203家)、深圳都市圈(13家、81家)等先发都市圈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集聚上下游企业的引力优势。二是产业功能区(园区)的企业集聚能力有待提升。成都都市圈医药健康、绿色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先进制造业的相关企业,在产业功能区(园区)等产业载体的集聚程度较低(见图2),不利于形成纵向拓展、横向延伸的产业集群。三是促进都市圈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的专项政策有待加强。目前成都都市圈已相继制定《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规划(2020—2025年)》《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文件,但暂未针对电子信息、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共同主攻方向明确出台都市圈层面的专项产业政策,缺乏城市产业分工协作的顶层指引和强力支撑。

 

图2  成都都市圈部分主导产业企业空间布局示意图3

  *注:红色区域反映了企业的集聚情况,黑色圆点表示该产业领域相关产业功能区(园区)空间位置。

 

  二、创新基础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创新活力需进一步释放

  当前,成都都市圈加速整合创新资源,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联动,累计推动德眉资三市近60家主导产业企业与成都各高校400余项优质科技成果进行对接,初步形成与产业链有机融合的创新链。但相比先发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仍存在创新源头供给不足、新兴技术创新转化存在缺链等问题,其万人专利授权量(22件)与深圳都市圈(84.8件)、广州都市圈(84.4件)、上海大都市圈(65.8件)存在显著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规模偏小。成都共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远不及上海(47家)和深圳(20家)等先发都市圈中心城市。成都都市圈仅有7家企业申报科创板,与上海大都市圈(87家)、深圳都市圈(28家)、广州都市圈(17家)相比同样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亟须进一步凸显。二是基础研发和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不足。成都累计落户国家大科学装置1个,相比深圳(9个)和上海(8个)等先发都市圈中心城市,基础和源头创新的载体支撑较弱。同时,成都都市圈共建设国家备案众创空间47家,远低于上海大都市圈(229家)和深圳都市圈(116家),且有94%集中在成都,腹地城市对于吸纳引领性创新成果的企业孵化能力有限,导致成都都市圈高新技术成果外流。三是创新生态环境亟待优化。接轨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是开展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活力的环境条件,但成都都市圈目前缺乏知名龙头科技服务机构和高端复合型专业化科技服务人才,精准高效的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培育。

  三、人才集聚引力有待增强,人才引育和成长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当前,成都都市圈围绕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智力资源需求,积极出台《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德阳首席技师百人计划实施办法》等文件,深入推进多层次人才培养,但相比先发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仍存在着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双向流动强度较低等问题,2016—2019年,成都年人才净流入占比4分别为-0.8%、-0.3%、-0.3%、-0.6%,且与德、眉、资三市的人才双向流动强度显著偏低(见表1)。

表1  都市圈中心城市人才流动强度前十城市排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引育政策缺乏协同性。成都都市圈目前暂未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出台梯级人才培育政策和有机协同机制,人才引育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突出,尚难形成都市圈人才共育共享、自由流动格局。二是职业院校人才培育精准性有待提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成都都市圈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封装测试、微波组件硬件等前瞻领域的技能型、服务型实用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但都市圈内近150家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及机构尚未开设相关培训课程,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本地需求不相匹配,且与企业实践生产学习存在一定脱节。三是人才成长环境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在全国城市青和力发展指数5前100位城市中,成都都市圈仅有成都(85.61)上榜,且总得分与上海(98.14)、深圳(91.68)、广州(90.68)等先发都市圈中心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工作机会含金量、环境友好度等方面的人才生活成长环境尤其缺乏吸引力。

  四、产品销售市场有待开拓,供应链流量及流通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当前,成都都市圈聚力推动从产地到主要消费地、从采购到服务的全过程高效衔接,以成都为中心的“公路—轨道—航空”运输网基本成型,“四川造”名、优、特产品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具备了运筹供应链流量的基础优势。但相比先发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仍存在着物流、商流流动强度不高的问题,年货运量约5.5亿吨,不足广州都市圈的35%;实现进出口总额6 957.8亿元,仅为上海大都市圈的9.3%、深圳都市圈的15%。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输交流频度与同城化成熟地区差距较大。德眉资与外部的信息传输交流频度处于较低水平,三市日均搜索指数6皆不超过2000,与上海大都市圈中的苏州(10567)、无锡(8199)、宁波(6393)等腹地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信息节点功能尚未激发。都市圈内部信息联系不够紧密,成德、成眉、成资信息流强度远低于上苏、深莞、广佛等地区(见图3),难以实现都市圈内生产、销售供需信息的实时共享。二是物流运输通道流通效率待提升。成德、成眉、成资重点地区的交通网络化程度指数7分别为0.2、0.2、0.1,相比同城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广佛地区(0.9)还有较大优化空间,快速可达时间分别为35分钟、45分钟、60分钟,离同城化成熟区域重点地区间30分钟的标准也存在一定差距。三是产品交易市场有待开拓。跨国公司总部能够有效链接全球资源,促进产品和服务交易向全球市场拓展。上海超过3 000家总部企业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达763家,而成都目前尚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成都都市圈在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产品供销方面皆不具备优势。

 

图3  2019年各都市圈城市间信息流强度8

 

  五、金融综合服务功能有待完善,资金配置辐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当前,成都都市圈围绕生产活动所需的资金支持,聚力推动资金周转和价值创造,成功举办成德眉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对接会,依托“天府信用通”平台构建形成“信用到信贷”全流程融资服务体系。但相比先发都市圈,成都都市圈还存在着投融资缺乏活力、金融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成都都市圈融资企业数量仅分别为上海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11.6%、24.8%;投资银行服务企业上市的挂牌数量仅分别为深圳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10%、12.3%、44.8%,服务金额不足上海大都市圈的8%。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活力尚待激发。成都都市圈股权市场利用水平较低,A股上市企业数量(92家)仅为上海大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13.3%、28.2%。基金市场发育不足,缺乏早期基金、夹层基金、房地产基金、并购基金等类型,创业基金投资能力较弱,投资金额不足上海大都市圈的5%、深圳都市圈的7%。二是金融组织机构门类不齐,金融服务功能存在缺项。成都都市圈风险投资和早期投资机构较少,仅为上海大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6.5%、9.9%,对初创企业早期发展的资本配置能力不强。缺少交易所、第三方理财机构等金融中介机构布局,投资银行占所有金融中介机构的比例也不足4%,远低于深圳都市圈(21.2%)和上海大都市圈(12.9%)(见图4)。三是金融开放规模能级有待提升。成都都市圈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86.4亿元,仅分别为上海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25.7%、56.0%、68.2%。

 

图4  2019年四大都市圈金融中介机构类型及占比

 

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构建成都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议

  一、提高产业协作水平,构建集群发展的跨区域产业链

  充分发挥成德眉资四市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先进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共同主攻方向的基础优势,探索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的协作模式,构建“成都聚焦产业高端环节强化带动能力,德眉资夯实配套基础环节强化承接能力”的跨区域产业链,通过构筑主体引育、载体搭建、政策支撑的发展合力,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度和竞争力(见表2)。

表2  成都都市圈城市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

 

  一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主体,引领产业链整体成势。聚焦各城市主导产业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发展,统筹制定成都都市圈重点企业招引目录,梯次引育头部企业、平台企业、配套企业等优质企业主体,增强都市圈内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的业务衔接。二是搭建产业协作平台,筑强协同发展载体。以“三区三带”建设为统揽,推进成德区域聚焦重大装备制造、成眉区域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成资区域聚焦临空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合作园区和飞地园区。完善园区内功能平台和生产设施,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和企业集聚吸引力。三是完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夯实产业发展支撑。精准化制定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探索建立都市圈产业转移、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园区合作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健全促进产业协同共兴的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从上至下强化产业协同发展稳定性和管理有效性。

  二、增强创新基础能力,构建协同耦合的跨区域创新链

  充分发挥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动力源作用,深入推进“研发+转化”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成都聚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德眉资聚焦创新成果产业化和规模化制造”的跨区域创新链,通过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服务供给,打造创新共同体。

  一是积极引育创新主体,构建协同创新格局。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力度,推动成德眉资企业以联合攻关项目组的形式“组团”参与和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发,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二是聚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促进平台共建共推共享。以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为契机,整合头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在关键优势领域共建新型创新平台,探索建设成都都市圈多层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创走廊等载体,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共享。三是强化科技服务供给,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成都都市圈全区域的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科技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创交会”“校企双进”等都市圈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三、促进人才引进培育,构建共建共享的跨区域人才链

  围绕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需求,构建“成都重点引聚研发人才和专业人才,德眉资重点引聚技术人才”的跨区域人才链,通过提高政策协同性、完善培育体系、优化人才服务,构筑多层次人才加速汇集的引力场。

  一是探索协同招引模式,提升人才集聚能力。加快完善都市圈人才共引共用机制,定期发布都市圈人才需求清单,错位引进各层次全球化人才资源。实行都市圈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制定统一的人才流动、创业政策,探索建立身份关系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消除人才流动制度性成本。二是完善院校人才培育体系,提高人才培育精准性。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跨市跨校“订单式”人才培育、德眉资企业在成都设立“飞地孵化器”等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成德眉资一体化人才培育体系。三是强化高品质人才服务供给,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推广成都产业社区建设经验,在德眉资产业功能区(园区)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聚焦产业人才个性化工作和生活需求,整合提质生活配套设施和开放交流空间,打造“政务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全环节人才服务品牌,优化人才从“流”向“留”转变的环境支撑。

  四、提升流量流动效率,构建高效畅达的跨区域供应链

  充分发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等枢纽的国际资源链接能力和开放辐射势能,构建“以成都为中枢、以德眉资为节点”的跨区域供应链,通过搭建信息平台、畅通运输通道、开拓交易市场,促进都市圈信息流、物流、商流高效流通。

  一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供需精准对接。跨区域打造一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载体和应用场景,夯实信息联系底部支撑。加快建设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跨区域“工业云”平台、同城化企业商务合作平台等联结性信息平台,促进需求、生产、供给信息实时共享。二是畅通内外链接通道,构建多节点物流集疏体系。坚持“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加快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148”高铁交通圈和“3绕17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打造“中心城市—腹地城市”半小时轨道交通圈和1小时高快速路交通圈。强化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依托成都“两港”,加强德眉资三市区域集散分拨中心、物流港等物流节点建设。三是开拓产品交易市场,促进产品全球供销。积极推进“终端产品+配套产品”“核心产品+辅助产品”双向协作模式,打造都市圈产品品牌体系,提升都市圈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合力推进市场全面开放,加快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推动德眉资抱团参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促进产品和服务交易向全球市场拓展。

  五、强化资本融通配置,构建支撑实体的跨区域金融链

  创新探索“成都搭建平台+德眉资配套政策”的资金利用模式,构建“成都强化资本汇聚,德眉资强化资本运用”的跨区域金融链,通过建强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组织机构、打造金融开放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协同促进资本增值。

  一是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促进资本扩源增流。探索设立西部地区私募股权基金服务平台,支持同城化发展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新发展。提升证券市场利用水平,推动都市圈企业以上市、重组、并购等多渠道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加强都市圈内部各类资本市场的分工协作,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信用担保等业务同城化。二是完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力。加快招引持牌金融机构,促进外资金融机构在成都都市圈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鼓励发展具有产权结构和低交易成本优势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成长型企业的服务能力。加速集聚投资银行、第三方理财机构等高能级金融中介机构。三是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增强开放辐射能力。以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为契机,创新发展跨境金融,建设集物流结算、要素交易所和跨境电商结算等于一体的特色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提升金融开放辐射能级。

 

  文中注释说明

  1、本部分数据主要来源:相关城市2020年统计年鉴,胡润研究院《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科技部《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等榜单,恒大研究院《202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第一财经《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等专业分析报告,百度指数、清科大数据(私募通)等大数据网站。

  2、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是指在中心城市专业化于提供生产性服务、腹地城市专业化于生产制造的都市圈分工模式下,都市圈内部的分工协作水平。指数越大,代表分工协作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3、点位信息参考《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眉山市投资指南(2019)》,德阳、资阳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经信局”)官网;企业热力图数据参考企查查官网数据。

  4、人才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反映城市引进留用人才的能力。指标数值大于0,表示人才净流入,反之则为人才净流出,且绝对值越大,流动量越大。

  5、城市青和力发展指数是一座城市吸引年轻人能力的量化评估,数值越大,代表吸引力越强。衡量青和力的标尺包括城市发展能级、工作机会含金量两大基础需求,居住便利度、商业资源偏好、环境友好度三大进阶需求,自我成长氛围、生活新鲜感、文化娱乐活力三大高阶需求。

  6、某城市的全国搜索指数是指全国互联网用户在PC端和移动端对关键词的搜索关注程度及持续变化情况,数值越大,代表该城市向全国输出的信息流总量越大。

  7、交通网络化程度指数是指两城市重点地区轨道、高速路、快速路等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化程度,数值越大,代表两城市间的交通网络化和联通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8、城市间的信息流强度用城市A与城市B相互的搜索指数乘积表征,数值越大,代表两城市间的信息联系越紧密,反之则越薄弱。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产业组;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四五”时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联动眉山推动成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这次轮到成都带头跳“群舞”
区域一体化新进展:《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
“ 圈 ” 定德阳①:北与南,两座城市的相向而行
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都市圈,哪个更具吸引力?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专家解读之二:构建协同共兴的产业生态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