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复老山,近百木匠日夜加工棺木,500地方“援兵”连夜挖墓坑

乔乔乔伊呀

1984年4月28日凌晨,身受重伤的解放军某部二营战士王新华,拽着战友庞龙贵的衣襟,用沙哑而又微弱的声音,艰难地对庞龙贵说:“老庞,我渴.......给我点水,要不你尿我嘴里也行......”

没等庞龙贵回应,王新华的声音便越来越微弱。庞龙贵感觉王新华拽着自己衣襟的手突然一松,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牺牲在了老山。每每说起这件事,庞龙贵都会泣不成声:“那场战打得太惨了,真的太惨了......”

一、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中越两国交界处,主峰1422 米,向北可以通视中国境内25 公里的范围,向南可以鸟瞰越南老挝,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979年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完成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任务后,陆续撤出越南境内。越南趁此机会,占领了中越边境的老山、者阴山扣林山法卡山等处,继续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

在之后的五年中,越南凭借其占据的有利地势,经常跨过国境线对我国进行无休止的侵犯。1984年,新华社在报道中指出:“5年来,越军不断地向中国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235人,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984 年4 月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收复老山的战斗。中央军委在反复研究后,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昆明军区的14军第40师。

接到任务后,40师全师上下便开展了紧锣密鼓的准备活动。师长刘昌友、政委陈培忠连续召开了8次作战会议,最终确定了118团进攻老山、119团进攻松毛岭的方案:即隐蔽接敌、秘密穿插、先围后歼、翼侧突破、向心攻击。

当时越军在老山主峰已初步形成以坑道、短洞、钢筋混凝土工事为骨干,并与土木质野战工事相结合的坚固阵地,阵地前布满了防步兵地雷、削壁、壕沟、竹签、铁丝网等障碍物,因此我40师指战员都知道,这次是一场残酷的战斗。


为摧毁越军的防线,上级决定派炮兵第4师汇同第40师的炮兵团,从4月2日起,用400余门火炮对老山进行了历时整整二十六天的炮击,摧毁了越军400多个目标,打得越军苦不堪言,为收复老山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4 月28 日凌晨凌晨,118团的三个营根据原定计划,向老山主峰出击。

担负进攻老山右翼的二营,在21号高地前遇到了越军布下的一片雷场。在老山这样坡陡林密的丛林中,现代化的扫雷武器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九班班长韩跃奎为了不贻误战机,只身滚入雷场,让战士沿着他身体探过的地方前进,韩跃奎本人则不幸牺牲。

沿着韩跃奎开辟的路线,二营向老山主峰挺进。老山主峰是越军的核心阵地,设有无数暗堡、兵壕、铁丝网,二营三次冲上主峰,但不久后都被敌人赶了下来,根本立不了足。

这时,从老山东侧进攻的三营,也正在向老山东侧的敌核心阵地54号高地攻击。在敌人的拼命反扑下,部队伤亡很大,双方一时陷入胶着状态。

118团分析了当前战况后,决定重新调整部署,以炮兵向50号高地进行五分钟火力急袭,又从预备队中抽调8连攻打54号高地,7连、6连则协助二营围歼老山主峰之敌。

激战4个多小时后,二营终于攻占并牢牢控制了主峰阵地,守卫老山主峰的105名越军中,103人被击毙,2人被俘。二营也付出了34人牺牲,83人受伤的代价。战后,该营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营”称号。

三、

老山战役中,一位战士在冲上老山主峰后,将一面红旗插进了峰顶。虽然这位战士的军装被炸弹炸出了几个大洞,但他身后的红旗,却高高飘扬在老山的主峰……

这一幕,刚好被一位随军记者拍到。只不过由于角度的问题,记者拍的照片只是这位战士的背影,这也引起了人们对这张照片上这位战士身份的猜测。


2015年3月,“中国军网”刊登了一篇名为《收复老山战役“牺牲”旗手31年后被发现仍健在》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在31年前收复老山的战斗中,一位负伤的战士冲上制高点——老山主峰后,用身体把旗杆撑起,使军旗在他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依然高高飘扬……这位战士,就是老山主攻团的二营七连五班班长罗仕忠。”

几天后,澎湃新闻也发表了一篇名为《收复老山战役“旗手”:不在意“被牺牲”,活着就是最幸福的》的专访,确定了当年将红旗插在老山主峰的,就是罗仕忠班长,并称他是收复老山战役的“旗手”。

在澎湃新闻的专访中,罗仕忠向记者讲述了不少以前鲜为人知的“秘密”。

在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响前,罗仕忠所在的二营奉命秘密向老山靠拢。在路过麻栗坡县一个名叫“叫堪”的村子时,他看到路边的山坡上有不少人在施工,粗略数一数,人数有四五百人之多。

一些新战士感到很好奇:马上要打仗了,这些人还在山坡上挖什么?

罗仕忠是位老兵,他隐隐猜出了这些人施工的目的:十有八九,这些人是在挖墓穴,而这些墓穴则是留给牺牲的烈士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罗仕忠悄悄地询问营长:这些人是不是在挖墓穴?营长点了点头:“要是不提前准备好,到时还来得及吗?”

老山战斗发起前,40师前线指挥部便下达命令,要求后勤部门提前挖好50个墓穴,同时准备好50口棺木。为了完成这个任务,40师的后勤部门向文山州麻栗坡县求助,麻栗坡县于是紧急动员了500名基干民兵和85名木匠,于3月26日到县城集中,连夜开始工作。

在85名木匠师傅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下,仅仅花了不到六天,便完成了50口棺木的加工任务。之后,这些棺木由文山州支前办运至麻栗坡县叫堪村。

当时做的这些棺材,都是选用的上好木料,采用的也是传统的卯榫结构,而不是更加省事的乳胶粘合方式。所以制作这种棺材非常费时费力,一般的木匠师傅至少要八天才能完成。但被抽调的85名木匠师傅为了能让烈士们能够安息,硬是加班加点,在短短五六天便完成了任务,可见他们在制作这批棺木时,心里也是充满了对烈士们的崇敬的。

在罗仕忠接受采访前,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解放军在老山战役中准备了三千口棺材。对于这种说法,罗仕忠认为纯属无稽之谈。

参加老山收复战的,主要是第40师118团。该团从团长到战士,共有2991名指战员,加起来都不到3000人,根本不可能事先准备好3000口棺材。同时制作3000具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所以这种说法只是个以讹传讹的谎言。

老山战役中,我军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付出了牺牲307人,伤891人的代价,敌我伤亡比差不多是一比一,战斗之激烈残酷,可见一斑。

战后,罗仕忠和战友们在整理烈士遗物时,发现了很多人在战斗之前写给亲人的遗书。

戴友洪烈士在遗书中说:“爸爸妈妈,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领土一定能够夺得回来,我们一定能够胜利,我们一定能凯旋归来。哪怕是不幸,只要我们国家富强,人民安康,我们就满足了。只要你们不伤心,不流泪,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更富裕,我的心就安然了。”

文其海烈士在遗书中说:“爸爸妈妈,如果我牺牲了,让弟弟也来参军,让他像三哥那样好好地保卫国土,让亲人能过上安宁生活。”

黄兴章烈士在遗书中说:“任何战争都是要死人的,如果我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请爸爸妈妈不要悲伤,要为我高兴,因为我是为祖国而死,是光荣的。”

说到这里,罗仕忠几度哽咽,泪流满面,再也说不下去了。

四、

采访完罗仕忠,澎湃新闻的记者又采访到了一位当年参加过安葬老山战役的麻栗坡县的基干民兵。

这位基干民兵名叫韦胜利,老山作战前被县里分配到烈士组,专门负责为烈士登记拍照等工作。

韦胜利的这份工作虽然不用上阵杀敌,但也要亲赴战场一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每一位烈士的信息及时登记下来。

4月28日战斗打响后,韦胜利便和烈士组的其他同志,来到了老山脚下。下午一点左右,黄正权、熊代亁两名烈士的遗体从山上被运了下来,韦胜利和组里的其他同志给两位烈士洗了把脸,又将两人的胡子茬刮干净,换上一件新的军装,拍好照片后,将烈士的遗体连夜运往麻栗坡烈士陵园


当晚九点左右,韦胜利一行到达烈士陵园。他看到此时的麻栗坡烈士陵园灯火通明,有人在挖坑,有人在做棺材,里面的车辆也是不停地来来往往,看得出来,每个人都抱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正在不分昼夜地工作,为的是让我们的烈士入土为安!

将两位烈士的遗体交给陵园方面后,韦胜利又买了几把大号剪刀,分给同组的同志。因为在下午给两位烈士换军装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激烈的战斗中,很多烈士的军装都被鲜血浸透,很难脱下来,有了剪刀后,就能方便地剪开军装,用最快的速度给烈士们换上新衣。

顾不上休息,韦胜利这个组又连夜返回了老山前线。果然第二天,更多的烈士遗体从前线被运了下来。这时的韦胜利也有了些经验,于是他让组里的其他同志先把烈士抬到一块床板上,给烈士拍完照片后,再用剪刀剪开烈士沾满鲜血的军装,替烈士擦干净身体,穿好新军装后,再给烈士拍照,之后将烈士们的遗体装入专门的裹尸袋,并在裹尸袋上写清楚烈士的部队和姓名,再送往烈士陵园。

4月29日傍晚,一具烈士的遗体被抬到韦胜利所在的小组。遗体一放到木板上,韦胜利便发觉不对劲,因为这具烈士的遗体被炮弹炸成了两截,可上半身和下半身放在一起,总感觉不像是同一个人。

怎么办?韦胜利决定一定要搞清楚。他将情况向上级进行了汇报,终于在第二天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运下来的烈士残骸,真的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一名烈士的上半身,和另一名烈士的下半身。

面对这种缺失了部位的遗骸,韦胜利和战友们只得将遗骸放入裹尸袋,再用从棉被和棉垫将袋子填满,这样从外面看,感觉烈士的身体还是全的。虽然他们一边做一边掉泪,但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希望烈士们一路走好。

到了5月2号,又有一位烈士的遗体被运了下来。这位烈士是头部中弹牺牲的,脑袋上有几个大洞,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运下来,洞边爬满了蛆虫。

韦胜利让组里的同志找几桶清水,想把烈士头上的蛆冲掉,结果一桶水冲上去,从烈士的头颅里冲出一大片白花花的蛆,帐篷里顿时充满了强烈的尸臭味。大家只好戴着防毒面具给烈士换好衣服,照好相,用了三个裹遗体袋子,这才勉强隔离了气味。

五、

参加过老山战役的庞龙贵,则向记者讲述了王新华烈士牺牲的经过。

在攻打老山主峰时,担任爆破手的王新华,摸到越军的一个暗堡前。这时,暗堡中的越军也发现了他,用机枪朝着王新华扫射,王新华的双腿被打断,但仍然凭着顽强的毅力,将炸药包投进了越军的暗堡中。随着一声爆炸声,气浪把他推出去10多米。

敌人的暗堡被炸掉后,庞龙贵和战友们冲了上去,一把抱起王新华。王新华紧紧拽着庞龙贵的衣服,虚弱地说:“老庞,给我水,我渴。”庞龙贵晃了晃水壶,里面一滴水都没有了。王新华实在渴得难受,小声央求道:“老庞,你尿到我嘴里也行.....”还没等庞龙贵接腔,王新华便牺牲在他的怀中。

著名战地记者刘瑞平,在老山战役结束后,曾帮着清理过四连指导员郭兴科烈士的遗物。当他打开郭兴科的箱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包烟,烟的下面有一张纸条和54元钱,上面写着一行字:“同志,麻烦你了,抽支烟吧!我的遗书在箱子的最下面一层……”

刘瑞平含泪打开纸条,发现上写着:我还欠炊事班一个菜盆,这4元钱算是买菜盆的钱,另外的50元,算是我的党费......”

郭兴科牺牲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地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

六、

老山战役发生在1984年的4月28日,从那以后,每年的4月28日,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参战老兵、烈士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从全国各地赶到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英雄们。

一位自发前来祭奠英雄的游客说:“看到这些牺牲的英烈,我的内心的感触更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当年我们的战士为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永远洒在南疆这块热土上,他们中最小的只有16岁,有些还是刚入伍几个月的新兵。我们不仅要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红色精神,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更要尊重军人、理解军人,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

2023年4月28日,又有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赶来麻栗坡。在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和礼兵引导下,大家沿着陵园的台阶,迈着沉重的脚步,缓缓地走向纪念碑前的祭坛,满怀深情祭奠这些为国捐躯、长眠南疆的英烈和战友。

当天晚上,烈士陵园点亮了4000支蜡烛,仿佛在照亮烈士回家的路,更昭示着长眼在这里的960名烈士的不朽之魂,依然守护着祖国的疆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敬 | 芳华散尽,30年前临洮奔赴战场的年轻男儿你们还好吗?
老山战役最悲壮的插旗照,却被质疑造假,一保安:照片上的人是我
中国最悲壮的插旗照《老山插旗》,旗手没有牺牲,现在是一名安保
6《燃烧的边陲--重拾20世纪80年代“两山”作战》第四章“两山”地形地貌
麻栗坡县政府,恳请保护好“烈士清洗台
老山者阴山归还越南政府内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