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的故事(19)- 美洲人

在十八世纪初,不管是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还是瑞典人,凡是住在北美英属殖民地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看成“英国人”。英语是共同的语言,“英国人的权利”是所有的人都想得到的权利。后来,当“英国人”的概念渐渐模糊的时候,代之而起的是各个“殖民地人”,比如,你是弗吉尼亚人,我是宾夕法尼亚人,他是新英格兰人,咱仨完全不搭界,属于三个“国家”。然而,“法国与印第安人的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改变了这一切,它让所有地区的人不得不互相合作,互相了解,互相融合。人们开始意识到,弗吉尼亚人和新英格兰人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不同,纽约人和南卡罗来纳人也可以有一样的追求。一个同种同文、统一的新民族悄然诞生了,她的名字叫“美利坚民族”(Americans),也就是“美洲人”,和后来的“美国人”。


“美洲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739到1748年的“杰金斯耳朵的战争”(War of Jenkin’s Ear)中。北美殖民地人积极踊跃地参加了这场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殖民地人组成的民兵与英国正规军并肩作战。英国人第一次用“美洲人”来称呼北美的殖民者,代替了那个歧视性的称呼“外省人”(Provicials)。然而,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考虑“什么是美洲人?”这个问题的,不是英国人,而是一个法国人。


这个法国人的名字叫米歇尔·吉欧姆·让·德·克里维克(Michel Guillaume Jean de Crevecoeur),1735年12月生于法国的诺曼底(Normandy)。他出身法国贵族,父亲是克里维克伯爵。“克里维克”在法语里的意思是“破碎的心”。


海克特·圣约翰·克里维克


1755年,19岁的克里维克移民“新法兰西”。当时,英法已经在北美打起来了,克里维克在法军主将蒙特卡尔姆将军(Joseph Montcalm)麾下做制图员。1759年,英军攻占魁北克城,蒙特卡尔姆将军阵亡,“新法兰西”覆灭。在战争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克里维克来到英属“纽约省”。当他看到纽约的富庶和英属殖民地的繁华,特别是人们在英属殖民地享受到的各种自由和权利,他立刻意识到,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1759年,克里维克从加拿大迁往纽约,在那里买了个农场,并宣誓正式加入英属殖民地。他娶了个纽约女孩为妻,还为自己起了个英国名字:海克特·圣约翰(Hector St. John)。他在纽约时用英国名字,回法国时用法国名字。后来,英国人干脆把他的法国名字和英国名字合起来,叫海克特·圣约翰·克里维克(Hector St. John Crevecoeur)。


克里维克爱纽约,就像老鼠爱大米。他知道,在欧洲,只有大贵族、大富翁才能拥有土地,穷人只能做雇农。可是在北美,遍地都是自耕农,到处都是“流着奶与蜜”的农庄,耕者有其田,新大陆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克里维克觉得,自耕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他与妻子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看着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健康地成长,尽享天伦之乐。


殖民地的农庄


纽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克里维克的农场年年丰收,小麦和苹果多得吃不完。克里维克在享受小康生活的同时,也享受着纽约多姿多彩的文化和宽松自由的信仰。他太热爱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了,决定写一本书,向世人讲述北美的幸福生活。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什么是美洲人(What is an American)?


什么是美洲人?克里维克说,美洲人是一个新的民族,她有新的价值观,创造着新的思想和见解。住在美洲这个新国家的人,也许都是在旧大陆遭到践踏或让人嫉恨的人。他们在新大陆结合成新的家庭,变成成功而自信的社会公民。他说,一个美洲人,他的妻子是荷兰人,他的孙女是英国人,他的儿媳是法国人,他的四个孙子媳妇来自四个不同的国家,而所有这些人都可能有着不同的信仰。这种事在欧洲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克里维克告诉旧大陆人,在这片殖民的土地上,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正在兴起。这里没有让人民为之劳苦、为之挨饿、为之流血的王子,而是一个人人自由的完美社会。自由和机会让美洲成为一个有着无穷潜力的国家,到处都是朴素而宽敞的房子,整齐的道路,丰腴的果园和草地,而在仅仅100年前,这里还是山林荒野。


他说,美洲的法律让人们为自己思考。“法律检视我们的行为,上帝洞察我们的思想”。北美没有欧洲那样的等级和歧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个新民族,将以自己辛勤劳动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改变整个世界。克里维克警告欧洲人,美洲的新思想将传播到大洋彼岸,影响人类的未来。


在他的书中,克里维克也描绘了北美恬静优美的田园生活,介绍了很多种植庄稼和果树的经验,还教人们做“美式”苹果排。书里的每一页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人们仿佛摸到了那又大又红的苹果,闻到了饱满圆润的麦香,看到了郁郁葱葱的园林,甚至尝到了农家烤炉里那晶莹剔透、流着油脂的火鸡和鲜美可口的奶酪。克里维克用非常感性的语言,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个新国家、新民族、新追求、新生活。


克里维克的书《一个美洲农民的来信》(Letters of an American Farmer)在欧洲六个国家出版,引起巨大的反响,成了头号畅销书。直到今天,这本书还是人们床头桌边的宠物。欧洲人在书中读到一个淳朴、大气、如诗如画的北美,也读到一个有活力、有做为、有思想的民族。很多人就是因为读了克里维克的书而告别家乡,远涉重洋,义无反顾地奔向新大陆。


当克里维克在纽约书写着一个新民族的兴起时,一个南方女孩正用她的勤劳和智慧刻画着这个民族的精神。这个女孩叫伊丽莎白·卢卡斯(Elizabeth Lucas),人们都叫她“伊莉莎”(Eliza)。


伊莉莎·卢卡斯


伊莉莎·卢卡斯于1723年12月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的安第加(Antiqua)。她是家中的长女,下边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她的父亲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是英国军官。卢卡斯将军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把大女儿伊莉莎和两个儿子都送到英国读书,小女儿太小,暂时留在家里。


当时,比较富有的殖民地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学,这是一种时尚。但一般人只是重视对男孩的教育,女孩念不念书无所谓,也就混几年,识几个字,学学为妻之道,早早地嫁人了事。可是,伊莉莎的父母不一样,他们让伊莉莎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全部课程。伊莉莎聪明绝顶,是个优秀的学生,学什么都学得最好。她不但精通音乐,知晓多国语言,而且热爱科学研究。她对植物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伊莉莎从学习和研究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她说:“教育是父亲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1738年,卢卡斯将军把全家从安第加迁往北美的南卡罗来纳(South Carolina)。在那里,他拥有三个种植园。可是,他没能在南卡住很长时间。1739年,“杰金斯耳朵的战争”爆发,卢卡斯只好回西印度群岛领兵作战。伊莉莎的母亲体弱多病,做不了什么事。于是,16岁的伊莉莎就承担起经营三个种植园的重任。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要打理三个种植园,那些需要处理的文件和杂七杂八的琐事,你简直难以想象。。。”三年后,母亲去世了,伊莉莎不但是种植园主,还成了一家之长。


凡是认识伊莉莎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个非同寻常的女孩。她不但智商超群,而且精明强干,见识过人。当时,南卡罗来纳绝大多数种植园都种大米。大米是主要粮食,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它是南卡的经济支柱。但是,过于依赖大米的经济总显得有些“单薄”,很多人都感到需要有另一种“现金作物”(Cash Crop)来增加收入。但是,这“另一种”作物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敏锐的伊莉莎当然不会忽视这个机会,热爱植物学的她在自己的种植园里开始了各种尝试。起初,她种植了无花果,然后把果子晾干,以便长途运输。后来,她又试种姜、大麻、亚麻、棉花、苜蓿,甚至种桑养蚕。但因为各种原因,她觉得这些作物都不太适合在南卡大面积种植,无法带来大规模经济效益。


后来,父亲从西印度群岛给她寄来靛青(Indigo)的种子,伊莉莎立刻开始试验。在此后的三年里,她不断地试种、选种,培育出一种适合南卡气候的、产量高、质量好的靛青品种。1744年,她第一次在南卡大面积种植靛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靛青是重要的染料,欧洲的纺织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靛青。伊莉莎的成功为她的种植园带来丰厚的利润。她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培育的靛青种子送给其他种植园主,让靛青的种植在南卡迅速扩展。仅仅三年之后,南卡向欧洲出口的靛青就已经达到每年10万磅。到“美国革命”前夕,在北美殖民地每年向欧洲出口的商品总额中,靛青占了三分之一,与烟草、大米平分天下。


靛青


伊莉莎除了经营种植园,还做很多一般人都“没时间”做的事。她每天5点起床,读书读到7点,然后到花园或田里走一圈,看看奴隶和仆人们是不是已经各就各位。早饭后的第一个小时,演奏音乐,第二个小时,练习法语和打字。下午,她要处理庄园的事务,写信和各种文件,还教妹妹和另外两个黑人女孩读书。她的目的是让这两个黑人女孩再去教其他奴隶的孩子读书。精力旺盛的伊莉莎好像觉得自己不够忙,“业余”时间还学习法律,很快就可以帮人起草遗嘱和房地产合同等法律文件。她的庄园除了种植,还染皮革,做木桶,织布,做鞋,养蚕,把丝绸做成衬衫、裙子,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伊莉莎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的。


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卢卡斯将军被任命为安第加总督,这下,他更没空回南卡罗来纳了。父女之间只能通过书信交流。从他们的书信中,人们看到,伊莉莎与父亲之间不只是一般的父女亲情,而是有一种朋友般的互相关心和互相尊重。父亲对女儿的信赖和依靠,女儿对父亲的崇拜和眷恋,如甘美的泉水,渗透在他们的字里行间。可是,当卢卡斯将军想为女儿挑一个南美的富翁做丈夫时,一向很乖巧的女儿坚决拒绝了父亲的选择。她说:“把秘鲁和智利所有的富人加起来,也负担不起做我丈夫的资本。。。”


1744年5月,20岁的伊莉莎嫁给了她为自己选择的伴侣,他就是45岁的律师查尔斯·品克尼(Charles Pinckney)。查尔斯·品克尼是南卡罗来那最有权势的三个大律师之一,他是南卡的首席大法官,殖民地议会领袖,也是个富有的种植园主,拥有7个大种植园。查尔斯的一个种植园刚好与伊莉莎的相邻,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他开始与伊莉莎交往,两人很快就陷入爱河,伊莉莎可能在他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伊莉莎在日记中写道,我要为亲爱的夫君奉献一切,做他的好妻子,为他生儿育女,做孩子的好母亲。。。


伊莉莎为查尔斯生了3个儿子1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夭折。她相夫教子,帮助丈夫管理种植园,里里外外都有条不紊。正当她沉浸在幸福中时,不幸的事发生了。1758年,查尔斯死于疟疾。现在,伊莉莎拖着3个孩子,要管理丈夫的7个种植园,原来自己家的3个种植园也仍然需要她的照顾。在北美殖民地,还从来没有一个女人独自掌管过10个种植园。可是伊莉莎却做得非常出色,她的智慧、勇气、和领导才能,让那些七尺男儿都自愧不如。


伊莉莎是北美殖民地时期最重要的女性,为南方的经济和后来的“美国革命”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的儿子们都是美国的著名政治领袖,一个是《独立宣言》的签字人,一个在联邦政府担任要职,还竞选过美国总统。她被很多人称为美国的“国母”(Founding Mother),因为她的身上闪烁着美国女性最让世人景仰的优点:优雅、睿智、独立、勤劳、善良、坚强、乐观,对生活永远充满信心和憧憬。


1793年,伊莉莎去世,人们在费城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华盛顿总统亲自为她抬棺材,以表达对她的仰慕和尊敬。1989年,南卡罗来纳州为了表彰她对南卡农业的贡献,把她列入商业“名人堂”,她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性。


伊莉莎的故居已是历史景点


在北方的农庄和城市里,在南方的种植园里,在西部的草原和山林里,美利坚民族一天天长大,她在辛勤的劳动中变得成熟,在血腥的战争中变得勇敢,在西部的冒险中变得坚强。她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思考,也开始为自己的权利抗争。当她意识到,美洲应该是美洲人的美洲,却发现,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洲人”将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将怎样迎接一场风暴的来临?他们准备好了吗?请看下一个故事:革命前夜。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国东海假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只有黑奴——美国奴隶制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拉丁美洲史——五十、“法、荷、英”美洲殖民地经济
美洲」殖民地时期的美洲黑奴制为啥盛行?
何种殖民地经济形式让英法超越西葡老牌殖民强国走上称霸世界之路
为什么北美以白人居多,而拉美则以混血种人居多
美国往事——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记(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