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虎爸教幼儿学高数:爱什么时候可以不这么凶狠?

近日,南京市建邺法院处理了一起因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引发的纠纷:一位博士父亲,给7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教授中学、大学的知识,让两孩子学习文言文和高等数学,并要求两子女学习至深夜,而且在教育子女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侮辱性字眼进行谩骂,甚至出现殴打行为。此举引起孩子妈妈的焦虑和不满,在通过社区和街道劝阻无用的情况下,妈妈向法院提起申请人身保护令,法院通过走访和调查之后,同意签发了为期三个月的人身安全保护令。

这条新闻激起舆论关注,有几大兴奋点:第一、是此次“鸡娃”新闻的主角,不是久负盛名的“虎妈”,而是经常在“丧偶式”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爸爸。第二,是孩子幼小的年纪与父亲想要灌输的高数之类知识的强烈反差。这对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小胃口,可是太具有爆破性了——仿佛是要往小小鸭子口中,硬塞进一条鲸鱼。而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法院认同并介入了这种以往概念中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的——娃娃的教育以及家门之内的软硬暴力,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私事。

关于父母鸡娃,以及臭大街的“不输在起跑线”之类贩卖焦虑的话术,已有太多文字进行规劝和批判。但放在现实中,却还是很有市场。有关部门对“双减”和素质教育,不可谓下手不重,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些人像对臭豆腐一样,对此种理念情有独钟呢?道理非常简单,往周边随意扫一眼,招个街道办事员都写明要“985”“211”,你跟家长们说不要重视考试,让孩子当个面包师都是件幸福的事?反正我是不相信的。这个焦虑的父亲,只是个缩影,只是稍稍敏感和激烈了一些。谁又说得清,这焦灼背后,不是一种被挤压变形的爱呢?这种爱,是当下中国许多家庭的常态,是在物质丰茂时代人们特别是孩子感觉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理想化的教育,总是在说幸福教育、想象力教育。总是在说教育人是植物学,要依随孩子的个性和成长愿望,像陪小蜗牛散步一样,耐心地陪他们走上人生道路。而不像工业那样,刀砍斧削模具伺候。但我们的社会现实,给够了这样的条件气候和条件了吗?

上海教育专家徐向东在一次讨论中讲了一个故事:美国内华达州一位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OPEN”的第一个字母“O”。她的妈妈听后非常吃惊,询问女儿是怎么认识的?当得知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但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O”之后,孩子失去了这种能力。至少在她不该失去这种能力的时候,她应该有符合她年纪的想象。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极端,但从一个角度,提醒了之前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的超纲和提前教育对青少年想象力和人格健全具有危害性的教育理念。不久前蹈海去世的摄影师鹿道森,在他遗留下的五千多字的遗书中,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父亲教他课本上没有课程,学不会就飞踹的往事。这一脚,对他的伤害,是一生。

早在2018年3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要求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应该看到的是,这不仅仅是教育培训机构的问题,还有社会需求和家长自身加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更长久,更隐性。需要更加系统的政策法规以及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行。

这次南京方面,无论是社区、派出所还是法院的表现,算是开了个头,后续的效果如何,还要等待验证。毕竟,公权对私域的介入,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这次法院将妈妈“永久禁止爸爸接近小孩”的保护诉求,改成为“三个月”,既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也体现了这类案件的棘手性——毕竟是亲人,毕竟是出于爱。

但爱,什么时候才可以不这么凶狠沉重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三十而已》顾佳花重金买包上热搜:她要铂金包,你要什么?
​【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有声绘本《我爱幼儿园》
3-6岁儿童早期教育《一》
6岁以下的孩子,千万别学习
有情怀,你还缺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