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广久走了,但民营经济害怕风吹草动的心境并没有变

安徽芜湖传来消息,“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1日14时在芜湖逝世,享年84岁。

年广久自幼跟父亲卖水果养家,因做生意允许人先尝后买,卖瓜子时一定要给顾客饶上一把等世人眼中的“傻冒行为”,而落下傻子的名头。但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这个具有十足负面的词,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金字招牌。仅凭此,就可以判定,他绝不是傻子,而是面带傻相却内心明亮的聪明人。他的勤劳、顽强与好胜,以及透彻理解并践行“吃亏是福”的传统商业理念,支持他干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

他一生三次入狱,娶了四任妻子,赚了不计其数的钱,打了数不清的官司,当了无数的焦点人物,经历了数不清的成功与失败。在汹涌如潮的评价里,有尊他为“中国第一商贩”的江湖风评;有推他为“改革开放三十年风云人物”的权威评价;有中国改革开放“报春花”的抒情赞美;也有许多提心吊胆的人将他看成决定往前冲还是退一步的风向标。

即便有着如传闻中讲的在特殊时代十年就赚到过一百万的传奇战绩,但他是否当得起这么多传奇名头,也还是一个存疑的问题。毕竟,在改革开放初期,比他生意做得大做得险,创新能力和后劲更大,人生经历的坎坷度和传奇性以及后来发展规模都强于他的民营经济大佬,也大有人在。为何单单是他,一个卖瓜子的,独占鳌头?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说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他的三次提及:1980年,邓小平针对一些人用年广久的雇工问题引发姓“社”姓“资”的争论,表示要“放一放”和“看一看”。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说:“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谈到了:“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小平同志与年广久素昧平生,他何以为这个陌生的炒瓜子的生意人,去做那么举足重轻的评语呢?在1984年和1992年的两次谈话中,他老人家都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

在伟人的大局观中,年广久已不是年广久,而是一支向人们展示温度的标杆和指针。这在当时改革正进入到攻坚阶段,击水中流,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得之不易的果实就会付之东流的时候,“稳一稳、放一放”不仅是智慧,也是担当。任何不利于改革开放大局,影响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的事,都不是小事。这一个认知,即使在当下,也具有现实意义。

现在的民营经济,无论是规模和量级,早已不是年广久因为晒钱而惹出麻烦的那个时代可以想象的了。但某些令人担忧甚至恐慌的苗头,并没有灭绝和消失,风向标走了,但风还在,甚至有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还在某些领域发挥着作用,“你一动,人心就不安”的危险还没有完全消失。给予像年广久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的善意,还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效果的。年广久走了,但民营经济害怕风吹草动的心境并没有变,这是许多人在纪念年广久时,不由自主会想起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逝世,“中国第一商贩”跌宕起伏的一生
【1991-1999】第九次波动之民企进步(1)发展的风向(9.21)
三次被邓小平点名,三次入狱三次崛起!“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走完传奇一生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逝世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逝世
被国家领导人三次点名的“傻子”,轰动全国三次入狱,刚刚他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