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开时节,在孤山寻找那位清风霁月前的真隐士
userphoto

2023.03.31 新疆

关注

又到腊梅盛开时,料峭的春寒里,或白或红的腊梅开遍灵峰、孤山、超山……成为杭州冬往春来之际极具人文底蕴的独特景观。梅花,本就是中国文学的典型意象,而杭州几处腊梅胜景的背后,又都有雅趣盎然的名人轶事,比如孤山之梅与林逋。

林逋,北宋干德五年(967)生于杭州(一说浙江奉化)一个书香门第,自小饱读诗书,但性格却是非常疏淡内向。于是,在十来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后,他便无意功名,背井离乡漫游天下二十余年。这期间他的所见所闻,多数已无考证。从留下的诗词看,偶有淡淡的萧瑟落寞,“病叶惊秋色,残蝉怕夕阳”。(《旅馆写怀》),但更多的还是淡定从容:“老木回堤暗,初阳出浪明。羁游事无尽,尘土拂吾缨。(《汴岸晓行》)

虽然绝意功名,但林逋也并非完全不问世事,相反他的家国情怀相当浓烈。朋友梅尧臣就深知林逋的赤子之心,曾经评价他:“其谈道,孔孟也;其语近世之文,韩李也。”

景德元年(1004),北方契丹铁骑大举南侵,游历中的林逋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身穿戎装北上,直奔前线,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在奔赴前线路上,林逋得知宋军因皇帝御驾亲征而士气高涨、一举射杀了辽军主帅萧挞凛后,兴奋地写下了“气为傍观胜,言因决胜夸”。(《射弓次寄彭城四君》)

但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屈辱的“澶渊之盟”——宋每年向辽进贡三十万岁币。这让林逋大失所望。之后,为挽回因为议和而损失的威信,宋真宗竟和大臣们共同策划了一出假造“天书”降临、泰山封禅的闹剧。按照儒家学说,只有秦皇汉武这种功业赫赫的帝王才有资格到泰山封禅。而宋真宗显然不具备这个资格。

林逋对此非常愤怒,就此决定隐居山林。他选择了故乡杭州孤山作为隐居之地。孤山,因孤峰耸立西湖北面湖中而得名,东接白堤,西连西冷桥,这是林逋自小熟悉的故乡山水。于是,出走半生后,时年四十余岁的林逋回到家乡,结庐于孤山北麓。

当时,西湖已经名扬天下,游人纷至沓来,而孤山还是荒凉冷僻、行人罕至的所在,这恰好给了林逋一个安静自在的隐居环境。或是闭门攻读诗书,或是兴之所至泛舟游湖,垂钓放歌,很是逍遥自在。他还在孤山上种植梅花,并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咏梅名句。

林逋种梅还解决了衣食来源问题。《西湖人物》中说他:种梅三百六十余树,花既可观,亦可实售。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一罐梅子换来的银钱,无疑是十分微薄的,但对林逋而言,只需满足生活开支所需便足够了。这种绝世的清高,体现在他的咏梅词《霜天晓角》中: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但林逋并非完全避世不与人交往。因为他名声在外,来访客人相当不少。为了应付不时来访的朋友们,林逋就养了一只白鹤,取名“鸣皋”。传说,每当林逋外出采药或是钓鱼时,如果有客人来访,童子就放“鸣皋”飞上天给林逋报信。据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有人好奇地询问林逋为何不娶妻生子,林逋则傲然地回答“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林逋才情高绝、文采不凡,连苏轼也对其诗文、人品赞誉有加,认为林逋“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留台差少肉”;黄庭坚则对林逋的书法推崇备至,见到后“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王国维则把林逋的《少年游》奉为“咏草三绝”之一,诗作《山园小梅》更是被历代文人视为不可多得的咏梅佳作。

但与同时代的文人相比,林逋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很是稀少。这是因为,他并不珍视自己的作品,无心保留诗词文章。兴之所至,他就会写下诗文抒发心怀,却“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曾有人问他“何不录以示后世?”林逋的回答是:“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林逋是个真隐士,有人来孤山劝他出仕做官。对此,他既不巴结讨好,也不刻意避开以彰显清高,他说:“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他越是不在乎功名利禄,人们越看重他,而他的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越发显赫,连宋真宗都知道了,他有意请林逋来教太子读书,下诏赐他官爵。但不出意外地也被林逋婉拒了。这样一来,林逋的名声就更大了。

天圣六年(1028),在孤山上隐居了二十几年的林逋,走到了人生尽头,安然病逝于孤山草庐中。回顾自己清风霁月的一生,林逋颇有深意地留下了一首绝命诗:“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隐居一生,他对世事或许并非毫无牵挂,至少,真宗封禅一事就让他一生耿耿于怀。可见家国情怀其实在他心中从未泯灭。

林逋去世还惊动了朝廷,仁宗皇帝亲自为他拟定了谥号“和靖先生”,高度评价了林逋清高的隐逸人生。“和靖”即“和谐而安静”,謚号如人,很是恰当。

几百年后,晚明人张岱在《西湖梦寻·孤山》中写道:林逋身后两百余年,已是元初,恶僧杨连真伽盗名士之墓,在林逋的墓中发现只有一个端砚,一只玉簪。 

文字 | 文史君

编辑 | 刘俊萍

责编 | 刘万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妻鹤子”林和靖
梅妻鹤子*
戏说林逋:梅妻鹤子,二十余年独居孤山的“隐士”!
孤山往事:林逋与梅
梅妻鹤子真隐士
北宋隐士: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