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达子与弟子王伯华

喜爱河北梆子的观众,大都知道天津有位银达子。

银达子,本名王庆林,1895年出生于天津,二十年代即蜚声北方剧坛,他创造出一种以中、低音为主要行腔音区,唱白相间,以真假声并用,寓刚于柔,从而产生了宽厚、深沉的艺术效果,天津老戏迷们把这种风格的唱法称之为“达子腔”。

银达子是卫派河北梆子的掌门人,生行中的代表人物,在五、六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北至东北,南至上海,西至新疆到处巡演,处处受到欢迎。银派河北梆子在大半个中国声名大震,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为天津一景,是来津开会、旅游者必看必听的优秀地方戏曲,给天津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新中国成立后,银达子一面继续尝试演唱艺术的推陈出新,一面身体力行地培养接班人。20世纪5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天津小百花剧团的领衔主演刘俊英,以及杨兆力、王伯华、闫建国、黄景荣等相继成名的后起之秀,当年都曾得过银达子的传授。

1959 年 11 月 8 日上午,出席全国工交财贸文教系统群英会的文艺界代表们在中国文联举行联欢会。主持大会的梅兰芳指名道姓地邀请银达子演唱。他落落大方地站起身来,清唱了《四郎探母》里的选段,与会的同行们尽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联欢会后,银达子匆忙吃罢午饭就去参加下午一点举行的群英会闭幕式。两点暂时休会,银达子走进体息室,突然头晕起来,随即倒在沙发上。大会的医务人员赶快把他送到同仁医院,但抢救无效,于当晚 11 点 40 分因脑溢血与世长辞。

银达子的遗体运回天津,在人民剧场隆重举行追悼会。公祭后,副市长娄凝先,河北省和天津市文化局负责人范凌霄、黎砂、王雪波,以及一千多位佩戴黑纱、白花的各界代表,冒着呼啸的寒风,排着长长的队伍,沿张自忠路为银达子的灵枢送行,深切缅怀河北梆子艺术家银达子。

在天津,达子腔有着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在达子腔的传人中王伯华先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伯华先生祖籍河北文安,生于1933年,幼年入家乡“子弟班”学唱京剧老生,后入沧州 市京剧团,演文武老生,1956年加入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拜银达子为师,改学河北梆子老生。代表剧目有《跑城》、《金铃记》、《赵氏孤儿》、《走雪山》、《战北原》等。

  王伯华对老师非常尊重,银达子生前不但得到了他的悉心照料,而且死后遗像与师傅生身之父并排摆放在客厅中央。

熟悉王伯华艺术的老观众都知道王先生耍帽翅的功夫好,其实他耍帽翅的功夫是向山西蒲剧名家张庆奎学来的,山西省晋南蒲剧院来天津演出,王伯华每天都到蒲剧院演出和住宿的小剧场(今延安影剧院)向张庆奎学习各种特技。经他自己刻苦研练,把帽翅耍得出神入化。单翅双翅,前后左右,忽上忽下,变化多端。他演的“跑城”则又体现了京剧麒派的风韵。

王伯华晚年时随沧州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徐策跑城》,在台上唱到:“……但愿得此一去定能大功成……”突发心脏病,倒在了舞台上,终年68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艺华的艺术人生
【梨园风·欣赏】河北梆子《打金枝》全剧 王伯华
河北梆子
邢佶:京剧在廊坊地区的流布与活动
【城世绘】来天津不听河北梆子等于白来
老照片的故事 | 李桂春与河北梆子的不解情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