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园里的九旬教授,科研成果价值千亿,一生只做一件事爱一个人

清华园里上演的《从前慢》

当爱至始至终都是互相扶持

那所有的一切都将归于爱本身

当两个独立的人格互相依靠

那这一生都不至于枯燥

今天的故事有点长,码了俩小时。

>>>>

我们先从一张照片说起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2008年的清华园。

骑车的是清华的潘际銮院士,后边载着的是他的妻子,北大的李世豫教授。潘院士习惯性骑车带着妻子去买菜,一次傍晚被学生无意抓拍放到清华论坛,瞬间掀起了一场对于爱情的讨论。

不言其他,单从两位老人的表情来看,尤其是后座的李教授少女般的活泼劲就能知道,他们就是如外人看来的那般神仙眷侣。

/// 1

她有一个「扫地僧」式的丈夫,却让她无悔一生。或许当时她跟很多姑娘一样,不相信流落民间的白马王子,只信有股傻劲的可爱小子,虽遭人非议,却信自己没看错人,这次显然她是对的。

她的丈夫叫潘际銮,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小子,而且竟然“傻”了一辈子。

当年,潘老以中学成绩第一名考入西南联大,却选修了无人问津的焊接专业,当时就有人说他傻,这学出来干吗?去修车?有个什么意思,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学。

以至于65年前,当时还女友的李世豫也曾有过一丝疑问和抱怨。在一次给潘老的信中就问到:为何选择焊接专业,周围的人都笑话她,但是潘老坚持,她也最后义无反顾地追随于他。

其实当时潘老给出的回答是,因为我爱着自己的国家,新中国事业需要焊接专家,所以我必须选择这个事业。爱国,这个在我们看来空洞无比的词,潘老说出来却一点不尴尬,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

战乱时期,他随着求学,从江西老家逃亡到云南,那时他真真切切地尝过“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他去学了国家最缺的技术,在昏暗的研究室一干就是一辈子。

他的科研成果似乎很难用文字去描述,因为太多课题属于国家机密范畴,所以在百度上也少见对他科研成果的嘉奖,但是他的研究大概可以用数字来衡量,这可能是千亿级别,秦山核电、高铁轨道一系列的焊接技术他是最大的付出者。

为啥前面说他傻呢,除了为国家学焊接之外,他一辈子无所求,年轻时候别人可能会觉得一个人在社会中肯定会变得多一些欲望,直到他年过古稀,接近90高龄,才发现他竟然一直都没变。

有一个细节,西南联大75周年校友会的时候,100多位老校友聚在了一起,有些已经颤颤巍巍需要亲人时刻搀扶,但是当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潘老和其余老校友布满沟壑的脸都淌满了泪水。

这些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心中有了一个神圣的东西,它叫做国家,我们现在不能很好的理解,但这就存在于他们心中。即使遭受“特殊时期”的无情批斗,他也选择宽容这个深爱着的国家。

有一位清华的司机谈到他时说: “潘院士人好呐!没人不服,对我们没有架子,对当年批斗整他的人也一样,就像没发生那事一般,搞得整他的人都不好意思见他。他,心胸宽着呐!”

上面图片中潘老在清华园骑自行车其实是他的常态,不曾想过换一个交通工具,直到有一次带妻子出了点小意外,才让妻子坐公车去买菜。

唯一一次被要求坐汽车,也是在南昌大学出任校长期间,一个外国学生送的一辆桑塔纳,硬生生开了十年直到卸任,司机都几次劝他换了,这个老头就是倔得很“这个车开着挺好不用换”。

而他的办公室就更寒颤了,仅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但比起清华的办公司似乎好一点),他当时的秘书徐丽萍只能在过道上用玻璃隔出一间办公室。他可能算得上是最寒颤的校长了吧。

但在师资建设上却又大方地很,而且科研要搞真的,课题自己去争取,学校不会为你拨款。所以在他任职的10年中,南昌大学被他整改成为了一所优秀的211大学,被他带过的学生每个都记得他,说起老校长一阵动容,唯有心里深深地记着。

码了这么多字也就是想说,这个扫地僧一样的老头真是可爱呐(最近有人跟我说,说一个人可爱是对他最大的赞美)

/// 2

他们都拥有着各自独立的人格,所以再平淡的日子都不至于乏味,你有你的事业,我也有我的追求,互相扶持互不干扰,这样的爱情才得以长久。

第一次看上面那张照片的时候,眼睛会不自觉地湿润起来,这是一种对相伴终老的祝福和羡慕。现在想说说这位后座上的李世豫教授,她是北大的化学系教授,长着一副柔弱娇美的模样,老了皮肤依旧白皙。

当年李世豫来京考学,她的老乡正好是李世豫的室友,由此认识并帮助学习,两人渐渐成为了男女朋友,相爱至今。

一次,潘院士友人造访他家时问到:“两人是如何把爱情做到这么牢固的”,李教授听后向院士靠靠,微笑着,满脸的幸福。院士此刻望了望夫人,却被夫人轻轻地推了一下:“你说”。一位北大教授在爱人面前却表现得像个小女生,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相守终老。

但是如此的爱情是因为他们都拥有了独立人格,生活中除了你,还有“我”。

当问到李教授:“潘院士硕果累累,名声显赫,您却一直默默坚守北大教学,在家奉献多,感觉到委屈吗?”李教授会直爽地说:“不委屈呀,他忙他的事,我忙我的教学,带好我的孩子,很好的。”因为她足够独立足够优秀,生孩子也是一个人扛过来,因为潘老在忙焊接研究,李教授还很轻松地说出:“其实他在也帮不上什么忙,我自己可以的”。

叫我们现在来说,生孩子丈夫不在身边是多大的一种缺失,甚至有人会怪罪一辈子,但是这个女子却表现得如此勇敢。

再说到“那时候”遭打击的时候,李教授更是竭尽所能地保护着丈夫,保护着家庭。潘院士也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她和孩子保护了我。有的人被特务审查,有的人经受不住折磨自杀,或者被迫离婚,有的因一方遭批斗,另一方主动划清界限,而我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夫人,她始终站在我一边”。

他们两人的关系就是,离了任何一方我都能好好活,但如果能相伴一起,那将是我莫大的福分。

敬仰两位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岁的他骑车带着85岁的老伴儿,美过清华园的风景
也许这是清华园里最著名的骑车照吧!
看哭了!在江西当了10年校长,今天他的爱情故事刷爆朋友圈……
90岁的朗读者,身价千亿却骑自行车上班,60年来万般宠爱只向一人
科研成果价值千亿,却每天骑车上班
一生一事一双人,这个90岁的清华老院士活成了我们最羡慕的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