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您想知道德国博士论文答辩是怎样进行的吗?我是亲历者

德国教授治学态度一丝不苟,别想投机取巧

记不清我们的博士论文修改过多少稿了,不但自己修改,而且请德国同学帮忙改语法。估摸着差不多了,这才交给申克教授。

不久后,申克教授把稿子还给我们了。拿来一看,随处可见勾勾画画的痕迹,显然,教授是一页一页地在认真看。有的页面基本没有变化,有的页面则做了重大修改,原文的句子几乎全部划掉,写上了教授的笔迹。仔细阅读和认真揣摩,才发现原文的中心意思都在,但做了更为清晰的描述和更有高度的提炼。

我们不由地感叹,带我们这样的外国留学生,对申克教授来讲,是多么艰巨的任务。我们对导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对德国教授的治学态度由衷地敬佩。

三次交由教授审阅后,改动越来越少,教授也越来越满意。我们意识到,瓜熟蒂落的日子快到了。

德国是个学术严谨的国家,博士学位堪称世界上最难拿的学位。教授治学态度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格外用功和用心。

论文写作中,我们体味到了王国维先生的学问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下路",这不是提出观点要高屋建瓴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不是论证观点要绞尽脑汁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是关键论据的最终获得吗?

瓜熟蒂落,答辩时刻终到来!这是一场专门为个人举行的答辩会

终于有一天,答辩的日期定下来了。

为了迎接这一紧张的时刻,趁晚上和周末人少的机会,我们在研究中心的会议室进行了反复演练,女儿也拿起了教杆,煞有介事地模仿起来。这种"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 情景,成为我们奋斗道路上最为温馨的一幕。

“”也傍桑阴学种瓜"

耳闻目睹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两人前后相隔一年,陆续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五位教授组成。在宽敞明亮的答辩室里,教授们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开始了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答辩时刻。他们虽然严肃,但脸上不时露出微笑,似乎有意在淡化现场的紧张气氛。这些可敬的老师们,真是太理解学生的心情了。

导师申克教授简要介绍了我们的学习科研情况,我们随即走上讲台,开始了为时30分钟的论文汇报。

这是一场专门为我们个人举行的答辩会,规格之高,可想而知。

答辩现场五位教授正襟危坐

这是一场专门为个人举行的答辩会

我们按照事先演练的步骤,报告了自己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观点和最终结论,其中对主要观点的论证,是核心和关键部分,要做到逻辑清晰,要言不烦,反映出论文成果和学术气质。

报告过程中,偶尔有教授插话,希望答辩人就某个问题有更明白的阐述。

报告结束后,进入教授提问环节。问题主要集中在:您的资料是怎么搜集的?这些资料的可信度有多大?您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这些观点有什么新意?您在研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您对自己的结论有多大的信心?等等。

每个教授都提了问题,一个不落。有的问题好回答,有的问题则比较难。能回答的就诚实回答,回答不出的就老实承认。教授的提问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充分的表达。有的问题,并非"是"或"不是"那么简单,你要阐述既"是"又"不是"的理由,实际上是引导你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

答辩环节结束,听众留在答辩室,教授们去另一间办公室会商。

我们通过了论文答辩,博士帽终于戴在头上了

不一会,教授们鱼贯而入。听众坐好后,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我们通过了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博士学位,全场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研究中心的同事走上前来,把博士帽戴到我们头上。接着就是教授们过来握手,满面笑容,表示衷心的祝贺,然后让我们站在中间,众星拱月般,留下一张难忘的合影!

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教授们纷纷表示祝贺

我们站在中间,众星拱月般,留下一张难忘的合影!

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没有穿博士服一说。我们的博士帽不是商店买的(德国似乎也没有卖此物的地方),而是胡珀的杰作,他是研究中心的能工巧匠,不但画得一手好图,而且热心张罗公共事务。我的博士帽上,用中文写了"博士"二字,代表了他们对中文的好奇;叶敏的博士帽上,则嵌上了"马克"和"人民币",因为她研究的是收入问题。

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和前来旁听答辩的中外留学生们,纷纷过来祝贺,欢天喜地,笑逐颜开,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与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和前来旁听答辩的中外留学生们合影

答辩后的庆祝仪式

按照惯例,答辩通过后,随即举行庆祝仪式。会议室桌子上摆满了中式和西式冷餐,有凉拌菜、水饺、春卷、面包夹香肠。至于喝的,啤酒、可乐、雪碧、果汁应有尽有,这些东西全由答辩人准备,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会议室桌子上摆满了中式和西式冷餐

我们因为忙于准备答辩,顾不上这些了,靠的都是同胞们的热心帮助。

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很实在,他们每人提了一瓶葡萄酒,品牌五花八门,分别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可谓眼花缭乱。

好朋友克劳斯,从威斯巴登的黑森州政府赶来,一起分享美妙的时刻。我们还说起了两年前他答辩的那令人难忘的一幕。

好朋友克劳斯,从威斯巴登的黑森州政府赶来

那天,他答辩的庆祝仪式结束后,大家帮忙收拾好会议室,纷纷离开,留下我们两人洗酒杯。酒杯都是借用研究中心公用厨房的,我们俩边洗边聊,自认为洗的非常干净了,就擦干放到橱柜里。不料第二天秘书找上门:"你俩大老爷们,洗的是啥杯子,怎么上面全是手印?"我们连忙道歉,表示可以重洗,她噗呲一声笑着说:"算了吧,你们干大事,这些小事让给女士们做吧!"从那以后,研究中心流传着一个歇后语:爷们洗杯子-不能用!

这件事也让我知道了,德国人对餐具清洁标准的要求很高,所有玻璃杯都必须擦洗的透明光亮,刀叉也是一样。

女儿幸福着父母的幸福

答辩的前夜,我们都很紧张,也有些激动,思前想后,百感交集,基本上是一个不眠之夜。唉,早上起来基本上只能顾自己了,哪有时间管女儿,连头都没顾上给她梳,她就自己扎了个马尾辫,跟着我们来到了答辩现场。那天,女儿比爸爸妈妈还高兴,她肯定还不懂这场答辩意味着什么,但她幸福着父母的幸福。随后,她也戴上博士帽,有模有样地摆出了姿势。

妈妈,祝贺你,干杯!

“我像不像个小博士?”

德国在称呼上非常尊重学位学衔,是重逻辑讲严谨的典型表现

在德国这个国度里,博士学位和教授学衔含金量很高,所以备受尊重。见面时,出于礼貌,通常要根据对方的学位学衔称其为某某博士或某某教授。书信中,那就更正规了,除了称某某博士或某某教授,还得带上女士或先生的字眼,即:某某教授博士女士/先生。如果一个教授是双博士,那称呼起来就再长些:某某教授博士博士女士/先生。这也是德国人重逻辑讲严谨的一个典型表现。德国人自豪地说,他们对学位和学衔有“洁癖”,容不得“杂质”。

我们研究中心的秘书梅茨女士,与我们非常熟悉,尤其和叶敏关系很好,叶敏论文答辩的前一天,她下班时专门来到我们办公室,认真地对叶敏说:"我今天最后一次称呼您叶女士(Frau Ye),从明天开始,我就得改口称您叶博士女士了(Frau Dr.Ye)"。果然,第二天上班时,研究中心的同事们都改变了对叶敏的称呼了。

在德国生活久了,我们称呼别人时也特别注意这一点,这不是德国人的迂腐,而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习惯于称呼学位学衔,且学位学衔伴随终身,成为姓名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似乎则更多地习惯于称呼官衔。

获得博士学位后,我们在吉森松竹楼中餐馆里,请申克、鲍内特、耶纳夫妇吃饭,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培养。当天在餐馆为我们服务的,正好是在这打工的同学吴克红。估计是他的服务太周到了,要么是教授从他身上看到了求学的不易,最后临走时,竟悄悄塞给他50马克小费,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个令人嗔目结舌的数字!

未完待续,敬请持续关注。

声明:文中部分照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速联系,以便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号外|王洪亮 :德国法学博士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林崇德:30年亲身经历 30年切身体会
2007年个人盘点,主要说说研究生培养
蒙古学研究中心2016年冬季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2016-12-07 点击:[98] ------------------------
博士候选人严庭国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 2013-06-01 浏览次数: 473 2013年5月31日下午,2009级博士候选人严庭国学位论文答辩会在中东所704会议室进行。来自北京大学
[首藏作品](3544)上了2个小时的网 这位博士生完成了毕业答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