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young之夏”:泛娱乐转型的三重意义

作者: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副主任 林玮

近日,综艺节目“央young之夏”在央视频播出。这一自带主流光环的独播网综,凭借对网感的精准拿捏,实现了央视品牌的有效“出圈”,这是对文娱领域“泛娱乐化”趋势的反拨,在社会意义上实现了智能互联时代文娱领域的“正本清源”。

央视与泛娱乐化的内容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上形成正面较量,不以差异化,而是同质性的方式彰显了良好文艺生态应该有的样子。可以说,“央young之夏”是一项实验,不仅是央视进入网络化阶段的集中体现,更为主流媒体在新型融合内容方面的拓展打开了视野。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文化产品逐渐从信息转向了内容,其中,人成了内容构成的核心。“央young之夏”主打主播新媒体才艺。无论是庄重的康辉、诙谐的撒贝宁,还是走可爱路线的王冰冰、以张扬硬核著称的庄晓莹,原先他们为观众熟知的是央视主持人的身份。而这档节目却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展现出他们除主持人身份之外的耀眼才华。节目有意塑造出有别于电视屏幕上严肃干练的主播形象。他们敢于重塑自我、大胆挑战,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一场场视听盛宴。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文艺工作者进一步贴近生活、走进观众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央视从电视端扩展至移动端,需转变其单一的人设,实现与观众的共情传播和经验对话的途径。

节目转型不能仅仅依靠嘉宾人设的变化,还表现在栏目的形式和内容。比如节目中对动态花字、音效的运用,使得这种转化变得更加自然、流畅。这种变化并非“央young之夏”的无中生有或“破空而来”。2019年,康辉在新闻联播上使用的“令人喷饭”“满嘴跑火车”,已经体现了主流媒体向日常生活靠拢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在网络平台上显示出更大的自由度。央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络平台,更强调用户的覆盖面和触达率,只有节目真正做到贴近生活,才有可能更好地进入当代群体的圈层之中。

媒体转型的背后有着较强的技术逻辑,即移动互联网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传播语境,正如“央young之夏”就体现出了媒体对于重塑用户日常做出的努力。在央视频平台上,“央young之夏”拥有独立的视频号,汇聚了10.5万个粉丝,节目的相关短视频也被其他央视频号广泛转载;央视频开设“会员请回答”的“央young之夏”专场互动抽奖,公演直播夜在专区上线投票功能,提升用户参与度。“央young之夏”从普通的节目创新变成了更为宏大的渠道转型。它已不仅是一个具有网感与新意的直播综艺节目,更像是当代中国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实验。

网络文娱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央视栏目的转型显得极为自然而迫切,更重要的是,由于传统技术限制,电视端对用户的漠视正在通过移动端得到解决。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平台迅速而有效地将用户组织起来,并通过商业合作不断扩大覆盖圈层范围,实现泛娱乐的超越和泛文化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讲,“央young实验”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仅在于试水意义,更在于它对全国各级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媒体融合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林 玮)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金氪下体育赛事,与芒果TV联合,咪咕视频的野心愈发明显
孙雨朦[CCTV员工]
2011年央视兔年春晚 节目视频点播
央视----视频节目大全
央视被打脸,此视频必将是今年所有春晚节目中流传最广的一个!
央视《大数据时代》第二集 转型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