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一万个小时开始

  杨艾俐 

  

  谁是天才?莫扎特是天才吗?贝多芬是天才吗?今年得奥斯卡金像奖女主角的梅莉尔·斯特里普是天才吗?

  他们都是,但是都要经过至少一万个小时的锤炼才能出头。

  去年《黑天鹅》女主角娜塔莉·波曼以二十九岁之龄,抱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小金人,羡煞各界,描绘她的词语都是美丽、低调、星途顺遂,孕妈练芭蕾舞。但很少人知道她是哈佛高材生,除了英语、希伯来语,她还会说四门外语——阿拉伯语、法语、日语、德语。她还是全球高中生科学竞赛最高荣誉——英特尔国际科展决赛者。

  她是幸运儿吗?她的老师并不这样认为:她永远比别人努力,永远高度自我要求,永远让自己做足准备。十一年前,娜塔莉十八岁时,她因为演出《星球大战》声名大噪,首映式她却意外缺席,她必须准备高中毕业考。那一年,耶鲁和哈佛同时录取了她,最后她选择了哈佛心理系,专攻神经科学和心智演化,其间她和同学合写的《物体恒存时额叶的活化》和另外一篇学术论文还刊登在了专业心理学期刊上。她要上电视时,学业上一定提前做好准备,准时完成她的报告,不找任何理由拖延。

  今年以“铁娘子”夺得影后的斯特里普已六十二岁,有着更深刻的经历。从影三十年,她扮演的每个角色都坚持自己配音,如这次她扮演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花了一年半时间练习撒切尔的英国腔,同时还要揣摩撒切尔的个性、背景及从政风格。她主演的二十部影片,都重复这个历程。

  他们的故事都让我想起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书里所说的一万个小时定律。这位以《引爆趋势》、《决断两秒间》等畅销书闻名的英裔加拿大作家坚信,创意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练习。他出版的第三本书《异数》(Outliers),探讨杰出的成功人士为什么与众不同。不管哪一种专业,成功的最大前提, 都是要有一万个小时的不断练习。因为任何的复杂性认知工作,都要经过不断练习,才能成为顶尖高手。如钢琴、小提琴、运动(足球、篮球)、作曲、下棋,无一不是。

  《异数》一书中指出:天才之所以卓越,并非只有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有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才能从平凡变成卓越。而他所说的一万个小时,大多数情况是造就一个专业人员基本要求,例如会计师、律师、教师、经理人员。

  我证诸自己在记者生涯里的资历,还真准。我进入天下杂志开始记者生涯,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其实记者是一天24小时的工作,这里是保守的估计),每星期40个小时,每年大约2000个小时,五年累积一万个小时。这时,我也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各种题材,与人建立关系,工作开始得心应手,也从菜鸟记者成熟。其间,我从跑消息稿的记者,变成写特写、专题,接着写书,至国外采访、写专题采访,我享受每个专题,每样工作都乐在其中,其实最重要就是专注和投入。

  我常跟学生说,记者不必要天才,是经验和智慧的累积。也常举例,1980年代,一位女作家钟晓阳写了本畅销书《停车暂借问》,读者都为她成熟的笔锋,深厚国学基础而打动。当时,她只十七岁,可说天才。因此我告诉学生,作家可以有天才,记者却不必。但这次我错了,后来我才知道,钟晓阳五岁起,就在母亲督促下,细读中国古典文学,也从那时起,就开始写作,从散文、短篇小说,而长篇小说《停车暂借问》是她第一部长篇小说,绝不是她第一篇作品。她所受的训练可能也有一万个小时

  体育明星也比比皆是,中国飞人刘翔,从7岁开始苦练到现在的29岁,不知跑了几个一万小时,汗水流了几吨,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才换来了在赛场上的辉煌。姚明也是从小开始练篮球,美国游泳好手麦克·菲尔普斯,除了手脚特长的天赋异禀,他每天练习八小时,全年无休,这样持续五六年,方能缔造一人独得八枚金牌的奥运奇迹。

  在葛拉威尔《异数》一书中,大画家达·芬奇,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鸡蛋开始的。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与光线,少说也得练习有一万个小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最简单、最枯燥的重复中掌握了达到最高深艺术境界的途径。印象派大师毕加索的草稿更是不计其数,而且他是从最古典的画风,一笔一画开始,规规矩矩练习逐步进展,不是一开始就跳到抽象画。

  有人会问,神童莫扎特有经过一万个小时吗?莫扎特从十一岁就开始作曲,但作品的水平并不好,莫扎特写出第一首伟大的作品《降E大调第九号钢琴协奏曲》时,已经二十二岁,他花上了十一年练习。所以,他也是“一万个小时”定律的代表人物。

  看起来的天才其实借由不断地试验与犯错,刻苦而缓慢地发挥优点,他们的DNA只有两个:坚毅与专注。这个准则其实并不新鲜,发明家爱迪生早就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人也早就有“十年磨一剑”、“坐十年冷板凳”等箴言。

  这些在现在功利、超短线的时代似乎已经有点过时, 但是近年来世界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国经济也跟着缓慢,上海人可以放慢脚步,多思考如何投资这一万个小时,作为重新着力的起点。■

  

  (作者系汕头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资深媒体人,曾任台湾天下杂志总主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哪有什么天才,只有无比孤独翻山越岭的勤奋
对一件事情足够努力,相信你也会是哪个天才
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俞敏洪:人生需要练习 更需要内省和领悟
《刻意练习》:一本推翻一万小时法则,让你不再瞎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