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
王学平

  中国传统农村的通婚距离一贯很近。曾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前250年间北方农村嫁娶地域做调查,发现近半数户主婚前与其配偶两家相距为3至5里内,绝大多数户主通婚距离在1至20里之内。
  随着改革开放,第一代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农民工的婚嫁圈开始发生变化。一份对河南省5个不同地方的调查显示,改革开放前,河南省农村居民嫁娶位置以“同村”、“同乡不同村”、“同县不同乡”为主,这三种比例自1949年至1978年的平均比例之和为95.86%。但到了2000年前后,这一项目的数据下降到82.69%,而“异省异县”比例上升到16.69%,而且出现了“异国”婚姻。
  但在近两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据对335名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与当面访谈,超过80%的人赞同自由恋爱,以感情为基础,对方人品好,不考虑对方贫富、学历等情况。对待婚姻,超过一半的人有“婚后不幸福就应该离婚”等认识。
  观念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与判断。在新生代农民工心中逐渐成型的婚恋新策略,日渐显著。比如“社会阶层、门当户对”的理念;“城里的女孩和女大学生根本不会看上我们,我们不是一路人,我们收入低,养不起。即使将来做了老板,挣了大钱,也不会娶,说不到一块……”这样的自我认知,似乎每个受访者都明白。
  对于个人,最明显的莫过于结婚年龄的推迟。过去农村女孩一过20岁就算老姑娘的观念,一去不返。现在不论是女孩自己,还是男方都已不那么介意年龄。对伴侣的要求,在坚持看重品德、身体健康等传统标准的同时,对对方身高、长相等外在容貌要求逐渐提高。现实的婚姻状况是,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找同乡打工者。
  但重要的是,无论男女都显示出物质主义的倾向。对方家庭的富裕,未婚夫非农业技术的挣钱能力,女生的外貌、性格愈发重要。过去一直受欢迎的身强力壮、勤劳朴素的男青年,相貌较差却善于理家的女子,如今受到冷落。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超过2.6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七成。农民工的婚嫁距离、农村养老保障建设、民工荒等等,这些以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在当前城乡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似乎都有了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一个思维已开始现代化的人,却不得不面对难以逾越的落差、难以摆脱的乡村观念。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给农民工带来了希望,也就是说,实现农民工个人全面发展,这也应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夹缝中的新生代农民工
单身消费:一个人的小确幸
七夕佳节: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
.【社会】新生代农民工 游走于城乡之间 回不去家乡找不到爱
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不愿被称为“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脆弱 多因交往时欠缺坦诚慎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