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琼游记02:浓浓的中国味 款款的南洋风——万泉河边有座元气饱满、气场十足的椰林庄园建筑群

一、蔡家南洋庄园的四重惊喜

原来对海南一直有两个刻板印象:一是认为四面环海很封闭,二是认为人迹罕至没文化。

现在发现:这个认识大错特错。

海南,这里连接内陆,连接中原;这里居南海中心,下南洋之路,通向海洋,通向世界。特别是这次无意之中来到万泉河边的侨乡“留客村”,看到蔡家森四兄弟建的那座具有南洋异域风情、深具中华文化底蕴的椰林庄园及建筑群,很是惊喜,这“惊喜”惊叹的“惊”,喜欢的“喜”。

惊喜有四:

一是惊叹和喜欢这座热带庄园

它的海边椰风,它的南洋风情,它的热带情调,它的文化韵味,它的中国气派,都让人惊叹不已,欢喜异常。

二是惊叹和喜欢这片建筑群,它既人文,又生态;既历史,又时尚,既异域,又中国,既坚固,又通畅,真让惊叹和喜欢它的整体布局,它的原始肌理,它的风水选址,它的相互和谐,它的天人合一。

三是惊叹和喜欢那每幢建筑的款式、姿式和架式:有模,有样,有神,有韵,有“派”,还有“范”。

看惯了江西老屋的小天窗、大天井、四水归堂冬瓜梁,看惯了江西古村的粉砖黛马头墙,再看看这建筑的门楼,这建筑的窗与厝,看着它的那种向着蓝天往上冲的劲头,它的那种自由拼命舞的灵动,是不是有满眼的惊讶、满心的欢喜?

四则更是惊叹和喜欢这座庄园建筑群里的文化。

看惯了那种竹木结构的农舍村宅,再看看这种大宅老屋,是不是感觉了蔡氏家族的名望地位,还感觉到了历史的久远,乡情的厚重。

海南琼海万泉河畔、亚洲博鳌论坛会址旁的这座热带庄园建筑群,它是民房,又像堡垒,还像宝盒,这种建筑保得住真气,能厚植底气,会孕育大气。

“留客村”的蔡家宅,是下南洋的去番客蔡家森们回到家乡建的,离乡下南洋,人走向了世界,眼光更宽广;回乡盖楼房,人安顿了灵魂,心灵更亮堂。

“留客村”的蔡家南洋庄园,生动地诠释了“留客村”的“留客”这两字的涵义。它代表了琼海对海外游子的深情召唤,它也代表了下南洋去番客对家乡的乡愁眷念。有人说:“人世间最长的路,就是那越走越近的回乡的路;人世间最深的情,就是那越来浓的思乡的情。”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也。看了这座庄园建筑群,读了蔡家森们的去番史和回乡史,就想起了一句诗:“人生漫漫南洋路,乡情浓浓留客村”。

“留客村”的蔡家南洋庄园,之所以悦目、赏心、养神、长气,不但在于它的山水位置,不但在于它的园林风情,不但在于它的典雅建筑,更是由于它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交融、向上的精神。

这种园林与建筑是海南人的居家建筑,可又是灵魂的居所,精神的家园,文化的堡垒。如果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没有精神,那这种庄园与老宅,就只是财主的豪宅、地主的庄园,这里长大的孩子,那只能是地主的崽子、财主的千金,有钱人的纨绔。

而正是有了文化的滋养、价值的蕴藉、历史的根,那在这种居所和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不会养尊处优,而是会诗意地栖居,优雅地生活,很容易生长出浓浓的乡愁乡恋,深深的文化自信,哪怕将来长大后远去那北大清华、南洋欧美,他们也忘不了他们的家乡,忘不了那回乡的路。就像沈从文所说:一个战士,要么死在战场,要么回到故乡,因为家乡的土地上,有个灵魂在飘荡。

而这座蔡家庄园建筑群,就有灵魂动,就有文化在,就有精气神,就是一座元气饱满、气场十足的居所和家园。

二、会客堂里苏东坡的诗句联

蔡家这座庄园建筑群,让人感觉有文化。

美丽靓丽的乡村旅游景点,我们去了还真不少。一般村落里面也有民居、民情、民俗,但多半买土物产、茶叶蛋、大碗茶。而留客村是华侨村,家家都有“去番客”,村民都爱喝咖啡。所以,在蔡家宅,卖奶茶,卖咖啡,不是兴隆咖啡,也不是福山咖啡,而是琼海的母山咖啡(不过我觉得,海南咖啡很不错,但要做大品牌,就统一叫“海南咖啡”,不要一个海南岛,咖啡N多个),咖啡还是现磨的呢,28块钱一杯。价钱有点贵,味道却不错,苦味很正,酸度正好,香味颇浓,风味十足。我们四人坐在留客厅前的院子里,微风吹在脸上,阳光洒在身上,喝着咖啡,香气扑鼻,美景入眼,环视这个庄园,端详着这座“留客厅”,感觉到自己过的是一种健康的、时尚的、文明的有品质的生活,非常惬意。

蔡家宅的这座“留客厅”,水榭楼台,高大宽敞,透过极大的门窗,整座园林和城堡都收入眼底,气胸开阔,神情舒畅。

在会客堂的墙壁上,我们看到一幅对联,是苏东坡的诗句:

蔡家宅“会客堂”里苏东坡的诗句联:“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这幅联语的原文是“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意思是:滔滔沧海,割不断人气地脉;书生白丁,有志气可破天荒。这说的是一个典故:

1097年(宋朝绍圣四年),62岁的苏东坡驾一叶孤舟过琼州海峡,来到了荒凉之地儋州。

据说在宋朝,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然而,此时的苏东坡内心已无半点涟漪,毕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被放逐。想当年,他就是在给宋神宗的《湖州谢表》说了一句“愚不适时,难以陪追新进”,却被新党攻击为“愚弄朝,妄自尊大”,而后他们更是从苏东坡的诗词中捕风捉影地找出了许多讥讽之词。于是,苏东坡一贬再贬,从京城贬黄州,从黄州贬惠州,最后从惠州贬儋州。正像他自己所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但苏东坡毕竟是苏东坡,他是何等的人物,他是中华文化的现象级、标志性、旗帜性人物,虽然他渡鄱阳湖,过梅关庾岭,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苦热潮湿之地,他却写下“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苏东坡被贬海南,来到儋州任所。自己遭贬受难,却为海南百姓做实事,兴修水利,耕种技术,还设馆办学。他收的学生里有个海南人姜唐佐。苏东坡在《书柳子厚诗后》中说:“元符己卯闰九月,琼士姜君来儋耳,日与予相从。至庚辰三月乃归”。“日与予相从”,即指姜唐佐来投师从学。

姜唐佐在苏东坡门下,学习勤奋,进步很快。据苏辙《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并引》记载:苏东坡贬居海南儋州时,琼州(今琼山市)人姜唐佐曾从学于苏东坡半载。苏东坡“甚重其才”,赞扬他的文章“文气雄伟磊落,倏忽变化”;言行“气和而言遒,有中州人士之风”。

半年时间过去了,姜唐佐因母病要返回家。也有资料说是苏东坡要北返了,总之,两人要分别了。临行前,苏东坡给姜唐佐题了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你还别说,事情就是这么神奇,琼州、儋州都是南荒僻壤,自古来读书人还没有一个登科及第之士。后来,姜唐佐果然考取了进士,据说他是海南的第一个进士。在这个事情上,你还不得不佩服苏东坡,苏东坡说话怎么就这么灵验呢?

有人会说,苏东坡会算命,说话灵验。

也有人说:这是苏东坡善于识人,那是时局风雨的历练,让他变得睿智通透。

我说,这是由于姜唐佐的努力、苏东坡的教育,从这两句诗来看,苏东坡的教育并不只是传授了知识,更不是私下传授了科举秘诀,而是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

1928年,梁漱溟应邀到中山大学哲学系讲《如何成为今天的我》,极力强调人在学习之初就要有一点理想,要有一点想法,要有一点主见,“最初一点主见,便是以后大学问的萌芽,有了萌芽才能吸收营养,才能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生长成一个参天大树。苏东坡的这两句诗句,给了姜唐佐的鼓励,给他种下了理想和志气。

那么,为什么苏东坡写诗只写两句呢?

难道是江郞才尽写不出了?

哪里的话。

这也是苏东坡的一种教育、激励方法,苏东坡对姜唐佐说:“等你将来中了进士,我再给你续写后两句。”(“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等于说,奖品先发一半,其他等成功后再发全。

后来,唐佐果然考中。这一下不得了,因为他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历代琼州人士都将姜唐佐作为苏东坡的学生、开一代文风的榜样,如今,海口“五公祠”中的“苏公祠”,陪祀的有两个牌位,其中一个就是姜唐佐的,足见姜唐佐考中在海南文化史和人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琼州人还将琼府近旁“尖秀如笔”的一座小山峰命名为“雁塔峰”,借唐代中进士“雁塔题名”之意来纪念苏东坡与姜唐佐的这一文化史实。

岁月总是捉弄人。姜唐佐中了科举,苏东坡却已辞世。1103年(宋崇宁二年),姜唐佐在汝阳遇见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苏辙为胞兄给姜唐佐补足赠诗,续写了后半首:“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

这样,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这四句诗的意思是:海南岛虽然被大海四面围住了,但沧海虽宽,却什么时候都没割断文脉地脉和文脉,你姜唐佐虽是布衣,却一定能成第一个人才,实现海南科举考试零的突破。待到姜唐佐考中科举、白袍换成锦衣的那一天,人们才会相信苏东坡的眼力是多么厉害!

三、蔡家老屋里的文化沉淀

我不知道,在建这座庄园和建筑群里,蔡家森们对着乡亲和儿孙们讲没讲苏东坡与姜唐佐这段往事佳话,我也不知道,当年蔡家森们是不是也用了这幅大篆书写的“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对联,但是,从蔡家宅里的整个文化氛围来看,我宁愿相信蔡家森们是用了此联的,他们是会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子孙的,因为这不但能让孙子孩子们安顿身体住得好,还能安顿心灵,提神、长气。

我从”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的诗句联语中,读出来的不仅仅是苏东坡的豁达、无私和眼力,不仅仅海南人姜唐佐的勤奋、聪慧和出息,还读到一种历史的信息、文化的密码。一个地方的繁荣发达,在于社会的开放,在于人才的流动,在于文化的交往,无论是古代中原人苏东坡来琼州,还是近现代海南人蔡家森们的去番地下南洋,都输出与引进了文化,都学习并带来了价值观念。扩大开放、加强交流就是成长、发展、繁荣之路。

在文化交流、人才成长的进程中,文化名人来到一个地方,对这个地方的影响,绝对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唐代韩愈来到江西袁州(今宜春),不久,江西历史上就出现了第一个状元卢肇。北宋范仲淹来到江西饶州(今鄱阳),不久,鄱阳历史上就出现了第一个状元彭汝砺。同样,北宋年间苏东坡来海南,催生出海南的人才成长,此事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蔡家森几兄弟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扎实底子,发达之后在印尼普及中华文化,传播中国价值,他们在艾力岛捐资开办华文小学、中学,在印尼的蔡家墓园墓碑上都刻上“世居留客,海南琼州”字样,不忘来处。

在这座蔡家庄园老宅里,也到处可以看到蔡家森们对中华文化的钟爱、传承,和他们用中华文化来教育家人的自觉。

蔡家屋前院正堂上书“忠孝传家”,两侧门联恢弘大气:“胸中云梦波澜阔,眼底沧浪宇宙宽”,既有儒家传统的文化底蕴,又融入了海洋创业的无畏精神。

后院厅堂两侧刻有一幅家训:“公道守信千古业,婆言勤俭万年兴”,是中华民族传续千年的”诚信、勤俭“等核心价值和伦理观念。

屋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气若幽兰”的匾额,这是对家族女子的期待、引导和教育。

气若幽兰”语出三国时魏国曹植的《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的话又出自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曹植的意思是说心中的女子“仿佛兮如轻云蔽月,飘渺兮若流风回雪”,她不用说话,其散发出的气质、气息、气度就像那深谷里的幽兰,芬芳沁心,令人忘餐。蔡家宅将此语用在这里,显然是教育其内眷女子。

蔡家宅还专门在老屋开辟私塾“槟榔书斋”,正中悬挂孔子画像,两边贴着“蒙学养正,知书尚礼”。

“槟榔书斋”由陈俊明执教。陈俊明教学相当严格,他手中的戒尺是孩子们的最怕。蔡家林的儿子蔡修浩回忆:先生的布置的作业,一旦没有写成好,我们的手掌上就会留下红红的戒尺印,有时几天都不会消退。

留客村的这座蔡家庄园建筑群凝聚着散落世界各地的蔡家后人。如今,蔡家人虽散落在世界各地,从事不同的行业,但每逢清明就会回乡祭祖,三年一次小聚会、五年一次大聚会,全家还设立了基金,用于保护修缮老宅。“炎黄子孙家乡的观念很重,不管走多远,都要落叶归根,蔡家老宅承载了子孙六代人对家乡的念想,是魂牵梦萦的家。”蔡家的后人说。

文以物而存,物以文而活。蔡家这座庄园建筑群之所以值得保护,就因为它体现了建筑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因为这座宏大庄园和优美建筑的存在,琼州人下南洋的创业精神、回家国的乡愁之恋,守正固本的中华文化情结、吸纳外来文化的开放胸怀,凡此种种的历史文化、价值精神才有了附着物体、才有了物质承载;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有蔡家森们的情怀胸怀,海南人的历史活动,中国文化的精彩辉煌,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等文化内涵,这座庄园建筑群才更加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明亮起来。

留客古村的这片建筑群底蕴深厚,气象宏大,万泉河边的这座椰林庄园风情万般,楚楚动人。南洋的风阵阵吹来,南海的浪轻轻拍击,灿烂的阳光照射到这片建筑群的墙体之上,

一时间,整个的房屋、整个庄园、整个世界都亮了——

这熠熠发亮的光芒,是文化的光芒,是精神的光芒,是历史的光芒,也是时代的光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沧海何尝断地脉,朱崖从此破天荒.这首寺的全文是什么?
古朴厚重 浑然天成 南洋风情
儋州赋
散文||书香一脉惠南荒
苏东坡的朋友圈
1100年6月20日,65岁的苏东坡从海南归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