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北岳恒山| 我要的是千万人中有人为我而来

/张越

明代的夏允彝在《禹贡合注》说

“恒,常也,

言万物伏藏于此,

有常度也”。

北岳恒山是恒山的原名,

“恒”,意永久牢固。

“常山”是恒山的又一个名字,

常山从字义上讲,“常”者,恒也。

古北岳恒山:

/有一束追光为我而开/我要的是千万人中有人为我而来/我要的/是成为你们成为不了的人/成为我本身

恒山,人称北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扬名海外。

今北岳恒山位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城南,群峰如比肩而立,重重叠叠,气势异常博大雄浑。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这时他的右臂就化作了北岳恒山。

︱盘古开天︱

上古神话很形象的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现今的恒山,整个山脉由东北向西南绵延数百公里,西控雁门,东跨幽燕,南屏三晋,北缠代郡,横贯华北。

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我们都众所周知,但从汉唐至宋明, 却是以河北曲阳的恒山为北岳。清朝顺治年间,改祀位于山西浑源的恒山,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山西恒山,而原河北的恒山于是称为古北岳。

自古山西浑源的山不是北岳?在北岳这个问题上恒山真的要正名了。

我们首先要知道古岳的来源,“岳”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尧时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领就叫“岳”。后来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起来了,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


《尚书》有东、西、南、北四岳,而无五岳。四岳山名见于经书者唯有东岳岱宗。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遥祭于北岳,就是采取望祀的方式祭祀山川。望祀,也是一种常用的正规的祭祀仪式。

▲《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这也说明了古北岳恒山和泰山的地位,他们在五岳中是最有份量的二个,都是一样的历史悠久。而巡狩其实是古代帝王宣示王权、视察四方诸侯的一种制度,泰岳和恒宗自然是天子首选,虞舜之德,山高水长。

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这本《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认为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

但是《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始言五岳,而不言为何山。这时的恒山没有具体的地理位置可以告知与我们,于是真实的北岳恒山只有从朝都的地理文献中揣摩。

《尔雅》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把黄河南面的华山,西面的吴山(即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东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恒山,长江南面的衡山,视为五岳。郑玄注《周礼·大司乐》采用此说法。

《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本20篇,现存19篇。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还有在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周建都于丰、镐,以华山为中岳: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又以嵩山为中岳,华山为西岳。五岳中也只有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自古未变。

这是因为夏、商、周的国都都在黄河与洛水之间,所以嵩山为中岳,其他四岳各随其方,四渎都在山东。(嵩山之所以为中岳,是因为华夏文明起源起源于河洛,其他四岳是按以中原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确立的。)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对名山大川较翔实可靠地总结。

到了秦始皇时代,朝封天下12名山。

在《汉书·地理志》的解释:“尧时天下分为十二州,各州各有镇山”。战国成书的《周礼》中首次提到五岳《周礼·职方》中,并州,其山镇曰常山(恒山)。

岳,是山中的尊者;镇,乃是山之重大者。

所以,五岳、九镇之山,就是代天子镇定东南西北中及九州各地,是天下一统以及其权威不可动摇和神圣永恒的象征。

所以在这里恒山被称第二也容易理解了。天下第二山,足以说明恒山的权威与重要。(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

至汉武帝时,正式创立了五岳制度,汉武帝时,在河北曲阳设立北岳祠祭祀。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恒山为北岳,这是古北岳的由来。北魏宣武帝时,始在大茂山之南的曲阳县城建北岳庙,之后历代多在北岳庙遥祭北岳。

《曲阳县志·舆地图》也说:“曲阳自汉以来,幅员最广。考之尚书、周礼、尔雅诸注,皆云恒山在上曲阳。而两汉书地理郡国二志,下及晋魏隋唐宋明诸史皆云县有恒山,是恒山实在曲阳封地域之内”。

有人为自己而来,对于古恒山这太重要了。

五岳之中古北岳恒山,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内,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一也载有:

“隋《图经》云:

大茂山,恒山之异名也。”

未被外界打扰的大茂山宛若璞玉。

这里有生活最自然的状态,

这里是心灵最后的桃花源。

古北岳,位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的神仙山,亦名大茂山、恒山、常山、神尖、毋恤台等,位于河北省保定阜平西北70里,海拔1989米。这个恒山,现在位于现在的河北正定县。

古北岳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最著名的名人莫过常山赵子龙,五虎上将威名传,子龙单骑救主,大战长坂坡的故事。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常山赵子龙,实际应该是正定赵子龙,或者叫恒山赵子龙!

常山亦是大茂山(今人延续了这个称谓),山由20多座山峰组成,站在崖顶,就可看到那峰连峰,峰拥峰,峰压峰,峰峰争先的壮观景象。

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部,最高峰海拔1898.4米,距北京市市区250公里,保定市西150公里,石家庄北130公里处,属太行山脉!2005年12月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其主峰太乙峰,诸峰环列,似群峰之祖。还有那些附会着美丽传说的石景,石人沟、长寿石、老佛石堂、菩萨山、棒槌山等奇峰异石,无言地展示着大茂山的雄伟奇险。


登峰极目远眺,天地苍茫,

那连绵起伏的群山

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渐渐远去。

五代十国时期,称霸此地的后晋皇帝把北岳恒山割划给了辽国。北宋时期,宋朝虽然多次与辽国交兵征战,但败多胜少,恒山山脉就成为了宋辽的分界线。

遇见

那一低头的温柔,

那一回眸的善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沈括山上看桃花,

最好的生活,无非要懂山,

为你而来,为你而生。

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沈括很注重考察祖国的山河特点,形成了他的地理学说。

北宋沈括所作《梦溪笔谈》载“北岳恒山,今谓之大茂山者是也。半属契丹,以大茂山分脊为界。岳祠旧在山下,石晋之后,稍迁近里”。

《梦溪笔谈》这部中国自然科学史上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如果单从自然景观来讲,山的雄、奇、险、秀,保定的古恒山(大茂山)皆在浑源的天峰岭之上。

这当然与北方山水的地理特征有关,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训-林泉高致》:“泰山如坐,华山如站,嵩山如卧,常山如行。”常山其实说的也是古北岳恒山。

汉代历史学家班固还有“望常山之峻峨,登北岳之高游”的描绘。

郦道元在他作品的《水经注》中有对恒山的描写是:“恒山在中山上曲阳县西北为北岳。由东北至西南走向,它西跨雁门雄关,东接冀北原野,南控五台山,北临近大同盆地连绵几百里。古人当年来到此山,能够清晰俯视河北以及山西两省,山势,气象”。

郦道元不愧为北朝北魏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为了获得真实的地理信息,到过许多地方考察,足迹踏遍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地理资料。《水经注》记载了郦道元在野外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成果,这部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祇。

大茂山也不例外,

毕竟是传说中的神仙聚居之地:

北岳恒山君,领仙人玉女七千人。

北岳君服元流之袍,

戴太真冥冥之冠,

佩长津悟真之印,乘黑龙。

《云发七签》

北岳庙

北岳庙坐落于河北保定市曲阳县城,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是汉代至清顺治十七年多代封建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地方。

▲全庙南北长524米,东西宽322米,总面积达17.4万平方米。建筑特色为典型的中国中轴线式,整个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

其规制由南往北依次为:登岳桥、神门、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德宁之殿、后宅门、望岳桥。

错落有致,雄浑壮严。德宁之殿西有西昭福门、西进禄门。东有东昭福门、东进禄门,形似双翼,福禄双全。数处高大的碑楼、碑亭,散落在笔直宽阔的中央大道两侧,画龙点睛,更添神威。现存历代碑刻130余通。

德宁之殿,占地2009.8平方米,高25.6米,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气势宏大独特震撼。

北岳庙

唐代 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北岳庙规模宏大,堪为中国古建之精品。

因为它现在多存有元代建筑风格,被确定为我国目前尚存“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

在大殿北面墙壁画有《北岳恒山神出巡图》,这幅壁画,长约27米,这样高大的巨幅壁画,在我国也不多见。

北岳大帝,主管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古称四渎)等水域,兼管虎豹走兽和蛇蚁昆虫等类。

在中国传说中,北岳大帝的姓名,说法不一: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四引《恒岳志》:“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云:“北方恒山君神,姓登名僧。”北岳恒山将军,姓莫名惠,一云恒山君伏通萌。”

《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又云:“北岳无虑山(太乙总玄)郁微洞渊无极真君晨鳄(金蝉第三子)。”

《恒岳志》:“北岳恒山。天涯、崆洞二山为副。岳神姓晨讳鳄。

我想,恒山神就是平凡的我们的缩影。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遂封恒山为北岳。他用他年轻的心去寻找山岳中自己那生命的光。

之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过恒山巡视、祭奠。这里每个故事都有主角,每个故事都在脱离于我们生活的故事发生。

你是否也会重新想起曾经在心中拥有的信念?

大山为古族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的资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山峰又拔地通天,高耸入云,人们也就很自然地将山岳看作天神们的居所,看作由人间通往天庭的道路而加以崇拜和祭祀。

北岳恒山在汉、唐、宋时,皆在山阳的河北曲阳登礼。曲阳的北岳庙,为历代帝王祭祀北岳的地方(曾有39代帝王到北岳庙祭祀北岳大帝)。

唐代封北岳为「安天王」,宋代加封北岳为「安天元圣帝」,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再次加封,北岳为安王大贞玄圣帝”,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加封的称号,虽然和现在的有所不同,基本也具备了“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的称号。据说在明朝,朱元璋下令,更改神号,五岳都以神称了——“北岳恒山之神”。

看北壁的《北岳恒山神出巡图》神像竟有六米之巨,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中国壁画的传统印象。

相传上古时期曾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自秦至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但是北岳庙却记载曾有39代帝王到北岳庙祭祀北岳大帝。

1949年,毛主席从西柏坡进京时参观了曲阳北岳庙,在曲阳北岳庙,当看到精美的壁画时赞叹不已。

壁画画面完整,布局疏密得当,绘画技艺精湛

 是宋、元艺人仿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画风所绘

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是历代封建皇帝祭祀古北岳恒山之地,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主体建筑德宁之殿是中国目前尚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而殿内巨幅壁画《天宫图》更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创真迹仅存。

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天宫图》。东壁为“云行雨施”。云行雨施,好看之处在于那条6.4米的巨龙,因为龙体上使用了沥粉,贴了金箔,据说遇到强烈闪电,就会闪闪发光。

《天宫图》东壁泰山神高三米、西壁恒山神高三点三米,如此高大的神像他平生闻所未闻。


东壁画有五岳神中的两个。图左为穿黄衣的中岳神(中央属土,为黄色),图右为穿青衣的东岳神(东方属木,为青色)。

天宫图兴许是启示给我们什么,泰山是不是五岳之尊,什么力量使泰山神屈尊于恒山之神?高出泰山神一倍的北壁巨像又是谁?《天宫图》像迷宫一样让人费解。

而西壁“万国咸宁”图,亮点是最高处的面目狰狞的飞天神——曲阳鬼,相貌狰狞,甚是可怕,你可以在三山门两侧看到同款曲阳鬼的碑刻。

▲西壁画为《万国咸宁图》,画的是众天神完成兴云布雨的任务后得胜回宫的情景。它比东侧壁画留存得完整些,也清楚得多,这里有五岳神的另外三个。

西壁顶部的“飞天之神”很有名,即所谓“曲阳鬼”,但实在看得不太清楚。西侧的白虎比东侧的青龙略好认些,但也需要好眼力。

▲西岳神。西方属金,为白色。

南岳神。南方属火,为赤色。

这是本殿的“主人”——北岳神。

北方属水,为黑色。

但我最喜欢的却是壁画中男女稠密重叠的衣纹、飘举如飞的衣带,仿佛回到了那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唐时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大殿的每一处的气息和变化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深邃。


还有历来推崇的北岳这些碑石,

坚守着海枯石烂的承诺,

与历史达成无声的默契。

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内,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俗称窦王殿。此庙规模宏大,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面积173,982平方米,现今保留南北面积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39米。1982年,国务院确定北岳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岳庙碑碣林立,现存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到民国经幢137通,是河北省最大的碑群之一。

其中有誉为三大宋碑之一《重修北岳庙碑记》;有被康有为称之“神品”的《大魏王府君碑》;有明代皇帝朱元璋所撰《告岳祀文》的帝王碑等等,这些碑文字清晰可读,碑身高大雄伟,若身临其境。

从书法艺术上讲,真、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均有。碑刻中最早的北魏和平三年(公元462年)刻制,是全国现存碑刻中极为宝贵的稀世珍品。

我们不是舜帝,如果不巡狩,就没有曲阳的大茂山;

我们不是吴道子,如果不懂天宫图,也许那七十三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能对接一段尘封故事;

我们不是贾岛,如果遇不到韩愈,他也一定会有满满的苦吟精神;

唐代贾岛《北岳庙》)诗中有“天地有五岳,恒山居其北,岩峦叠力重,诡怪浩难测”的赞叹。

在我们有些乏味的生活中,通过窥探别人的故事探索着我们从未经历或是正在经历的生活。

北岳庙如今鲜有人去,

所以难得避世清幽,

可以静静的感受古风及艺术之美,

偌大的中国却不曾有几处!

我想,即使我们很平凡,但也肯定有自己的特点,1500岁的岁月也就这样静遗在北岳庙的每一处角落了。

而正是因为河北“古北岳”由于处于北方要地,南北朝、五代十国、宋元时期的政治需求,决定了在汉文化中,五岳折射出代表着历代帝王心目中那锁定版图封疆的封印之山,是天权神授的帝王之山。

那么古恒山数千年留下的称号,才会熠熠生辉,千万人为他而来。

作者/张越

艺术家

三远堂堂主

三远文化创始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365米中国画山水长卷《江山一统》创作者

祖籍四川内江,自幼耳濡目染,受家学渊源之影响,徜徉于流派林立的各家风范中,受益于古代大师的技艺,在绘画传统的文学内涵中华墨,作品多有创新。精研花鸟,山水、人物兼能,强调写在不经意中,隐博物而蔬荀气,追求作品的“迹简意澹而雅正”,营照出有别与传统的新绘画风格。



编辑|整理:三远堂

三远堂原创精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曲阳北岳庙|天德地宁,祠殿千秋起苍茫。
神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
吴淑玲 ‖ 关于古北岳的几个问题(上)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四十一
曲阳北岳庙和谦山老友游记
河北北岳常山洞,道教第五小洞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