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维的哪一首诗歌被称为救命诗歌
王维的哪一首诗歌被称为救命诗歌

2013-05-27 12:48:06

归档在 江湖读历史 | 浏览 155 次 | 评论 0 条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优秀的诗篇。文人常常通过赋诗填词表情达意,有时索取功名,有时抒发自己的志向,有时留恋山水表达自己物我两忘的境界。好的诗歌为作者增色不少,有的人因为一首诗歌名垂千古,有的人因为一首诗歌飞黄腾达,也有的人因为一首诗歌救了自己的性命。
今天所说的是唐朝诗人王维的故事。王维是唐朝大诗人,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母亲是个喜欢吃斋念佛的人。王维青少年时期即拥有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后来因为躲避安史之乱不及,被迫授予伪职。
在沦陷区,王维心情苦闷,他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将付诸于东流,无法面对大唐皇帝和江东父老,于是写下了一首诗歌: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大意是说:经历了安史之乱,老百姓伤心悲痛,千家万户繁荣富庶的场景不再,处处好像乱坟岗子。烟雾弥漫,一切都是那么迷迷茫茫的。被叛军押赴的文武百官一路感慨,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皇帝陛下。看看昨日皇宫槐树落叶缤纷,深宫里一片荒凉,杨贵妃洗浴的地方有人胡乱吹奏起了管弦。
诗歌如同写史,诗歌里记载的是安禄山扯旗造反,攻下长安之后,在东都禁苑凝碧池上大摆筵席,梨园子弟供奉音乐,梨园子弟是大唐玄宗皇帝亲自手把手教授的技艺,当年给玄宗皇帝留下很深的感情,如今亲眼目睹胡贼的倒行逆施,忍不住潸然泪下,作为大唐的官员王伟也是悲不自胜,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歌。
接受伪职,类似于后来的汉奸,王维其罪非小。大唐皇帝盛怒,王维该当何罪?有人奉上了这首诗,说此诗可表王维的耿耿忠心。天子打断道:“王维既受伪官,诗篇如何传诵出来?”“闻说是其友裴迪私自抄录,流传出来。”“命裴迪入见有司,悉数供述当日情状。” 裴迪此刻并无官职,却是关中名士,有司也不敢太过简亵,见他奉旨来供述情状,还恭恭敬敬称呼了一声:“秀才。”裴迪洒落就座,娓娓道来:“王维委实不曾甘心从贼。西京陷落之际,他便服下痢药自残身躯,口喑不语,抗拒贼命。只是安禄山素来重他才华,强加伪官,逼迫着送到洛阳,拘禁在菩提寺里……”洛阳菩提寺,其实是极其萧条冷落的所在,秋深时分踏入寺门,枯黄的槐叶铺了满地也无人扫,负责看管的叛军小卒懒洋洋地指点:“探看王哑子官?自家入去,僧舍深处便是。” 拘禁的斗室不甚恶劣,萧然一间,唯有四物:茶铛、药臼、经案与绳床。这布置其实与主人在长安居官时的别业还是一般样,使得推门进来的客人,一时恍惚,觉得冒着乱世流离、乱军烽烟,一路追随赶到东都来探看朋友的经历,却原来是一场梦境,踏进的还是昔年闲适安乐时光,怔然中想起朋友字号,称呼出来:“摩诘。”往事不堪回首,可真的是字字如血,行行是泪。昔日繁华如梦,王维白马轻裘在朝廷官员面前风流潇洒的举止荡然无存,有的只是面对安禄山狗强盗的沉默不语。其实当日赋毕凝碧池,他一字一句写在自己掌心里的,还有另外一首诗:“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我主陛下,像王维这样的人物自然不是卖国奸臣,不仅不是,反而是难得的忠臣义士。”“既然如此,王爱卿朕赦免你无罪,不仅无罪,还要加封你的官职,做太子中允”就这样王维靠着一首诗,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后来平步青云,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不过此时的王维万念俱灰,看透世情,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沉醉于自然界的田园山水,来陶冶自己的真性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唐,那个伟大的诗人朋友圈
(启书有益)大唐故事之浮沉人生之摩诘黄昏(之七)
诗仙也有另一面么?
有大唐、古诗和李白的《长安三万里》,可以说是“追光动画”的巅峰之作
王维特别让人肉麻的一首“情诗”,不是为妻子留下的,却是写给一个男人的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诗佛王维(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