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尝粪忧心的故事:孝子庾黔娄尝父亲粪了解其病情
庾黔娄,生卒年不详,字子贞,南北朝齐梁时期(479—587)新野(今属河南)人。其父庾庚易,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隐居不出,南齐朝廷数次征聘他都不肯就职。庾黔娄少时好学,禀性至孝,曾出仕齐为编令,后任孱陵(治所在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县令,又任蜀郡太守,至梁代累迁至散骑常侍。做官很有政绩,以仁爱化俗,居官清廉。
“二十四孝”之一的“尝粪忧心”,讲述南朝时期孝子庾黔娄的孝行。
庾黔娄,南齐高士。他当孱陵县令,刚到任还没满10天,忽然心惊肉跳,满身流汗。他感应到家里可能有大事急事发生了,遂立即弃官归家。果然,当时他父亲已生病两天。“到县未旬日,椿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诗中说:“到县未旬日,椿庭遘疾深。”“椿庭”是一个典故。《庄子·逍遥游》中说到上古有树木大椿长寿;《论语·季氏》中又说到“孔鲤趋庭”,受到父亲孔子的教诲。后来就组合成“椿庭”一词,作为父亲的代称。(“萱堂”则指母亲。)“遘”是遭遇的意思。
读到这则故事,我们会再次想起“二十四孝”中诸如“啮指心痛”之类遥感说法。这种孝的“感应”,不断地被不同的情节所渲染;而自以为聪明的现代人是最反感这一点的,指责它不科学。
但是,这个故事里的医生非常奇怪,居然说:“想要知道病情是好是坏,只要尝一下粪便便知。如果味道是苦的,则病就不要紧。”相反,若是甜的,那就危险了。
庾黔娄真的用嘴巴尝了一下父亲的粪便,发现味道是甜的,心里很是忧伤。到了晚上,他向夜空中的北斗星辰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祈福免灾,请求以自身来代替父亲去死。这时他听到夜空中仿佛有谁的声音在对自己说:“乃父寿命已尽,不复可延,汝诚祷既至,止得申至月末。”
果然,父亲几天后就死去了。庾黔娄伤心地安葬了父亲,并为他守孝3年,在其坟冢旁结庐而居。
现代人读到这一故事,大概首先反感的就是那个医生“混账”,竟想出如此的“馊主意”,令人厌恶;而孝子尝便,也实在恶心。(从现代中医学来说,这其实不乏科学道理。)其次就是觉得,这种“感应”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这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活动。
对于一些古代流传的故事,我们后人不必看得太重,也不必看得过真,关键是能抽绎出其中合理的内核——这也是古人编写此类故事的出发点。
而这个孝子庾黔娄尝粪的故事,其合理内核至少有3点可说:
1,孝子和亲人是心连心的,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亲人,尤其是在远离他们的时候,更会牵肠挂肚;而当亲人有病痛或生命垂危时,更让孝子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这可能是古今孝子都相通的地方。
2,孝子之至孝,甚至可以放弃自己官位,当然还可舍弃其他东西而在所不惜。元朝高则诚在《琵琶记》中说:“书,我只为你其中自有黄金屋,却教我撇却椿庭萱草堂。还思想,休休,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爹娘。”现代人读来,不知另有一番滋味否?
3,孝子之至孝,甚至把亲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以至于可以用己身来换他身。当今有许多报道,一些子女把自己的器官、骨髓移植给父母,不就是这样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孝的典故 雷人“孝”事 你知道多少?
尝粪忧心
《卖身葬父》《尝粪忧心》
廿四孝之 尝粪忧心
二十一、尝粪忧心
黔娄尝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