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首毛泽东七律,读完心潮澎湃,诗中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原创2022-11-26 18:46·青荷札记

#头条创作挑战赛#

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和诵读毛泽东诗词,可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还能提高我们的审美,陶冶我们的情操。

精选10首毛泽东的七律,让我们一起跟着伟人的脚步,学习伟人的精神,为了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是毛泽东公开最早的一首七律,写于1935年10月,在所有七律中占魁首的一首。诗人用意象的写法,来描述了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又歌颂了红军的战斗精神,同时还表达了诗人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和超越情怀。

2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

宜将剩勇追究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写于1949年4月,气势豪迈,意境恢宏,诗中蕴藏了一股强大激励人心的力量,流露出一股阳刚之美。诗人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事件,进行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歌颂。这首诗也成为了解放南京的一个标志。

3

《送瘟神》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送瘟神》共有二首,这里选取了第二首,写于1958年7月1日杭州西湖刘庄宾馆,诗人在看到余江县根治血吸虫病这一灾难的报道后,联想到全国形势必将大好,心中感到无限欢喜写下此诗。只要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不管是什么瘟疫都将彻底消灭,无处藏身。

4

《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诗人从1911年春离开韶山到长沙求学,投身伟大革命,至1976年9月9日逝世的58年间,共回故乡八次。

1915年2月,诗人第一次回乡过春节,1927年1月上旬,诗人第六次回乡,离开韶山时,向父老乡亲发出气壮山河的誓言,“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了!”这首诗是诗人1959年6月25日至27日第七次回乡时所作,距离上次回乡已经三十二年半。诗人当年的誓言早已经实现,新中国已经成立近十周年。

5

《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1959年6月底,诗人登上庐山,眼前“奇秀甲天下”的庐山美景,激发诗人的诗情和豪气,写下这首诗。全诗大气磅礴,呈现出一种雄奇宏阔的壮美特色,登庐山的象征意义,正是那种争分夺秒,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以及不畏险阻,勇于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的英姿形象。

6

《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诗写于1961年,诗中的友人是指周世钊,全诗表达诗人对湖南一往情深的怀念。属于一首婉约诗风较为突出的诗,意境有点苍凉,但又十分优美。

诗人在去世前的头一年,也就是1975年,透露出他心中的秘密,这首诗其实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霞就是霞姑,也就是杨开慧,诗人借答友人之机会,一方面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一方面寄哀思给亡妻。

7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首诗创作于1962年12月诗人生日那天,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复杂,诗人心中感慨万千,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气贯长虹的诗作,表达了诗人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笑傲世间的崇高气节。

8

《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这首诗写于1965年12月下旬,诗中高度概括了一个世纪的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自传式的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并折射出毛泽东战友的群像。全诗豪放,旷达,飘逸,意蕴深邃,格调高昂,意境优美。

9

《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笙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这首诗是诗人在1966年5月到6月间,在韶山滴水洞所作。从诗的创作历史背景来看,反映了作者在革命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的复杂心境。诗人所思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故国和人民。

10

《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西汉贾谊是诗人很关注的一位历史人物,诗人在了解贾谊的生平后,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诗人对贾谊的才华十分赞赏,对他的不幸早逝又十分同情。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的真知
墨香集—名家书毛泽东诗词(48—50)
一、1959年庐山会议之初梅白为毛泽东改诗之说广泛流传
一、《七律•到韶山》的不同手迹与梅白是“半字师”流传的缘起
书法《右录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等两幅
七律.  四访韶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