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彩河南10中原城市群
 河南省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中国7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中原城市群也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包括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新密禹州新郑偃师荥阳登封舞钢汝州、辉县、卫辉、沁阳、孟州、长葛等26个城市,33个县

  中原城市群

城,340个建制镇,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50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3%和40.3%。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68亿元,位居中部地区第一位,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470.3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44.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1.19亿元。在中国15个城市群中综合实力名列第7位,位列中原地区第一位。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设市城市非农业人口优化指标,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依次为郑州、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开封、漯河、许昌、济源、禹州、新郑、卫辉、巩义、汝州、沁阳、长葛、舞钢、荥阳、辉县、新密、偃师、登封、孟州、尉氏、长垣、临颍、新安、宝丰、温县、原阳、武陟、孟津、博爱、栾川。共36个设市城市,34市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达到2500万人。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基本架构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其他省辖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相协调,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城市体系。

  中原城市群

2010年,预期郑州、洛阳两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400万人以上和260万人;商丘、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5市人口规模超过100万人,进入特大城市行列;许昌、周口和漯河3市人口规模超过80万人进入大城市行列;人口规模超过20万人的中等城市达到11个,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31个。
2020年,郑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突破500万人,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洛阳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50-400万人;许昌、漯河两市也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济源禹州巩义、偃师等进入大城市行列;城市群体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与周边城市实现融合发展。
2013年9月10日,中原经济区涉及的5省30个市在郑州举行了中原经济区首届市长联席会议,各省省辖市市长签署了共同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全力打造跨省级行政区域的中西部城市群,使之成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优化要有整体和局部之分,在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应有所侧重。2020年前后,中原城市群要努力形成“两圈、双核、四带、一个三角”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发挥的整体格局。
两圈。第一圈层是郑州都市圈,第二圈层是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新郑等城市为结点,构成的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中原城市群正在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以周围7个卫星城镇为节点构成的郑州都市圈,以除郑州以外几个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以及除中原城市群城市之外的河南省其他中心城市,包括周围邻近省份部分城市在内构成的外围辐射圈。在城市圈层状空间分布基础上采取以郑州为中心的“圈层”式空间整合发展模式,应是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优化的总体模式。
双核。即主核心城市郑州、副核心城市洛阳。依靠郑州牵引中原城市群进而牵引全河南省,显得势单力薄,势必形成弱核牵引状态。而且,在短时期内急速扩张郑州市的规模,靠行政力量“催生”其综合实力,或者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商业奇迹”,都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危险的。在这种状况下,西距郑州117km的十三朝古都、从“一五”起即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洛阳,自然就理应进入空间布局优化的视线。如果以郑州为

  四大产业带

主核,以洛阳为副核,形成双核牵引的局面,中原城市群的雄起,乃至河南省在中部崛起中地位的改观,将会更有说服力。
四带。第一带为沿黄河由东向西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组成的复合发展轴;第二带为自北向南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组成的复合发展轴;第三带是由连接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的复合轴线;第四带是由连接漯河、平顶山等市的漯阜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洛阳至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至上海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与此对应,分别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陇海产业发展带)、新郑漯京广产业轴、新焦济南太行产业轴、洛平漯产业轴等4个产业发展轴带。这4条轴线和4个产业发展轴带相对应,构成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的4条重要的“经脉”。
一个三角。指以平顶山、许昌、漯河三市为节点,依托其产业发展形成带动城市群西南部发展的“成长三角”。中原城市群北部有郑州—开封—商丘—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组成的成长多边形,南部有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组成的成长三角形。相比之下,南部平-许-漯成长三角区位条件便利,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可进一步加强三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重点搞好产业整合和基础设施整合,做到一体化发展,形成城市群南部地区的“金三角”。

9座城市功能定位明晰

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强化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等原则,《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研究报告》对各大城市进行了功能定位。
郑州:将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
洛阳:将成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河南省重要的科研基地,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以历史文化和花卉为主的旅游中心城市。
开封:定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重要的轻纺、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基地,郑州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区。
新乡:将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河南省职业培训基地,中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中原城市群北部区域物流中心。
焦作:定位为中原城市群的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国际山水旅游城市。
许昌:定位为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
平顶山:定位为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河南省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基地。[2]
漯河:立足于成为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中原城市群南部区域物流中心。
济源:将成为中原城市群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以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城市。
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中原城市群将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强化郑州市的中心定位,提升洛阳市的副中心地位,发展壮大其他支点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2020年,洛阳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50~400万人;商丘、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周口、漯河6个城市全部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济源、巩义、偃师3市进入大城市行列;中等城市达到17个、小城市22个。[2]

把城市群建成中部崛起支柱

根据研究规划,在2020年前后,中原城市群将建成城镇布局合理、制度建设完善、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一体化区域,形成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型城市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5%,城镇化率超过60%,使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柱。[2]
在“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九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东西发展轴线的郑汴洛工业走廊、南北方向的新郑许漯产业轴线和新焦济产业带、洛平漯等四大产业带已具雏形。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型核心区。另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将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2]
 
河南省通航城市 
安阳机场
洛阳机场
南阳机场
平顶山机场
濮阳机场 
 商丘机场
信阳机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明确定位
中原城市群初划蓝图 两三年内九城市公交对接 - 雕刻岁月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河南耗资1200亿元要在这9个城市打造城际铁路! 其中就有咱们许昌
河南18市平均工资最新排行榜出炉,看完我想离开南阳了!!!
河南要建城轨了
【城市符号】河南18城文化符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