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落人间景不同,醉美不过小七孔

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贵州第一个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景区。这一年,红遍网络的荔波小七孔图片亦深深打动了见惯九寨黄龙川西美景的我,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种种原因导致念念已久的荔波行12年后方得以成行。

从景区西门进入后,在霏霏细雨中观赏了静谧如画的卧龙潭,过龟背山、水上森林,一路沿着跌宕起伏的68级瀑布顺溪而下,清流跳跃,瀑布飞溅、藤树盘结,怪石嶙峋,倏儿飞流急湍、忽而聚水成潭,山水林洞、湖瀑石泉,水在身边流,人在画中游!

汇流成河的溪涧在狂奔乱涌两三公里后,放缓步伐,在山间的一洼谷地安静下来,水声汩汩,水草柔柔,水色也渐渐呈现出美妙的浅绿深黄和普蓝宝蓝,令人疑是闯入九寨草甸。

河水清浅,蓝蓝绿绿,两株树木扎立水中,虬枝伸展,相互作势,似在比划争辩,周边芦苇轻摆摇曳,更像为二树争斗摇旗呐喊。

幽篁架空,水草涤荡,清澈见底的河里,成群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弋,雨水在竹叶尖凝成盈盈珠露,晶莹剔透闪着柔光嘀嗒在河面,不时泛起阵阵涟漪,微微雨,翦翦风,刹那间轻触时光,涌起一份暖心的情愫铭记住这岁月的感知。

避开主路,钻入河心芦苇丛,木质栈道尽头得见传说中的七孔古桥。此刻的响水河,波平如镜,七个桥孔倒影成圆,桥上红男绿女和周边森森古木尽皆映投在墨绿青蓝的水面之上,浮影翩翩,恍若一幅流动的油画

小七孔景区位于布依族、瑶族居住的王蒙乡,因河上这座清代七孔古桥而得名。这里的喀斯特地貌特殊、风光迤逦、山川奇秀、民风淳朴,景区内河段和深潭都由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负责打捞水面的漂浮物和落叶以保持水质及景观

由于景色太美,许多人常把小七孔拿来和九寨沟相比较,其实大可不必,二者虽有相似的部分,但更多不同的是各自的特点和特色:九寨沟美在大气磅礴,纵横开阖,色彩艳丽斑斓如身着雍容华服的艳妇;小七孔美在小巧玲珑,低调雅致,姿色娟秀娴美如温良端庄的小家碧玉。

绵绵细雨阻挡不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四面八方向着七孔古桥而来,河堤旁、竹林畔、桥头、桥上,到处人头攒动,还是放飞无人机高空拍摄才能避开无处不在的剪刀手和自拍杆。

建于清道光15(1836)年间的七孔古桥,长25米,面宽4米,拱高4米,过去曾是沟通黔南至桂北的重要桥梁。整座拱桥由麻石条砌成,古老的桥身长满蒿草和蕨藤,斑驳沧桑的桥下是绿得心颤的碧潭,枝梢柔软着,荡漾着春风,一怀江南古意顿时迷醉了人们的双眸。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十里下扬州。纤影宛然,春意婆娑,在这如诗如画的春色中走上古意盎然的小七孔石桥,似乎是每个游客必须体验的到此一游:桥上望水或水边观桥,小七孔的清、奇、古、秀、幽尽收眼中,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和意趣在心头。

一丫爬满蕨草的怪树斜倚水中,它似乎在娓娓讲述着一个关于七孔古桥的古老传说: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小伙,为了方便乡亲们过河,于是用他神奇的指头将石头点成泥巴(隔天又变成石头),再由七位美丽的姑娘将泥巴捏成桥孔,七七四十九天后终于堆捏出一座七孔石桥,因此这座桥又叫“七姑桥”。

春天的荔波是有灵性的,依风浸雨的眼眸,透过古老的小七孔石桥你仿佛可以看到柔风满载诗意的百年记忆,那桥上流动着的人来人往,如走马灯似的变幻。曾记否?面向青山绿水,人们总是紧握暖意,风雨无悔,一路微笑,一路前行!

桥头边,一位布依族大嫂正在专心致志地飞针走线。春落人间,这种别样的景致毫不逊色于身旁小七孔的美。美的环境孕育出那份纯真来对待生活,美的心境更激发出那份热情来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竹篙轻点,碧波荡漾,春水初生,耐人寻味。踏春而来,荔波的红尘山水已在心间布满雅致和清欢,心如花开,所有的诗和远方,都怒放着春天的芬芳。煮一壶春色,看风过红尘入画;绕一指时光,听雨落缠绵入心!

生命里,总会有一些人和事会渐行渐远,偶尔想起,却仅停留在只言片语和一抹淡淡的回忆里。唯有美景和春光,总那么诗意高张,始终晕染着眉心、温润着心房!别了,小七孔,虽是一面之缘,但却终生难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大山有一座古石桥,为什么桥下的水这么绿呢?这也太美了
贵州荔波小七孔南方喀斯特地貌
中国喀斯特——贵州荔波大小七孔风景区
游荔波小七孔
【贵州荔波】小七孔:超级盆景真正美
贵州/荔波七孔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