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年(福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部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地理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144 分,地理48分)

本卷36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理部分12小题,48分)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徽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者。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600

5000

25~44

2000

30000

15~24

2400

27500

0~14

640

5000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4.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党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0~12题。



10.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6 分)

注意事项:

1.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第40~42题为选考题。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必考部分(116分)

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7分)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8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选考部分(40分)

40.(15分)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

A.【选修2——海详地理】

图19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敌。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14分。

1.C  2.B  3.C  4.B  5.D  6.A  7.B  8.A  9.D  10.C  11.D  12.A

第Ⅱ卷共6大题,共156分。

[必考部分](116分)

37.(37分)

(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淤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选考部分】(40分)

40.(15分)

A.【选修2——海洋世界】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 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C.【选修6——环境保护】

(l)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1 海水的性质
北京市五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暑假返校试卷三文综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 | 广东深圳六校联盟2022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
【地理专题】高考地理中常常以“海”为背景的试题思维模型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