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川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60分)
1.据报道称:2005年1月1日,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有与地球一样的存在生命的行星A。下列关于这颗“A”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小的是
A.该行星表面应存在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
B.该行星的温度应能使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C.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D.该行星应有象月球一样的卫星
2.金星的表面温度明显高于水星,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判断,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行星名称
与太阳距离
(106千米)
公转周期(天)
自转周期(天)
大气及成分
表面温度(K)
水星
57.9
87.9
58.6
极稀薄氦、汽化钠大气
600
金星
108.2
224.7
243
浓密CO2大气
750
A.与太阳的距离        B.公转周期      C.自转周期         D.大气及成分
1988年日本曾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夏和干旱的煎熬,气象学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2008年1月4日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称,在为期11年的新一轮太阳活动中,第一个黑子已经出现在太阳的北半球。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太空环境中心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将从2008年3月开始,到2011年岁末或者2012年到达顶峰。进入2008年以来,太阳表面活动又进入了活跃期,10月29日,日本“玉儿” 号通信卫星曾发生中断现象。分析完成3~5题:
3.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A.黑子和太阳风    B.黑子和耀斑    C.耀斑和太阳风    D.日珥和太阳风
4.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A.一定是正相关                     B.一定是负相关
C.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D.不相关
5.日本“玉儿”通信卫星信号中断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的磁场
B.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使地面设备遭到破坏
C.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使卫星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遭到破坏
D.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中断
6.2013年9月29日12时,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东二区)举行,其时,北京时间为
A.2013年9月29日18时            B.2013年9月29日6时
C.2013年9月29日2时            D.2013年9月28日18时
7.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8.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黄赤交角的大小
C.地球在字宙中的位置           D.地球的球体形状
9.读图2,某地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关于a、b两地
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读图3“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图4,完成10~13题。 10.图中H处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11.在气压带A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12.影响图4中两种气候形成的共同的风带或气压带的名称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低纬信风带
13.图3中,与热带沙漠气候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气压带是
A.D气压带      B.C气压带   C.A气压带     D.B气压带
14.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5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15.图6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7,完成16~18题。
16.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
A.山岭        B.谷地
C.背斜        D.向斜
17.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
D.外力作用
18.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正确表示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①搬运作用       ②沉积作用      ③风化、侵蚀作用     ④固结成岩作用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20.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 刚果盆地      B. 亚马孙平原       C. 马来群岛     D. 马达加斯加岛
21.“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22.图8所示的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
化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读下表,完成第23题。
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完成23题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23.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热带高气压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于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根据资料完成24~25题。
24.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25.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矛盾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从浙江温州苍南县的以东南面上袭来,于北京时间8月10日下午5时25分在浙江温州苍南县马站镇登陆,中心风力达17级。据此完成26-28题。
26.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桑美”成因的是
27.此季节南亚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
28.台风给当地带来的降雨参与哪种水循环类型
A.海陆间循环      B.海洋循环      C.陆地循环        D.内流区循环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图9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完成29-30题。                                        图9
29.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30.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二.综合题
1.读图10“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
(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地的风向为      。(2分)
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      。(2分)
(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
是      (2分),判断依据是      。(2分)
(3)图中A天气系统为      锋,(2分)
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2分)
(4)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
气象灾害有     (双项选择填空)。
A.台风              B.寒潮
C.泥石流            D.沙尘暴(2分)
2. 图11为北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1
(1)关于图中所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填空)(2分)
A.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洋流①       B.洋流①与洋流③ 的水温相同
C.洋流③为暖流                          D.洋流⑤为季风洋流
(2)洋流④对沿岸气候起到               (2分)作用;在图中用“★”正确标出北海道渔场的位置。(2分)
(3)图中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是        (填写数字)(2分)。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大陆东岸为        (寒/暖)流。(2分)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2分)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风向是___________。(2分)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是_____________气候 (2分),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该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5)①②③④⑤自然带的更替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2分),⑤⑥⑦自然带更替更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2分)
高一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1---10  DDBCDAABBA     11---20  BBDBCDABDB   21---30   BCADBCDABC
二、
1、(1)西北  下沉
(2)乙  等压线稀疏
(3)冷 气温降低、大风、雨雪天气
(4)BD
2、(1)C
(2)降温减湿
(3)①  暖
3、(1) 整体
(2)西南
(3)地中海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和多雨
(4)⑤⑧
(5)热量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地带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年高考通关设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4)
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末地理原创卷,必看!
湖北省黄冈市2013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1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