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挖冬虫夏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挖冬虫夏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2004-08-26 14:18:50)

生长中的冬虫夏草

相关链接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冬虫草,是著名的具滋补作用的奇异中药材,也是传统出口的珍品,有着“一物竟兼动植”两性之说。

冬虫夏草正式作为药物载入书典,是从清代吴仪洛于1757年出版的《本草从新》开始,指出冬虫夏草的作用是“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稍后出版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据化学分析,冬虫夏草的成分除脂肪、精蛋白、精纤维、碳水化合物和水分以外,尚含有虫草酸、冬虫草素和维生素B12等,具有抗菌、平喘、强心、降压等作用。

近年来,虫草价格一路飙升,最贵的,每公斤价格高达4万元以上。这刺激了大批的人在每年夏天涌向青藏高原,进行采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缓解生态压力,科研工作者积极进行人工培育虫草的研究。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最早于1979年开展有关虫草的研究,首次分离出冬虫夏草真菌,1998年,经人工培养出了一根冬虫夏草。但是,由于虫草生长的高原环境十分复杂,实验室中难以模拟,因此,人工培育虫草目前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每年夏天,总会有一支“大军”涌向青藏高原。是一种神奇而又昂贵的生物给了这些浩浩荡荡的来者无法抵挡的诱惑。

这就是冬虫夏草。

冬天是虫,夏天似草。专家解释,冬虫夏草其实非虫非草。

这是一种神秘的生物,就像是由虫子和草复合而成。冬天,它是一条虫;夏天,露在地上的部分却长得如同一棵小草。冬虫夏草,究竟是虫是草?还是真的兼具动物和植物两种属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临床中药系教授常章富告诉记者,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一种菌体。

据了解,这种虫长期生活在地下,而寄生在虫子头顶上的那株手指状的草则是菌类植物菌体。这种真菌的子囊孢子成熟后,迸开散落在土壤中,随雨水渗透到地下后,遇到了蜇居在土壤中的蝙蝠蛾幼虫。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钻进幼虫体内,萌发出菌丝体,吸收幼虫体内的营养物质。这些被寄生的幼虫初期行动迟缓、随后到处乱爬,最后钻入距地表3-5厘米深的草丛根部,头朝土表。不久,整个虫体被菌丝所充满,只剩下了一个完整的空壳。

次年5月初,虫体的头顶长出了菌体的子座;5月中旬,子座渐渐露出地面,并以每天3-4毫米的速度生长,直到子座长度达到20-50毫米。

“所以,冬虫夏草其实是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座及受真菌感染死亡的蝙蝠蛾幼虫的结合体。”常教授说。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高寒地带,北到祁连山一带,南至滇中高原,东到黔境的大娄山,西达喜马拉雅山的大部分地区。四川、青海、西藏等地是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区。

作为古老的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药效被不断夸大。专家表示,冬虫夏草有着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等功能,但药效较弱。

每年夏天,涌向青藏高原的“大军”当然不是仅仅为了一睹冬虫夏草的风采而来,采挖冬虫夏草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冬虫夏草是一味古老的中医药材。早在公元7世纪到8世纪(即唐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羌族人民就对其有所认识,并将它用于强身健体,防病疗疾。到了清代,冬虫夏草作为一种藏药被中医用于临床。

近年来,伴随着保健药品种类的逐渐增多,冬虫夏草的功效被不断夸大,甚至到了无所不能,无病不治的地步。尤其是被称为“滋阴壮阳”的极品,冬虫夏草在市场上被争相购买。“冬虫夏草属于一种平和的中草药药物,多数时候用作配方药,药效比较弱,同时由于其价格昂贵,所以在平时的临床上应用比较少。”常教授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古代药理学中认为冬虫夏草味甘性温,主要功效在于润肺、止咳、化痰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本草从新》载,冬虫夏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近来通过实验表明,冬虫夏草能够使免疫力功能低下的人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对异常过高的免疫状态又能使之有所改善,从而维持机体的自我稳定。因此,冬虫夏草被称作免疫调节剂,可用于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和后天不足者及恶性肿瘤病人。”他介绍说,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冬虫夏草起着辅助的作用。癌症治疗一般从两方面入手,即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病人的抗癌能力。冬虫夏草由于具有补益和强身健体的功能,在临床上常被用来辅助治疗各种癌症。据了解,冬虫夏草还具有保肝、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降血糖等作用,对肾炎、肾功能衰竭,药物和缺血造成的肾损伤也都有防治作用。

但是,针对冬虫夏草“滋阴壮阳”的功效,常教授明确指出,这方面的功能很微弱,其疗效并不是很明显,而且要通过长期的服用才有功效。“冬虫夏草最主要的功能是在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方面。”他强调。

一级冬虫夏草的价格高达每公斤4万元以上。巨额利润驱动着年复一年的采挖“大军”,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冬虫夏草的产区分布在雪线以下,3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这些地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属于青藏高原气候。西藏和青海的冬虫夏草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然而,这却给它们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

每年大量的采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位于黄河、长江和澜沧江源头有着“三江源”之称的玉树和果洛以及青海、西藏等地都成了“重灾区”。

在西藏地区,冬虫夏草在5月份就已经开始生长,6月份时质量最好。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5月中旬很多人就已经开始了采挖。然而,这期间草场刚开始复苏,降雨量也相对集中。

采挖冬虫夏草,容易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在雨季,采挖行为会导致滑坡,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植被剥离山体,形成水土流失。对于西藏的生态环境而言,保护植被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山坡植被的厚度不超过20厘米,而其形成则需要上万年的时间。

冬虫夏草对采挖“大军”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市场和价格,成为人们疯狂采挖冬虫夏草的主要驱动力。据资料显示,上个世纪70年代,冬虫夏草的国家收购价是每公斤21元;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冬虫夏草的价格一路狂飙,目前一级冬虫夏草每公斤价格已达4万元以上。

另据了解,寻找冬虫夏草,大多是在清晨。一般情况下,很多人排成一排,弯着腰沿坡地向上寻找。发现冬虫夏草以后,他们使用军用铁锹连草皮深挖20厘米左右,将其取出。由于冬虫夏草分布集中,最密的地方每平方米可以发现10~20根,因此,采挖者为了省事,对所挖的深坑不做任何处理。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这给老鼠创造了很好的筑巢条件,更进一步加重了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

不仅如此,常教授告诉记者,虫草蝙蝠蛾的一个生活周期,在自然的状况下需要4年或4年以上的时间。在它还没有生长成熟就进行过度采挖,不仅药效上不足,也会形成虫草的资源越发匮乏。

“这会带来冬虫夏草价格日益升高的恶性循环。”他最后强调指出,“采挖冬虫夏草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只图经济利益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得不偿失。”

(李婵 张雪丽 北京科技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挖冬虫夏草的过程
冒死采挖冬虫夏草的尼泊尔人
健康饮食药物安全[672]-藏民采挖虫草正当季 冬虫夏草究竟有什么功效
冬虫夏草是什么?
冬虫夏草的品质与采摘时间有关
冬虫夏草生成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