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耳炎临床验证

1、中耳炎方
【药物】鲜蒲公英全草。
【用法】剪碎捣成糊状拧挤取汁,将耳道消除干净。每天3次取药汁滴入耳孔。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5 例,全部治愈。
【来源】谷正本,中医杂志 1992;(5):6
2、 柴胡白冬饮
【来源】贺军安,《四川中医》(5)1983年
【组成】柴胡、白芷、栀子、赤芍各15克,冬瓜仁、蒲公英各30克,泽泻20克,龙胆草10克,甘草6克(10岁以下儿童剂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疗效】治疗23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0%。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9剂。1月后复发4例,继服原方,仍然有效。
3、泽苓汤
 【来源】孙佛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泽泻、茯苓各15~30克,石菖蒲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疗效】治疗87耳,痊愈(耳闷胀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中耳积液阴性,3个月以上未复发)60耳;显效(耳闷胀、听力减退明显好转,中耳积液阴性,1个月以上无复发)6耳;有效(诸症减退或好转)7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90.1%。平均服药14剂。
4、虎耳草滴耳药水
[药物] 鲜虎耳草、冰片各适量
[用法]将虎耳草洗净晾干后捣烂,用纱布包裹绞拧取汁,加冰片溶解 后备用。或用鲜虎耳卓捣烂取汁,在每100 毫升药汁中加入75%酒精20 毫升,制成中耳炎药水。使用前用双氧水将患耳洗净,周围以75%酒精常规消 毒,滴入上药水于患耳,每天3次。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45 例,治愈 43 例,好转 2 例。
[来源]胡金曼,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 129
5、吹耳散
 【来源】程爵棠,《光明中医》(1)1985年
 【组成】蛀竹屑粉30克,五倍子(焙焦存性)、枯矾各15克,硼砂3克,青黛9克,川黄连、轻粉,冰片各3克。
 【用法】先将蛀竹屑粉、五倍子、枯矾、青黛、硼砂、黄连共研细末,再入轻粉、冰片同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同时,在吹药前,先将患耳内脓液拭净,急性用洗耳方(芙蓉叶15克,苦参9克,煎水取汁)洗耳;慢性用药棉棒,蘸氯霉素眼药水入耳腔内转动拭耳后,再取本散少许(约0.1克左右),均匀吹入患耳腔内。先洗后吹药,每日吹4~6次,证重者每2小时吹1次,10天为1疗程,未愈,停药1天,再继续如上法用药1疗程,至愈为止。
 【疗效】总结用本方吹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50例资料,其中:急性131例中,痊愈119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慢性219例中,痊愈166例,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14%。其中痊愈率为81.4
6、马钱子油
[药物] 马钱子 1 粒,茶油 50 克许。
[用法] 将马钱子捣碎,放入碗中,加入茶油,放在文火上炖数十沸 即成。用前将脓耳揩拭干净,然后用药棉蘸马钱子油塞入耳中,早晚各换药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中耳炎有效。
[来源]叶益丰,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99
7、
龙矾散
[药物]煅龙骨、枯矾各等份。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过 120 目细筛,然后将 2 药混合拌匀,装瓶密 封,放阴凉干燥处备用。用药前先用 3%双氧水把耳道内脓液及分泌物洗净, 患耳周围用 75%酒精常规消毒,停 2~3 分钟后,用消毒棉签擦干耳道,然 后取塑料管或麦杆蘸取药粉,轻轻吹入患耳道内,每天 1 次。如渗出液较多, 可早晚各用药 1 次,直至痊愈。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58 例,全部治愈。
[来源]胡金曼.四川中医 1991; (9): 37
8、胆矾散
[药物]猪胆汁 30 毫升,枯矾 30 克。
[用法]先将枯矾研为细末,再与猪胆汁混合拌匀,晾干研末,装瓶备 用。取棉签将耳内脓水揩净,取少许药末置于适量香油中调匀滴耳。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40 余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来源] 樊学成,四川中医 1984; (6) : 62
9、桑叶滴耳剂
[药物]新鲜桑叶数片。
[用洁]上药洗净捣烂取汁,每次将桑叶汁滴入耳内 1~2 滴,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般 2~3 天即愈。
[来源]朱培忠,等。四川中医 1985;
10、葱蜜滴耳液   
[药物]葱白 5 根,蜂蜜 20 毫升。
[用法]将葱白捣烂用蜂蜜浸泡半天,再用一层纱布滤过,药液装瓶备 用。使用前用双氧水冲洗患耳外耳道,用消毒干棉签揩干,用小玻璃管或麦 杆吸上药滴入 3~4 滴,每天 2~3 次。滴药后用手轻轻按压患耳屏。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疼痛者有较好的疗效。
 
[来源]黄宇康.四川中医 1983;  (4)  :  64    
11、银香冰散   
[药物]银珠 30 克,麝香 1.5 克,冰片 0.9 克,海螵蛸 6 克。
[用法]将海螵蛸炒至表面发黄,取出冷却后,同银珠、冰片、麝香共 研极细粉,用双层纱布筛过,装瓶密封备用。将患耳用双氧水洗净擦干,用 麦杆将药粉少许吹入耳内,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一般 2~3 天可治愈。
[来源]黄宇康,四川中医 1983;  (4)  :  64    
12、二黄滴耳油   
[药物]黄连、黄柏各 3 克,枯矾 2 克,冰片 1.5 克,香油 100 克。 [用法] 前4药研末,将香油煎开冷却5分钟,与上药末调匀成混合 油剂,装瓶备用。用消毒棉签擦净患耳脓液,蘸取药油滴入患耳,每天 3 次, 每次3滴。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10 余例,均获痊愈。一般急性者用药 2~3 天 后炎症即可消除,慢性患者约 1 周左右。
[来源]李俊华. 湖北中医杂志 1984,  (4)  :  25    
13、青白散   
[药物] 青黛、枯矾、炉甘石各 5 克,海螵蛸、黄连、龙骨、乳香、 五倍子各 3 克,冰片 2 克。
[用法]研末装瓶备用。用双氧水清洗患耳拭干,吹入上药适 量,每天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30 多例,均获良效。
[来源]郭龙恩,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1)  :  518    
14、鲜地黄酊滴耳剂   
[药物]鲜地黄适量,  60%乙醇适量。
[用法]将鲜地黄去杂质、洗净切片,按浸渍法加 60%乙醇至药平面, 浸渍 4 周后,过滤,药渣用力压榨,所得药液与前滤液合并即得。用乙醇或 双氧水消毒棉签清洗患耳脓液,再滴此药剂,每次 2~3 滴,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耳部疾病 54 例,痊愈 48 例,有效 2 例,无效 4 例。 [来源]李晏霞,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8;  (11):25    
15、紫草油   
[药物]紫草 3 克,芝麻油 40 克。
[用法]将紫草用芝麻油炸之,待油变紫色后滤取药油,装玻璃瓶备用。 使用前用双氧水擦洗患耳,再用棉签擦干,滴入紫草油数滴,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脓耳53例,痊愈32例,好转18例,无效3例。
[来源]张子宽,辽宁中医杂志 1989;  (5)  :  29    
16、蛇矾梢   
[药物]  蛇蜕 1 条,明矾 10 克,冰片 1 克,朱砂 0.5 克。
[用法]  将蛇蜕洗净,晾干,包裹白矾,放入砂锅内,以武火加热, 待蛇蜕烧化,白矾熬枯,用竹签刮下锅内白色粉末,研细,加入冰片、朱砂, 混合调均匀,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或 0.9%的生理盐 水冲洗患耳,擦干,取上药适量,吹入患耳内,每天 1 次。
[疗效]治疗18例全部治愈;慢性中耳炎15例,痊愈14例,好转1例,4天即愈。
[来源]  冯金海,河北中医 1987;
17、柴胡白冬饮

【来源】贺军安,《四川中医》(5)1983年

【组成】柴胡、白芷、栀子、赤芍各15克,冬瓜仁、蒲公英各30克,泽泻20克,龙胆草10克,甘草6克(10岁以下儿童剂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加减】若头胀痛者,加川芎3克,菊花12克;头晕者,加僵蚕12克,钩藤20克;口渴者,加生石膏20克;体温高者,加黄芩12克,青蒿15克;耳痒者,加地肤子30克,防风12克。同时配用虎耳草汁滴耳,每日3次。

【疗效】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23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0%。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9剂。1月后复发4例,继服原方,仍然有效。

18、泽苓汤

【来源】孙佛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泽泻、茯苓各15~30克,石菖蒲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加减】气虚,加党参、炙黄芪各15克;痰热,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外感风寒,加辛夷、防风、苍耳子各10克;外感风热,加桑叶、菊花各10克。

【疗效】治疗中耳积液87耳,痊愈(耳闷胀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中耳积液阴性,3个月以上未复发)60耳;显效(耳闷胀、听力减退明显好转,中耳积液阴性,1个月以上无复发)6耳;有效(诸症减退或好转)7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90.1%。

19、升青流气饮

【来源】干祖望,《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大腹皮各10克,乌药6克,柴胡、川芎、菖蒲各3克,蔓荆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加减】虚弱及老人,倍加黄芪;高血压者慎用升麻、蔓荆子。重症每天可进两剂。全方十一味,不一定全部用上,可以根据病情,删去几味;有特殊情况者,也可增加几味。服药症状消失后,可再进六君子丸或补中益气丸持续服一周。

【疗效】,治疗航空性中耳炎,多年临床使用,疗效卓著。

20、吹耳散

【来源】程爵棠,《光明中医》(1)1985年

【组成】蛀竹屑粉30克,五倍子(焙焦存性)、枯矾各15克,硼砂3克,青黛9克,川黄连、轻粉,冰片各3克。

【用法】先将蛀竹屑粉、五倍子、枯矾、青黛、硼砂、黄连共研细末,再入轻粉、冰片同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同时,在吹药前,先将患耳内脓液拭净,急性用洗耳方(芙蓉叶15克,苦参9克,煎水取汁)洗耳;慢性用药棉棒,蘸氯霉素眼药水入耳腔内转动拭耳后,再取本散少许(约0.1克左右),均匀吹入患耳腔内。先洗后吹药,每日吹4~6次,证重者每2小时吹1次,10天为1疗程,未愈,停药1天,再继续如上法用药1疗程,至愈为止。

【疗效】总结用本方吹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50例资料,其中:急性131例中,痊愈119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慢性219例中,痊愈166例,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14%。其中痊愈率为81.4%。

21、通耳窍方

【来源】谭敬书,《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柴胡、香附、川芎、石菖蒲各10克,当归15克,红花5克,泽兰、法半夏、茯苓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加减】若肺气虚合用玉屏风散;兼脾气虚,加党参、白术;兼肾阴虚者,加熟地、枸杞子;兼肾阳虚者,加制附子、肉桂。

【疗效】治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屡用屡验,效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单方大全0 -3
中耳炎祖传方
单方大全01
耳鼻喉科验方
中耳炎
中耳炎外治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