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44)

本篇要目:

*****************************************

431.紫荆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432.水沟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433.宝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

434.益家堡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

435.古邰国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宝鸡市扶风县

436.桥镇遗址

新石器时代、西周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437.西峪遗址

新石器时代、秦汉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438.下河西遗址

新石器时代、汉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

439.郑家坡遗址

商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440.赵家台遗址

商、西周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

431.紫荆遗址


紫荆遗址位于陕西省商县城东南约七公里处,紫荆村附近的丹江南岸第二级阶地上。该遗址于1953年发现,1977-1978年商县图书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首次发掘。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遗址文化层的堆积及其内涵,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于1982年4-7月,再次进行了发掘。参加发掘的教师有王世和、张宏彦,工作人员贾麦明和七九级考古专业学生20名。发掘区紧接第一次发掘区的南边,共开5×5探方15个,发掘面积375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房址2座、窖穴60多个、陶窑2座、墓葬16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等。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紫荆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2.水沟遗址


“水沟遗址”的城址位于宝鸡市凤翔县糜杆桥镇北水沟村与相家沟村之间的山梁之上,北依千山余脉,东临纸坊河,依山傍水,北高南低,南北高差150米,最高处海拔1070米。整个遗址现有可证城址的南北城墙纵长1000米,东城墙长约1400多米,高6米至18米不等,整个城墙依山梁走势而筑,呈不规则方形,面积达140万平方米之宏伟。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水沟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3.宝山遗址


宝山遗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胥水河畔的城固县宝山镇,占地5万平方米,1990年被发现,因发掘出大量烧烤坑和形制特异的陶窑群而享誉海内外。经过连续15年的发掘,出土了3600年至3000年前宝山商时期遗存中的大量陶器、骨器、石器以及铜、铁制文物,其中出土的四棱体铜针,是迄今我国出土古代文物中最早的青铜针实例。其仰韶时期烤烧坑和汉代烤烧坑,数量多、种类齐,另有商代的填埋垃圾和烧烤食物并用的“烧烤坑”。揭示出汉水上游地区从仰韶、龙山、商代,直到汉代延续着烤烧坑这样独特的生活习俗,这在全国考古发现中尚属首次。这对于汉水上游青铜时代文化内涵及其文化性质的全面认识有重要意义。宝山商时期丰富的遗迹遗物反映出它是具有独特面貌的文化遗存,因而被命名为宝山文化。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宝山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4.益家堡遗址


益家堡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西南台原上。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1978年后因平整土地而破坏较严重,是一处含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的居住遗址,发现有商代殷墟一期的青铜器、兵器及鬲、罐、豆等陶器。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益家堡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5.古邰国遗址


古邰国遗址在杨凌示范区李台乡圪瘩庙村、揉谷乡法禧村(揉谷乡原隶属宝鸡市管辖,2008年下半年划归杨陵区)以南,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有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秦汉等不同文化时期的大型居住遗址。传说曾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在遗址的东部,李台乡圪塔庙村东南约500米处的断面上发现有白灰层,灰层厚0.4-0.6厘米,内涵丰富。文物多为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类型和龙山时期文化类型。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古邰国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6.桥镇遗址


桥镇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桥镇村东北约10米处的台塬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出土了龙山时期的陶器残片、石器和破碎的白灰居住面。该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以追溯到四千年以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建筑陶瓦,把中国用瓦历史提前了一千年,堪称“华夏第一瓦”。筒瓦为研究中国建筑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桥镇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7.西峪遗址


西峪遗址(西峪坪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竹峪乡西峪村西南,属于秦汉时代宫殿建筑遗址。遗存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大量红烧土块和较厚的瓦片堆积层,以及汉代的瓦当、方砖等相关文物。为研究汉代建筑形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西峪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暴露出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3处,夯土密实,夯层厚约10厘米左右。在宫殿建筑遗址的范围内,收集和发现的文物标本主要有汉代的瓦当、筒瓦、五角水道、圆形水道、方砖等文物。在遗址的西南方向,还发现有大量红烧土块和较厚的瓦片堆积层。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西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8.下河西遗址


下河西遗址位于陕西白水县雷村乡下河西村西侧,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遗址分布范围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1500米,地势呈缓坡状,东高西低,现修为阶梯状耕地。遗址发现于1988年的全省文物普查,隶属于白水县雷村乡下河村。经初步调查和试掘,初步认定下河西遗址面积在150万平方米,确认75座属于五六千年前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的房址,发现了27个当时典型的丧葬仪式瓷棺葬。该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属客省庄文化,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新的因素。下河西遗址的发现对于即将全面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下河西遗址发现于1988年的陕西省文物普查,自2004年4月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它对研究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客省庄文化的分布、分期和分类具有很大的文物价值。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下河西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9.郑家坡遗址


郑家坡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47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漆水河东岸。1980年发现的,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区分南北两个小区,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壕沟。遗存主要有房基、灰坑、窑穴、陶窑,还有陶器、石器等物。房基的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是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文献记载周人早期活动在漆水下游一带,郑家坡遗址就处在这个范围之中,为探索先周文化提供重要的线索。遗址的出土文物佐证了《诗经》、《史记》等史料记载的真实性。它在讲解后稷农耕文明的同时,又向世界释放着先周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以及与西周文化一家亲的血缘关系。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郑家坡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40.赵家台遗址


赵家台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期到西周时期的历史遗存,属于仰韶文化,该遗址是发现西周时期空心砖的两处重要遗址之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蛟乡上城壕村曹沟组,面积2万平方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关中旅游环线公路在此地施工过程中,推出了两个陶罐。省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迅速组织考古人员进行随工考古勘察清理。目前已清理面积3000余平方米,共发现西周时期大型陶窑两座,其中1座陶窑占地面积60余平方米,另清理灰坑6座,出土了一些陶罐和大量陶片。由于目前农田作物尚未收获,更大范围有价值的勘探工作将在夏收结束后进行。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赵家台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宝鸡群众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成为2003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
山东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后李文化
查海遗址与“查海时代”
下汤遗址:万年台州的发祥地·台州日报
中华文明该从何时算起?
这两块砖背后,藏着一个大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