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批国保--古墓葬(15)

本篇要目:

************************************

661.金莲山、学山遗址群

春秋至汉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662.罗汉山古墓群

东汉至唐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

663.瓦石悬棺

唐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

664.顺荡火葬墓群

明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

665.窦皇后陵

西汉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

666.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西汉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667.汉云陵

西汉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

668.走马梁汉墓群

汉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669.薄太后陵

汉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

670.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汉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

***************************************

661.金莲山、学山遗址群


金莲山位于云南省澄江县城东南约3公里的右所镇旧城村东部边缘,北距昆明市约60公里,南距抚仙湖北岸约3公里。几年前,当地村民在山上翻土时发现了青铜器,并由此开始了疯狂的盗掘活动。为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3~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澄江县文体局共同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金莲山山顶破坏较严重的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44座,其特殊的葬式、葬俗和出土的特殊器物,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文物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为了弄清该墓地的分布范围和墓葬的埋藏情况,为金莲山的进一步保护提供决策依据,2007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对金莲山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系统勘探。这是云南第一次大规模地利用洛阳铲对遗址和墓地进行的铲探,勘探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勘探面积达120000平方米,发现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金莲山、学山遗址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2.罗汉山古墓群


罗汉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驻地西南约2公里处,距曲靖城约8公里。罗汉山“梁堆墓”在约0.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12座,而且史籍早有记载。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实为难得,遗憾的是早年就被盗窃。12座墓葬的封土均被灌木以及云南松所覆盖,现存条件相对较好,林业部门对森林的管护较为严格,人为破坏较小。罗汉山古墓群,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9年11月,麒麟区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将罗汉山的十二座古墓进行编号、记录。2000年6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管所、麒麟区文管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十一号“梁堆”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座“梁堆”墓由封土和地下墓穴两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木漆器、鎏金、车马饰件以及“大泉五十”钱币等,文化内涵丰富。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罗汉山古墓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3.瓦石悬棺


瓦石悬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长安乡瓦石行政村棺木崖和白虎岩上,与四川省珙县僰人悬棺相同。棺前为林凤河瓦石段。由于大量朽坏脱落,现悬棺3具,复制4具后计7具,民间传说为何姓“白人子”墓。明代以前遗物,石上凿孔,插入厚木,棺凌空横置木上,任凭风吹雨打。挂于数百米悬崖绝壁上,是神秘和求知的象征。悬棺虽然经过部分整理,但原貌基本尚存。2000年,已由奥地利王妃出资进行保护。从山下仰望万仞绝壁上的悬棺,给人的绝非是神秘和震撼的感觉。

在明王朝初期,僰人叛服无常,僭号称王,建立僰侯国,雄视川南和滇东北,僰人的动与静,已成为明王朝的心腹之患。明王朝为了在僰人聚集地区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对该地区强行实施改土归流。于是,其改土归流遭到了僰人的强烈反抗。置流和反归流,成为当地民族矛盾激化的焦点,进而演化为镇压与反镇压的斗争。明史典籍有“明兴二百年间,王师西下讨罪,前后数百战”的历史记载,其中“万历之役”是明军对川南僰人进行的最后一次毁灭性剿杀。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明王朝会集四川、云南汉土官兵十四万之众,在四川巡抚曾省吾和总兵刘显的率领下,扑向叙州(今宜宾市),直抵戎县(今兴文县),农历9月初9日,明军乘僰人在九丝山上椎牛饮酒过传统“赛神节”之机,借川南山区淫雨瘴雾,雨夜攀岩偷寨,放火烧城,攻克九丝山,僰人全军覆没。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瓦石悬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4.顺荡火葬墓群


顺荡火葬墓群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寺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墓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0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圆形宝顶。顺荡火葬墓群是元末至明代中期白族墓地,是目前省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

墓地现存古墓千余冢,完好的梵文碑92块(梵文碑85块,梵文经幢7座)。火葬墓群是明代的古墓葬群,从明永乐到嘉靖年间都有,可见明代中期是最鼎盛的时期。火葬墓群是当地白族墓葬,墓碑所刻死者多为杨、张、高、赵四姓,即现在顺荡居民的祖先坟茔,是整个云南省境内保存得较为完整的火葬墓群之一,多数梵文及碑刻均较为清晰,是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极为珍贵、精美的艺术品,是研究梵文历史的活教材。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顺荡火葬墓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5.窦皇后陵


窦皇后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窦皇后即汉文帝刘恒之妻,景帝刘启之母。公元前156年,景帝刘启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身居尊位达四五十年。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皇后卒,葬于白鹿原南,与文帝霸陵分居原之两端,属合葬。因其位置在霸陵南,故称南园。窦皇后陵平地起冢,形如覆斗,封土顶部和底部平面均近方形,陵园的西墙和南墙部分城垣遗迹尚存。陵园内发现大量建筑遗存,有西汉简瓦、板瓦、云纹瓦当等。陵园附近,有专为陵园建筑烧造砖瓦的窑址。陵园东部的从葬坑内出土陶罐、彩绘陶罐及马、牛、羊等动物骨骼。窦皇后陵为研究汉代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窦皇后陵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6.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墓地位于西安南郊凤栖原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核心墓园由大墓M8及其6座甲士俑从葬坑、中型墓M25、祠堂、道路、排水道以及4条兆沟等构成。墓园周围向心状袱葬后世子孙墓,时代从西汉中晚期至王莽时期。墓园要素齐全,布局清楚,从葬典型而丰富,影视所见要素最为完整的西汉列侯家族墓地。

发掘揭示出大墓构筑填埋中的复杂工序,是古代丧葬礼仪和埋葬制度的全新资料和重要物证。甲士俑从葬坑军事内容丰富,完备的指挥系统和几十枚不同职级印章,为古代军事制度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金银、鎏金、错金银、青铜等各类文物3000余件,许多文物具有标准器意义。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7.汉云陵


云陵:西汉汉昭帝刘弗陵之生母钩弋夫人赵婕妤葬于云阳,被追封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建起一座陵,邑三千户守护。云陵又被称为“阳陵”、“思合墓” 或 “女陵”。关于云陵和钩弋夫人的故事,史书上有很多详细记载。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记载道:“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于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唐初《括地志》中记述云陵:“陵在云阳县西北五十里。”(战国时,秦置云阳县,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三辅黄图》又记:“昭帝母赵婕妤云陵,在云阳甘泉宫南,今人呼之为女陵。”《关中胜迹图志》记载道: “钩弋夫人墓在淳化县北三十里。“乾隆《淳化县志》记载;“旧时昭帝发卒二万人筑陵,号为云陵。 自汉始元迄今已一千七百六十余年,遗冢巍然,俗呼大圪挞。”


史书记载与云陵的现状相印证,云陵在今县北铁王乡南部,大讫埏村以西,俗名大圪挞。墓冢封土为覆斗形,底部边长155米至158米,清晰。墓冢表面计32400平方米,占地约54亩。陵园设有四门,门外置双阙,西阙、北阙在过去农田基建中破坏严重,东阙和南阙至今保存比较完好。阙高1.5米至4米,长20米左右,夯土筑成,墓冢及四阙以外今为农耕地,垣墙无迹可觅。如果从四门阙向左右延伸至交叉点作为垣墙,则东西墙长337米,南北墙长283米,周长1220米。墓冢位置在陵园内偏东南处。陵园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略高于地面土丘,其下埋有砖瓦残件和夯土,从其位置看,为角楼建筑遗迹。南阙外有南北走向的道路痕迹,宽约10米,其上农作物历年色象有别,疑为陵前司马道。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汉云陵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8.走马梁汉墓群


走马梁墓群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边墙村,由走马梁、塌崖畔、驮水梁三个墓区组成。走马梁墓区:位于古城滩村汉代城址西南1公里处的走马梁上,墓葬分布在明长城两侧的沙区里。面积120万平方米。塌崖畔墓区:位于古城滩村汉代城址东部,面积达80万平方米,墓葬分布在明长城两侧的流沙下。驮水梁墓区:位于古城滩汉代城址东南部,墓葬分布于南北走向的黄土山师上,面积100万平方米。在20多座墓葬中均出土一定数量的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骨器等,以青铜器居多。陶器有罐、仓、鼎、灶、盒、彩绘陶茧形壶、彩绘陶甑等。青铜器有鼎、盆、薰炉、耳杯、钫、壶、盉、带钩、甑釜、镜、灯、车马器等。其中鱼首皮囊形壶、环手刀、鹿足双耳鉴等器物,具有明显草原游牧文化特点。铁器有剑、环首刀、壶、炉、凿、白杵、卜字形铁戟等,均保存较好。玉器有出土玉剑璏一件。骨器有蹄形彩绘线刻动物纹骨筒为首次发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走马梁汉墓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9.薄太后陵


“薄太后陵”又称“南陵”,位于陕西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陵墓中安葬汉高祖刘邦的侧室,东汉光武帝升其为刘邦正室,汉文帝的生母——薄氏。公元前155年,政治精明、与世无争的薄太后去世,葬于此陵。陵墓曾于西晋末年被盗,后被修复。陵墓封土形似复斗,陵前有清朝树立的“汉薄太后南陵”石碑,常有游人光顾。薄氏是汉高祖刘邦的侧室、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氏出身低微,秦末诸侯纷起,魏豹称王,薄氏家将她献人魏宫。刘邦灭魏,她成为汉军俘虏,以后纳入后宫,生子刘恒。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薄太后陵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70.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陕西省位于靖边县杨桥畔杨二村,为汉代蒙田在些驻守,宋代重建并有碑文记载。考古工作者前期配合铁路建设对其发掘,仅在建设范围内就发现墓葬约200座,整个墓地墓葬总数可能有上万座。本次发掘的100多座墓葬中有3座壁画墓,壁画多数绘于墓室内,绘画题材主要有青龙白虎、车马出行、人物故事(如孔子见老子)以及升仙等,体现出浓郁的道家及儒家的思想内涵。

目前发掘的墓葬均带有斜坡墓道,墓室形制可分为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圹墓等,其中以砖室墓居多,多为中型墓。墓葬中许多相邻墓葬墓向相同、年代接近,表明墓主人之间可能具有密切的社会及血缘关系。随葬品以陶明器为主,铜器、铁器、货币等较少,器物组合一般为鼎、盒、壶、豆、罐、钵、仓,还出土有细颈瓶、甑、釜、博山炉、陶俑和木质马车等,多为中原地区的常见器类。墓葬中发现有极具北方草原民族风格的扁壶、小口壶等,也有具有南方楚文化风格迹象的,如明器成双成对、彩绘陶器多仿漆器制作,这显示出南北民族交融紧密的特点。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古新发现!古代姑蔑国极有可能真实存在
丽江现春秋战国时期古墓群 石棺葬内遗骸为何千年不腐
你所不知道的樟树(二十二):国字山战国墓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15~2016年新疆考古收获
文博|第一现场——蒲江发现大规模战国船棺群
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