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6)

本篇要目:

**********************************

1761.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

1927年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  

1762.东固平民银行旧址

1928~1930                      江西省古安市青原区

1763.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1929年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

1764.富田村诚敬堂

1929~1931年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1765.漾陂红四军总部旧址

1930年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1766.“二七”陂头会议旧址

1930年                           江西省吉市青原区

1767.寻乌调查阳址

1930年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 

1768.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                                

1931年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176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1931~1932年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             

1770.瑞金中央工农红军学校旧址

1932年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

 *************************************

1761.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          

1927年8月20日,湖南浏阳工农义勇军打着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的旗号,奉命赶往南昌参加武装起义未果而开抵铜鼓休整待命。驻铜鼓期间,该团团部及直属机枪连驻扎于此。同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亲临铜鼓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萧家祠召开了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同时,宣布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正式组建前敌委员会。当晚,毛泽东下榻萧家祠并写下《西江月·秋收暴动》。


萧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初年,曾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总指挥部。土木结构,前后两栋,前后栋结构相同,中间为大厅,两侧各有两间耳房。两栋衔接处为一天心,天心左右侧为厢房,房屋总面积为1950平方米。1927年秋,一支我党领导的浏阳农军,因没有赶上南昌起义,打着贺龙同志所辖二十军独立团的旗号,于8月中旬来到铜鼓县城整装待令,团部就驻扎在萧家祠里。同年,毛泽东同志肩负党中央的重托,从安源、途经浏阳、历尽艰险,于9月9日风尘仆仆地亲临铜鼓,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湘赣边秋收起义。

萧家祠设置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统率机关,前委书记毛泽东坐镇指挥部署行动,由此奠定了是秋收起义领导中心的重要地位。萧家祠见证了一支新军队的诞生,由此产生了是工农革命军主要创建地的非凡影响。萧家祠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旗帜,由此染红了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独特亮点。

毛泽东故居

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大厅,9月11日清晨,驻扎在铜鼓县城萧家祠、蓝家祠、奎光书院、武曲宫等地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全体指战员千余人在铜鼓县城桥头大沙洲集合,接受检阅。毛泽东检阅部队后,向全体指战员作了简短的动员,号召大家举行秋收暴动,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进攻。随后,毛泽东一声令下,正式打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举行起义,全团官兵浩浩荡荡从铜鼓县城出发,由此踏上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

毛泽东在铜鼓领导发动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和人民革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前奏和基石。萧家祠见证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统率机关——前敌委员会的成立,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坐镇指挥部署,使这里成为秋收起义的领导中心。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62.东固平民银行旧址


东固平民银行旧址位于东固镇街道中心南侧,座东南朝西北,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占地面积189.51平方米。1928年10月—12月,东固平民银行和东固消费合作社在此相继建立。1928年,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的经济,中共东固区委决定沟通与白区的贸易,成立“东固平民银行”。就是这幢东固老街街道中心南侧的二层楼房,它座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69.51平方米。当年10月,东固党组织筹集基金3000银元,开办“东固平民银行”,到1929年又扩大基金8000千元,发行纸币20000元,对粉粹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苏区群众非常支持平民银行的开办,纷纷筹集资金,有的妇女还把结婚时用来陪嫁的银手镯、银项链、银耳环、银戒指等往平民银行送。东固平民银行印制了中国工农政权的第一张纸币,纸币分一元、五角、一百文、二百文四种,流通于东固根据地以及邻县地区。1930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亲临视察。1931年东固平民银行发展为“江西工农银行”,后又与闽西银行合并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东固平民银行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63.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万寿宫司令部旧址,位于永丰县君埠乡老圩村中央,为祭祀道教许真君的祠宇建筑——万寿宫,又称真君祠,始建于清代中期,后屡废屡建。现存旧址为民国重修建筑,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大三开间,一进二栋,前栋二层,后栋三层,中间为“四水归堂”式天井,两边有回廊相连。面宽17米,进深39米,总占地面积663平方米。


1930年12月29日,毛泽东、朱德等随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由宁都黄陂、小布来到君埠,总司令部就驻扎在万寿宫内,当晚在此召开了军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分析了敌情,并发布了《攻击进攻之敌龙冈张辉瓒师的命令》。第二天,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在君埠小别岭打响。经过激烈战斗,红军在龙冈万功山一带全歼敌十八师9000余人,活捉敌师长兼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64.富田村诚敬堂


富田村诚敬堂(王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王家村南侧,始建于明代中期,是目前所见江西最大的一座独立祠堂。由祠前广场、门楼、前厅、庭院、参亭、正厅、谒祖厅构成,占地约6500平方米,祠内用材考究,正厅两根立柱直径超过1米。

这个祠堂也是红色景点,“红四军军部旧址”“江西省苏维埃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红军医院”。它和不远渼陂村的永慕堂都曾经是1930年初的红四军军部所在。在大门的左右厢房里,还有“富田革命历史展览”和“富田红色标语展”两个板块。


祠堂前装饰着一个高大华丽的“兰桂馥馨”牌坊式门楼,三开间四柱起三楼,木雕精湛,斗拱间嵌有无数描金字,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等等溢美之词,柱上有楹联,“受民始晋公……发祥由太原……”,原来还是“太原王氏”族裔啊。

第三层次为参亭(抱厦)。王氏开基祖王诚敬之祖父王休文,任南唐端明殿大学士兼枢密院事,有政绩,朝廷御赐“枢密院”匾额以表彰其功德,后人建此参亭,高悬“枢密院”匾额以示纪念。

参亭两侧各建有一口方池,池中央筑有砖墩,墩内各植铁树一株。

第四层次为正堂。面积约300平方米,七架梁,穹窿状藻井,四根金柱特别硕大,最大的一根直径达1.02 。“诚敬堂”匾额悬挂于正堂上。第五层为谒祖厅,正厅供奉列祖列宗神位,圆洞门入谒。左右厢房存放祭品、祭具。整座建筑工艺精湛,所用木料约2000多立方米,仅立柱就用88根。衔接处全用榫连接,未用一个铁钉。


富田革命历史展览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富田村诚敬堂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65.漾陂红四军总部旧址


在美丽的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水河畔,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村落,这是一座比较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它就是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它以厚重的历史、古典的明清建筑群、璀璨的明清雕刻艺术及可敬可颂的红色文化,受到世人的瞩目。

渼陂村的祠堂最宏伟的当然是梁氏宗祠---永慕堂。梁姓是村里的大姓,梁氏宗祠当然也是村里最引人眼光的建筑。这幢建筑最早建于宋代,后来经过多次重建,至今依然显得古朴雅致,雄伟壮丽。祠堂飞檐高挑,是二层三进的砖木结构,高大的斗拱依然有着当年的气势,但是,据说这里曾有着精美的雕刻梁托,但都在动乱的年代中被破坏掉,想起来确实可惜。只有在中堂的墙壁两侧,写有“忠、信、笃、敬”四个大字,每个大字都有两个人之高,那种气势足以令人震撼。在祠堂里,每根柱子上都写着蕴意深远的对联,深浓的文化蕴味从中流露出来。

永慕堂为三进三栋二大天井的砖木结构建筑。有石柱34根,木柱24根,石刻对联20条。每副对联都是以“永慕”二字作的嵌字联。“永慕”二字,是告诫族中子弟要永远尊敬自己的祖宗,仰慕祖先的才学,牢记祖先的恩德。对联多是为人处世、读书耕田、伦理道德、光宗耀祖、克勤克简的教化内容。祠堂外观巍峨高大,气势恢宏。从前门廊到寝堂祖宗龛,无论砖、石、木构件,无不重工装饰。门廊作三开间,抱鼓、蹲狮、门簪、柱础、皆用红石。梁架出檐的斗拱、雀替、斜撑、丁头拱、驼峰(即荷叶墩)上,立体雕、浮雕、线雕等精美的雕刻技法交替使用;仰顶的天花藻井、井底、檐头都有彩绘;祖宗龛的槅扇门、甬门,均填以描金花板,堂中供桌、香炉,无一不是上乘的工艺品,其建构艺术与装潢在全省宗祠中都是罕见。

渼陂红四军总部旧址位于青原区文陂镇渼陂古村,为梁氏总祠(永慕堂),坐北朝南,宽18.2米,进深63.8米,通高10.8米,建筑面积1221.4平方米。


1930年2月,召开“二七”会议期间,红四军总部驻扎于此。2013年,渼陂红四军总部旧址(梁氏总祠永慕堂)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渼陂村是吉安市的一个庐陵文化古村,里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有367栋,还有红四军的军部,'二.七’会议会址,毛泽东旧居和曾山的旧居。有一条古街。这个村子也是人杰地灵,先后出了三四位共和国的将军。他们是梁兴初将军、梁必业将军、梁仁芥和梁必骎将军。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渼陂红四军总部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66.“二七”陂头会议旧址


在江西省青原区的陂头。二七会议旧址是一栋前后两进的梁家宗祠,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的走方廊小院,为砖木结构。二七会议现保存完好,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辞典》,2013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七会议,也称二七陂头会议,是指1930年2月7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的联席会议。毛泽东在7日作了《关于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二七会议讨论了有关政治、土地、红军、党的组织、苏维埃等重要问题,确定党的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二七会议将红四军前委改为总前委,作为四、五、六军及赣西南、闽西、东江、湘赣边区等红色区域的领导机关,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二七会议后,根据这次会议的决定,将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并建立了赣西南苏维埃政府。

现二七会议旧址的厅堂为二七会议会场,两边房间现为二七会议展厅。展示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赣水那边红一角;第二部分,唤起工农千百万;第三部分,十万工农下吉安。二七会议旧址已经成文吉安市红色教育的重要示范基地。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二七”陂头会议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67.寻乌调查阳址


寻乌调查旧址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寻乌调查的地方,是“实事求是”的重要发源地。寻乌调查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马蹄岗上,始建于1917年,原为耶稣教美国牧师雪莱.鲍斯费尔德的住房。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为了纠正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观点,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在这里对寻乌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交通、生产、生活、妇女、土地、富农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为期20天的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写下了著名的《寻乌调查》。该调查为此后我党在土地革命中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特别是为制定对中小工商业者和富农的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同时,毛泽东同志在寻乌作调查期间还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著作,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为指导和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33年,寻乌调查旧址被国民党烧毁,1939年由耶稣教维修,但失去原貌。1972年由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并拨款按原貌修复。整栋楼房东西长25.1米,南北宽13.9米,顶高8.65米,建筑面积349平方米,楼上楼下共有18个房间,特别是南面用七根红木柱架起宽约3米的木质骑楼颇为少见,是一栋颇具中国南方特色又兼有西方风格的客家建筑,是毛泽东同志在江西革命活动中住的最好的一栋房子。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寻乌调查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68.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座落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小布村委会赤坎村小组,原名“龚氏宗祠”,又名“新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穿斗式木作梁架,青砖风火墙,小青瓦屋面。整个院场占地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21.55平方米,由前厅、前厢房、中厅、后厅、后厢房、东西横屋16间、前后围墙、院场组成。前厢房外墙上“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的红军标语是“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所写。

中共苏区中央局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党的最高领导机构,1931年1月15日在宁都小布成立,委员有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1名(名单未定)、共青团中央1人(名单未定)。后增加王稼祥、顾作霖、邓发等,周恩来任书记。周恩来未到达苏区之前,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书记。


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之初,机构不完善,人员也不能到位,一直随红军总部行动,几经辗转于1931年9月从永丰龙岗迁来瑞金,这栋谢氏私宅就成为中共苏区中央局固定的办公地点。中共苏区中央局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六届五中全会后设立妇女部等机构,任弼时曾任组织部长,顾作霖和潘汉年曾任宣传部长,周月林、李坚贞曾任妇女部长。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党的建设、军队建设、苏维埃政权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先后创办了《实话》、《党的建设》等刊物。1933年2月4日创刊了机关报《斗争》。由于中共苏区中央局是中共临时中央的委派机关,一直受到被“左”倾错误把持的中共临时中央的摇控,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执行了“左”倾错误路线。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至瑞金后,与中共苏区中央局合并,组成新的中共中央局。

当时,在这楼上居住和办公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任弼时以及部分工作人员,楼下是群众住房,那时,这些领导人经常和群众促膝谈心,了解和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关系十分融洽。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等职务的毛泽东,发现一楼居住的谢大娘的房间很暗,即使在白天也得点煤油才灯能干活,就指示贺子珍叫来当地的木匠,自己亲自设计,将屋面部分小青瓦换为玻璃瓦,再把楼板锯成天窗,光线通过玻璃瓦照在天窗中,进入了谢大娘的家,谢大娘白天做事再也不用点煤油灯了。

在小布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先后发出8份通告,对苏区的政权建设、工会工作、青年团工作、土地问题和反富农政策、地方武装建设以及对“富田事变”等问题作出了部署和处置,为中央苏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其中,1931年2月8日题为《土地问题与反富农策略》的通告批判了当时“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主张。毛泽东依据这一通告精神,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名义,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写下题为《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的指示信。根据指示信,1931年3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发布文告,宣布“土地一经分定,土地使用权、所有权通通归农民”。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兴高采烈,立即投入耕种,江西苏区掀起了春耕生产的热潮。整个中央苏区随后都执行了“农民土地私有”这一政策。至此,经过三年多土地革命的实践,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在宁都最终解决。

中共苏区中央局为加强各苏区党与苏维埃政权、革命武装、群众团体建设,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组织动员苏区军民开展反“围剿”战争,胜利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努力向外扩展苏区,大力开展苏区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6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砖木结构,硬山顶,占地2770平方米。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设于此。1987年12月28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宗祠分上祠、下祠,初建时间约在南宋未期,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据传,洋溪始祖巨海公从棠背迁洋溪后与其弟巨河连建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宗祠(上祠),称“海河公祠”,明代改为砖木结构。下祠于巨海公裔孙建筑,统称“刘氏宗祠”。上下两祠,前后同向隔座,中轴对称,青砖黛瓦,微式翘脊,建筑宏伟,风格独特。祠座东朝西,甲山庚向兼寅申,内瞻,祠宇宽阔高昂,古色古香,文光焕发;外观雄伟,气势磅礴。两祠连接坛屋隘紫岩丘陵,滚滚龙脉绵延几公里;祠前九口碧水清池,相连一带,漪涟荡漾,毗连良田万亩,宽阔平坦,一马平川,秀毓富绕。


继述堂

祠门朝笔架文峰,群山葱郁,左有源远流长的赣江源绵江河水缠绕,右有一条龙山小溪涓涓流淌,峙马岗象一只俯卧雄狮护卫着洋溪的安宁。建祠1000余年来,历经30余世。因兵灾祸乱,宗祠曾毁。先贤刘亦钊曾撰文记载,咸丰丁巳年(1857),宗祠遭逆贼焚烧,面目全非,一片废墟,只剩基脚。咸丰辛酉年(1861)于嗣孙重堂等发起重建,全村嗣孙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于同治壬戍(1862)年告竣。祠式改为上下两栋,上为堂,下为厅堂,上立中寝以安始祖考妣一脉宗亲之灵厥,添造左右寝以安中老前辈神主,设钟鼓于两廊,堂名为:“继述堂”。大门之上曰:“刘氏宗祠”。这里曾是红色腹地,1931年11月25日,根据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洋溪村刘氏宗祠的上祠堂里宣告成立。由朱德、彭德怀、王稼蔷、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何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等15人组成。朱德任主席、王稼蔷、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各苏区红军的作战和建设。中革军委下设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和总经理部。王稼蔷任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总参谋部长、范树德任总经理部长。中革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分别在上进祠堂左右厢房办公,总经理部在村中一农户私厅办公。中革军委在洋溪刘氏宗祠共驻扎了一年零五个月,红军攻打赣州等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形成的。1933年5月,中革军委由此迁往沙州坝。


1931年11月25日,根据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洋溪村祠堂里宣告成立。由朱德、彭德怀、王稼蔷、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何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等15人组成。朱德任主席、王稼蔷、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各苏区红军的作战和建设。中革军委下设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和总经理部。王稼蔷任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总参谋部长、范树德任总经理部长。中革军委各部,分别在上进祠堂和村中几户地主私厅办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随中革军委驻洋溪村后不久随军委首长去了前方指挥作战,1932年底改称为中革军委总司令部和中革军委总政治部,驻地不变。军委机关迁来后,因人多房少,于是,在祠厅后面的空坪上,由机关人员亲自建造了三间土坯房。为了防空,还在祠厅附近的小山坡上挖了一个防空洞。当时,在此办公和居住过的有:朱德、周恩来、项英、刘伯承、叶剑英、王稼蔷、林彪、谭震林、康克清和军委机要室的同志。1933年5月,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的部分人员从前线返回并迁到沙洲坝的乌石垅村。


1996年秋天,89岁高龄的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视察瑞金时,特意重游原中央军委所在地的洋溪村刘氏祠堂,他老人家指着上厅厢房说,这就是我曾办公的地方。据杨尚昆主席回忆和瑞金史料查证,曾在洋溪村居住和工作过的中央领导有: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杨尚昆: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元帅、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德怀:元帅、国防部长;刘伯承:元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董必武: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康克清: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大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叔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一大代表、苏区中央检察长;徐特立;苏区中央教育部代部长、毛泽东主席的老师;………。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70.瑞金中央工农红军学校旧址


瑞金中央工农红军学校旧址(杨氏宗祠)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市中心向阳南路上阳巷,并排五祠(朝奉、时省、时泰、孟舟和中宪第),砖木结构,坐东北向西南,总面积为3056.73平方米。1932年至1933年,中央工农红军学校在此办公。

中央工农红军学校于1932年夏在此成立,肖劲光、何长工、刘伯承、叶剑英先后任校长。毛泽东、朱德、叶剑英、刘伯承等领导人经常来此为学员讲课。中央工农红军学校自开办后至1933秋,共招生六期,为红军部队培养各级军政干部6000多名。杨氏宗祠历史悠久,其中朝奉祠建于1608年,时省祠建于1748年,时泰祠建于1830年,孟舟祠建于1921年,中宪第祠建于1785年。杨氏五祠全系抬梁式结构,布局为两厅一井或三厅两井。

1998年,瑞金县人民政府批准杨氏宗祠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总部旧址”,次年纪念馆又批准近旁的三座古祠,分别为红校政治部、校务部、教导处等旧址,挂牌立石加以保护。

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创办的培养红军通信干部的学校。70多年前,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在我军通信兵的创始人王诤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在瑞金创办。

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间,红军通信学校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发展壮大,共培训无线电报务、机务、司号和旗语等各类通信人员2100余人,对建立红军各方面军和各根据地的通信联络,确保党中央、中革军委反“围剿”作战指挥,保障红军长征转危为安,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军红色通信人才的摇篮。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瑞金中央工农红军学校旧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色故都瑞金
85年前的今天,长征从瑞金出发
知识:毛泽东从“毛委员”到“毛主席”背后的故事(深度长文)
这也是历史——列宁斯大林与中国的那些事(47)
最早出现“毛主席”的称呼是在什么时候?
云石山,长征第一山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