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批国保--古建筑(22)

本篇目录:

*****************************************

411.龙门鹤湖围

清                              广东省龙门县

412.大埔光禄第

清                              广东省大埔县

413.桂林静江府城墙

南宋至明               广西桂林市叠彩区、秀峰区

414.来宾文辉塔

明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

415.左江归龙斜塔

明清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

416.贺州江氏客家围屋

清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

417.乐湾村古建筑群

清至民国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

418.石村冯氏祠堂

明清                              海南省澄迈县

419.琼山侯家大院

清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420.溪北书院

清                                海南省文昌市

*****************************************

411.龙门鹤湖围


龙门鹤湖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是惠州市的一座城堡式客家围楼,建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由王氏十五世洪仁公兴建。龙门鹤湖围建筑总面阔79米,总进深77米,占地面积约6166平方米。

龙门鹤湖围坐西北向东南,共有108间通廊房。其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外围、四碉楼、一望楼(后围中间的中心楼)、一斗门。堂横屋单层,外围高二层,碉楼高三层,望楼原高五层,现残存墙体。龙门鹤湖围是城堡式客家围楼,为研究客家人的生活居住习俗提供实物资料。

据鹤湖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十五世洪仁公由梅县松源满田村迁至龙门县永汉镇莲塘开基,悬壶济世,执医为业,先在下莲塘村建王屋,继建龙门鹤湖围,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竣工。2015年至2018年,龙门县共申请省级专项资金1210万元,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设计、文物本体修缮和保护规划编制等。

龙门鹤湖围,东北边仅设一斗门架石桥供出入。围楼前低后高,因此外围左右两横屋顶硬山顶呈碟式瓦面层层(五层)错落,斗门和碉楼硬山顶,船形屋脊两头高,封火山墙作锅耳状。碉楼和外墙开设枪眼,枪眼用方孔石镶嵌。围屋中间是祠堂。祠堂中堂正厅上悬挂木匾“树槐堂”楷体字。


龙门鹤湖围有着由八卦布局方位、天圆地方的风水意义。“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一这便形成传统风水观念中宅、村、城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格局。龙门鹤湖围是城堡式客家围楼,三面环水,集水沟、泄水渠、护城河联成一体,围后依山,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的特点。

龙门鹤湖围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外围、四碉楼、一望楼(后围中间的中心楼)、一斗门。堂横屋单层,外围高二层,碉楼高三层,望楼原高五层,现残存墙体。堂屋两侧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中轴线宗祠为三堂屋,禾坪南侧有一口古井,斗门前有古石桥。围屋前有大面积池塘连接两侧壕沟,三面环水,围后依山,前筑女儿墙,后筑高围墙。[3] 建筑总面阔79米,总进深77米,占地面积约6166平方米,共有108间通廊房。东北边仅设一斗门架石桥供出入。


2019年10月7日,龙门鹤湖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2.大埔光禄第


大埔光禄第即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坐南向北,背依漳溪河,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张弼士在南洋发家后所建,已有100多年历史。大埔光禄第占地面积4336平方米,建筑面积4698平方米。

大埔光禄第属土木结构建筑,为三进院落府第式四横一围楼,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99间房。设有花园、果园、书斋和私人码头,前后修建了11年时间,最多时能住100多人。大埔光禄第是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代表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纪)的中国具有客家民俗风格官府院第的建筑物。 

大埔光禄第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前后修建了11年时间,是张弼士在南洋发家后所建。2006年10月1日,张弼士故居(大埔光禄第)修复首期工程完工后正式对外开放。大埔光禄第占地面积4336平方米,建筑面积4698平方米。光禄第属土木结构建筑,为三进院落府第式四横一围楼,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99间房。 设有花园、果园、书斋和私人码头,前后修建了11年时间,最多时能住100多人。

大埔光禄第,整座建筑坐南朝北,建筑工艺极精湛、绘雕并齐、雄浑严谨、堂皇大观,是一座三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龙屋。中堂左右梁柱上书“学天下好人,养胸中正气”的对联,堂皇大厅穿凿鎏金的麒麟凤凰及飞鸟走兽形态逼真,两侧厢房的屏风雕刻精细、金碧辉煌。正厅悬挂“五知堂”匾额,昭示张弼士一生“仁、义、礼、智、信”的处世操守。大厅两旁斗拱有木凿鎏金通花金狮滚球,正门顶灰塑李鸿章手书的“光禄第”屋名,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

大埔光禄第上、中、下堂布置展出了古代各类官用品实物、图片,详细展示清代的龙袍、凤袍、凤冠、官轿、兵器以及百年前贮藏在地窑的大酒桶、酒缸、酒坛、酒壶、酒杯等。设置了景区中英文介绍说明牌、指示牌、各种标志牌。展出客家民俗文化图片、客家民居图片、张裕酒文化图片及张裕系列酒实物等。张弼士故居是弘扬客家文化和张裕酒文化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品”围龙屋,百年美酒香。


“光禄第”的主人张弼士(1841—1916年),原名肇燮,别名振勋,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车龙坪村人。父亲张兰轩是乡村塾师、医生。他年幼时随父读了3年私塾即到一家竹器作坊做工。18岁那年,因家乡遭受灾荒,他告别父母和结婚不久的妻子到印尼巴城(今雅加达)谋生。到巴城后,张弼士从最初当杂工,再到账房,直到自己开商行,经过了不断的努力和苦心经营,成为当时南洋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


张弼士因实业兴邦有功,得清廷器重。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后,曾先后被任命为驻槟榔屿领事、新加坡总领事及粤汉铁路、佛山铁路帮办、总办,商务大臣兼槟榔屿管学大臣,督办铁路大臣,中国通商银行总董等职。张弼士自应召回国后,多次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上书提出兴办农业、水利、路矿等12条建议,被清廷采纳,清廷还赏赐他头品顶戴。辛亥革命后,他曾被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及南洋宣抚使,后又任参议院参政。民国五年(1916年)9月,病逝于巴达维亚,享年76岁。

张弼士是有名的“红顶商人”、著名的爱国侨领、客家八贤之一,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被尊称为“中国民族工业之父”。

大埔光禄第,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是广东省乃至中国、全世界不可多得的具有客家民俗风格官府院第建筑物, 是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代表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纪)的中国具有客家民俗风格官府院第的建筑物。


2019年10月7日,大埔光禄第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3.桂林静江府城墙


七百多年前,静江府(桂林)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筑城,以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军队。此次筑城,历经四任主管,耗时十四年之久。扩建后的城墙北起铁封山、鹦鹉山,沿宝积山向南至今翊武路南端榕湖北岸,折而向东接漓江,再转伏波山、叠彩山链接铁封山,全长6000多米,高6-9米。静江府城池依山而筑,以山为壁,因江为池,灵活应变的特定技法体现了“以水为固、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筑城原则。其立体纵深,虚实结合,以防御为主的设计布局,代表了当时军事营垒技术的最高水平。


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建设的发展,现存的静江府城墙已仅剩宝积山城墙,鹦鹉山、铁封山至叠彩山城墙、藏兵洞,翊武路城墙,古南门,东镇门及城墙,总长约1300米。

为了更好地保护遗留下来的古城墙,两江四湖工程时期,市政府恢复了东镇门北侧的宋城墙和东镇门城墙上的建筑,同时还维修了位于翊武路东侧的宋城墙、古南门城墙上的建筑,宝积山上的藏兵洞及便门。

宝积山上的藏兵洞及便门

2000年,宋静江府城墙公布为广西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4.来宾文辉塔


文辉塔,位于广西来宾市迁江镇扶济村,背靠红水河,自建以来有过多次修复。原塔建自何时无考,今塔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迁江县武举、八所指挥、守备、三里营参将黄文辉重建,因名文辉塔。

文辉塔 位于兴宾区政府迁江镇扶济村南面约100米的红水河北岸边。相传为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武举黄文辉重建,故名文辉塔。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系八角八面七层平座空心砖塔。塔高35米,内径2.72米,壁厚3米。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窄。塔顶以铁铸锅为盖。二层以上每层都有南北对开风门,其余各面均有衬托假门。底层除南北对开的风门外,西面还有一风门,其余五面亦是假门。底层风门高2.2米,宽0.84米。

塔基用宽大石板构筑,呈八角形,大于塔座,塔内一至六级设有佛龛。第一级有五龛,二级以上为六龛,现塔内均无梯子可攀登。塔身及龛内,雕龙画凤,缮花缀鸟,色彩斑斓,使塔显得巍峨秀丽,工艺精巧。传说建文辉塔时,做工就有100人,吃饭才有99人,做工总是多1人,吃饭总是少1人,此人就是从天上下凡协助建塔的一位仙人。

来宾文辉塔2009年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15.左江归龙斜塔


左江归龙斜塔,又名左江斜塔、水宝塔、歪塔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大村附近左江河道中鳌头山岛上,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间,因其悠久的历史、巧妙的建筑工艺和动人的传说而被誉为“世界八大斜塔”之一。左江归龙斜塔相传是为镇妖避邪而建,起初先建三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加建二层,现为五层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其特点在于,它是先民们根据自然环境和力学原理设计,人为筑斜,凝聚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艺上的高明和智慧。


左江归龙斜塔建在江心的鳌头山上,洪水季节常被大水冲击,为了使塔不被洪水冲倒,建筑工匠匠心独运,考虑到江心风力、水势和地基等因素而精心设计。左江归龙斜塔的第一层东西高度为砌砖45块,西面高度为砌砖43块,两者高度相差2块砖,人为地使塔身向西南方向(即洪水冲击的方向)倾斜52°16′30″,塔身斜角为4°24′64″,水平偏位1.41米。塔身实际只向西南偏西方向倾斜,但乘船绕塔而行,视觉上塔身均向观者倾斜,故称斜塔。其以似斜非斜、四面皆斜、斜而不倒之奇名扬天下。

1994年7月,左江归龙斜塔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左江归龙斜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6.贺州江氏客家围屋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仁冲村,该围屋建造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占地面积23亩。贺州江氏客家围屋以正门至上堂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座东北朝西南。共四堂四横,16个天井。贺州江氏客家围屋是莲塘镇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客家民宅。是客家人迁徒的历史见证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保护、艺术、研究价值。


据江氏族谱记载,清道光年间(1782年—1850年),先祖江海清的爷爷江浚从广东长乐来到广西贺县谋生,带着妻子和4个儿子在仁冲村、白花村一带种田种蔗,做小生意,家境渐渐殷实起来。4个儿子分家后分别在仁冲村、白花村一带置地建房。江海清的父亲江廷泰把房建在莲塘镇仁冲村,也就是北座老屋。随着人口的增长,原来的老屋显得有些拥挤。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江海清在镇南关大捷中因战功显赫,晋升为三品朝官,受赏巨额白银,于是便出钱请来工匠维修扩建老屋,在老屋东南面另建新屋,历时八年落成。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以正门至上堂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座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3亩,共四堂四横,16个天井,厢房132间。后座地势高于前座。围屋前建有围墙,筑成院子,院子两侧均开有入口。硬山顶砖木结构,三合土墙基,泥砖墙,内外批灰,三合土天井,青石井栏,中轴线两侧厢房。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正屋为四进式四大栋,地势前低后高,寓意“步步高升”。4栋主屋紧密相连,漫步于厅堂之间,只见厅与廊连,廊与房通,迂回曲折,错落有致。屋中房间虽多,透光、通风性好。整个围屋的排水系统也设计科学,不管多大的雨水,屋内不曾有过积水。贺州江氏客家围由井字形纵横交错的房、堂、廊组成,吸收了南方天井院的建筑风格。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的雕刻象征了贺州客家人在迁徙之后对生命的强烈召唤。江氏围屋门扇上半部分都是镂空的雕刻,大门气窗也是镂空的雕刻,门窗的镂空雕刻有大量的动植物意象,围屋的花窗和门窗上多榴、莲、葵等雕刻意象。榴、莲、葵是连连多子的象征,是客家人对生命繁衍的期待。





2019年10月,贺州江氏客家围屋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7.乐湾村古建筑群


乐湾村(古名叫罗湾)由钟家、蕉冲口、中央村和大屋4个自然村组成,属于恭城县恭城镇管辖,距县城约3公里。全村7百多户人,近3千人口,其中从福建漳州来的陈姓客家人约有2千多人口,占全村人口的70%左右,而大屋屯因为实为陈家人建的"土围子",也就是福建永定、漳州一带的"土楼",陈家"大屋"因而得名。

陈家大屋的真正名字叫"显巍公祠",为坐西朝北的双层砖木结构土楼,说是土楼,其大部门建筑材料确是青石和青砖大瓦,中间镶嵌的三合土只有1米高。据碑文记载:该土楼总体呈正方形,周围的外墙高8米多,内宽44米,占地2244平方米。内里面有三堂屋二天井四十八间房。包括磨房、石碓房、关牛马的牲畜房及水井。从外围看,雄伟的大屋背靠险峻的老虎山,东南和北面有如护城河一样的几个水塘环绕,陈姓人家选择如此地方建造大屋,有她的独有的深谋远略及智慧,只要把大门一关,这里易守难攻,俨然是一座坚固的城堡。

乐湾大屋的构造精巧,适用大方,防御功能强大。这个正方形大屋,外墙底部为5层青石条,上面有一米多高的三合土,再上面砌以青砖。墙的基础是厚两三米,底屋墙厚1.5米,向上逐渐缩小,顶层墙厚1米,整个"城堡"只有前后两个门,为0.9米厚的花岗石砌成。由于土墙厚度大,可以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2019年10月,乐湾村古建筑群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8.石村冯氏祠堂


石村冯氏祠堂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石村饮马湖旁。分别是广文第、大树堂(阳夏侯庙)、冯氏大宗祠(将军第)、次世中房祠、文林冯公祠等。


饮马湖

阳夏侯庙 即 大树堂, 位于村西隅,建于清代,重修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坐北向南,一庭一室,进深34.3m,宽10m,建筑面积121㎡。前庭大门眉题“大树堂”,对联“大树将军灵光普照,夏阳武侯浩气长存”字样。正室为三开间,抬梁结构,硬山顶,四角有飞檐,殿堂大门横匾有“夏阳侯庙”,屋脊、横梁等构件刻有各种精美图案。神龛横眉有“大树堂”字样。

阳夏侯祭祀的是东汉阳夏侯、征西大将军冯异。冯异是冼夫人丈夫冯宝的祖先,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时冯异开门迎接并随之征战,是汉光武帝的征西大将军,军功显赫,但当评功论绩时,各将领争功议论纷纭,他却躺在大树下石板上,悠闲自得,满不在乎。皇帝说:“西征功劳最高的,是躺在大树下的那个将军。” 冯异因此得了“大树将军”的美名。

夏阳侯庙立面

大宗祠(将军第)位于村西隅,坐北向南, 祭祀的是冯宝公、冼夫人及海南冯氏列祖列宗。主要建筑呈三路三进布局:中路是主体,有大门、前殿将军第、中殿谯国殿、后殿始平堂,左路有左殿阳夏庙,右路有右殿出嗣堂(1994年拆除建石石矍小学)。整座院落四周有围墙,面宽12m,进深65m,建筑面积317.65㎡形成一个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庭院宽敞的格局


过了山门,是大宗祠的前殿——将军第,始建于 宋代,清光绪修葺,前院石门横额上楷书阴刻“将军第”。据说“将军第”牌匾还有一段典故:“军”字竖划出头,寓意“通天”,意为冯宝、冼夫人功绩卓越,可以直接面见皇帝;“第”字竖划不到顶,则是说明冯冼夫妻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

大宗祠的主殿——谯国殿,从布局到选材建造相当考究,梁架形式为圆作月梁,建筑形制等级较高,建筑材料选择以当地火山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地域建筑典型性。供奉的是高州太守冯宝、冼太夫人及海南冯氏列祖列宗。冯宝、冼夫人的塑像就设在谯国殿内,殿内香火鼎盛,四面木制的墙面上还张贴有“石石矍村冯氏衍派名人选录”,里面收录了从南梁、唐、宋、元、明至清朝的冯氏名人及其简介。

将军第心间

石村冯氏祠堂原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10月,升格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9.琼山侯家大院

宣德第又称侯家大院,位于海口市旧州镇岭南村委会包道村。是清朝光绪皇帝赐给琼山侯氏先祖的一个荣誉府名,其目的是为了褒奖包道村侯氏先祖的德行与品质,以供后人效仿。

宣德第占地近12000平方米,整齐布置建设了南北向四排房子,共有15幢,其最东边还有一排横房子,共有10余间。这些房子最早建于明末,至今有300多年,最晚建成的在清光绪十七年,至今也已有上百年历史。

“宣德第”大院房子均为土木结构,用料十分讲究,大都是黑盐木与菠萝格,还有部分花梨木。但宣德第的大门并不高大,很窄小,仅容2人并立。一入大门,顿觉豁然开朗,院落相套,房屋相连,大门后,正是宣德第建于光绪十七年的三进“十七瓦路”正屋,深宅大院进入眼底。

和许多传统的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一样,这三进正屋均以一条无形的中轴线为准,环环相扣逐序而建;依次为前堂、中堂、后堂,每堂左中右各三间,都很宽敞,堂堂前后开门相通,大堂门前各留有一大块前庭。侯中安说,前堂用为待客,中堂用于拜祖,后堂为主人居处。

据侯氏后人口头相传,先祖经商发财后先后入仕为官,因政德卓著、忠孝双全,家业旺、人和乐,美名远扬,被奏闻朝廷,皇帝大悦,赐府名“宣德第”以褒奖,相传现在府门上的“宣德第”三个大字还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所书。站在侯家大院,遥想当年侯家人丁兴旺、家业鼎盛,不禁令人顿生世事沧桑之感。

各种各样的雕刻彩绘,做工之精致、细密,令人叹为观止。宣德第在建筑布局上十分注意通风采光,每一幢四进、三进小院落之间都留有直巷,同一个小院落里的正屋都建在同一中轴线上,并且前后开门,个别正屋的后墙上部还建成镂空的雕花,有利于通风透气。建房所用木材也十分讲究,绝大部分是黑盐木(坤甸木)和菠萝蜜格,还有部分是花梨木,门、窗、柱、屏风、斗拱等原木雕刻的飞鸟、走兽、虫鱼、花草栩栩如生。

庭院里的石砖与石雕均采用当地盛产的玄武岩,做工精细,柱础则是海南农村常见的塔状,间或还有一些鼓状柱础。屋脊雕龙、屋檐勾角、外墙绘彩、屏风雕花,细致之处不胜其繁,在海南民居建筑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宣德第的雕刻、彩绘十分注重寓意吉祥,屋脊、翘头雕龙,寓意“风调雨顺”;当铺前院照壁绘有一只大蝙蝠和四只小蝙蝠,寓意“五福临门”;正屋墙壁上部彩绘内容多为花草,寓意“花开富贵”;柱础多用塔状,并雕有云彩,寓意“青云直上”;柱体四个棱角雕竹,寓意“竹报平安”。


建于光绪十七年的三进“十七瓦路”正屋,是侯氏大院所有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这三进正屋建在同一中轴线上,屋脊雕龙、屋檐翘头,前后开门相通,分为前堂中堂后堂,前堂为待客之所,中堂用于拜祖,后堂是主人居处。前庭大门两侧上端和前庭照壁上绘有花草虫鸟,照壁前还建有一个小花池,花池外侧雕有简单的图案。前堂斗拱上雕有凤凰、喜鹊,屏风上以浮雕、阴雕、镂空等多种形式雕有各种花、果、牛、鸟图案,后墙上部则为木制的镂空“双喜”字样,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中堂的房屋前墙和庭院围墙上部都绘有各种图案,连石质门础上也雕有花草,堂中摆放的用于祭奠祖先的神床、神龛,更是密密麻麻地雕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简直繁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做工之精致、细密,令人叹为观止。

侯氏当铺经营最红火的时期应为清朝道光后期到光绪末年之间,时间长达50余年。当铺生意衰落于1904年,这一年由于九世祖道仁公病逝,侯氏子孙全部回家奔丧,甲子当铺无人看管,所有财产被盗窃一空,当铺生意遭受毁灭性打击,并加剧了侯氏家族的内部纷争,甲子当铺因此被迫最先关闭,包道当铺随后也因财产归属问题无法解决而歇业。旧州当铺由于是与张姓人家合伙经营,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一直经营到20世纪30年代才散伙。侯氏当铺自创立至散伙,前后历时近百年,相当程度上浓缩了旧州地区清末民初商业经济发展由盛而衰的历史情况。

2019年10月7日,琼山侯家大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20.溪北书院

溪北书院,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占地面积20多亩,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溪北书院是海南清末著名书院之一,是海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大规模清代建筑群之一,现为文北中学所用。书院坐北朝南,由大门、讲堂、经正楼、经堂和斋舍五部分组成,全部砖瓦结构,其间由东西廊相连,四周由围墙环绕。南开山门,阔三开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琉璃瓦,门匾上为清末书法家杨守敬所题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

溪北书院由清末铺前籍书法家潘存发起筹资建造,并获得了雷琼兵备道朱采和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潘氏族谱记载,潘存出生于文昌铺前港头村,幼时人称“神童”,后入仕为官,进京数载,直到晚年思乡情切,方归故里。他热心教育事业,在张之洞、朱采等人的支持下,修得溪北书院

溪北书院整体呈四合院围合式,左右两侧以走廊连接。讲堂是该书院中形制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作为传统木构建筑,其屋架为抬梁式木构架,面阔五开间,进深十九檩。溪北书院内外两侧的檐柱为方形,是海南地区常用的“一柱二料”的形式——下方为石质柱础和柱身,柱子上端约30—50厘米处接上木料柱与木梁架搭接。讲堂后侧的东西两廊连接起讲堂与经正楼,面阔七间,为六架卷棚顶,梁架敦实,无过多雕刻装饰,简洁明了。

溪北书院主要是梁架木构件,梁架木构件着意雕刻装饰和施用透雕构件。在屋内,以三角形的花篮式大块面透雕代替。柱头檐头,驼峰爪柱等也是以莲座和龙凤、花鸟、麒麟、瑞兽等雕刻代替。建筑风格受文昌市文庙(孔庙)的一定影响。

殿内是溪北书院训导学生的场所,正堂名为“经正楼”,原为书院的建筑主体。民国十年(1921年)改建成中西合壁式二层楼建筑,进深11米,通宽17米。楼内仍用木柱,廊外和楼顶己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前殿和正殿之间,以及东西两廊相互连楼。中轴线的两侧和正殿的两翼对称地分布着前后配殿和斋舍。

溪北书院的“经正楼”是一幢专用的藏书楼,它的重要功能是收藏、编校书籍较之对外的教学区,它们通常位于书院的后部,位置更为私密和安静,作为整个书院建筑序列的尾声,供书院内部使用。溪北书院“经正楼”,原址为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后因在台风中坍塌于民国十年(1921年)重建,是一幢南洋风格的二层建筑。曾经此为书院的藏书处,赫然屹立在书院中轴线的最末端。



2019年10月7日,溪北书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围屋建筑---最大的围屋·栗园围
江西民居:天井式结构
梅州泰安楼,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极具地域文化特色
贺州客家围屋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称
在梅县,遇见了客家围屋博物馆
梅州大埔:静默在时光里的古镇和围屋—记松口古镇、花萼楼、泰和楼&百侯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