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姜李:从呼吸禅的角度阐述四圣谛与八正道

维安说

这一篇节选自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中的《方法二》。这是从呼吸禅的角度来阐述四圣谛与八正道,虽然与经文的传统解读不同,这显然是阿姜李尊者从他实修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而且从观呼吸的角度来总结确实很特别。

如果你一直在练习呼吸禅,想必下面的文字一定会对你有启发。《念住呼吸》电子书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

阿姜李尊者/文

身體感受良好時,心得以安定歇息。心在歇息後,你就獲得力量: 坐禪時消解一切痛感,讓你久坐。身離痛時,心離五蓋[nīvaraṇā] 。身心兩者有力量。此謂定力[samādhi-balaṃ] 。

當你的定力強到這一步時,可以從中升起明辨: 即對苦、苦因、苦的消解、苦的消解之道的洞見能力,此四谛儘見於呼吸之中。我們可作如下解說::
        

出入息爲: 入息爲苦之生,出息爲苦之滅。對出入息無覺知,不解呼吸之本質,是爲苦因。入息時有覺知、出息時有覺知、明察呼吸之本質——如實知見呼吸真相——即爲八聖 道道支[要素] 之一的正見
        

了解哪些呼吸方式不舒適、了解如何改變呼吸、了解『那種呼吸不舒順;我需要這樣呼吸才有自在感』: 此爲正志
       

尋想與正確評估呼吸諸層次: 這些心理素質爲正语
        

了解如何利用呼吸淨化血液、如何讓這股純淨的血液滋養心肌、如何調息令身心輕安、如何調息令身與心有滿足與清新之感:此爲正命
               

調整呼吸,直至令身心安適,未儘自在,則繼續努力:爲正精進

隨時對出入息保持念住與警覺,了解呼吸諸層次——上行、下行的呼吸; 胃部、腸部的呼吸;沿肌肉流動並從各毛孔流出的呼吸——隨著每次出入息,把握這些覺受:此爲正念。  
        

心只专意与呼吸相关的事件,不把其它事扯进来干扰,直至呼吸趋向精细,入安止定,从中升起解脱洞见:此即正定
        

心繫呼吸,是爲尋想[vitakka ,尋] 。調整呼吸,讓它傳播開來,是爲評估[vicāra,伺] 。呼吸諸層次在全身自由流動時,身與心有滿足清新之感: 是爲喜[pīti] 。身心俱得休憩時,即有甯靜自在之感: 是爲樂[sukha] 。一旦有樂,心必然舒適地專意於單一對象,不追逐雜念: 是爲一所緣性[ekaggatārammaṇa] 。此五要素構成了正定初階[即初禪]
        

當聖道三部分——戒德、定力、明辨——在內心相互彙合、圓滿成熟時,你對呼吸諸層次將升起明覺,了解『這樣呼吸,引生善巧心態。那樣呼吸,引生不善巧心態。』你不牽扯在造作身的諸因——即呼吸一切層次——之中;不牽扯在造作語的諸因之中;不牽扯在造作心的諸因之中,無論是好是壞。你讓它們依自性運作: 是爲苦的消解。
        

四聖谛另一更簡要的表達方式如下: 出入息爲苦谛。不了解出息,不了解入息: 是爲苦因——即暗昧、癡迷的覺知。明察呼吸諸層次,達到不再執取、將其放開的地步,是爲苦的消解。對呼吸諸層次連續保持念住與警覺,是爲苦的消解之道。你能夠做到這一步時,便可以說自己在正確修習呼吸禪定。

你有了辨識力,得以明見四谛。你能夠證得解脫。解脫之心,既不執取低層次的因果,即苦與苦因,也不執取高層次的因果,即苦的消解與消解之道。這樣的心,不執取引生知見的因、不執取知見、也不執取覺知。當你能把這三者區別開來, 換言之,當你了解何者構成起始、何者構成終結、何者居中,依經偈所言: sabbe dhammā anatta——『諸法非我』——任其自運時,你便掌握了解脫的技能。
        

執取我們賴以獲得知見的因,即元素、蘊、處,即爲欲取[kamūpādāna]。執取知見,爲見取[diṭṭhūpādāna]。不了解清淨的覺知本身,爲戒禁取[sīlabbatūpādāna]。如此執取之下,我們必然爲造作身、語、意 的因所迷惑,這些因皆來自暗昧的覺知[無明]。
        

佛陀是圓滿把握因果的大師,既不執取低層次因果、也不執取高層次因果。他超越了因、也超越了果。苦與樂,他運用自如,但不執取兩者。善與惡,他理解透徹; 我與非我,他兩者兼俱,但不執取任一。他對可作爲苦因的諸所緣運用自如,但不執取。作爲聖道的明辨智,他也運用自如: 他懂得內隱與外顯知見,以益傳法。苦的消解,他也運用自如,但不執取、不黏著: 因此我們能夠真正地說,他的成就圓滿無缺。
        

佛陀如此放開諸法之前,先致力於使它們充分展現。只有那時,他才能夠把它們放置一邊。他是在充裕中放開,不同於凡人出於匮乏而『扔下』。即使把諸法放開 了,它們依舊爲他所用。他善修戒德、定力、明辨直至於證悟那一日成就圓滿,此後他從未將其摒棄,而是繼續利用戒德、定力、明辨的諸層次,直至般涅槃[parinibbāna] 那一日。即便在般涅槃的時刻,他也完全把握著禪定——換言之,他的徹底解脫發生在色界禪那與無色界禪那之間。
        

因此我們不應排斥戒德、定力、明辨。有些人不願守戒,怕受約束。有些人不願修定,怕變癡變狂。事實真相是,我們平常早已既癡又狂,修定才是止息癡狂之道。正確地自我訓練之後,純淨的明辨才會升起,如寶石須經切磨方顯其閃光本性。這才是名副其實的明辨智。它因人而生,所謂各自證知[paccattaṃ]: 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夠升起它、領悟它。
        

不過我們多數人,傾向於誤解明辨的本質。我們拿著摻雜著種種概念的仿冒明辨,壓制真明辨,好比有人在玻璃上鍍水銀後,看見了自己與他人的映影,便以爲找到了觀察真相的妙方。實際上,他不過如猴子觀鏡: 變一爲二,繼續玩賞鏡像,等到水銀褪去時,它不懂得鏡像的究竟來源,只得垂頭喪氣。當我們只憑著概念、先見,作想象、臆測,得到仿冒明辨時,也是如此: 等到面對死亡時,只得走向悲苦。
        

自然明辨的關鍵,惟在於修心,使它如鑽石般自放光明,明處暗處,熠熠生輝。鏡子只能在明處用,拿到暗處,根本照不見。而一塊自然發光的精雕寶石,則隨處明亮。佛陀教導說,世上無明辨穿透不了的封閉或秘密之處,便是此意。

正是這塊明辨的寶石,助我們摧毀渴愛、執取、無明,成就至高的殊勝: 涅槃——遠離苦痛、死亡、湮滅、消亡——得不死之法[amata-dhamma] 。
        

一般來說,我們傾向於只關心明辨、解脫。乍一開始,就想學苦、無常、非我的教導——這種情形下,永遠不會成就。佛陀在教導諸行[造作] 無常之前,已經下功夫了解諸行,令它們顯現其恒常。在教導諸行皆苦之前,他已經把該苦轉成安樂。在教導諸法非我之前,他已經把非我轉成了我,因此才能夠看見隱藏於無常、苦、非我之中的恒常與真相。他接著把這所有的素質彙集爲一種。他把一切無常、苦、非我的事物,彙集爲同一類: 即世間角度的造作[saṅkhārā] ——世上到處等同的單一類別。至於常、樂、我,則屬於另一類: 法的角度的造作。

接下來他把兩類都放開,不拘繫於『常』與『無常』、『樂』與『苦』、『我』與『非我』。這就是爲什麽我們可以說,他已證得解脫、清淨、涅槃,因爲他無需以任何方式執取任何造作,無論世間造作、法造作。
        

世尊修行的特點即是如此。不過我們自己修行時,多數人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未曾開始,卻好像事畢功成。換言之,我們只想放開,證得甯靜與解脫。然而根基若不全面,我們的放開必然有缺隙: 我們的甯靜必然是片面的,我們的解脫必然是錯誤的。我們當中那些有誠意、一心想證最高果位者應當自問: 是否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具備解脫與放開的良好基礎,又如何獲得自由?
        

佛陀教導說,戒德可以克服普通雜染,即我們言行中的粗糙錯失; 定力可以克服中等雜染,如感官之欲、惡意、昏睡、掉舉、疑; 明辨可以克服精細的雜染,如渴求、執取、無明。然而有些人雖然辨識敏銳,能夠闡明教義的細微之處,卻似乎無法擺脫憑著戒德即能夠克服的普通雜染。這說明他 們的戒德、定力、明辨必有缺失。他們的戒德也許徒有其表,他們的定力也許存汙納染,他們的明辨也許像鍍水銀的玻璃,只是表面光亮: 這就是他們不能證果的緣故。

他們的行爲正好比古諺: 刀不入鞘——高談闊論,心不能入定;巢外下蛋——只求外在善德,卻不修心入定; 沙上築基——於無實質的事物中尋求安穩。這一切做法注定招致失望。這樣的人還不曾找到有價值的依止。
        

因此,我們應當善築根基,有序安排修行因緣,因爲我們期望的一切成就果報,皆來自這些因緣。

attanā codayattānaṃ
paṭimaṇse tamattan
自我警策。
自我调御。
開始自觀出入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念處修行方法
阿姜念修行观念六十则
(转载)正道修行[作者]阿姜帖
细品《心经》五,无苦集灭道,每日一句,易学易懂,悟人生大智慧
無漏行─到達生命圓滿的「八正道」 耕雲先生講述
心经-无苦集灭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