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流露;“执大象,天下往”;“可离非道也”,不离而见性


自 然 流 露

俞道婆是一个卖油糕的老太婆,她常听大禅师的开示,也喜欢禅。有一天,她卖油糕着,听着街道上有乞丐唱道:“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这是唐诗里面的两句话,俞道婆听了恍然大悟,把盘子都丢到地上了,疯疯颠颠地跑着去找她师父,丈夫气得骂她:“你疯了吗?”这个俞道婆却说:“我现在悟下的境界不是你这种人能理解的。”赶快去找师父勘验。师父知道她道眼已开,问:“哪个是无位真人?”俞道婆应声就答:“有一无位真人,六臂三头努力瞋,一擘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光这几句,一个卖油糕的老太太怎么能做出来呢?大文学家也做不出来,所以证悟不是学问,是境界,境界到了自然流露。

老子讲:“道法自然。”这里“道法自然”就体现着自性的自然流露。老子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由此可见,从个人的智慧到天下的万事万物,证悟的禅者,处处流露着自然的本性,展现着禅者不可思议的境界及其智慧。六祖《坛经》曰:“下下人有上上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是指证悟开显了自性本体的灵光智慧,虽文盲也大智流露,六祖惠能就是自然流露自性灵光智慧的典型。他一字不识,却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这都是悟道、证道的“道法自然”。

二、“执大象、天下往”

老子说“大象无形”,这个“大象”就是佛家说的“实相”。“执大象”是什么意思?与道契合就是“执大象”,这是形象的比喻。“唯道是从”就是具足道的属性和状态,也是与道相合。“大象”既然是本体、本根,能“执大象”者必定是证到一相的禅者。“大象”周遍法界,谁把“大象”能“执”住?就算你能“执大象”,你往哪儿“执”?“大象”无量无边,一相无垠。能“执大象”者,必与“大象”不二!也就是你即“大象”、“大象”即你,是为“执大象”。

你只能把你指挥动,是不是?偏瘫了的人都指挥不动他的脚腿了,不能指挥他身体的某一部分,就说明他偏瘫了。“宇宙是吾心,吾心是宇宙。”从此来看,众生都是大偏瘫。你看,光能指挥动这一块块(指身体),其它的能不能指挥动?境你指挥不动,能指挥动就是“执大象”。“会万物为己者”就是“执大象”,一相周遍者就是“执大象”,“藏天下于天下”者就是“执大象”,“同体大悲”者就是“执大象”,圆通者就是“执大象”,“始觉合于本觉”者就是“执大象”,大顺于道者就是“执大象”,“知常曰明”者就是“执大象”,“上德不德”者就是“执大象”,“无为而无不为”者就是“执大象”,“以天下观天下”者就是“执大象”。

“执大象”者,“宇宙是吾心,吾心是宇宙”,法身遍满。佛言:“文殊师利,汝得无碍智乎?”文殊师利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碍?”我本身就是无碍,哪有无碍得无碍的道理。“执大象”就是这个道理。“执大象”者就是“大象”,不是“大象”执不了“大象”,这个道理要悟入!

“执大象”了,才能“天下往”。你执大象了,无处不在处处在,不往而往,不行而行,“不动周圆”,这就叫“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只有一相了,才能“往而不害”。吾人在极性世界里,极性世界均是二相。二相的事物必然要相互运动,这种运动都以消耗能量为代价,都以给环境造成不可逆的过程为特征。例如,汽车、火车、飞船之“往”,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都能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污染。这就是说,二相的事物“往而有害”,不能“安平太”。亦反证了只有一相了,本来就周圆,何须往来?“往而不害,安平太”,正是老子对“不动周圆”和“清净本然”禅境的大彻悟。

“执大象”,一相不二,故往而不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安平太”。禅者心契一相,内无身心,外无境界,无往无来,不出不入,清净本然,无住、无念、无相,故无极性极化,也无分别执著,所以是“往而不害,安平太”。

什么叫“安平太”?无念、无住、无相。“安”者安然,没有念才安然。“平”者,一相,一相则无住。“太”者,无相无碍,亨通四达,畅顺坦然才太平。故无念、无住、无相就是“安平太”。这是指证悟圣人的无受之受,常乐我净的究竟涅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你能契合于道,你真的明心见性了,你见到我们本来的面目,本心本性了,再把它保任,达到自在,就“执大象”了。

“侯王若能守之”,能守什么?守道!这里说的是“守”,“守”是功夫还不到家。你能“守”之,观照自心,杂念不起,妄心不动,才能将万物自化。在凡夫阶段上不能守之,住念分别,见境著境,反叫万物把你化了。你能化万物吗?“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个“万物将自化”就是不被境转,而能转境。能转境就叫“化”了。境转自在了,转无可转,“无漏真净”了,才可谓之“执大象”。“执大象”了,“则同如来”。

“化而欲作”,功夫不到家,二相的妄念又起来了。这个时候,老子说:“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就是涅槃妙心,“朴”就是如来,不出不入的本来也!“无名”就是道。直指究竟一相的涅槃妙心,那就自然没有二相的妄心欲念了。契入不出入的“朴”,便是禅心。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一“镇”之后,那个欲念起不来了!“不欲以静”,这些众生心不生了就干净了,清净了。心身定了,就是“天下将自定”。天下者,心身也!再不吹胡子瞪眼睛,再不把脸吊得长长的,再不烦恼痛苦,再不极化心识,再不起粗细妄动,就表示“天下定”了。识心不起,天下自然就定了。一般人认为这是老子讲治理天下,是不是讲治理天下?天下是什么?你的心身不就是天下嘛!你的“心身”比天下还大。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大丈夫要干什么?要“处其厚”,哪里“厚”?(答:厚的地方厚嘛!)

一本书比一张纸厚还是薄?厚嘛!大丈夫的厚是什么厚?唯有一个无处不在处处在的,算不算厚?无处不在处处在,那当然厚,还有比这厚的吗?!无处不在处处在的是什么?自性本体嘛!大丈夫就要“处其厚”,大丈夫“处其厚”就是要明心见性,要明“心”是无处不在处处在,要明“性”是无时不在起作用。大丈夫就是要发菩提心,就是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要悟道、证道。这不就厚了嘛!

那么,“不居其薄”呢?凡是有限的东西、具体的东西都比那个无限的无量(“厚”)的薄,是不是?再不要在尘世间的这些假相中把你迷惑了,见闻觉知的幻化相和“有欲”所观到的“徼”,都是“道之华”,故大丈夫则不处也!

“不居其薄”,是要“处其实,不居其华”。牡丹花好看,但开不了三十天,连半个月都开不了,是不是?“不居其华”,为什么?华本来就生灭变动而不居。但那个牡丹根,相对地一直在,所以那个“根”是“厚”,“华”是“薄”。大丈夫要“处其实”,唯有一个是实的,那就是不生不灭的实相。“不居其华”,就是不处在枝梢末尾。

“故去彼取此”,把一切生灭幻化相都化掉了(“去彼”),进入不生灭的本体(“取此”),契合不生灭的本体就是禅,就是“执大象”。

三、“可离非道也”,不离而见性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用禅来说的话,“鱼不可脱于渊”,正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渊”指深水嘛!鱼能不能脱离水?不能!为什么不能脱?万法不离自性,“渊”就是根本,喻自性!你修道始终不能离开根本。鱼离水不能活,修禅离开了自性本体这个根,你就不能证悟,喻为“不能活”。

你始终要明明白白,万事万法都不离这个自性呀!你要抓住这一点。你若离开自性,就被相所转。所以,不离自性的见地就是见道。不被相所迷惑,就是见性。性相不离不即,相依性显,性以相存,性相一如,就不离“道”。六根门头见相见性,这是处在凡夫位的修行者翻身立地的根本之法。根性与尘境不离不即,犹如镜体与镜像,不离不即。镜不异像,像不异镜;镜即是像,像即是镜。透悉六根之性因循业全现成妄相,所以,要见性,只能透相见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者相也,要见佛性只在相中觅。犹如棉花全变成了衣帽鞋袜的相了,要找棉花,只能在衣帽鞋袜中找。能见衣帽知是棉花,就是见相见性。吾人在极性的世界,从虚空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宇宙万物,何处无相?都是相啊!连虚空也是色边际相。眼有色相,耳有声相,鼻有香相,舌有味相,身有触感相,意有觉知相,六根都对六尘相。能于相中不迷惑,见相即性,就能体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人处在极性的二相中,不能消灭二相处理出来的幻妄相,若要明白了全妄皆真,则何处不是道?

鱼敢不敢脱渊?不敢脱渊。国之利器不敢示人,这跟禅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利器”就是指一相无相的宝贝,大道不可二相示人,就是能示也示不了,何况不能示!

香严禅师乞求沩山大师给他说破,也就是示“国之利器”。沩山大师说:“我若说似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的是我的,终不干汝事。”沩山终未给香严示“国之利器”,香严后来击竹悟道,首先遥礼沩山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香严感激沩山未将“国之利器”示与他!

禅法里边最怕的是把“利器”示人。你看,“国之利器”若可示人,也是画饼充饥。庄子讲,道若能奉与,那就谄奉给国王;道若能言传,那就偏心传给他的父母兄弟。道不能奉与,也不能言传,道只能以心传心,心领神会,不能用文字言说传递给他人。另外,“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者,“从门入者,不是家珍”。道不可离,推也推不掉,赶也赶不走,无量劫来从未断灭,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需“出户”、“窥牖”,更不需“其出弥远”,要识取当下,不离六根,即可证道、悟道,见性明心。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这是在意根上转正觉,不离意根上的各种对待相(喜与怒、哀与乐、善与恶等),直取意根一相的性——觉性。我们要在二相中入禅,你再讲禅,总是在禅的外边打转转。佛陀喻为盲人摸象,先摸个鼻子,再摸个尾巴,摸来摸去,只识局部,不见整体,无法见到一相的性。瞎子摸着的腿不是大象,尾巴也不是大象,鼻、眼也不是大象,大象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代表大象。可见,任何世间相都不是性。另外,虽然大象的任一部分不能代表大象,但也不离大象。这就给我们明确指出,六根门头的一切相,虽非实相,但不离实相。只要不分别相的差异,当下就全体现,当下就见“大象”。这就是古人讲的“一念不生全体现”,全妄皆真。

你要慢慢从这里体会无能所的一相境地,怎么泯灭能所?只要意根上不分别相的差异即是。用自心现量法,坏掉心识,自然就入无能所的平等性智。

实相本体至虚、至妙、至柔、至明,摸不得,动不得。“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一句话,不可极化,不可有为操作。三祖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止息心识思念,一切“如是”!镜不能无像,二相之故;心不能无念,未入不二故;禅不能外入,无可入故。无门入处处处门,有禅现境境境禅。如此葛藤,只一“悟”字而已!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话,“动目”别摇湛水,则有何难?!无相无不相,相相是实相,这就是!!!这就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处厚章第三十八
《道德經講義》 往而无害(35)- 国之利器(36)
《道德经》讲义(第15讲)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
20210206每日一学
《老子真境界》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