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賈柯:屋頂上的林徽因
 



曾经,林徽因在我的心目中仿佛一轮明月,因为完美而显得遥远。

一直以来,总是会听到人们在说起林徽因,像是在说一位女神。这种感觉,日积月累,倒成了一道篱笆,使得林徽因在我的心里有一种陌生,情感上总有一种距离,无法走近。我想这体现了我自己天性中的某一部分,对于“完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抗拒;反而对有缺撼的、有温度的、有起伏的人生,我的内心容易生起足够的暖意与温情,去柔和地呼应。

林徽因的名字,最初从诗人徐志摩那里见到,经年如流水,我断断续续地听着、读着她的名字,静静地在人间继续流淌。前段时间我又翻阅了林徽因的两本文集,一本《林徽因文集》,一本《林徽因建筑文萃》。渐渐地,自己心中最初的林徽因与最近读到的林徽因,文字之外传说中的林徽因与文字之中倾述的林徽因,似乎经历了某种裂变、杂糅、整合,汇成了当下我重新认识的,与从前感受不一样的林徽因。

                          悲喜,诗中极致

记得以前在阅读民国女作家文学选集,或者评论到林徽因的文学成就时,通常评论家们喜欢提到她的一篇小说《九十九度中》,而这篇小说的题目,也似乎有某种象征意味,九十九度,离沸点永远会差一度,有人因此来解读林徽因本人,一生就是那样的一个女人,保持很高的热度,但永远不会让自己沸腾,因为一份理性,少掉一度感性。

《林徽因文集》分了四种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我在阅读中,偏爱林徽因的诗歌与散文,在诗体的文字中,我读到了一个完全投入的林徽因,她的诗歌绝对的感性、直觉、体悟,对人生的悲喜,她的诗有切肤的感受,且文字落笔就落在极致,一切的情感不收不藏,全要倾泻出来,悲,要到无可转回的大悲,喜,要到万木逢春的大喜,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末几句: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曾引后人在猜度中解读,是情诗或是母爱的抒写,我以为都不重要,诗里的“希望”像人间一束最明媚的光亮,最初也许只是在某一个时刻,特定地指向了某一个人、某一种情怀,但爱就是一种由个体经验而抵达人类普遍经验的情感,穿过十年,百年,千年,那一个人间的四月天,定格成了世人心中永远的春天。她另外一首诗《死是安慰》,令我震动,其中两段:

长条旅程,水在中途,生是串脚步,泥般沉重——

死是尽处,不再辛苦。 

一曲溪涧,日夜流水,生是种奔逝,永在离别!

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这首诗曾牵住我的眼睛和心灵,纵使放下那页,眼睛是移开了,心里也还久久地盘旋着“死只一回,它是安慰。”在这之前我不能想象,林徽因这样积了上天恩慧于一身的女子,会有这样悲到将死亡当作人生安慰,一饮而下的生命时刻。这诗的年代,是哪年哪月啊?文集中没有记载,我也无从猜测。

我个人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会在所写的文字后面都记下年月,包括收藏的书,也都有获得时的日期。作为阅读者,我也总是会关注一个作者写某篇文字时的年月。这样做是期望从生命历史的一时一线中,进入那年那月,特定的历史情境,复活与还原那生命的一刹那。而我手上林徽因的诗全部无迹可求,留下了阅读的空白与想象。我记得从一些关于林徽因的文章和她本人的书信中,了解到林徽因从小体弱,三十年代随夫走南闯北考察中国建筑,在四川的李庄,更是风餐露宿,加重了自己的肺病,她在与费正清等友人写信中,写到自己的状态,常是在病榻上读书自聊。林徽因51岁离世,终是因肺病不治。

这真是让人对命运感到莫测与无奈,上天给了林徽因美貌与智慧,生前生后,给了她许多令人忘尘莫及的人间之爱,却也连带着给了她一身的疾病。人间哪来的完美?林徽因的一生也并不完美,她有多少的苦处,别人无从知道。在她的生命中,一定是有那样的时刻,她的肉身是苦的,她的心里是苦的,她并不去遮掩她内心的那份苦,她相信,“悲”是一个人得立在天地之间,默然领受的那一份。

林徽因的诗温度不是九十九度,而是冰点与沸点,可以寒到极地,心中顿觉过往万般,已是生无可恋;可以暖到极处,放眼触目满树花开,点点皆是希望。

                         人间四月之谜

林徽因是一个人间四月的谜。众人皆知,徐志摩为林徽因离了婚,那是民国时期轰动的大事。徐志摩最后在飞机上殉遇,也是飞在去听林徽因的讲座路上。这一飞,真是宿命,是幸抑或是不幸?

徐志摩生前,林徽因似乎一直沉默,在徐志摩死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徐志摩飞机遇难之地,拾回一块残片,永远地挂在家中,留作纪念。《林徽因文集》中,在为数只有几篇的散文当中,《悼志摩》和《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两篇,可以读出徐志摩之死,对林徽因心灵的强烈震动。

在《悼志摩》中,林徽因凭着自己与诗人相识十年的认识,对徐志摩的天性、人格与成就做出了独特的评价,徐志摩最宝贵之处,是他始终“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保持了一份“完全诗意的信仰”。徐志摩本来就是一个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人,林徽因在他死后作文,不仅是有朋友之谊,更有不畏人言的义气。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从题目可知写作时间,这篇散文,与四年前的悼文读来有些不同,前者是突闻悲讯时,情绪上疾来的悲怆,而四年后的纪念,整个行文读来更有浓厚的沉郁之感。林徽因在这四年里,对人生有了更多的体验,她的再次伤悼,已不是只为了纪念徐志摩一个故人,连同对整个命运,连同对生死,连同对理性与感性,连同对理想与现实,她都开始了极大的疑惑,追问,不解。这篇纪念文,更象林徽因跨越生死界限与故人的一次精神对话。从这些文字,我可以读到林徽因是个极为有情感,有思想的深沉女子。

她在两篇文字中,一再以朋友”相称,这是对诗人和对自己最大的尊重,生死相照、精神相通之“朋友,胜却人间风月无数。徐志摩天上有知,应当欣慰,他这只飞鸟,至少没有白白的灰飞烟灭,在人间他曾被这样的懂得。

理性与感性之谜,似乎是世人对林徽因内心世界最大的好奇。曾经我也写过一篇关于林徽因的文字,以理想与感性为题,那时对于林徽因的有些经历,我是没有读到的。
    
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的传记作品中,记载了这样的情景,那时林徽因已经是梁思成的妻子,与金岳霖为邻。林徽因陷入了对金岳霖的爱慕,完全失了常态,象个迷路的小姑娘,对着梁思成倾诉,自己怎么办,怎么在心里爱上了两个人呀。梁思成整个人就懵了,一夜无眠,之后,他对林徽因这样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将原话告诉金岳霖,金岳霖想后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诧异与反思。首先是对林徽因的认识,我过去一直将她解读为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女子。真实的人生,也许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回事儿。梁思成已是佳好,林徽因还是意外地被另一场爱情击中了,她表现出来的真实的“苦恼”,是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她的本心与伦理,并不曾有意地想要飘摇,若是有心,她的感受当是“欢喜”,而当时的情景,完全不是。林徽因对这场情感上的突袭,感性到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无助纠结,对于这一份不合时宜的“心动”,她终是诚实地交托给了命运。

爱情与婚姻是人一辈子也想不明白的事。对于爱情,我相信百分之百的感性与直觉,爱情里,有很多不可言说、突如其来、捉摸不透、不确定性、不可预期、变幻无常……。爱情可遇不可求,不求也可遇。人性深处的隐秘,埋藏一生,也许多因于此。

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三个人,在人性之处,与所有人并无二致,皆有人间情感的困惑。但又那样的特别,特别到让人生起高山仰止的感佩。林徽因的诚实与自省,值得丈夫爱她到生命最后一刻,值得金岳霖对她一生守情于心,持礼于行,且终身不娶;梁思成的大气与信任,值得林徽因结婚时承诺丈夫:我用一生来回答你。林徽因以一身病弱之躯,追随丈夫奔赴各地艰苦的建筑址地,她一生,终是只赴了梁思成一个人的约。

原来爱情与婚姻,纵使有过波澜,只要身陷其中的人,都有古玉一般的质地,所有的相遇,都可成为人间美好。

                         屋顶上的林徽因

对于林徽因,我是越读越敬,越读越爱,书即放下,她的身影也是活生生地在我的思想意念里,越发得真实而有情味。我爱的是她整个的人生,不只美丽,不只才华,不只智慧,也爱她病时的痛苦,纠结时的苦恼,困惑时的追问……若一定要在林徽因完整的神韵与光亮之中,寻找出我个人最爱的那一面,我想那应该是:屋顶上的林徽因。

看到过一张20世纪30年代的黑白照,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站在古建筑天坛的屋顶上。照片里,林徽因肤色微黑,面带微笑,一头略卷的短发,一身素色的传统旗袍,双手撑靠在雕着图案的屋顶,身旁是一顶普通的草帽。
    
这张照片,目前为止我在两处书中见过,都是作为纪录梁思成建筑成就著作的配图。一处作为书的封面,一处作为书的插页。照片所摄之地,所着之衣,正像这一对建筑家夫妇曾在文章中一再说过的中国建筑,有一种“建筑意”。

在我看来,这张宝贵的天坛之照很有象征意味,林徽因的一生活得就像中国最卓越的古典建筑,那么踏实地立于大地,又那么诗意地展向苍穹。并且林徽因数十年来与梁思成一起,对于中国建筑交付出了那一份文化上的满腔赤诚,直至最后风雨欲来的历史时刻,依然孤独者一般的刚烈悍卫,真的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纪念,敬仰并珍爱。

在我阅读林徽因的那两部文集当中,我更为视之如宝的是那部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徽因建筑文萃》,有代表价值的首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忍不住反反复复地读了多遍,每读一遍,都会叹服。

这篇论文的笔势,可以说是气势如瀑,对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史纵行而下,观点鲜明,在精神观念上尽显对中国建筑昭于世界的文化自信。整个行文的理论阐述收放自如,有学问家的严谨求实,又辅之以诗人的艺术审美感知,真是中国建筑情理盎然的赞美诗篇!

结合林徽因的留学背景,她曾游历欧洲与美国,对西方的建筑有过多次地观摩,在以欧洲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化观念里,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都是被西方世界长期误读和轻视的,而反观中国本土,一百年前,20世纪初叶,又正是满清覆灭,中国封建文化被摧枯拉朽的历史变革时期。西学东渐之际,中国的整个文化都在日落夕山,在这样的思想洪流当中,西化是一种潮流,正视与珍惜中国文化中的珍宝,反而时运不济。林徽因与梁思成,就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象那些千年石狮,为这份文化披襟肝胆,担当起了中国建筑最赤诚的守护人。

这篇论文开篇便是“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而艺术又独臻于最高成熟点”。文中直言西方世界对中国建筑的偏见,是一种错误观念,原由是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粗忽观察”,所作“浮躁轻率的结论”。阅到此处,我已是在心中叫好,不独是建筑,不独是文化,不独是百年前,其实,各个层面的傲慢与偏见,从人类进入文明开始,何曾停止过一天,世间的骄傲者,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将世间一切与已不同的“差异性,看作是“差距性”多少虚妄的自负,多少不值的自卑,就这么落在了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个地区,一个个体的身上,在心里打上变形的烙印。

对论及中国建筑在“实用;坚固;美观”三要素的秉持,论文在一一道来同时,使用了“不容疑义”四个字。主体部分,论述中国建筑的结构:架构制我联想到,在另一篇文中见到中国山西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逾八百年风雨不倒,难道不是中国木质建筑结构之牢的证明?再论到“飞檐”“斗拱”,正体现了中国人东方思维天人合一,以天补天的自然观念,以“斗拱为例,本是柱与屋顶过渡环节之物,西方类似之处,用钉用铁定是要将其遮掩,偏是中国的木建筑,不用一钉一卯,以斗拱一物两用实用之际,还平添了一份外现的美感。中国建筑,也是透着中国诗意栖居的艺术。
    
读罢《林徽因建筑文萃》,我不仅对林徽因深入地走近了一层,对中国建筑,对中国文化也更有了一份认同与亲近。
    
屋顶上的林徽因:就是,奔走于中国各地建筑的林徽因,就是,完成建筑论著的林徽因,就是,在北京城墙悍卫古建筑的林徽因,就是,病榻上设计中国国徽、改造景泰蓝的林徽因……
    
林徽因,是整个中国的林徽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生尤物:集才情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图)
我爱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是林徽因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我们在怀念她的什么呢?
金岳霖: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一代才女林徽因,情史丰富,却只有他是真的爱她,终身未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