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时光》(节选)-张宗子
杏花风流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木仙庵三藏谈诗,写师徒四众路阻荆棘岭,全仗八戒钉耙开道,得以通过,夜晚疲极,露宿岭上,黑暗中唐僧被妖魔摄去。这一次的妖魔不比往常,没人想吃他的肉,只想在"月清风霁之宵",请他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
以十八公为首的这伙妖怪,原是老松老柏老桧老竹各一株,山居寂寞,几百年遇不上一个行人,更别提会吟诗作赋的高人雅士,自学成才的一点诗艺,没有对手磨砺,没有方家评赏,如今见到玄奘这样又知文又通佛学的"中华圣僧",如何不殷勤邀至,百般讨好呢?事实上,唐僧被请去--方式多少"非人间"了点--四老者争相献上己作,希望获得大师只言片语的肯定,又百计求大师开口,随便一句两句,立刻赞不绝口。如此高规格待遇,哪是寻常文人消受得了的,唐僧纵有几世的道行,也不由得卸下起初的害怕和拘谨,身在"险地",竟然"情怀乐开,十分欢喜"。
松柏桧竹在古典文学中皆非凡物,接待唐僧的礼节,挑不出半点毛病。吟了诗,还要请教禅法,这就正搔到和尚的痒处,于是"慨然不惧",饱饱地过了一次舌头瘾。而四老"侧耳受了,无边喜悦,一个个稽首皈依"。
事情到此,我们要为唐僧高兴--喜逢知音啊。四老还答应天一亮就送他回去,决不留难。唐僧的这次遇险,看来只不过损失了一夜的休息罢了。可是,茶正饮到入味处,另外的人物登场了:一对绛纱灯笼,两个青衣女童,引着一位"笑吟吟"的仙女来到石屋。这位"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的妖娆女子,道过万福,献过香茶,便先露了一手,借"奉和"前诗,夸自己"雨润红姿娇且嫩",开始色诱唐僧。
这痴情女人生早了时代,没赶上二十一世纪的大好时光。也认错了对象,岂不知色诱对于唐僧,无异于让高官自报家产,老实人也得发火。拉扯吵嚷中,东方露白,三位徒弟寻来,把一帮木精尽数剿灭--仙女原来是杏树。
我读《西游记》,挺喜欢这一段故事,在闹哄哄的打斗中,像是不经意的闲笔。长篇巨著最能看出作者功力的,往往是这些无补大局、无伤大雅的小片断。
杏花风流的说法,可能由来已久,《西游记》的这段插曲,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来历。记得从前在辞书中见过相关词条,再由杏字查起,却查不出。好在《闲情偶记》中也有,说是,"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
李渔这人,真不知道说他什么好。戏剧小说是高手,吃喝玩乐是行家,品评女人,干脆和品评一株奇花异草,一只鸟,一条金鱼无异,那态度,碰上女权主义者,准够他喝一壶的,然而他花的心思之深,条分缕析的头头是道,观点的别致和内行,表述时难得的闲情逸致,你又不能不佩服。李渔喜好声色,《肉蒲团》内容不堪,文笔不恶,我曾借过英文本,拿在手上看,印刷设计一派古雅,谁能说它不是经典?
因为好色,李渔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总显得那么兴致勃勃,没影子的事说得煞有介事,并引出一连串"情能动物,况于人乎"的穷酸议论。治愈杏花不实的毛病,假如真有其事,说不定是花粉传播方面的原因,李渔就没想一想,如果他系的不是处女的裙子,而是他本人的破布衫,结果会如何。
托名柳宗元的《龙城录》,有"罗浮梦"一则,讲赵师雄在林边遇一淡妆素服美人,相携至酒家共饮,大醉,醒来发现自己睡在梅花树下,而美人却杳无踪影,为之惆怅不已。梅花高洁,虽然化为脂粉,堕落凡尘,但止于饮酒,不及其他,分寸把握得很好,灵肉分开,但有浪漫而不涉狭邪。
汉魏六朝小说中,有艳福的幸运儿没来由地得蒙仙女降临,居然不识好歹,非得一番威逼利诱才答应结秦晋之好;唐宋之后,狐鬼逐渐成了主角,天仙地位越来越高,终于遥不可及;草木成精,起源早,民间传说最多,如长白山人参娃娃之类,但在文人笔下,一向是跑龙套的角色,《聊斋》中很有几篇,不过蒲公笔下留情,那些花仙不像狐鬼一般单只着眼性爱。
艳遇发生在人世男女之间,即使像《西厢记》一样绮靡,都是天经地义,发展到神仙和古人--古之名人,不作单纯的女鬼看待--固然可说寄托了理想,也可说是想入非非,再及于精怪,在游戏成分之外,不免包含了压抑下的性幻想的因素,艳遇艳到植物头上,虽然早有以花木喻人的传统,在情感的投射上,毕竟走得太远了--其实何必?
家当
猪八戒结过两次婚,都是倒插门。第二次在高老庄,岳父大人不待见,屡屡请和尚道士拿他,这且不说了。第一次在福陵山云栈洞,洞主名叫卵二姐,八戒自述:"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个家长。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八戒空手下凡,靠了老婆才攒下一份家业,福陵山日后成了他的籍贯。
男子无家则无根。同是从天宫被踢下来的,沙和尚没赶上富婆招赘的好事,只能躲在流沙河里,"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俗话说,阶级决定意识,有家无家,那是大不相同的。漫长的取经路上,猪八戒不止一次暴露了他小农经济的活思想,动不动就嚷着散伙分行李,回去和玉兰小姐鸳梦重温。相比之下,沙僧的立场就坚定得多。原因何在?不是姓沙的思想觉悟有多高,而是他压跟儿无家可念,无家可回。
有家当和无家当不一样,家当豪阔的,和家当小康的也不一样。孙悟空的结拜兄弟牛魔王,家里本来放着一个美貌又贤慧的妻子罗刹女,却偏要在外包二奶。这二奶是个狐狸精,论身分,远比罗刹低贱,魔王看中她什么呢?原来也是家当。
玉面公主是老狐王的独生女儿,唯一的继承人,拥有"百万家私"。看在这百万家私的份儿上,牛魔王像八戒一样,乐呵呵地倒插上门,不惜与元配掰脸。公主的档次自是乡下土财主的卵二姐难以望其项背的,牛魔的五百排行榜富豪的日子,八戒撑死了也想像不出。你看他,结交的是碧波谭的龙王,出门骑的是辟水金睛兽,日常在家赏玩的是"名人字画"。八戒呢,他的理想,不过是老婆孩子热炕头,闲来无事,"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娘"。
有家的人看无家的人,寻常大概以同情为主,遇到特殊情况,家成了挂碍,同情便一转而为羡慕和嫉妒。八戒就曾酸溜溜地说悟空,"哥啊,比不得你这喝风呵烟的人。"意思是说悟空"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我们注意八戒用的词,喝风呵烟,那境界还在餐风饮露之上。无家成了潇洒的同义词。
其实八戒冤枉了悟空。悟空不仅有家,而且不是一般的家,不谦虚地说,也是花花的一套锦绣江山呢。悟空受冤被赶走,妖魔乘机劫了长老,八戒来花果山搬救兵,第一次见识了猴王的排场,忍不住一叠声地赞叹:"且是好受用,且是好受用!怪道他不肯做和尚,只要来家哩。原来有这些好处,许大的家业,又有这多的小猴伏侍。若是老猪有这一座山场,也不做什么和尚了。"
"花果山群妖聚义"一回,令人读了大为快意,无他,因为这是一个破家的人重整河山、乱世中兴的故事,扣准了一切有家、无家和爱家者的心弦。
牛魔王是妖怪,入佛门前的孙悟空猪八戒也是妖怪,孙猴的地位高一些,是个太乙散仙。高一级的神仙菩萨如何呢?五庄观的镇元大仙,按今天的标准,绝对腐败,不过书里没讲他的家当自何而来。观音在众菩萨中是顶高洁的了,但你看她,但凡逮着机会,一定顺手牵羊,为自己南海的小家小窝锦上添花:黑风山的老熊精,正好后山无人看管,牵回去当了不发工钱的长工;鹰愁涧的红孩儿,因身边先有个善财龙女,正好拿回去配成一对。
佛祖鼓吹万法皆空,就家当一事空不起来。唐僧四众到了西天,求取经书,大弟子阿傩和伽叶公然索要"人事",悟空在如来面前告状,如来说,经哪能白给?从前众比丘下山,为赵家诵经超度死者,"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白银,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硬是把老和尚手里唯一的值钱物紫金钵子留下了。
没家当,至少在《西游记》里,是没有什么体面可言的,谁都不例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记妖怪第一丑不是猪八戒,是九头虫,他能丑得把八戒都吓一跳
沙僧吃过9个唐僧?西游记12个颠覆你三观的真相
西游记团队中需要裁掉一人,您会裁谁?
厕所读物|西游记里的真正隐喻,你可能并没有读出来
西游记人物赏析
老吴的《西游记》是这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