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子监学府圣殿——中国最古老大学
[ft=rgb(23, 54, 93),4,宋体]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ft=rgb(23, 54, 93),,宋体]国子学[ft=rgb(23, 54, 93),4,宋体]或国子寺。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ft=rgb(23, 54, 93),,宋体]南京[ft=rgb(23, 54, 93),4,宋体]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ft=rgb(23, 54, 93),,宋体]北京[ft=rgb(23, 54, 93),4,宋体]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隋代。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 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上庠为大学。”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
作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主办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国子监街内。其东侧紧邻孔庙。两组建筑群形成“左庙右学”的格局,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尊孔崇儒的真实写照。
尽管现如今中国的大学在世界上还排不上号,可中华民族办学的传统却是极为悠久的,早在西周,就有了大学教育,到汉代,更有了太学,隋唐以后,学校制度更加完善,中央直属的学校有国子学、太学等六学,全部归一个机构管理,那就是国子监。用今天的话说,国子监既是教育部,又是为官府培养后备人才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以“辟雍”为中心,中轴布局,三进院落,占地3万多平方米。其建筑富丽,教学用房众多,古木苍翠,环境幽雅。明朝中期的时候,国子监学生曾高达8124人,国子监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一到晚上便灯火辉煌——“延袤十里,灯火相辉”,其壮观的场面可想而知,许多学生在这里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梦想。当时国子监里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交趾、鞑靼等,就像现在中国人热衷到美国、日本留学一样。
国子监的东面是孔庙,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子庙堂。其整体设计分三进院落,采用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
孔庙里面有从国子监移过去的世界上最重的书——“十三经石刻”(又称“乾隆石经”),全书由189块石碑(平均高达两米以上)刻写而成,记载了最完整的儒家经典。(为了完成这部庞大的的碑海石林,书法家蒋衡光在石头上光书写就用了12年时间。)孔庙前院矗立着元、明、清三朝198座“进士题名碑”,碑上刻有5万多名历朝进士的人名、名次、籍贯,洋洋洒洒一大片:袁中道、孔尚任、于谦、纪晓岚、王渔洋,甚至还有严嵩(大贪官)……庞大的石碑暄林中,一个个威名赫立。
辟雍大殿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曾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与故宫三大殿、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仁寿殿并列的六大宫殿之一。“辟雍”一词源于古代天子讲学之处,《诗经》中就有“於论鼓钟,於乐辟雍”的诗句。从形制上说,辟雍应是四周环水的殿堂。元、明两朝,皇帝讲学在国子监的彝伦堂举行。风雅慕古的乾隆帝登基后,提出建辟雍以实现真正的天子“临雍讲学”之盛况。
国子监里,古槐成片,因自周代起,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即在皇宫大门外种植三棵槐树,分别代表太师、太傅、太保的官位。古人所谓:“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就把国槐视为“公卿大夫之树”。在国子监里广植槐树,喻示着监生们(大学生)可以考中高官之意。
在今天,国子监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它和故宫、城墙一样,成为诠释一座城市沧桑过往的活道具。北京依旧繁华,甚至更加繁华,但这这繁华不属于它们。它们永远在回忆、在沉思、在呈现。在那些遥远的岁月,它们完整地出演了一个帝都的喜怒哀乐与起承转合。幕启幕落之间,它们固化为历史,只将唏嘘与感伤奉献给世人。
彝伦堂前的孔子像
-
国子监藏品:光绪年制陶瓷。
孔庙里的国学讲堂里的小学生,想像他们穿着汉服学国学的样子,倍感亲切。现如今,孩童的嘴里满是国际化的英语,难得有这样一群爱国学的小孩童,或者说是难得有爱国学的父母,能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沐浴在国学的世界中。
每逢高考,辟雍大殿前的石栏上都挂满了精致的小木牌,上面写着各种祝语,
莘莘学子们对美好前程的渴望和憧憬,古今如一。
率性堂场景(率性堂是国子监的高级班)
古代准考证。准考证上注明应试者的面形,身体特征,以防假冒顶替。
放榜图
生员捷报
翻译科试卷,满译汉,蒙译满
古人考试时的场景
又长又黄的皇榜
古代小抄面面观
明代国子监每月课程表
[ft=rgb(99, 36, 35),5,]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曾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故又称先师庙,现在是首都博物馆所在地。孔庙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占地约二万平方米,有四进院落,其中的大成殿是从前举行祭孔典礼的地方,殿两侧有东西庑,西庑现为“北京简史”陈列室。院内有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还有14座明、清两代碑亭等文物。孔庙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古建、刻石乃至院内古柏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辟雍皇帝给大臣们上课的地方
辟雍外景 本来是有水环绕的,但是由于为了更好的保护,池中已经没有水了
国子监的牌坊 颜色艳丽,显得非常威严
北京孔庙的角楼 在巍巍古松中显得非常有历史氛围
北京孔庙的角楼 在巍巍古松中显得非常有历史氛围
碑文角楼 从不同的角度拍摄 光线非常好,在阳光的照耀下黄色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
碑文角楼 从不同的角度拍摄 ,有点测光,光线有点偏暗,但是一样充满文化气氛
碑文角楼 角楼在古松的环保之中,显得非常漂亮
碑文角楼正面,可以看到高耸的石碑,上面雕刻着一条腾云驾雾的中国龙,彰显中国文化
角楼与角楼之间 显得格外宁静,有一种让人回到古代的感觉
角楼石碑底下的神龟,雕刻的栩栩如生,非常艺术,让人不得不佩服石匠的鬼斧神工
北京孔庙大门处的白色大理石雕刻 与红色的柱子 黄色的墙壁相得益彰
北京孔庙大门口出的孔子雕塑,屹立在大门正中间的广场地方
国子监挂的状元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高学府
【京城】国子监,一处皇帝讲习的地方
【学府】一起涨姿势,我们来看看古代的最高学府吧
北京东城:孔庙与国子监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贺祖斌:感悟北京国子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