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毅夫:签诗是诗吗?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来源:网络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6月28日电(作者 汪毅夫)读了我写的《京师门外关庙签》,有台湾青年朋友提问:签诗是诗吗?这个问题要打两个问号,一是“什么是诗呢”,另一个才是“签诗是诗吗”。千百个读者、千百首签诗,诗的标准各不一样、签诗的写作水平也不一样。所以我的回答是,在我看来、照我的标准看来,签诗大多是诗。同青词一样,签诗也是文学史研究不当忽略的部分。                           

  我曾从福建民间信仰之宫庙抄录、收集签诗数百首。从文学角度看,部分签诗显系出于文人之手,有的并且标明文人的著作权和署名权,如南平樟湖上塘庵的“顺天圣母灵签”和“上塘坊拓主游公尊王灵签”分别标明“明万历八年上庠生陈宗尧敬题”和“明万历庚戌仲秋本里庠生陈宗尧敬题”。更多的签诗并不出于文人之手,如“本大利益小,利小要见富。耕种好收成,求财要守份”(武平湘洋天门山寺灵签第12签),明白如话,却也是文学上一种可喜的风格。        

  我以为,如果将签诗同签卜分离开来,有的签诗是可以博得满堂喝彩的。民间相传,明代万历年间,吏部尚书裴应章的小舅子老伍从福建清流县到了南京。临行前在清流渔沧庙抽得签诗“清明过雨霎时间,人事尽时天理闲。莫道江南风景好,不如归去看家山”。在南京城,裴应章的部属同僚欢宴老伍。酒酣耳热之际不免吟诗唱和,老伍粗通文墨但不会作诗。急智中提笔写出渔沧庙签诗,博得满堂喝彩。 

  2018年6月26日记于北京

  (作者汪毅夫系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毅夫:泉州“最后的贡士”
汪毅夫:特殊材料制成的陈明忠
汪毅夫:贡生的故事
汪毅夫:台湾的“避债戏”
汪毅夫:二月初二的期待
《厦门故迹寻踪(续编)》书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