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侧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之牙弓的排齐与整平——刘月华教授

作者:刘月华

上海市口腔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唇侧固定矫治器最大的缺陷是矫治器容易被人察觉,即使陶瓷和塑料托槽也容易被发现。20世纪70年代,随着直接粘接技术的问世,各种附件可以直接粘接于牙面,隐形的舌侧固定矫治器也于同期应运而生。随着舌侧托槽间接粘接技术、预成舌侧弓丝及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等的突破和正畸医师临床经验的积累,舌侧正畸重新走向繁荣,目前舌侧矫治在欧洲和亚洲正广泛开展。



临床过程

  在连续弓丝或片段弓上通过螺旋推簧和拉尖牙向远中可有效解除前牙拥挤。在采取各种措施拉尖牙的过程中,一方面应防止侧切牙和尖牙间出现过大的间隙而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应避免后牙支抗丢失(图1)。由于舌侧托槽槽沟通常为0.018英寸×0.025英寸,排齐整平用的弓丝依次可采用0.013英寸铜镍钛丝、0.016英寸铜镍钛丝、0.016英寸TMA丝、0.0175英寸×0.0175英寸铜镍钛方丝、0.018英寸×0.025英寸镍钛方丝。



图1 解除牙列拥挤:A为通过螺旋推簧开拓间隙;B为牙弓排齐整平完成后


  牙弓排齐阶段,除了开拓间隙、解除拥挤外(图2),扭转牙的过矫正也是很重要的环节。除了为扭转牙开拓出足够的间隙外,从实验室间接粘接各环节开始,就应该将舌侧托槽位置适量向牙齿相对唇向的一侧粘接,或者底板形态构筑成楔形,以利于牙齿扭转的矫正或过矫正(图3)。



图2 开拓间隙:A为通过螺旋推簧开拓扭转牙间隙;B为通过螺旋推簧开拓扭转牙间隙;C为扭转牙基本得以矫正



图3 扭转牙的过矫正:A为扭转牙模;B为将扭转牙过矫正排列


  在临床矫治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链状橡皮筋对扭转牙施加一对力偶过矫正扭转牙(图4)。必要时,也可以在弓丝上弯制刺刀形曲完成对扭转牙的过矫正(图5)。



图4 链状橡皮筋对扭转牙施加一对力偶



图5 弯制刺刀形曲完成对扭转牙的过矫正



预防上前牙舌向倾斜

  排齐整平牙弓阶段的过矫正不仅仅针对扭转牙,前牙转矩也在过矫正的范围内。与唇侧直丝弓矫治技术相比,舌侧矫治技术在关闭间隙、内收前牙时更容易造成上前牙舌向倾斜,防止此类情况发生的措施有两种:一是在实验室排牙及间接粘接时即将前牙区托槽在唇舌向适量过倾斜,预置适量冠唇向、根舌向转矩(图6);二是在关闭间隙阶段使用满尺寸或接近满尺寸的不锈钢方丝,使用轻力内收前牙。



图6 预置适量冠唇向、根舌向转矩:A为前牙模型排列时预置适量冠唇向、根舌向转矩;B为前牙预置适量正转矩时的倾斜度;C为前牙模型排列时预置适量转矩及倾斜度数据



更换弓丝

  与唇侧直丝弓矫治技术相似,舌侧矫治技术更换弓丝也是遵循由软至硬、由细至粗、由圆形至方形的原则。如此更换弓丝的过程,也是弓丝在槽沟内渐进表达的过程,此过程弓丝形变逐渐变小,但牙齿受力可保持适量且基本稳定的状态。直至插入实验室排牙及间接粘接时所用的“标准弓形”丝,经过一段时间在槽沟内的稳定表达且基本处于无形变或无张力状态(passive)时,牙弓排齐整平阶段才算基本完成,此时的弓丝一般是与槽沟同尺寸或尺寸接近的不锈钢方丝或TMA丝(图7~9)。



图7 0.013英寸铜镍钛丝牙弓初次排列



图8 上牙弓0.018英寸×0.025英寸SS,下牙弓0.018英寸NiTi



图9 上下牙弓0.018英寸×0.025英寸SS



  牙弓排齐过程伴随牙弓整平,对于前牙深覆  病例,尽管STb托槽体积小、轮廓低平,但也有可能出现咬合干扰。此时,可以在上颌或下颌后牙区粘接适量的玻璃离子或树脂粘接剂以抬高咬合(图10)。



图10 抬高咬合解决咬合干扰——上前牙托槽干扰(上图)与后牙树脂垫(下图)



整平完成

  牙弓排齐整平完成后,应呈现出:上下牙列排列平整,上下牙弓形态匹配,扭转牙及前牙转矩得以过矫正,前牙覆  浅或水平向开  ,0.0175英寸×0.0175英寸TMA丝或0.017英寸×0.025英寸TMA方丝或0.018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完全入槽,每个托槽实施橡皮筋双重结扎或不锈钢结扎丝结扎(图11)。



图11 弓丝为0.018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丝,使用不锈钢结扎丝结扎


  作者更偏爱采用不锈钢结扎丝结扎,理由是:不锈钢丝结扎牢固,有利于弓丝在槽沟内充分表达;力量持续,不会像橡皮筋双重结扎材料弹性随时间而衰减;弓丝与结扎丝之间摩擦力小,有利于滑动法关闭间隙;有利于口腔卫生。



作者简介


刘月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上海市口腔医院院长,国家正畸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及正畸专科医师考官,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1988年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毕业,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牙学院博士后。


(本文摘编自白丁、赵志河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正畸策略、控制与技巧》一书。)

★转载请获得出版社和作者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畸矫治步骤
跟我认识Ricketts多用途弓
新一代成品夹装式“门形辅弓”——改正转矩的神器!
被动自锁托槽矫治中摩擦力的合理应用
55期,二类1分类的案例分享,附送支抗钉拆装同步视频!!
【口腔科普】一篇文章,汇集牙齿矫正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赶紧收藏~患者问起来直接转给T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