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娇养无孝子,棍棒出孝郎,有道理吗?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农村人老说“娇养无孝子,棍棒出孝郎”,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一句俗语,其实说白了,这是一个关于农村人教育理念的俗语。怎么说呢?就是农村人认为,跟孩子没有什么道理好讲,讲道理出不了孝子,不听话就棍棒伺候,劈头盖脸一顿打,打了孩子他们就会听话。

以前农村人穷,自己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化,也不知道什么沟通、交流、代沟之类的名词。农村人就知道一件事,自己的孩子要管好,就得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在过去农村,平均每家每户都是四五个孩子,因此不存在所谓娇生惯养一说。

我记得我小时候生在农村,那个时候父亲真的是个大老粗,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考试成绩一旦出现了五、六十分这样的成绩,二话不说,把我拎到祖宗牌位前,先跪上两个小时,然后不给晚饭吃,最后扔下一句,“你小子如果下次还考这样的成绩,就给我滚出这个家”。

当然这是气话,其实父亲的意思我知道,希望我能考得更好,可是他不知道如何来跟一个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沟通,这种棍棒式教育引起了我的反感。

越是父亲这样骂我,我越是不想学习,成绩一次比一次差,父亲打得一次比一次狠。后来老师发现了我身上的伤,来到我家里家访,和父亲聊起了我的教育问题,父亲才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可问题是作为一个文化水平有限的农民,他确实不知道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尽管父亲的心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不要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当个农民,但是他缺少沟通的经验和方法。最后父亲在老师的建议下,把我送到寄宿制学校,封闭式学习。

我苦读了一年,最后考上了大学,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的眉头第一次舒展开,第一次破天荒和我面对着坐着喝酒。父子俩端着酒杯只会傻笑,一杯接一杯喝,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再后来我去念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娶了媳妇,也做了父亲。当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体会到当年父亲教育的不易呀。孩子有时特别不听话,你怎么跟他讲道理,摆事实,他都当耳旁风,这个时候,我真的想向当年父亲对我一样,把棍棒举起来。

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虽然“娇养无孝子,棍棒出孝郎”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育了,但是核心理念对于中国人而言并没有发生变化。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让忠、孝、节、悌的理念一代代深入人心,如何以一种孩子们更能接受的方式把文化传播下去,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父母们要思考的问题。

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该讲道理的时候要讲道理,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不能退让,方式方法上可以多种多样。这才是我们中华教育的精髓所在,一代代中国人就是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专家直言:“该揍就得揍”!|棍棒|孝子|父母
俗话为什么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还适用于现代吗?
【辉光日新1844】袁采:《世范》(2):棍棒之下出孝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教育过程中打还是不打?
棍棒教育与爱的教育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教育孩子一定要这样才好!
孩子一犯错,家长就直接打骂?这种教育方式只会“毁”了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