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尼拔与罗马军神大西庇阿煮酒论英雄篇(锤毡战术、坎尼会战、扎马会战、继业者群雄)

“又过4年,公元前192年,塞琉古帝国之王安条克三世先与埃及托勒密王朝联姻,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而后提兵大举攻入希腊。希腊人向罗马元老院紧急求援,罗马共和国与安条克的战争迫在眉但是罗马在希腊的驻军早已撤回,一时间也是无兵可用,为了稳住安条克三世,罗马元老院立即派出一个使团前往希腊与安条克三世谈判,试图拖延战争爆发的时间。据说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扭转乾坤的罗马军神大西庇阿也在这个使团中,大西庇阿顺道在Ephesus多次会见了客居在安条克三世宫廷的宿敌汉尼拔·巴卡。【不过实际上两人会面可能性较低,杜撰的可能性很大】

曾经高傲的“罗马克星”晚年却只能流亡异国他乡躲避罗马人的追捕

据说在这几次会见当中,大西庇阿与汉尼拔相谈其欢,有一段对话虽难辨真假,却在后来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大西庇阿首先向比自己年长的汉尼拔表示了敬意,言谈也很礼貌。西庇阿问道:

“将军您认为当今时代最优秀的将领是谁呢?”

汉尼拔没有犹豫当即回答:“当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他以寡敌众千里远征,击败波斯百万之军,其征服范围之广,恐怕早已超过我们所能想到的世界。只能用伟大来评价他了。”

西庇阿点了点头,又问:“那么,您认为第二优秀的将领又是谁呢?”

汉尼拔再次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其战术能力堪称一绝,可以说是他教会了军人如何选择战场、如何部署军队,他的出色临场指挥应变能力曾经多次反败为胜让罗马人吃尽苦头。
西庇阿接着又问:“那么您认为第三优秀的将领是谁?

汉尼斩钉截铁地说:“毫无疑问,那就是我了!”

西庇阿微笑着点了点头再问:“如果您在扎马将我击败的话,又会怎么样?”

汉尼拔的神色有些变化,但依然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如果我是扎马之战的胜利者,我的排名将超越亚历山大与皮洛士国王,成为已知地中海世界排名第一的将军!”

据说西庇阿听完汉尼拔的回答后,微笑着点了点头但仍然缄默。

罗马军神大西庇阿

亚历山大、皮洛士、西庇阿、汉尼拔

亚历山大、皮洛士、西庇阿、汉尼拔四人中,除了西庇阿与汉尼拔在扎马展开决战外,其他人彼此之间都没有交战的记录,如果强行进行横向比较是有失公允的,我更倾向于:亚历山大与皮洛士作为早期的探索者,而汉尼拔和西庇阿算是吸收两位前辈的经验或教训,成为集大成者,细说起来汉尼拔是大西庇阿真正的“战争导师”,最终师徒之间的决定了地中海世界的明

应当承认四个人都是冷兵器时代大规模阵型会战的高手,并且四人最为核心的战术体系都是后人命名的——“锤毡战术”(全面战争玩家大概是最深谙此道的群体之一了),亚历山大大帝不断探索到精通此战法,再配合精锐的马其顿重步兵方阵、传奇的伙伴骑兵、出彩的马其顿散兵和远程部队,最终在远征波斯的一系列传奇胜利中将此战法名扬天下。

身先士卒的亚历山大大帝

大帝之后,希腊世界又诞生了一位享有盛名的天才战术家——皮洛士,他自诩是亚历山大的继承者,渴望重现大帝的征服事业。皮洛士的一生也确实颇富传奇色彩,他的足迹几乎遍布继业者诸国,青年时期便与其姻亲兄弟、马其顿的德米特里一世亲历了伊普苏斯大战,后皮洛士被送到托勒密埃及作为人质,但得到托勒密赏识被招为婿,在岳父的支持下成功王者归来重新夺回了伊庇鲁斯的王位,或许是早年漂泊战争岁月养成的冒险精神,使得后来皮洛士战略选择上常常带有豪赌的性质。

继业者战争时期“锤毡战术”与“更多兵种配合”的磨合期

尽管亚历山大的“锤毡战术”思想在继业者战争中已经被他的部将们广泛复制运用,但就像哥伦布的鸡蛋一样,面对同样的鸡蛋,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见解。某种程度上说继业者诸王中并不缺乏战阵高手(毕竟他们常年跟随亚历山大大帝,深受其战术战略思想的影响),但由于他们需要因地制宜整合较为陌生的统治地区的复杂军事力量(如桀骜不驯的马其顿老兵、忠诚度堪忧的亚洲本土仆从军、游牧雇佣骑兵、极易失控的战象、从各地招募的雇佣军),因此在会战中,他们在对各个兵种之间配合这方面做的还是有所欠缺。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伊普苏斯大战中德米特里一世率领的右翼精骑已经击破了联军左翼的骑兵,却一昧沉迷于追击败军而没有及时配合己方步兵方阵回击正面战场敌军之主力步兵方阵,施以决定性一击,这无疑是背离了“锤毡战术”的思想精义。

旷日持久的继业者战争

皮洛士的战术思想

而亲身经历伊普苏斯大战的皮洛士似乎很好的吸取了此战的教训,同时又因为皮洛士可调度的军事资源确实有限,皮洛士倾向于将更多力量集中到自己军队中的“锤”中。他习惯于将骑兵、战象和精锐轻步兵组成的混成部队,放在侧翼或后方待机而动 而不像继业者战争中常见的先手侧翼强攻战法。将更多力量抽调给侧翼和预备队使得皮洛士的步兵在战场上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穷则思变,时常远征在外而后勤不足的皮洛士为了弥补军事资源的不足,在战术上皮洛士非常注重情报收集和运用谋略,甚至是欺诈性的手段,比如公元前272年,靠着迷惑安抚手段,直到皮洛士兵临城下,斯巴达人才反应过来皮洛士真正目的是要占领斯巴达人的大本营!

锤毡战术的集大成者——汉尼拔与西庇阿

而汉尼拔与西庇阿应当说是将锤毡战术运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汉尼拔和西庇阿同样都是情报收集大师,并且他们与亚历山大和皮洛士一样都是身先士卒的统帅,因而在战场上都具有极其出色的临阵指挥应变能力。汉尼拔与西庇阿最为人称道的大概是他们通过更为精妙的兵种配合用“锤毡战术”打出了威力巨大的歼灭战争。汉尼拔最经典的坎尼会战几乎全歼了罗马八个军团(此战是人类已知战争中单日伤亡最高的战争,即便是残酷的一战和二战中也没有一场战役的单日伤亡超过坎尼会战),而西庇阿则在扎马会战中则一战全歼了汉尼拔和迦太基共和国最后的主力,为罗马人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最后的胜利。

坎尼会战几乎堪称是“锤毡战术”一次完美的实战应用

西庇阿与汉尼拔在扎马之战中的指挥调度其实应当说较为平分秋色的,由于双方都是名声在外,两人这一战打得都偏向保守,两军步兵阵线也是杀得不分胜负,或许步兵对拼中汉尼拔的老兵团甚至还要略胜一筹,但最终西庇阿凭借骑兵上的压倒性优势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汉尼拔说自己是排名第三的将领而不说是西庇阿大概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尊严,毕竟无论如何西庇阿真正的“战争老师”正是他汉尼拔。

罗马军团第一次遭遇皮洛士的战象队时,也曾经被吓得四散奔逃

若汉尼拔与皮洛士相比较的话,在综合素质尤其是大战略上,汉尼拔无疑是完胜皮洛士的,皮洛士更像是一个无头苍蝇一样从一开始就缺乏明晰的大战略规划,有利可图便冒冒然出兵,最终打了很多胜仗却空留下个善战的名声,实际收益可以说相当有限甚至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唯独有一点,汉尼拔对战象的运用似乎要远逊色于皮洛士,皮洛士曾运用战象成功惊吓了罗马人奠定胜局(当然,那个时候罗马人也确实对战象非常非常地陌生)继业者战争中也有塞琉古一世在伊普苏斯之战用战象来抵消安提柯右翼骑兵优势的战例。但汉尼拔似乎更喜欢简单粗暴地将战象放在最前沿,最终结果是战象队白白报废了,甚至反过来冲乱了己方的军阵,应当说汉尼拔未能妥善地用战象这一优势,也是导致其扎马会战最终败北的原因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为何非得带着大象?因为它专克骑兵!
不知感恩的祖国,你们有何资格拥有我的遗骨
走向共和5:统一亚平宁
雄鹰坠地,雄才大略的皮洛士与命运多舛的古希腊城邦
决胜王牌还是战败祸首?古典文明的战争巨兽,战象的黯然退场
“战象”与古代军事名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