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宝琴:两百年前的惊人女孩,只想好好爱一场,不想被婚姻束缚
userphoto

2023.01.01 布基纳法索

关注




薛宝琴是个思想非常另类的姑娘。另类到什么程度呢?空前绝后。

关于这一点,自古以来没人正面指出。似乎没人相信,红楼梦是传播思想的。

宝玉、黛玉的神性并非虚无缥缈,落实在现实里,就是他们超越性的思想。用现代话叫做:融汇东西方思想的精华,多元文化的完美结合。

在牢固守旧的程朱理学面前,他们属于离经叛道。

作者曹雪芹太清楚这个,为了掩盖叛逆,不得不大量运用曲笔,大量的正话反说。好人按坏人塑造,专写他的缺点;坏人却当作圣人写,吹得溜光水滑。尤其是后40回,由于暴露真相(真实思想)太多,干脆毁掉。

现在来看,曹公多虑了。他把自己吓成这样,殊不知也没几人稀罕看他的思想。人们只想看美女,也只按照美女标准去理解书。

同样是思想咖,黛粉远多于宝玉粉。因为黛玉是大美女啊!可怜宝玉,明明是第一主角,替作者发言的第一人,却被视为乖张、怪癖、傻冒、无用。

宝黛的思想尚且被无视,何况是宝琴这种小角色?

然而宝琴的离经叛道,跟宝黛相比,无过之而不及。

宝黛没留过洋,宝琴却是书中唯一有海外经历的人。她从小走南闯北,她有外国朋友,她从内到外渗透了诸多外国元素,这些怎能白写呢?

曹公为她铺垫那么多,就为了让她做代言人。那些超出传统范畴的、连宝黛都不可能有的另类思想,得由她来代言。

宝琴的思想,日常并不显山露水,主要集中在《怀古十绝》里。前五首之前已解析过,详见文后链接1。

今天来解析后五首,看看她的爱情观,会不会惊掉你的下巴。

01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

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

小照空悬壁上题。

这首诗写的是王献之曲折的爱情故事。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其艺术造诣在众兄弟之中为最高。生的风神俊秀,仪表不凡。

他的妻子是表姐郗道茂。他二人自小相识,青梅竹马。后来亲上加亲,更是情投意合。

因为王献之太过优秀,被新安公主看上了。她动用皇权,逼迫他休妻娶她。王献之为此将自己弄瘸,以“跛足,不堪匹配公主”为由回绝。但公主誓死嫁之。

王家最终无力与朝廷对抗,只得妥协。王献之被迫再婚后,非常郁闷痛苦。

在《淳化阁帖》中收录了王献之的书信,极尽哀婉沉痛,道尽对郗道茂的思念之情。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晋书》中还记载了王献之的临终遗言: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王献之四十一岁时,纳了个妾室,名唤桃叶。据说她长的很像前妻郗道茂。王献之对桃叶十分宠爱,《乐府诗集》记载,王献之曾为她作诗四首,皆名《桃叶渡》。

但他俩只相守了两年,心神抑郁的王献之,在四十三岁时足疾发作(当年自残的后遗症),便溘然长逝了。

桃叶渡,是南京城秦淮河上的―个古渡口。有人说,王献之当年与妻诀别,就在桃叶渡口。也有人说,王献之跟桃叶相识在桃叶渡,他在桃叶渡迎娶桃叶,两岸百姓争相观看。

总之,才子佳人的故事跟桃叶渡挂钩。至于挂钩的,到底是他前妻还是小妾,似乎也不重要了。反正她们在王献之心中,或许就是一个人。

宝琴的诗,到底缅怀哪个女性?似乎说谁都可以。

桃枝桃叶总分离:这是悲剧爱情的底色。王献之跟前妻被迫分离,说的通;跟桃叶只相守两年天人永隔,也说的通。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这句话意思是,六朝的风流名人那么多,如今留给后人的还有什么?只有王献之的璧上题字,落寞的空悬于此。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呢?

既非歌颂王献之的爱,也非批判王献之休妻,更不是说他寄情于桃叶。全都不是。

她是在批判权力社会。

是权力扼杀了美好的爱情。权力阶层成天宣扬礼仪道德,但践踏道德的就是他们,连最起码的廉耻都没有。

自古男人薄情,好容易出了个重情重义,符合道德的,却又被统治者霍霍成这样。

宝琴后五首诗全是表达爱情观的。而爱情观的第一点,也可以叫做爱情的大前提,是什么呢?权力!

在一个没有民主,没有个体自由,高度膜拜权力的社会里,爱情只能依附于权力。手中的权势越大,爱的自由度越大,反之你就不配拥有爱。

有意思的是,王献之夫妇青梅竹马的关系,恰恰与宝黛如出一辙。

你敢说,这不是曹公挖空心思选的?

金玉良缘就是死皮赖脸硬贴给宝玉的,完全是王夫人(王子腾)的势力作祟,黛玉就是败给了权力。

王献之和公主成婚后很久,才育有一女,终生无子。可惜一代大才子就这样绝后了。同样的结果,宝玉出家了,留给宝钗一地鸡毛,留给王夫人终生痛悔。

02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

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

樗栎应惭万古羞。

这首诗写王昭君的。她的故事家喻户晓,我就不做解释了。

青冢,是昭君墓的别称。据说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故名青冢。昭君墓位于今天的呼和浩特。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这是通过描写塞外凄凉的风景,反衬王昭君内心的痛苦。

汉家制度诚堪叹:这句直抒胸臆,抨击汉朝政府无能无耻,靠往塞外送女人,来维持和平。

樗栎应惭万古羞:典出《庄子》,樗和栎是指两种树,古人认为这两种树质地都不好,不能成材。后人以“樗栎”比喻才能低下。

这句话是更进一步抨击,说汉朝统治者无能无用得连一棵烂树都不如了。

和亲制度,虽然不算统治者的丰功伟绩,但历来也很少有人敢直接抨击。人们一直把这个制度,视为“以小牺牲换来大利益”。

牺牲一两个女子换来天下和平,那么被牺牲的女子,无论乐意不乐意,也只能以国家为重。

很少有人敢于指出,这种胸怀天下苍生,是被迫的。因为女人天生是被保护的,她的天然属性是追求爱,追求稳定温暖的家,繁育更优良的后代。保护天下苍生,是男性的天职。

当男性统治者利用女性去换来和平,甚至是换来自己权力的延续,确实十分可耻。大自然里任何雄性都不能这样,但人类社会,号称走向文明的人类社会,反而能这么干。

这首诗是绝绝对对的女性角度。从女性的心,女性的灵魂去抨击丑恶的政权。

那些统治者,他们站在人类金字塔的顶端,披着至尊至强的外衣,却干着最无能的事。用弱者的血来浇筑自己的权杖。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宝琴的诗,始终都没离开政治,即便在表达爱情观时,依然没离开政治。真的相当有个性、有思想啊!

那么,这首诗的爱情观又是什么呢?被冠以“高尚情操”的爱,往往是压榨,根本与爱无关。

古代女子大部分没资格追求爱,越优秀的越会成为筹码。或者做国家的牺牲品,或者做家族的牺牲品,总而言之,就是男性追逐权力和财富的筹码。

作者感慨这些女性的悲哀,借宝琴之口表达内心愤懑。

03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

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

此日衣衾尚有香。

马嵬驿位于今天的陕西兴平市,一代美人杨玉环就死于这里。

寂寞脂痕渍汗光:指脸上毫无生气,脂粉被汗水所沾污。这是写杨贵妃被缢死时的面相。

温柔一旦付东洋:贵妃死后,有种传说,说她被偷运到了日本。此句并非说她去了东洋,而是说她枉活一生,只剩下个假传说。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杨贵妃的风流事迹很多,因为这些风流,后人编造各种神话。比如《新唐书》里说玄宗从四川归来,过马嵬,派人备棺改葬,掘土,墓冢里只有她的香囊。

人们编造贵妃的神话,体现的是一种美人情怀。但作者却对此提出尖锐的批判。

为什么呢?这再次体现了绝对的女性视角。

对美人恋恋不舍,那是男人视角。并非真的爱惜她,而是可惜她的美色,没被自己利用和占有。

有谁在乎美人本人的感受呢?美或不美于她而言有什么区别?

她首先是一个人,但比起普通人,她却更没有自由,没有自我,只能做玩物,还是个背锅侠玩物。最终葬送在男性丑陋的权力游戏之中。

04无路可走

宝琴共写了5个女性,前3个放一起看,你会发现的思路:

第一个郗道茂嫁的是个臣子,败于皇权。第二个王昭君进了宫,名义上是皇帝的女人了,没人敢抢了吧?但是她被当做礼物送人了。第三个杨玉环成了宠妃,这下既没人敢抢,也没人敢送了吧?结果成了皇帝的背锅侠,一根白绫赐死。

吼吼,这不等于说:无路可走!?

从这个角度,才能看出曹公的悲悯和愤懑。他真是把古代女性的悲哀,彻底写出来了,针针见血啊!

05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践最身轻,

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

已经勾引彼同行。

顺着这个思路,再看最后两个,会有很异样的感觉,

蒲东寺,是《西厢记》中虚构的佛寺,现实里根本没有,但宝琴偏说自己到过那里,还写了怀古诗。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连吗?相当于说:我就是要宣扬下《西厢记》!

没有的古迹,硬说成古迹,这态度本身就是显著倾向。别看此诗上来先说【小红骨践】,貌似批判,实则是假话。

看最后两句【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大有得意洋洋之感。就算被夫人打,那又怎样呢?反正张生和崔莺莺已经好上了。

这到底是骂小红,还是替小红嘚瑟呢?

要理解这首诗,非常不易。首先在当时那个时代,这桩故事是典型的淫奔不才。其次是,即便到了现代,我们也批判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也就是说,崔莺莺是个恋爱脑。从现实角度说,她是不可借鉴的。

诗作也反复骂了小红,可见作者也不推崇崔莺莺的行为,至少表面上不敢推崇。

但种种信息又让人感受到,他却推崇崔莺莺和小红的勇气。

单看这首似乎还不能说明问题,再看下一首诗。

06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

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

一别西风又一年。

梅花观,又是虚构的地名。是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中所写,现实里没有。

《牡丹亭》的故事,在红楼梦里多次、反复被应用。资深红迷都明白,具体我就不罗列了。

总之,这个故事特别值得红迷研究。

杜丽娘梦中与书生相爱,现实中不得而抑郁成疾,死后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后来书生柳梦梅旅居该观,与丽娘鬼魂相聚,并受托将她躯体救活。最后二人结为夫妻。

《牡丹亭》是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传奇文学发展到最高峰。

《牡丹亭》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爱情在这三种境界里,完全是不同的状态。只有在幽冥界里,情才得以打破桎梏,得到圆满。

汤显祖到底要歌颂什么呢?或许是矛盾的,杜丽娘对爱情有炙热的追求,作者也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但一切又都处于幻想之中。

这或许就是极度压抑下的爱情观吧。压的越狠,渴望越重。灵魂深处,人们想摆脱一切现实的束缚,让生命呈现纯纯粹粹的状态。

无论怎么说,杜丽娘得偿所愿。曹公既然推崇杜丽娘,由此可以推知,他不会批判崔莺莺和小红,即便行为欠妥,他也推崇她们的勇气。

07 小结

宝琴写了五个女性,前三个是真实存在的,都被赋予无限愤懑。后两个是虚构的,虽然没有明确褒奖,但对比前三首的情绪,可以看出,后两个寄托了一腔梦想。

这样来看,对于爱情的探讨,红楼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实用手册,它没给出标准答案。

或许在曹公内心,有一个脱离现实的精神家园,爱是纯粹的生命的力量,不与任何人类规则挂钩,当然也不会受人类社会的荼毒。

又或许,这就是人神合一的状态吧。当人真正找到自我那一天,才能彻底明白什么是爱。

从现实层面看,当时的女性处于被压迫位置,这个位置上的人,渴望什么爱啊情啊,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女性的天性不会因此而消失,对爱的渴望,对爱的修炼,始终是女性的生命核心。

五个爱情故事,最后一个是杜丽娘。她就象征着生生不息的追求。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灵魂不灭,在神性中完成爱。

除去神幻色彩,后两个代表的就是自由恋爱,而且是纯粹式的,不含婚姻概念。这足以说明宝琴接触到当时的西方民主思潮,另类至极。

或许有人诟病崔莺莺。须知,她即便被抛弃,也算为自己活过一回。这体现出宝琴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渴望女性按自己的意志去探索。

所以不要说宝琴傻。站在当时那个社会,她绝对是前行者,开拓者。

现代人对【爱情】话题已经疲劳了,但如果,你知道爱情很多时候是【自由】的代名词,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不厌其烦地去歌颂。

有人说宝琴的十首诗,前五首鞭笞男性,后五首同情女性。这样认识太过狭隘,其实前五首并非全部鞭笞,而是表达了她独立的历史观政治观。后五首也并非全部同情,新安公主也是女性,她却是爱情的破坏者。

纵观十首诗,作者始终鞭笞的是权力,是人类世界不合理的规则和认识。而他始终歌颂的是那些真挚的,自然的,发自人性本来需求的东西。

这才是曹公的思想高度,绝不是以男女来分辨世界。

至今红学界不承认《怀古十绝》是咏史诗,不承认它们承载着曹公的思想。硬说它们只是春灯谜。实在是可笑至极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宝琴《桃叶渡怀古》诗到底揭示了什么神秘信息?
薛宝琴《怀古绝句十首》,曹雪芹到底暗示了什么呢?
古诗 / 怀古绝句十首_曹雪芹的诗词赏析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底试解
薛宝琴十首怀古诗的谜底终于猜出来了!究竟对不对请你来评判!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底是什么?影射金陵十二钗为何只有十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