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明史》:末世溃败的典型样本
userphoto

2023.02.23 布基纳法索

关注

最近,整理三国、秦汉货币书稿之余,重读了顾诚先生的名作《南明史》,对于“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的总结很感兴趣,这到底是有明一代的特殊现象,还是所有古代王朝末世的通病?

大而化之来看,南明立国不足20年,自1644年甲申之变,至弘光、隆武、鲁监国、永历小朝廷接连而起,却又相继灭亡,从割据江淮到流落缅甸、困守孤岛,外藩哄斗、宫闱之争几乎无日无之,哪怕在历代亡国史上,也算是一朵大奇葩。

相较之下,无论是秦汉末世,还是永嘉南渡,乃至于淝水之败、河阴之变后,亦或是隋唐之季、北宋之亡、元末大乱,都曾有区域秩序复兴的振作,固然往昔一统之势不在,偏安一隅或是借尸还魂的情形也是比比皆是,何至于明朝挟近三百年的国祚,哪怕是外藩朝鲜都偷筑大报坛祭祀二百年的人心向背,反倒日削月割,以至于亡国?

原因自有千条万条,可单看“内斗”一项,追根溯源却是明朝末年全面“社会溃败”所导致的“信任链条”缺失。

所谓“社会溃败”,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权势集团肆无忌惮地侵蚀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潜规则彻底代替明规则道德操守普遍丧失,而整个社会呈现出“短期问题夸大症”与“长期行为麻木症并存”的病态,在此条件下,偶有道德力量觉醒的零星闪光,也会得到社会的“负反馈”,掌握权力资源者则彻底失去了长远思维的能力,一切决策的出发点都集中于攫取眼前的利益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会令“信任链条”延长的成本无限增加,无论是孙可望与李定国的反目,还是郑成功对广东的进攻,亦或是东林、复社与所谓阉党余孽的党同伐异,都显示出在超出同族、同乡、同年、同社、同党的熟人社会潜规则关系之外,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再难建立起正常的组织、纪律联系

整部《南明史》几乎自始至终诠释着上述的一切,帝王将相、总督巡抚的职务身份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小关系集团的身份标识,所谓的权力斗争,无一例外的是要将小关系集团置换为政治统治集团,而在明末军事斗争长期劣势,战略主动权早已归属清朝的前提下,这些“置换”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小集团”之外的边缘势力迅速倒戈,成为对手的马前卒,最终,集权不成,本钱反倒丢光。

这个结果并不是秘密,也和执行者的能力、忠诚、操守关系不大,在信任成本无限大的情况下,内斗要死,不内斗一样要死。

单纯分析有些枯燥,简单解剖一个案例的“麻雀”,诸位或许能加深理解。

早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甲子日,浙江东阳县洪塘许宅新厅村人许都母亲去世发丧,赶来送葬者达上万人之多,谁知竟有奸人告发谋反,正好赶上分守道王雄去福宁州上任,在义乌被风雪所阻,得知反谋大喜过望,不分青红皂白就派遣官兵抓捕许都,许都手下本就多豪杰之士,义乌、东阳又是强兵之乡,他的铁杆兄弟冯龙友、戴法聪轻松打跑了抓捕的差官,送葬的群众义愤之下,拥许都为首,打出了“诛贪吏”的旗号,人人白布包头,人称“白头军”,迅速占领东阳、浦江、义乌、永康、武义、汤溪、兰溪等县,围困金华府。

值得注意的是,许都的祖父曾任南京兵部尚书,非但不是草莽豪杰,年轻时在嘉兴求学,曾师从“几社”重要成员何刚,又为“复社”、“几社”两社领袖陈子龙赏识,曾率二十余壮士在太湖巨寇手中解救“复社”名士吴昌时的外甥,可谓真正的文武双全。许都办团练也为国出力是出自陈子龙的建议,他的老师何刚则在被崇祯皇帝征召入京后反复推荐许都练兵,至崇祯十七年二月,许都反叛的消息还未传入北京时,皇帝已下旨任用许都。

然而,无论许都的家世、交际有多么亮眼,甚至好友陈子龙就在本省绍兴府任推官,都不耽误他这个没有官身的“大户”被灭门的知县修理。当时,东阳知县叫姚孙棐,他以加强兵备的名义摊派收钱。许都只是生员身份,又薄有家资,就被摊派白银万两,许都实在拿不出,就向知县乞求减免,遭拒。刚好此时义乌有人假冒着宫中司礼监的名义募兵,被抓进监狱,在义乌典史强一谦的引导下,攀诬上了许都姚孙棐也借此诬陷许都,说他结党谋逆,索要白银万两,不给,就要按他“结社”的名单抓捕乱党。这才有了“白头军”的反叛。

如果故事只到此处,无非是普通的官逼民反。

真正荒诞的是,分守道王雄进剿许都失利后,调集大军包围许都于紫薇山,许都就找到了担任监军的“老朋友”陈子龙请求投降,却遭到了拒绝,此后,由于主帅王雄认为大军只有五日之粮,无法久战,陈子龙这才居间斡旋,王雄则擅自答应免除许都死罪。许都大喜过望,将部队遣散,率二百多人投降。但当消息报给浙江巡按左光先时,这位东林名臣左光斗的亲弟弟,因为与姚孙棐都是安徽桐城老乡,为了遮掩姚的罪责,拒绝承认王雄的承诺,陈子龙先求不杀许都,遭拒,又求只杀许都,又遭拒。

最终,许都等六十四人一齐被斩首,陈子龙因收降有功,升任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徐孚远、何刚因此与陈子龙绝交,陈子龙则因此苦闷弃官。搞笑的是,始作俑者姚孙棐竟也在左光先的庇护下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后因罪入弘光朝监狱,却逢清兵南下,解杀降罪,回桐城老家安享晚年,而他的后人,就有“桐城派”文学集大成者姚鼐。

此事发生于崇祯末叶,涉及了不少南明人物,荒诞之处,令人齿冷,却折射出了末世社会溃败的方方面面

因为许都无权无势,则典史构陷、知县盘剥,发丧可以指为聚众,结社可称谋反,分守(也称监司)毫无监察,巡按只知庇护同乡,同道朋友难伸援手,招兵报国身首异处,师长主持公道不过“绝交”,君子慎独也只有弃官明志一途。简而言之,为善则处处碰壁,为恶则畅通无阻。

一部《南明史》,数十万字的篇幅,将众多势力、人物的命运融入其中,几乎从头到尾都在重复着许都的悲剧,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无可挽回的社会溃败的结果,读此书,唏嘘有之,愤懑有之,最后就只剩下深深的恐惧,王朝兴废看似只有一瞬,对于书中人来说,却是一生……岂能不掩卷而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子龙、夏允彝传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2.1
转 《红楼梦》作者是明崇祯太子“朱慈烺”而非“曹雪芹”
曹雪芹为什么要在《红楼梦》中,描写一个藏污纳垢丑陋不堪的馒头庵?
红楼梦里主要人物生日密码暨隐含明朝末世的重大历史事件
洪承畴见此人降清大为高兴,但此人不仅痛骂了他,还叫他快杀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