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直总督胡宗宪,宁附奸臣不做庸人,只为成就抗倭大业
userphoto

2023.06.26 四川

关注

《明朝果然很有料》-167


【胡宗宪的钥匙】

嘉靖三十四年年底,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人胡宗宪出任浙直总督,全面主持抗倭大计。

在这种背景下出任抗倭一把手,是个风险极高的工作。胡宗宪却极度自信,临行前他发誓道:“我这次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

倒不是胡宗宪说大话,他确实掌握了平息倭患的两把钥匙。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把钥匙一扇门。胡宗宪的第一把钥匙,叫做“去中国盗”。

朱纨、王忬都倒在了“中国盗”手里,他们在前线取得了战绩,便有福建、江浙籍的官员在后方捣乱。有这些人在背后使坏,前线永远没法放开手脚,因此胡宗宪上任的第一步,就是清理这些中国盗。

胡宗宪的手段可称铁腕,他对沿海豪族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逼迫他们要么被追究责任,要么切断与倭寇的联系。过去的一切可以既往不咎,但有一条,我干事,你绝不许扯后腿。

可是胡宗宪新官上任,为啥就敢这么做,他就不怕那些官员打击报复吗?

编辑搜图

还真不怕,胡宗宪有第二把钥匙。

胡宗宪是嘉靖十七年进士,先后当过县令、御史,巡按过大同、宣府。嘉靖三十三年,胡宗宪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被派到浙江。

明代御史权力不小,品级很低。巡按浙江的胡宗宪,仍然只是个正七品,这时他已入仕十一年(去掉中间丁忧守制的五年)。

按照正常的升迁模式,胡宗宪的仕途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被提拔为正四品的按察司佥事,或是正三品的按察使;二是晋升为正四品的都察院佥都御史。

在嘉靖十七年那次会试里,共取进士三百二十名,27岁的胡宗宪名次不过是三甲靠后。这个成绩比下有余,比上很不足。比如严嵩25岁中二甲第二名;徐阶20岁中探花;高拱28岁中二甲12名;张居正23岁中二甲第九名。

胡宗宪这个名次,比张璁还大有不如,能不能当上正三品的按察使和正四品佥都御史,还是个很大的未知数。

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张璁、夏言成绩都不太出色。他们通过大礼议得以翻身,成了嘉靖的内阁首辅。

但是大礼议这种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嘉靖十七年大礼议事件就已落幕,历史上也没有第二次,不出意外,胡宗宪的仕途到三四品也就到头了。没有很好的机会,很难再往上爬。

直接走嘉靖的路子无望,胡宗宪退而求其次,把目光放到了严嵩身上。

可是严嵩的马屁也是很难拍到的。理论上讲,胡宗宪算是严嵩门生(科举主考官)。问题是严嵩门生多了去了,光他在礼部那几年开科的都叫他座主。成为独相后,想投到他门下的人更如过江之鲫,一个外放的七品御史,哪入得了严嵩法眼。

编辑搜图

嘉靖三十三年,胡宗宪来到浙江后,观察到一个情况——抗倭指挥系统有很大问题。

名义上,总督张经负责全盘领导抗倭事务;可是浙江巡抚李天宠也有权力调动军队;巡按理应负责监察,一个叫赵文华的兵部侍郎却顶着“督察军务”的名义到处找茬,还图谋陷害张经。

四人之间并无统属关系,职权也不明确,谁也指挥不动谁。

如果胡宗宪是个嫉恶如仇的御史,他就应该上奏朝廷,指出赵文华不学无术,为张经鸣不平。

不过那样做,胡宗宪很可能被赵文华一并弹劾,仕途就没什么指望了。

胡宗宪不是个混吃等死混退休的干部,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史书中记载,他的性格是“多权术,喜功名”,少年时代即立下远大志向,以岳飞、文天祥为偶像。长大后,他喜好军事,颇有文韬武略。

胡宗宪没有帮张经说话,他反而与赵文华结成统一战线,一起攻讦张经。可以说张经的死,胡宗宪要负次要责任。

张经罢官,胡宗宪先升任巡抚,他更加注重与赵文华的交往。如何和这种人搞好关系而不致于误了正事,胡宗宪对此非常清楚。在与赵文华共事的过程中,胡宗宪谨慎小心,行事圆滑,他不仅没有受到赵文华的阻挠,还得到了后者的赞赏。

得到赵文华赞赏,也就等于得到严嵩赞赏,严嵩在嘉靖面前颠倒黑白,说“文华、宗宪合谋进剿,(张)经冒以为功”,把张经的功劳都挪到了赵文华、胡宗宪头上。

胡宗宪升任总督,严嵩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了严嵩当后台,胡宗宪才敢于惩治地方豪强,才能放手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

抗击倭寇的前提,居然是去讨好权臣!听上去很魔幻,但这就是嘉靖朝的政治现实,就是严嵩专权的危害。

严嵩之前,这种事不是没有,但没那么过份。自严嵩开始,这种事成为政治常态。站队成为办事的第一要素,不管你多有能力,干出多大功绩,如果站队不正确,黑的能说成白的,活的能说成死的。

干不干事不重要,跟对人才重要。有能力的人很多,你要不听我的话,我为什么要让你立功?

编辑搜图

有了这两把钥匙,胡宗宪才能得以强力清洗掉这些中国盗,断绝倭寇的内应。随后他整兵备战,提出八条方针——重科条以肃将领、申军法以严部伍、复兵以裕战守、清牧地以裨戎政、修边政以实军储、募勇敢以作士气、饬帅臣以革弊习、广招徕以杀虏势。

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朱纨、王忬、张经都想做,而且也做了一些。胡宗宪的手段还是与他们有一些区别,他的性格特点“多权术”,从好的方面解释,是足智多谋;从坏的方面解释,是诡计多端。

但只要是对付敌人,管他什么足智多谋还是诡计多端,那都是需要的。

前任们很猛,对倭寇毫不留情。他们的词典里没有“俘虏”这两个字,抓到的倭寇统统杀头。这一手威力很大,也造成了负作用。

既然投不投降都是死,那我干嘛要投降?所以倭寇们战斗意志很强,经常战至最后一人,要全歼他们,官军也要花很大力气。

胡宗宪不是这样的领导,他自幼熟读《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还很喜欢当时的一本畅销书《三国志通俗演义》。胡宗宪曾巡按大同,用计谋平定了军士的哗变,大家都说他是个有谋略的人。

经验告诉他胡宗宪,倭寇虽众,他们并没有一个统一指挥的中枢。里面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集团,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这帮人并不是朋友,还存在竞争关系。而且他们本来就是中国人,是可以沟通的。

抓住这个基调,胡宗宪定下了他的策略:“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剿抚兼施,分化瓦解”。

历史告诉我们,胡宗宪的策略相当成功,短短数年间斩徐海,俘陈东,降汪直。几个最大的倭寇集团悉数平定,剩下一些漏网之鱼已形不成气候,倭寇之乱大体平息。胡宗宪用了较短的时间,干成了前面几任长官都没干成的事。

编辑搜图

大大小小的捷报报到京城,嘉靖十分欣慰,不仅自己欣慰,还在西苑祭告祖先。搬进西苑之后,道长的主要工作是斋醮和养生,是和上天对话,和上天交流感情。人间的事情,朝廷的事情,没有多少令他开心的,不是言官喋喋不休提意见,就是群臣唠叨南边的倭、北边的虏。

多少年来,嘉靖皇帝还真没有这样痛快过,这个胡宗宪真是个人物。什么叫“社稷之臣”?这就是社稷之臣!

嘉靖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是从来不吝啬奖赏的。胡宗宪先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兵部尚书,成为嘉靖朝后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当然,抗倭结果很理想,实际过程没有那么轻松。

剿抚剿抚,除了计谋,没有过硬的军事实力,没有一批强悍的将领和士兵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这帮蔽海而来,席卷千里的倭寇、海盗,是没那么容易认输的。

胡宗宪手下也有这样一批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三人,可视为冠亚季军:卢镗、俞大猷、戚继光。

倒着来吧,我们先请出季军:卢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抗倭战争主帅:胡宗宪,一代名帅却因政治斗争惨死狱中
胡宗宪:明朝抗倭名将,一生为国为民,却被严嵩牵连,在狱中惨死
他是大明最有争议的大臣,即是能臣,亦是奸党,最后冤死狱中
明朝抗倭英雄胡宗宪真的“征敛贪污”吗?又为何自杀于狱中?
抗倭名臣的冤狱与两千年前的无奈
严嵩与明代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 Against W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