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挽救奄奄一息的帝国,这群理想主义者走上专制歧路

鼎盛时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遍及亚非欧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它曾是欧洲最大的敌人,也曾是阿拉伯地区的拥有者。但在一战后,它宣告瓦解,成为历史的过去时。

尤金·罗根在《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一书中写道:

“奥斯曼帝国最终输掉了一战。这是一场国家灾难,但并非史无前例。自1699年起,奥斯曼帝国的大多数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不过帝国依旧屹立不摇。然而,一战后的和约谈判牵扯利益之广,对帝国来说是前所未有。一边是战胜方的主张,一边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要求,奥斯曼政府被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与其说是因为一战惨败,还不如说是和约条款最终导致奥斯曼帝国的毁灭。”

当然,在此之前,奥斯曼帝国已是苟延残喘。多次俄土战争全数失利,众多行省处于事实分离状态。1908年,保加利亚行省宣布独立,随后奥匈帝国又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行省,克里特岛也与希腊结盟。1912年,希腊、塞尔维亚、黑山和保加利亚等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前附属国结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奥斯曼帝国再度失败。

再以一战前夕为例,1913年5月30日,意土战争的双方在英国调解下签署了全面和平条约。在这份《伦敦和约》中,奥斯曼政府割让了6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丢失将近400万居民。自此,除以米德耶—厄内兹线为界的一小片色雷斯东部土地作为伊斯坦布尔腹地仍得以保留外,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其他所有欧洲领土。就这样,意土战争以奥斯曼帝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若不是欧洲各大国的相互制衡,奥斯曼帝国或许早就被瓜分殆尽。

尤金·罗根写道:

“失去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要比损失利比亚严重得多。5个世纪前,奥斯曼帝国从拜占庭手中夺得这些欧洲领土,自此它们便一直是帝国的经济和行政中心,是整个帝国最繁荣发达的省份。失去这些领土上缴的收入,加上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高昂军费,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受到了沉重打击。成千上万的难民需要安置,疾病亦在肮脏的军营中肆虐开来。”

但若以为奥斯曼帝国毁于外力,那未免高估了它。当文明滚滚向前时,这个古老帝国也曾试图改革,拥抱自由主义。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迫使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布恢复宪法,并按宪法重启议会。但最终在内部各种危机和反弹前,“青年土耳其党领导的政府已无法兑现1908年革命时的自由主义理想”,它还是在1913年形成了看似开明但更为专制的政府,但这个政府也仍然无法解决那些社会难题,一战更是造成了巨大冲击。

奥斯曼帝国参与的一战中东战场时常被人忽视,但正是一战影响了它的命运,也缔造了现代意义上的中东。

奥斯曼帝国参与一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沙俄的威胁。随着国力的衰弱,沙俄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但要想对抗沙俄,奥斯曼帝国的盟友选择就只剩下德国,因此只能参战并站在德国一边。

尽管在德国的支援下,奥斯曼帝国一度顶住了对手,但在内部,土耳其青年党人拯救帝国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他们奉行的恐怖专制统治,不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出路。

客观来说,在前期作战中,奥斯曼军队表现不错,在达达尼尔海战、加里波利半岛攻防战、库特阿马拉围城战等战事中都取得胜利,但面对宿敌俄国,奥斯曼军队再度失利,最终导致了泄愤式的亚美尼亚大屠杀。

最终,中东大量地区被英军攻占,麦加、巴格达、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等宗教圣城相继失陷,《色佛尔条约》对古老帝国而言可谓极度屈辱,只剩下极少数土地。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运动,击退所有留在土耳其境内的外国部队,继而流放苏丹,于1923年7月与战胜国签订新条约,保留现在领土,并于当年10月正式建国,奥斯曼帝国也彻底成为过去时。中东地区则被阴影笼罩,埋下了日后战乱不断的祸根。

令人唏嘘的是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的命运,当理想走上歧路,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也会反噬自身。一群亚美尼亚民兵决定复仇,从1921年3月至1922年7月间,他们一次次暗杀青年土耳其党的重要领导人。

1921年3月15日,塔拉特帕夏被一位大屠杀幸存者刺杀,刺客被送上德国法庭后,法院宣判无罪释放,理由是他在亚美尼亚大屠杀中遭受巨大创伤。1922年7月25日,杰马勒帕夏被刺杀。恩维尔帕夏躲过了刺杀,但1922年8月,他在杜尚别率领穆斯林民兵对抗布尔什维克军队时阵亡。

正是一战和奥斯曼帝国的崩塌,塑造了现代中东。尤金·罗根写道:

“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自己划定的领土范围内实现了独立。但除此之外,欧洲列强按照战后协议,对中东大多数国家的疆域和政府体系都做出硬性规定。战后协定划下的边界格外持久,但由于这种划分而引起的冲突也一直如影随形。”

以库尔德人为例,他们散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各国,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跟相应的国家当局作斗争,以获取文化和政治权利。

至于1920年建国的黎巴嫩,最初是基督教国家,但经历一连串的内战之后,其政治机构无法跟上人口变迁,穆斯林的数量开始超过基督徒。由于叙利亚的许多民族主义者始终认为黎巴嫩是叙利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黎巴嫩独立建国一事一直耿耿于怀。这也导致了叙利亚后来出兵参与1976年的黎巴嫩内战。

伊拉克更是如此,它尽管坐拥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它在战后划定的边界内从未得到过安宁。

尤金·罗根在书中写道:“往昔,奥斯曼人习惯把它管辖的地方叫做'和平之土’,在其统治之外的世界则是'战争之土’。”这是一段光辉岁月的记忆,不过在一战时,荣光已然不再,帝国即将坍塌。

书名:《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

作者:[英] 尤金·罗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东第四大民族库尔德,一个中东打不开的“死结”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东伊斯兰世界混乱的根源
介绍一下奥斯曼帝国
帝国灰烬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及土耳其共和国
为什么奥斯曼土耳其会参加一战
奥斯曼帝国是现在的那些国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