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王朝1566》里沈一石怎么做才能免于一死? | 刘三解

2020年终于翻篇,2021年汹汹而来,该说点什么呢?

想想,还是发一下2018年的一篇旧文,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候,可能它太不应景,当历史车轮滚滚碾过一群人的身躯时,它又显得有点过时。

——————

答案是:

无论如何都活不了。

《大明王朝1566》里的人设,其实只是借用了明朝的皮,里面的官场、商界的运行逻辑,其实是当今的,而不是明朝式的。

真实的明朝式的政商关系,哪怕是杨金水这样的中级宦官(苏杭织造太监,为司礼监外差),够不上二十四衙门主官的角色,也不会承认沈一石这样的商人是自己的“搭档”(与锦衣卫交谈时所说),而是将之视为奴仆和肥羊。

在明代,商人的地位,其实被今天的很多“明粉”刻意拔高了,混淆了“绅商家族”和商人阶层的区别,比如说东林党代表江南工商阶层的利益等等。

事实上,明代社会地位高的,唯有“绅”,商,只是他们获取财富的手段,而非他们的正式社会角色。

所谓“绅”,要感谢明太祖对于科举读书人身份的固定和相应特权的保证,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权,让“士绅”,比如有举人功名在身的在乡绅士,或是退职的科举官员,利用他们的官场关系和士林舆论,形成一个独立于朝廷法度之外的“潜规则社会”。

这个“潜规则社会”衍生出来的特权,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收纳民户为家仆,并接受他们田产的投献,免去附着于民户身份之上的赋税、差役,同时,也可以肆无忌惮地为行商的货物保驾护航,一路免除税关的正常税收和敲诈勒索。

在此条件下,商人与士绅的合作,乃至于官员的合作,本质上与种地民户的“投献”一样,只是没有合法的人身依附关系,也能保证自身财产的一定独立性,但也仅此而已。

一个士绅,甚至地方的胥吏,想要整死一个没有后台的商人家族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比如派差采买的“役”,只需要在审核货物时稍做手脚,则商人家族哪怕家财万贯,也很快会被敲骨吸髓,甚至家破人亡,子女抵账。

所以,要想避免这样的命运,明朝的商人越大,越要寻找后台,而后台又有周期性的垮台,也就会出现周期性的“财富重新分配”,毕竟新来的官员“还饿着”。

沈一石这样的具有独立人格和理想的商人角色,在大明朝的200多年间都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他所谓的“为国办事”,实际上是今天某些“白手套”的内心独白。

毕竟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理想就成为支撑个人继续下去的唯一动力,如果不能给自己的行为一个解释,所有的一切都会化为虚无,事实上,沈一石最后的赴死,就带有理想破灭,终于认清污浊现实的成分。

而《大明王朝1566》实际上将这种现实无比的残酷斗争给浪漫化了,形成了相对脸谱化的善恶对决,事实上,白手套们的倒台,乃至于大明朝的商人家族的覆灭,往往没有那么多的善恶有报,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罢了。

事实上,整部电视剧恰恰展示的是这个“换”的大时代,也就意味着原本的大船开始沉没,跳不到新船上的人物,只能通过减轻旧船的负重来延缓自己的死亡,也就意味着要把一个个“不重要”的人物踹下船去。

这个进程,如果你仔细看看《大明王朝1566》就能品味出来,一步步踹到严嵩,踹到吕芳、陈洪,最终踹到嘉靖本人……

沈一石这种小人物,当然是最早被踹下水的,否则呢?

难道让大人物先走?

——————

后附沈一石遗书:

“杨郑何诸公共启 沈一石”

从嘉靖二十一年到嘉靖四十年,二十年间,这是沈某上交织造局和浙江官府最后一批账册。四任织造,五任巡抚,唯胡部堂胡宗宪与沈某无账目往来,亦唯胡部堂一人未取沈某一分一厘。浙江三司衙门唯胡部堂堪称国朝大吏,其余衮衮诸公皆不足道也。

沈某布衣粗食凡二十年,织绸凡四百余万匹,历年上缴织造局共计二百一十万匹,各任官员分利一百万匹,所余之九十万匹再买生丝,再产丝绸,使沈某艰难维持至今。每日辛劳,深夜亦不敢稍歇,将各项开支一一记录在账,即诸公所见之账册也。

我大明拥有四海,倘使朝廷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各级官员清廉自守,开丝绸、瓷器、茶叶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何至于今日之国库亏空!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沈某今日之结局皆意料中事。

然以沈某数十年倍受盘剥所剩之家财果能填补国库之亏空否?诸公见此账目必将大失所望也!兹附上简明账目一页于后,望诸公览后另想良策,为前方筹募军饷,或可减罪于朝廷。否则,沈某先行一步,俟诸公锒铛于九泉,此日不远!

其一,沈某共有作坊二十五、织机三千,每日可织丝绸五百四十八匹。诸公见此账时,吾库存之生丝仅能维持作坊织绸二十天,共计一万零九百六十匹。距朝廷所需之五十万匹相差四十八万九千四十匹。

其二,沈某共有绸缎行一百零七家,嘉靖四十年初尚存绸缎十二万五千六百匹。三月,织造局奉上命调拨十万匹。剩余二万五千六百匹,郑泌昌郑大人以巡抚衙门开支为由分润三千五百匹,何茂才何大人以按察使衙门开支为由分润两千匹。四月,为凑足买粮之款,卖出两万匹。

现库存仅丝绸一百匹。

(以上为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原著第十三章节选)

-  E N 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王朝1566》里面经典的话(后附全集资源)
《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卖傻?
海瑞跟浙江首富沈一石的对决
从《大明王朝1566》到大明王朝1587(上)
大明王朝:为什么郑泌昌、何茂才改稻为桑失败了,海瑞却成功了?
大明王朝:杨金水的巅峰智慧——不鸣则已,出招就要了郑何的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