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突然兵力大减?只因主力叛变 | 刘三解

三解按:这是一个“可以听”的系列专辑,觉得文字麻烦,可以扫描二维码。

上期节目,我们详细解析了史书所见的,官渡之战时曹操阵营几乎全部将领的职位,尽管他们肯定不是当时参战者的全部,却可以比作“红军时代参加革命的老将军”,这不仅是个资历问题,也意味着对组织的忠贞程度。

他们的职务所透露出的信息也非常微妙,那就是,曹操军府统辖下的军事体系,仍是东汉传统军制的延续,只不过将平时的“大将军府与战时出征的“使持节将军幕府进行了常态化的融合。

东汉平时的“大将军府,实际上是以“长史”、“掾属”担当文书官职责,比拟的是“郡朝”中的一般僚属,以统领“北军五校”作为日常的军政职责。

在出征状态下,“使持节将军幕府并不限于“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甚至“前、左、后、右将军”在获得“使持节”权限后,也可开“幕府”,除“僚属”之外,还会设置“军师”、“参军”、“军祭酒”等幕府要职,比拟的是“州府”之中的“治中”、“别驾”及诸“从事”,担任这些重要职务的,往往是德高望重的重臣、名士,可以随时以将军的“私人代表”身份集合多个单位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

“幕府”之下主要的“职能单位”,则是“军”、“裨”、“部”,其中,“部”相当于现代讲的基本编制单位,主官为“校尉”,空缺时则由“军司马”统领,再往上,裨将军统辖两个部,偏将军统辖多个“部”,“偏将军和“裨将军归大将军直辖,这套体系,可以称为“屯营”的基本制度,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驻扎的常备军,“偏将军”、“裨将军”即有资格与“杂号将军”一样,统领多个“部”与主将分“屯”,而“校尉”同样有统一“部”分“屯”的权限。

但是,要说但是了,出征时,并不是按照“屯营”制度来的,而是体现出东汉制度的“临时派将”特征,分路兵马往往是由“督将”或“监军使者”统领,比如史涣本传中说他“常监诸将”,就是干这个。

所以,史涣以“行中军校尉的身份,与“议郎督骑曹仁、“裨将军徐晃、“平虏校尉于禁一同征河内郡,反倒是他说了算。

这是汉末,三国鼎立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马谡为“参军”,《三国志·诸葛亮传》记录他的职责却是: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对马谡正确的职务断句,应该是“参军·督·诸军”,这个“参军”当然不能等于“参谋”,而是“支队”或称“战斗群”的指挥官。

细掰扯一下,接替马谡的王平,难得地记录了这个“督”的编制,见《三国志·王平传》:

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之前文章里也引用过这条史料,解析得不够详细,这里细谈一下。

王平在街亭之战前为“裨将军”,战后,进位“讨寇将军”,这是“杂号将军”,对应领兵权力了吗?

没有。

真正与“领兵”配套的,是“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这个“统五部”肯定是大于“当营事”的,因为一般是高官兼卑职,反过来,叙述就不能用“兼”字了,这里面其实也是有玄机的。

其实,“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是三个任务序列。

曹操的丞相府就是合并了“大将军府”的军事功能组建的,而诸葛亮的丞相府职务配置又近乎照办了曹操的丞相府,可见,“参军”的职位即“丞相幕府”的高级幕僚,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大将军幕府”中的“军师、“参军这一条,可以借鉴下后世的称呼,称为“幕职”。

“统五部”的核心在于统谁的兵,这也是魏晋直至南朝的大问题。

上述“幕府”之下,名义上都是朝廷的兵,但是,在人身依附关系上,则要分为“中”、“外”的,也就是说,“中军”其实是“大将军”、“丞相”的部曲,直白地说,就是曹操、诸葛亮直属的兵,甚至就是自己家的兵。

“外军”则是“大将军”、“丞相”治下的各处的“诸将”的“部曲”,比如上期节目中提到的吕虔的“家兵”、李典的“宗族宾客”、李通的“部曲”,这是史有明载的,应属相同情况的,还有徐晃、张辽、关羽,都是降将,不可能是孤身来投,他们的“偏将军”、“裨将军”正是拥有的“部曲超过“部”、“校”、“营”这一级的明证。

“兼当营事”,核心在这个“营”字,之前统兵千人的王平,“当营”自然是这千人。

整体来说,王平彻底实现了“外系降将到“诸葛嫡系的身份跨越,但就领兵人数来说,“裨将军”领两个“部”,共一千人,则一“部”五百人,那么,加上五个“部”的诸葛亮部曲中军,统兵总共三千五百人,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兵,还是那一千人。

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东汉自建立之初,即热衷以亲信的“小官担任使者,统领有法定职权的高官,比如六百石的刺史“监州部,监察一群二千石守、相,就是如此,虽然它的官名是“历史的史”,称呼上却是“使君”,这就是“使者的使”了。

正因为如此,很多对于汉末军制的“通说”都是错的,比如说某某将军职位更高,所以统兵更多,殊不知,东汉政坛根本不是这么个逻辑,唯有了解了以上三个“任务序列”之后,才能理解,以“将军号”来梳理汉末、三国时代的军事管辖权,是多么无稽的事情。

曹操也好,刘备、诸葛亮也好,还是孙权、周瑜也罢,其实都是在这么一套体系上,随着阵营领袖和将领们职务的水涨船高,而进行的名位上的微调,比如统领偏、裨将军、中郎将、校尉的“督将”,演变为统领一群杂号将军的“都督”。

这套体系,是与东汉社会最常见的“政治关系”相匹配的,“军师”相当于“师友”;“参军事”、“军祭酒”、“领军”、“护军”相当于“臣僚”;“长史”、“掾属”自然是“公府吏”;“中军”为“部曲”,“外军(偏裨)”为“宾客”。

“师友”负责匡正、辅弼,平时由“公府吏”以文书进行管理,战时,则以“臣僚”统领“部曲”,指挥“宾客”协助,从而完成全面意义上的“以亲驭疏”,保障兵权不会旁落到同样拥有“部曲”的“宾客手中。

理解了这一点,再回忆上期节目中提到的“曹营诸将”,就会发现,曹操幕府直辖的军事力量并不多,即“五校”与“偏将”、“裨将”,分为内、外两支。

以校尉部800人-1000人计算,则“五校”应有4000人—5000人左右,加上单独列二营的“骑兵”,总数最多也就6000人左右,这个骑兵比例已然高于袁绍南下所率的大军。

史书所见,关羽为偏将军,朱灵统三营兵,也应为偏将军,徐晃、张辽为裨将军,领二营兵,则至少有兵10营,也就是8000人—10000人左右。

也就是说,曹操直属“中、外军”至少应该有14000—16000人以上,因为除了这几个有名有姓的“大将”,还有路招、王忠等不知名将领,至于说“从属”的兵马,比如张绣、刘勋等人,则不在此列。

在这个数量规模下,曹仁以议郎督骑,钟繇曾自关中送马2000多匹,则曹操骑兵有2000多人也是合理的。

问题是,关羽杀文丑后,即叛归刘备,而张辽也主要参与了白马之战,本传紧接着就是破袁绍之后,别遣定鲁国,说明他也并没有回归官渡本屯,也就是说,这4000-5000人,不在官渡。

曹仁的骑兵、夏侯惇和曹洪则明显是分镇所在,曹洪还有到汝南郡濦强县讨伐叛乱的记录,夏侯惇则干脆只见兴修水利种田,可见,这几部也不能算在官渡本营的兵力之内。

那么,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峙的“本营”兵马,还就只剩下9000—12000人。

而这恰恰印证了《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的:

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注意,这还是800-1000人的“五校士”编制,如果按照诸葛亮北伐时王平的“部”编制,1部仅500人,上述计算结果依次是:

曹操中军五校:2500人(5部);

曹操中军骑兵:1000人(2营);

关羽、朱灵、张辽、徐晃所部:5000人(10营);

加起来,不过8500人,若考虑关羽叛变、张辽另派,徐晃升“偏将军”,则徐晃和朱灵跟随曹操所部应为3000人,则总数约为6500人,另有于禁明确升为“裨将军”,再计入跟随曹操破淳于琼的讨寇校尉乐进500人,总数至少有8000人,再需要考虑到还有路招、王忠等不知名将领,则曹操在官渡大营“兵不满万”,也不算夸张。

只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曹操建安五年八月与袁绍在官渡对攻战败之后的结果,史书原话是: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

袁绍大军联营数十里可以理解,曹操能够拉长营垒战线针锋相对,也就说明在官渡决战之初,袁、曹两军的兵力应该差别不大,只是曹操最终抵挡不住袁绍的猛攻,兵力大损,才有“兵不满万”的凄凉景象。

当然,这根本不算什么新发现。

真正有趣的是将这两个数字对照之后,再联想一下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文》中所提及的,曹操所部可战之兵,都是幽、冀来的,引出一个什么结论?

《三国志·武帝纪》中的“以少见奇”,固然可能是陈寿的主观意愿,而对于“兵不满万”之前,曹军兵力的记述,则很可能陈寿都没看到过,直接在曹魏国史的层面变成了禁忌,因为只要这个数字出现,乃至于将白马之战到官渡对峙的四个月间,双方在东郡、陈留郡境内的拉锯缠斗写明,曹操“用兵如神、得道多助的画皮就会被戳得像筛子一样。

说得直白点,按照史书的记载,曹操明显是“白马之战”的胜利者,但是,作为一系列战斗的“集合”,曹军却一步步从白马津和延津的黄河渡口后退,直至双方的战线,彻底以“鸿沟”为界。

诸将遭遇,关羽叛降只是一例,张辽在白马之战后被隔绝在主战场之外,这与“督兖州军事”的程昱和“离狐太守李典的遭遇如出一辙,这是东线的溃败,西线,史书记载曹操以荀攸之策,派史涣、徐晃攻袁绍运车于“故市”,而这个地点有争议,但在官渡的西面则无疑义。

另有刘备、韩荀在西线大、小迂回,刘备经孟津南渡黄河,迂回至梁县、鲁阳,东进至叶县附近的“古城”斩杀蔡阳,又一路在豫州郡县肆虐,直至许都附近不远的濦强县被曹仁等将击败,而韩荀则自敖仓、密县附近迂回破袭官渡大营的后路补给线,也被曹仁击败。

整个对峙的态势,可以确认的是,在白马之战后,曹操所部仍在步步退却,而在官渡对峙开始之后,曹操主力曾经经历了一次惨败,将本来可以与袁绍主力决战的兵力丢掉了一大半,这才只剩下“兵不满万”的主营,彻底陷入被动局面。

而之所以“丢”,并不是被杀了,或是被俘了,反而很有可能是类似于关羽,主动的反叛,即幽、冀之兵,见势不妙,回归了袁绍一方。

一个非常直接的旁证就是,曹操杀降的数量,见裴松之注《三国志·武帝纪》:

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

《献帝起居注》: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

也就是说,曹操自己承认自己斩首七万多,而其他各书都有记录这次屠杀降兵,见《后汉书·袁绍传》:

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至帐下,把其手曰:“孤以首领相付矣。”义渠避帐而处之。使宣令焉。众闻绍在,稍复集。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

这里有个什么问题呢?

就是袁绍总共南下的兵力,最多记载只有十万人,而南下之兵,《世语》记载只有五万,袁绍能够以黎阳北岸蒋义渠的军营为基业,再次讨平河北诸郡,说明此大营应为其后路基地,很可能五万人就留在这里了。

那么,在扣除乌巢被曹操歼灭的淳于琼部,投降的张郃、高览所部,乃至于刘备、韩荀所部之后,袁绍还有至少七万、八万人留下被曹操“坑杀”,还是在众军逃散的情况下,那袁绍在官渡对面得驻扎了多少人啊?

很明显,这个加减法不难算,此消彼长如此剧烈,只能是曹操的大部分兵马投降了袁绍,而最终的“坑杀”,一方面是因为缺粮,另一方面恐怕也实在无法信任。

毫无疑问,参加过“官渡之战就是一块“试金石”,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叛变,自然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至于其中的动摇者,或者身有嫌疑的人物,曹操防备和报复心理当然小不了。

比如之前提到的曹操烧信,终究也要看完再烧,而史书上也确实没有留下这一阶段豫州诸郡太守们日后的事迹,真正做到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嫌疑者,比如朱灵,见《三国志·于禁传》的记载,说是:

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

曹操一直痛恨朱灵,想要抢走他的部众,觉得于禁威名素著,就派他带着几十个骑兵,带着令书,直接冲进朱灵营中夺权,朱灵和他的部下都不敢动。

“常恨”,在上下级关系中可不是个安全的词汇,另一个在曹操平定邺城后,派朱灵率五千步兵,一千骑兵守卫许昌南方的故事说到,曹操派他统领河北新兵,路上有人谋反,朱灵杀人平叛之后立刻向曹操请罪,主动给自己安了一堆责任。

活脱脱一个因为历史问题而被限制使用的老干部形象,而曹操偏偏要把你这个“河北将和“河北兵拉上联系,说到底,就是测试,就是不放心。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面临如此多的问题,为什么还是赢了?袁绍又为什么输呢?

难道真的是他不听忠言,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良机吗?

答案到底是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官渡之战时曹操帐下诸将都有哪几类? | 刘三解
曹操部将军职封侯变迁及军功详解(四),官渡之战,五子良将聚齐
三国时曹魏五子良将有六个人,只可惜第六个英年早逝
于禁(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三国279: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阵,兵力悬殊,他可有取胜的把握?
徐晃: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上) ——闲聊五子良将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