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何从周代到大清帝国,国号都没统一?

每一个

喜欢大秦的人

你我一起做大秦之歌的正真朋友

文  ∣ 大秦铁鹰剑士

作者简介:头条号历史问答达人

随着我们国家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个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与日俱升,感觉无比骄傲。那么从古到今,“中国”作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国号,是怎么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一词,现在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发展中却不是这样的,并没有“中国”这个整体称谓,基本上是比较散的,在每个历史时期,随着它所指的对象和时间不同,其含义也就有所不同。

“国”字在我国古代被当做“城”或者“邦”来解释,因此,“中国”一词也就成了“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国”的代名词,这也成为我们理解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最直接注释。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当时就随所指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记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就是中国,京师也。

另外还有《孟子.万章》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尧帝死了之后,把自己的位置指定给了舜,可是舜这个人不接受尧帝的帝位,他希望接替尧帝位置的是尧帝的儿子丹朱,所以就偷偷跑到黄河南面躲了起来,但是天下所有的人却不去朝见丹朱,只朝见舜。群众有了纠纷需要打官司,他们也不找丹朱,要求舜来替大伙儿主持公道。舜一看没有办法,才到中国即王位,“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其地处诸侯万国之中。这里给大家讲两个例子,一个是在《诗经.荡》里有一句讽刺周厉王暴虐的话“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厉王的暴行让所有的中国人感到愤怒,就连偏远的鬼方部落也能感受到他的暴虐。

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解释,就是天子直接统治的地方就是“中国”,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是中国的疆域。

后来到了三国,有一次诸葛亮和孙权谈事,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这里,诸葛亮所提的“中国”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统王国。

在唐朝时,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韩愈在其《上佛骨表》中写道:“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传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韩愈所写的“中国”也就是指唐王朝所统治的国家。

一直到了清代,清政府便把自己管辖的全部领土,都统统称为“中国”。

从上古时期到清政府,“中国”作为王国的代称,随着时间和疆土面积的扩大而扩大,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包含的范围也截然不同。

三是指中原地区,这是“中国”一词的另外一个含义。

在《孟子.滕文公》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楚国的一个书生叫陈良,喜欢周公、孔子的讲述道理,于是“北学于中国”,到北方的中国来学习。

司马迁在《史记.南越尉佗列传》里写道:“闻陈胜等作乱,……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这里说的秦末时期秦帝国派到南越工作的任嚣、赵佗还没有回来,就听到陈胜吴广等人起义,秦朝完蛋后他们当时的状态。

另外,在《东越列传》里记载:“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众来江、淮之间。”这句话里的东瓯就是现在浙江省南部地区,里面的“中国”也是中原的意思。

四是指国内、内陆。

在《谷梁.昭公三十传》有这么一句话“中国不存公”,意思是季孙不让鲁昭公在国内呆,让他赶紧去别的国家。

在《史记.武帝纪》中这样的记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意思是天下的名山共有八座,其中三座在少数民族,五座在中国。这里的“中国”就明显有国内的意思。

不仅古代这样,就连相对近一些的清代也这样。在陈鼎的《滇游记》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楚雄、姚安、开化三郡,……诸生皆洵洵儒雅,敬慕中国。”表达了少数民族对内陆经济文化繁荣的向往。

另外,在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也有同样的记载:“其绅士在彼者,俱照中国,一例优免”,表现出偏远山区的人们想去内陆的渴望。

清朝后期,尤其在接近民国时候,内陆的十八省和东三省都称为“中国”,与周边偏远地区形成区别。

六是指华夏或者汉族为主的国家。

历史上很多人会把华夏民族或者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称之为“中国”。

在《谷梁.僖公二年传》里有这样的记述:“中国称齐、宋,远国称江、黄”。另外在《齐太公世家》、《天官书》、《匈奴列传》等篇章里,司马迁老先生也把华夏民族为主的诸侯国家通称为“中国”。

到了汉代之后,华夏民族在历史上有了一个统一的民族称谓“汉族”,尤其是对于北方崛起的匈奴民族而言,汉族成为代表“中国”的代名词。

所以说,在春秋战国一直到秦代时,人们对于“中国”的理解是以华夏诸侯为主体的国家,而到了汉代以后,人们又把汉民族为主体的国家称之为“中国”。

但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规律。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变革中,文明程度也随着朝代更替而发展提升。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很多时期,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却被北方少数民族侵占并统治,那么“中国”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在南北朝分裂的时候,南面的晋朝把占领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北魏政权叫“索奴”、“魏虏”,自己则以“中国”自居,认为自己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随便安一隅,但心怀整个国家。

而被汉化的北魏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以“外来者”自称,也把北魏看着真正的“中国”,以中国人自居,把南面的晋国则看着“岛夷”,当着没有教化的野蛮人。

到了宋代,金国和南宋,辽国和大宋,先后发生了多次战争,后来北方的汉族北金人占领,南面的杭州又有了一个南宋王朝,但金国人和南宋人把称自己为“中国”,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后来不管是蒙古人统治的元代,还是满族人统治的大清帝国,虽然他们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少数民族,但一旦进入汉民族居住区域,都会以“中国”自居。

讲到这里,很多可能会要问,既然历朝历代都称自己的王朝为“中国”,那么为何历史上所有朝代在对外和对内交流上,都把自己的国号不定为“中国”呢?

第一,这是由于中国自秦汉以来进入了封建制时代,每个王朝的统治者在开创新王朝之际,都想让自己所建立的国家“万世永昌”、“国运昌盛”。汉代的是汉王刘邦建立的,所以他希望汉朝有自己“汉王”的特征,一代一代永远传承下去。

第二,为了和旧王朝有区别,所有的新王朝都会用给自己一个赞新的国号。就想每一个皇帝登基之后,都会有一个新的年号一样。这样做法在历史变迁中慢慢形成习惯和一种文化,被历朝历代所遵从。

第三、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作为国家名号正式被启用时在中华民国之时,这个时候的我们国家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时期,且已经融入到浩浩荡荡的世界大格局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中国”这个国家称谓。

所以说,在古代时候的“中国”一词,实际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人们把它看着“中原”、“首都”或者汉民族为主体的地区,而今天的“中国”则指的是所有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END· 

大秦之歌在秦史里徜徉

 公众号:daqinzhifeng1018  

洞见 · 价值 · 有趣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大秦之歌》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1511705881@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为啥叫中国?如果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
中国历史应不应该把元和清纳入历史?
统治印度300年,建造著名的泰姬陵,原来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国该怎样认清自己?
易中天中华史(完结)
中国历史上9个大一统的帝国疆域, 看到第7个想打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