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交际的圈子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大不相同,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
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文化有很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哲学思想,在帝王学说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道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的始祖,其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所以在道家思想看来,天地遵循其自然规律,对待万物一视同仁,众生平等。
而在《道德经》中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为“不仁”?:在儒家思想中崇尚“仁义”,可在道家崇尚“自然”,儒道之间最大的分歧就是出自于对“仁”的态度上,所以“不仁”在道儒两家思想中褒贬不一,道家所谓“不仁”是指脱离“人性”的小格局,以天地的胸襟来看待和思考问题,那么天地的胸襟是什么呢?那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天地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一旦因为人们道德沦丧,灾祸必然降临大地,苍生百姓,末日审判降临人间,不会因为高低贵贱人畜而有区别,往往天灾也是人祸。
“以万物为刍狗”的表面意思就是把天地万物看成“刍狗”一样对待,很多人会认为是“利用”,其实也不全是的,这里说的是平等,是指无论刮风下雨,地面上人畜草物皆不能避免,因此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就是:对于天地来说,世间万物平等,跟刍狗没有任何区别。
个人觉得《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全句意思是说:天地从不讲求仁义,世间万物都平等对待;但是人类却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每个人能把仁义抛开,对身边所有人都能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那么你就是圣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吗?
《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道德经》解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的这句话太多人理解错了
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